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级国产化广播制播系统建设实践
2025-02-13李嘉晟张华曾生杨人荪骆坤贤
摘要:目前,信息系统项目必须按照政府采购需求标准要求进行建设,在媒体融合的大潮中,打造适应广播品牌美誉度和市场竞争力的信创基础底座技术平台尤为迫切。本文以广安市融媒体中心的广播融媒制播系统建设实践为例,介绍系统平台设计、功能设计和系统建设等相关内容。
关键词:广播;制播系统;国产化
doi:10.3969/J.ISSN.1672-7274.2025.01.056
中图分类号:TN 9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码:1672-7274(2025)01-0-04
Practice of Constructing a Domestic Broadcasting and Production System
at the Prefecture-level
LI Jiasheng, ZHANG Hua, ZENG Sheng, YANG Rensun, LUO Kunxian
(Guang'an City Integrated Media Center, Guang'an 638000, China)
Abstract: Currently, information system projects must be constructed in accordance with government procurement requirements standards. In the tide of media convergence, it is particularly urgent to build an innovative technology platform that adapts to the reputation of broadcasting brands and market competitiveness. This article takes the construction practice of the broadcast media convergence system at the Guang'an Media Convergence Center as an example, introducing related content such as system platform design, functional design, and system construction.
Keywords: broadcasting; production and broadcasting system; domestic
广安市融媒体中心借助于广安市广播电视台和广安日报社整合,设备系统迁建之机,按照政府采购需求标准,推动了融合智慧广播系统建设项目的落地。
1 项目背景
广安市广播电视台拥有新闻综合FM94.7、交通旅游FM101.2两套广播频率,原广播制播系统严重老化,安全隐患频发,不能满足媒体融合发展的要求。本着规范、先进、实用、安全、经济的原则,运用新技术、新手段[1] ,搭建一套满足现有2个广播频率7×24小时节目量的技术平台,确保广播节目优质制作、安全播出,初步满足多平台共振需求,显得尤为迫切。
2 平台设计
2.1 建设要求
新改建系统将按照《通用服务器政府采购需求标准(2023年版)》《工作站政府采购需求标准(2023年版)》等(以下简称:“政府采购需求标准”)要求,规划设计技术平台,实现技术引领业务,通过深耕内容生产、强化用户思维、创新传播方式、多元跨界发展,不断提升地市级融媒体平台的舆论引领能力、信息聚合能力、服务保障能力。
2.2 系统设计
2.2.1 网络拓扑
本项目建设,运用新技术、新手段,突破传统工作模式,对制播业务流程进行优化与完善,构建安全、成熟、稳定、可靠、开放的基础架构,形成“采、制、编、播、存、管”的电台生产业务工艺流程。
本项目所建技术平台,横跨制播内网(核心生产网)、综合业务网(外网)、互联网。系统配置广播服务器9台,分别部署数据服务、对象存储服务、中间应用服务、全局备份服务等服务端应用;配置专业工作站29台,分别部署播出、制作、节目编审、应急播出、外网制作等客户端业务系统功能模块。借助于融媒体中心原有网络安全等保设备系统、新增网闸安全隔离设备,新建商密应用系统,确保制播业务系统的网络安全。每个频率还部署了融媒集控系统,实现广播可视直播应用;部署智能导播系统,实现第三方互动信息与热线电话的集中展示。
2.2.2 适配设计
本项目将新搭建一套基于国产化平台的制播系统,包括国产CPU、国产操作系统的适配等工作内容。通过安全设备的安全隔离防护,综合业务网的客户端可以安全地访问内网制作系统。
