APP下载

大单元视域下高中戏剧单元教学探析

2025-02-13柏莉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5年2期
关键词:戏剧教学高中语文

摘要: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安排的戏剧篇目不多,但承载的教学目标与育人目标不可忽视。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以大单元视域对戏剧单元教学开展深入探究,找到适合戏剧文体特征的教学路径,引导学生有效建构戏剧知识体系,助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

关键词:高中语文;大单元视域;戏剧教学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下册第二单元是戏剧单元,安排了三篇戏剧课文:代表中国传统戏剧的《窦娥冤(节选)》,代表中国现代话剧的《雷雨(节选)》,还有代表莎士比亚悲剧的《哈姆莱特(节选)》。尽管篇目不多,但其教学价值与育人价值不容低估。教学时,教师要从学习任务群要求出发,整合单元内容创设语言运用情境,通过系列化、层级化的学习任务与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明确戏剧单元教学的重点内容

戏剧单元对应的学习任务群是“文学阅读与写作”。教师需要结合戏剧文本的特点,深入研读单元教材,充分把握编者意图,以确定戏剧单元教学的核心问题。

在单元导语中,编者提出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戏剧的基本特征,包括综合性、直观性和高度集中性,欣赏剧本呈现的矛盾冲突、情节推进、人物塑造等方面的艺术特色,深入体会戏剧文本语言所具有的动作化、个性化,真切感受剧作家蕴含在剧本中的情感。戏剧艺术融合了文学、音乐、美术、舞蹈、表演等众多艺术元素,集创作、编导、表演等的创造性表达于一体,呈现了直击人物灵魂的矛盾冲突。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综合性学习能力,不仅能够自主获取多方面的知识,而且也能够根据剧本开展创编、策划、演绎等活动,并通过编、导、演等多种实践活动建构戏剧知识体系。当学生进入戏剧学习情境中,经历多种角色的变换,必然引发对剧中人物角色的深度思考,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形成独特的理解,从而充分认识戏剧所蕴含的价值。

综合上述研读与分析,本单元戏剧主题的核心内容可以定位为:把握戏剧的基本特征,感悟戏剧冲突对人物形象塑造、人物命运发展的影响,感知悲剧人物的价值意义。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戏剧片段,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课本剧编演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戏剧实践深刻感受戏剧的魅力。

二、重视单篇选文承载的经验建构

本单元的三篇选文都是戏剧名作,且代表了不同的戏剧种类,可以承载戏剧学习方面的细化目标:《窦娥冤(节选)》中“本色”语言特征;《雷雨(节选)》中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以及意味深长的潜台词;《哈姆莱特(节选)》中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以及人物内心的冲突等[1]。学习这些单篇选文达成的目标构成戏剧认知链条,完整串联起来就能使学生形成对中西戏剧的整体认知。而这种整体性经验建构不是凭空得来的,需要建立在扎实的单篇文本学习积累与建构之上。也就是说单篇文本教学对于大单元教学而言是基础和保证。学生只有通过细致阅读单篇文本,开展持续深入的探究与思考,才能寻找到解决单元核心问题的有效路径与方法,从而使核心问题的统摄作用在大单元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

例如,在《窦娥冤(节选)》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中国传统戏曲特点设置多个学习任务。任务一是品读《窦娥冤(节选)》中窦娥的唱词,感受其通俗自然、朴实生动的“本色”特征;任务二是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借助课外资料对窦娥悲剧的成因进行多元分析;任务三是观看影视剧《窦娥冤(节选)》中的精彩片段,思考相关情节排演的落实路径。

学习《雷雨(节选)》一课时,教师可以设置如下系列学习任务:任务一是通读《雷雨(节选)》全剧,重点关注作者如何通过潜台词来表达人物(周朴园、鲁侍萍等)之间感情微妙变化的表达技巧;任务二是重点研读剧中主要人物(鲁侍萍、周朴园)别后重逢这一段内容,以关键语言、典型动作为切入点揣摩人物的心理,理性分析复杂人物形象的多重性格;任务三是借助曹禺为剧本所撰写的序言,了解戏剧中悲剧意识与悲剧人物的情感,深刻认识旧社会的腐朽、黑暗和罪恶。

学习《哈姆莱特(节选)》一课时,教师可以设置如下系列学习任务:任务一是在戏剧文本阅读中聚焦主人公的多处深有感慨的独白,体会人物内心复杂的矛盾冲突;任务二是小组合作探究哈姆莱特所说的“生存还是毁灭”的内涵。这是在单元目标内容分析、提炼主题的基础上,将单元教学目标分解,并在围绕单元核心问题设置的单篇选文学习任务中来完成,有助于学生建构戏剧知识体系,提升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三、探寻戏剧单元整体的教学路径

大单元视域下的戏剧单元教学,要在整体统摄下以单篇选文落实戏剧学习、鉴赏经验的建构,这一过程是通过教读、导读、自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来实现的。也就是说在学习任务群的诸多任务中,不同的阅读课型所完成的学习任务承载的目标是不一样的。从单元核心学习内容看,《雷雨(节选)》适宜定为教读课,《窦娥冤(节选)》宜作为导读课,《哈姆莱特(节选)》宜作为自读课。

《雷雨(节选)》教读课上,教师要围绕戏剧学习的核心内容,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研究、分析、探索戏剧的悲剧意识、悲剧人物,尤其是要指导学生解读人物的关键语言、典型动作,帮助他们完成对戏剧核心概念与规则意义的建立。《窦娥冤(节选)》导读课上,教师要以单篇选文学习任务为理解支架,引导学生从不同维度解读文本,通过探讨传统戏曲与现代戏剧表达方式的异同,使学生对戏剧概念形成全面认识。在《哈姆莱特(节选)》自读课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单元核心内容总结前面两种阅读课型的学习收获,通过比较了解《哈姆莱特(节选)》的人物形象塑造方式与《雷雨(节选)》《窦娥冤(节选)》的不同,带领学生领略高雅深奥的戏剧艺术,体验戏剧艺术的魅力,激发他们对戏剧艺术的喜爱。

总之,在高中戏剧单元教学中,教师需要以大单元视域开展学习任务群教学,通过单篇选文与单元整体的互补融通,让学生在戏剧学习中真正获得多方面的体验与收获,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玉杰.大单元视域下的高中戏剧教学策略[J].中学语文教学,2021(12):16-19.

作者简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戏剧教学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浅谈语文课堂传统戏剧艺术的教学理念
高中英语戏剧教学的课堂实效性研究
入乎剧境 精于体悟
浅谈高中语文戏剧教学课外实践活动的价值和意义
浅析戏剧教学综合实践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关于高中语文鉴赏阅读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