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信息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5-02-13王新红黄慧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土地资源利用面临严峻挑战,空间信息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方式也要不断更新,高效的空间信息技术有利于提升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和速度。为了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管理效率,在适应我国经济增长的趋势下,应加强对土地资源管理的关注,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将空间信息技术融入土地资源管理,实现土地资源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动态均衡。
关键词:空间信息技术;土地资源管理;应用
doi:10.3969/J.ISSN.1672-7274.2025.01.044
中图分类号:F 3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码:1672-7274(2025)01-0-03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Land Resource Management
WANG Xinhong, HUANG Hui
(Tancheng County Natural Resources and Planning Bureau, Tancheng 2761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utilization of land resources is facing severe challenges. The application of 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land resource management also needs to be constantly updated. Efficient 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and speed of land resource management work.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land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adapt to the trend of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we need to strengthen our attention to land resource management,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the times, integrate 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land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achieve dynamic balance of ecolog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of land resources.
Keywords: 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and resource management; application
1 空间信息技术
1.1 GNSS技术
GNSS技术具备导航与精确定位双重功能,能够不断对土地资源进行全面监测,实现三维空间坐标的构建、时间测量、速度监控以及精确测距,减少误判的可能性。GNSS由空间卫星星座、地面监测系统和用户接收设备组成,可以提供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与传统的测量技术相比,GNSS技术具有定位速度快、测量周期短、操作简单、精度高等优点,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中,要在项目实施前对各种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严格检查和科学分析,确保采集方法科学可靠,为后续管理过程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充分利用GNSS技术的高精度定位能力,准确定位和测绘土地资源,有效提高土地资源管理的效率和质量[1]。
1.2 RS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提升,RS技术在土地资源勘查与利用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RS技术通过搭载在遥感平台上的传感器接收目标物体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红外线和可见光,从而能够感知和探测远处目标,映射出多样的信息和数据,进而精确地探测和识别目标物体。因此将遥感测量与传统测绘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对大面积目标区域的远程测量,不仅能够降低人力和物力成本,保障测绘工作的安全性,而且对于提高测绘精度也具有积极作用。RS技术在监测和分析土地资源利用状况方面优势显著,有助于精确地监测和分析相关数据与信息,避免单一视角的限制,从而提升数据信息的完整性与准确性,确保最终整理出的资料能够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
1.3 GIS技术
GIS技术具备可视化和分析功能,能够为土地资源管理规划和利用提供有力支持,因此已成为土地资源管理的关键技术工具。GIS技术能够利用数据信息执行仿真实验,从而全面提高土地资源规划的精确性。例如,在运用GIS技术进行相关规划后,可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针对发现的不足之处,迅速进行修正,确保土地资源管理策略是全面和合理的。在土地资源管理中,需要依赖专业技术和设备以提高土地资源数据搜集的效率。基于土地资源信息管理的现状,提前获取准确的数据是保证后续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在获取初步数据后,GIS技术可以优化信息存储,提高数据管理效率和质量,为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 空间信息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具
体应用
2.1 土地调查
土地调查是土地资源管理的基础环节,工作人员只有准确开展土地调查,才能确保后续的土地规划编制、资源开发利用以及监察管理等工作推进顺利。在进行土地资源的调查与分析过程中,如果采用传统方法,则可能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和资料收集不充分等问题,运用空间信息技术完成对土地资源状况的调查,工作人员可以采取立体化的策略,全面搜集、解读及加工反馈数据,确保土地资源调查结果的精确性及深入了解土地实际情况[2]。在运用空间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土地调查时,工作人员可以依据界线、性状等要素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类分析,针对不同的地理环境对数据进行筛选与融合,采用过地图形式将数据具象化,提升信息准确度的展示效果。
2.2 土地规划
空间信息技术融合了数据采集与存储、实时分析处理以及图形输出等多项功能,因此将其应用于土地规划能够构建高效的监管系统,并能够根据土地资源动态的实际情况,对原有的规划策略进行精确的优化调整,为后续的实施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简化资源勘查、数据汇总、资源分析等任务流程。比如,在进行农业土地面积和生态承载力的评价过程中,工作人员可借助GIS与RS技术,对土地整治程度、环境协调性等关键指标进行精确评价,为不同土地制定适宜的利用策略,提高土地规划的精确性。通过应用空间信息技术,工作人员能够对区域土地资源的详尽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全面掌握土地资源的实时变化情况及各种更新数据。通过GIS技术的三维分析功能,对土地的细节进行深入审视和评价,在全面了解土地布局的优劣和潜在收益后,利用GIS技术数据库,对各种土地的规划用途进行精确的定位和优化调整,进而形成全面的区域规划立体图谱。