CPU芯片是整个自主可控产品中重要的环节,整个软件生态架构都建立在底层CPU架构之上。应采用MIPS、ARM、X86等几种主流技术架构路线之一,要求基于自主可控CPU(如龙芯、飞腾、华为鲲鹏、兆芯、海光、申威等)的核心处理器,以及自主可控的国产化操作系统OS(如麒麟、鸿蒙、统信UOS)进行系统适配。服务器和工作站所提供的CPU、操作系统应满足政府采购需求标准的要求。
2.3 安全设计
《网络安全法》《密码法》,从法律层面为开展安全等级保护和商用密码应用提供了根本遵循,结合融合智慧广播系统的安全等保和密码应用的需求,本项目的建设将切合国家网络安全政策要求,消除密码安全隐患,提升融合智慧广播系统综合防护能力,保护国家和公共利益。
3 功能设计
3.1 总体要求
各系统界面采用中文设计、颜色配置美观大方、字体大小合理、图标清晰、风格统一、各功能按钮具有浮动的提示信息,软件有详细的中文帮助信息,操作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将最常用的功能放置在操作的主界面上,按钮大小、界面颜色、布局应科学合理,涉及到底层设置的功能须提供专门的后台配置界面。
3.2 制播客户端系统软件
配置的国产专业声卡的音频指标须满足广播级应用需求,播出、制作软件也必须基于所选的国产专业声卡进行适配,并保证功能齐备、完整。
具体功能包括:播出系统支持多通道输入及输出;提供主节目单、CART节目单、节奏垫乐节目单;支持顺序播出、衔接播出等多种播出方式;具备AI语音播报功能;提供歌库资料与智能化成品节目的接入与播出功能;具备审核后的新媒体互动语音消息的接收与播出功能;具备天气、路况资讯等实时数据接口的对接与数据呈现、播出功能;具备AI节目音频识别、插播语音合成、音频包装、BGM音乐生成、内容编排、歌曲人声分离、音乐BPM自动识别等功能。
除可以自动播出已编排好的节目外,还能实现手动编排节目单并自动播放,当播出单里没有自动播放的节目的时候,系统自动垫乐,保证播出不停止。
制作系统提供节目制作管理、日志管理功能。提供工程区管理、制作任务、素材成品区、播出成品区,以及内容审听、审核等的管理等功能;提供资料查询与调用、节目发送功能;提供节目单编排、节目单审听审核功能。
系统管理提供节目单模板管理、用户权限管理等功能。
3.3 制播服务端系统软件
基于统一维护、统一管理理念,建设一个小型虚拟化平台,实现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统一管理分配,减少维护成本和使用成本,用于应对广播高速便捷的发展变化。在未来系统使用中,根据相关需求给广播系统划分资源池。提供资料管理、数据存储等功能。
3.4 融媒导播集控系统软件
集融媒导播切换、控制等功能于一体;提供不少于10通道场景画面切换,不少于12路PGM和PVW切换预览,支持摄像机、手机、网络、流媒体、公共电视等视频源。全面支持不低于1080P高清的基带信号与IP信号的混合推流直播,可接入不限于12G-SDI、4K HDMI、FULL NDI、SRT、RTMP、RTC等信号源,并支持直播间与外场的实时音视频连线通话。并支持多平台直播分发,实现矩阵式直播发布。
支持横屏与竖屏播出模式切换。支持上台标、字幕、角标等功能。支持声控切换模式,可根据音频信号自动切换镜头场景,画面切换逻辑可自定义配置。支持音画同步调整,可设置音频正负偏移时长(毫秒);支持单声道音频模拟立体声,及立体声混合为单声道。支持音视频连线直播。支持延时推流,延时可自定义设置;兼容广播延时器,可自定义延时时长与DUMP,可与广播音频信号一键同步延时清除。
提供冗余直播方案,支持主/备通道流备份模式,当主流信号中断后,备流信号自动接入,保障播出安全;支持与音频播出工作站联动播出,自动识别歌曲音频、广告音频、片花音频等信息,播放相关匹配的视频节目;支持美颜滤镜,可进行磨皮、美白等优化处理,支持参数调整优化细节效果;支持画中画布局设置,含二画面、三画面、多画面等,支持视频广告位显示,支持调整位置与大小。
支持内置调音台功能,可调节各通道音量大小,以及开启或关闭单独声音源,或多通道音频混音等;支持GPU加速实时绿屏抠像,用视频或图片替换背景;支持节目播出单编排,实现无人值守时节目自动播放。
3.5 智能导播系统软件
将基于VoIP的热线电话系统与微信小程序等互动形式集成于一个统一的平台,实现集中的智能导播管理。
智能导播系统主要用于电台主持人在直播节目期间和听众之间的电话连线,也包括目前更流行的网络语音连线功能,并按照广电总局要求实现连线过程的全录音,提供语音留言的相关剪辑、识别、审核、发播出、发制作的相关功能;电话连线基于VoIP及完整的电话信令体系,提供自动接听及应答功能;提供方便的呼入排队功能;提供微信小程序语音连线,实现微信连线、热线电话统一管控。
4 系统建设
4.1 系统选型