2.3 土地评价
土地评价是土地资源管理的关键环节。通过开展土地评价,工作人员能够精确地掌握地域自然环境中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而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和管理基础的强化。借助空间信息技术中的RS技术,工作人员可以通过GPS技术准确收集各地区的土地资源状况,充分掌握区域地理位置信息。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使用GIS技术整合收集和组织的区域土地资源数据,生成生动的三维区域地形图像,为科学有效地评估土地资源提供必要的参考。
3 空间信息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
用措施
3.1 综合多种评价指标
土地资源质量是衡量土地资源长期有效利用能力的关键指标,同时也是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当代工业社会背景下,人类活动对植被分布、地质结构以及气候变迁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进行土地评价时,需要综合考虑土地资源对各类生产活动的承载能力以及其自身的发展潜力等多方面因素。在实际的土地资源管理实践中,需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因素,明确植被类型及其地理定位,通过直接测量、现场勘查、资料整理和数据分析等多种方法,收集广泛的相关指标数据。通过应用支持向量机(SVM)技术,可以构建符合实际需求的土地资源质量评价模型,精确地识别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土地资源质量评价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土壤质量、土地的生产力以及农业用地的条件。RS技术和GIS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土地资源管理的各个阶段,为土地生产力的综合评价提供技术支持。在选择评价指标时,应全面考虑区域的土壤特性,确保所选指标具有实用性、稳定性和灵敏度。通过利用精确的植物群落、土壤酸碱度、物理化学特性、重金属含量等量化数据来替代生物学指标,借助转换技术手段进行分析,可以确保所得数据的准确性。例如,在实际操作层面,农业用地可细分为耕地、菜园、林地、牧场及工业用地等类别,采用支持向量机作为数据分析工具,能够有效处理样本量较少、数据呈现非线性特征以及维度较高的问题,直接在多维空间中构建最优决策边界,从而避免了非线性问题带来的计算复杂性。在进行具体计算分析时,需要运用分类技术来处理向量数据,确定各向量在空间中的数值关系。通过应用拉格朗日乘数法,设计一对称函数,对问题进行有效的回归分析。一般而言参数计算结果的误差越小,其准确性和可靠性越高。
3.2 提升信息服务水平
为了优化土地资源的管理并推动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在实际操作中融合现有的国土资源架构,构建集成化的管理平台,独立解决各项问题,并对区域内的土地信息进行系统化管理,确保信息的共享与流通。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建立全面的信息监控体系,根据不同的监管级别参数,对各区域的土地资源实施分层监管,综合考虑土地使用、审批流程、地质风险与土地权益等多方面数据,为未来深入的土地资源规划和管理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持,空间信息技术应用流程如图1所示。在核心计算平台上,借助多种编程语言如Visual C++、Turbo C和Java以及SQL数据库的支持,实现对土地资源信息数据的筛选与控制功能。通过在Visual C++ 6.0开发环境中进行开发,实现高效管理土地资源的目标。例如,需要紧密结合区域实际情况,细化多种土地资源使用类别,并有计划地将土地登记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精确掌握地理数据,全面整合视频、图片等多种资料,构建多维度的土地信息数据库,弥补单一图文记录的不足,进一步规范土地资源管理,确保后续土地经济活动有坚实的数据支撑。
3.3 整合多种技术手段
在新时代背景下,面对新的工作任务,针对土地资源管理,相关人员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全面开展土地资源管理的宣传教育活动,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同时相关部门应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的优势,加强公共土地资源管理意识的教育,提升全民对土地资源保护的认知。此外进一步完善土地资源管理法规,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坚决打击一切非法用地等违法行为。土地资源执法部门需不断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优化政策框架,确保工程施工的高效进行。采用先进的工程现场监控技术,实现对现场情况的实时监控和管理,确保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平稳;依托BIM技术和专业的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资源,快速匹配和比较历史数据,使用智能监测设备收集周围环境信息,通过智能分析快速生成和发送预警信号,跟踪预警信息,构建专业的土地资源利用风险管理系统,实现关键环节的动态监控,实现多层级数据的有效管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构建基础的土地资源库。在规划布局和明确模型算法的前提下,分层次地录入地块信息,建立土地资源数据库,并对原始资料进行清理、整合和分类,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信息资料库。依据历史数据,制定整体设计原则,描绘土地的基本特征和单项工程量,完成剖面图的编制和工程量计算,对各项数据进行精确统计。
4 结束语
总之,在进行土地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应用空间信息技术能够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相关部门借助空间信息技术,不仅能够全面确保土地资源管理的效率,还能够合理规划土地用途,确保对土地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以及确保数据解析与规划的精确性。应用空间信息技术能够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实时动态监控,并有效应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此外通过将空间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计算技术加以整合,能够提升土地资源规划的合理性,因此对空间信息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应用的创新与研究,有利于提升土地资源管理的成效,从而全面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的效益,推动土地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佳伟,孙乔.现代测绘技术对土地资源管理的影响[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4(9):187-189.
[2] 周静利,姚瑶,潘涛.测绘技术在自然资源管理中应用及问题分析[J].西部资源,2022(1):85-86,89.
作者简介:王新红(1978—),女,汉族,山东郯城人,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为自然资源领域实践与应用。
黄 慧(1975—),女,汉族,山东郯城人,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为自然资源领域实践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