系统选型上,专业工作站的核心处理器为兆芯KX-U6780A、操作系统为统信桌面操作系统V20;服务器的核心处理器为海光2号C86 5280,操作系统为统信服务器操作系统V20,均在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和国家保密科技测评中心联合发布的有效期内的《安全可靠测评结果公告(2023年第1号)》中;应用系统由项目中标单位北京英夫美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系统适配和集成工作。
4.2 系统搭建
考虑到兄弟单位已经做了信创实验,实验表明业务流程顺畅、系统运行基本稳定,加之工期紧张,该项目又属于在新址建设,故快速推进、高效地完成了制作播出系统以及周边配套系统的搭建、培训试运行和正式上线工作。
4.3 商用密码应用系统建设
项目涉及到安全等保和商密应用建设。安全等保设备系统利旧,新建商密应用系统,介绍如下:
依据《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密码应用基本要求》(GB/T 39786-2021)要求,融合智慧广播系统应达到二级要求。本项目配置密码服务管理平台、服务器密码机、安全认证网关、安全认证网关客户端(硬件)、智能密码钥匙、安全网关客户端(软件)、安全门禁系统、用户证书、商密指纹仪,构建基于国产商用密码算法的密码应用体系,从端、网、应用不同的关键节点提供全方位的密码保障支撑,实现数据产生、采集、传输、存储、使用、备份等全生命周期过程的机密性、真实性、完整性,实现业务处理过程的安全防护。
本项目通过商密应用系统建设,技术上确保了物理和环境安全、网络和通信安全、设备和计算安全、应用和数据安全。本项目还涉及了管理制度、人员管理、建设运行、应急处置等配套工作。
5 结束语
本项目的建设,借助于新兴技术手段,实现技术、内容、渠道、应用的融合创新。项目的成功建设实施,提高了节目制作质量和播出安全水平,提高了一线人员的生产效率,提升了用户受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巩固了广播媒体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锻炼了主流媒体人员队伍,也为国内地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邓文勇,杨鹏飞,李光模,等.国产化广播智能制播系统试验[J].电视技术,2024,48(6):17-19.
[2] 王娟.传统媒体播出数据库国产化测试研究[J].现代电视技术,2023(06):123-127.
[3]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安全可靠测评结果公告(2023年第1号)[EB/OL].[2023-12-26].http://gks.mof.gov.cn/guizhangzhidu/202312/t20231226_3924113.htm.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关于印发《通用服务器政府采购需求标准(2023年版)》的通知(财库〔2023〕33号)[EB/OL].[2023-12-16].http://gks.mof.gov.cn/guizhangzhidu/202312/t20231226_3924113.htm.
[5]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关于印发《工作站政府采购需求标准(2023年版)》的通知(财库〔2023〕32号)[EB/OL].[2023-12-16].http://gks.mof.gov.cn/guizhangzhidu/202312/t20231226_3924112.htm.
作者简介:李嘉晟(1980—),男,汉族,四川广安人,副高级电子信息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为广播电视播控技术。
张 华(1970—),男,汉族,四川广人,专科,研究方向为广播电视播控技术。
曾 生(1977—),男,汉族,四川广安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高级工程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系统规划与管理师,本科,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和
网络安全、传媒传播技术。
杨人荪(1972—),男,汉族,四川广安人,工程师,专科,研究方向为广播电视播控技术。
骆坤贤(1978—),男,汉族,四川广安人,高级技工,中级经济师,本科,研究方向为广播电视播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