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曲阜汉代碑刻的儒学文化意涵与社会功能

2025-02-13高灿灿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5年2期
关键词:曲阜

摘 要:曲阜汉代碑刻作为汉代儒学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与社会功能。曲阜是孔子故里,汉代统治者通过在此竖立碑刻,弘扬儒家思想,推崇“尊师重道”“仁爱”“忠孝”“中庸”“礼义”等儒学核心理念,意在通过碑刻的形式向民众传达道德教化与政治教化思想。曲阜汉代碑刻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汉代儒学文化的内涵,还能揭示其在社会教化、文化教育和艺术审美等方面的多重功能,为当代儒学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提供历史借鉴。基于此,文章阐述曲阜汉代碑刻的社会背景与儒学文化内涵,提出汉代碑刻的社会功能,旨在更全面地了解汉代社会的文化和制度,从而促进儒学文化的现代传播和创新。

关键词:曲阜;汉代碑刻;儒学文化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5.02.035

0 引言

汉代碑刻作为重要的历史文献载体,其不仅是两汉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真实记录,更是儒学思想传播与发展的重要媒介。曲阜汉代碑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包括墓碑铭文、功德碑、庙宇碑等。碑刻不仅能够反映当时社会的礼制、祭祀、家族关系等,还能揭示儒家伦理在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中的实际运用。曲阜地区的汉代碑刻频繁出现“忠孝”“仁义”“礼乐”等儒学核心理念,充分体现儒家思想在汉代社会中的广泛影响。孔子及其弟子所倡导的儒家学派,对汉代社会的政治、伦理、文化等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研究曲阜汉代碑刻,能够深入理解儒学思想在汉代社会中的实际运用,揭示其对社会政治、伦理和文化的深远影响,为当代社会儒学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提供宝贵的历史借鉴。基于此,对曲阜汉代碑刻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推动儒学文化的现代发展和传播。

1 曲阜汉代碑刻兴起的社会背景

汉代碑刻作为重要的历史文献载体,其是汉代社会独特的书写形式和文化遗产。碑刻以石为材,其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具有纪念、记录、教化等多重功能。其内容多为铭文,记录人物事迹、政绩、宗教活动、墓志铭等,是研究汉代社会结构、文化特征和历史发展的重要资料。碑刻的书法艺术也体现两汉时期书法的风格与技艺,为后人研究汉代书法提供宝贵的实物依据。曲阜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其汉代碑刻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涵①。曲阜汉代碑刻兴起的社会背景可追溯至汉代政治制度的变革和儒学文化的全面复兴。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奠定儒家思想在汉代的统治地位。此后,儒学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同时,曲阜作为孔子故里,成为儒家文化的重要传播地,其社会地位和文化影响力随之大幅提升。汉代政治制度的变革是曲阜汉代碑刻兴起的重要背景之一。汉武帝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巩固中央集权,加强国家对地方的控制。与此同时,儒家思想成为统治者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强调道德教化、礼仪规范和伦理道德。政治变革和儒学思想的结合,为曲阜汉代碑刻的兴起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碑刻作为重要的政治工具,被广泛用于颂扬统治者的功德,宣扬儒家伦理道德,教化百姓。曲阜汉代碑刻的兴起还与汉代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相对稳定密切相关。汉代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较为繁荣的时期,农业生产力提高,手工业和商业也得到显著发展。经济的发展带来社会的相对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在此背景下,曲阜地区的汉代碑刻不仅作为文化现象得到发展,还成为社会精英阶层展示其社会地位和文化修养的重要方式。碑刻内容多记录家族世系、德行事迹、功绩等,从而体现当时社会对儒家伦理道德的重视和推崇②。此外,曲阜汉代碑刻的兴起还得益于汉代文化政策的支持。汉武帝以来,历代统治者都重视儒学教育,设立太学、乡校,推广儒学经典的学习和传播。曲阜作为孔子故里,成为全国儒学教育的重要基地,吸引大批学者和学生前来求学和祭孔。碑刻内容多涉及儒家经典的诠释和弘扬,能够反映当时曲阜地区儒学文化的繁荣。

2 曲阜汉代碑刻儒学文化内涵

2.1 “尊师重道”思想

汉代碑刻作为特殊的石刻文字记录形式,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曲阜为孔子的故乡,是儒家文化的中心。碑刻内容涵盖祭祀、官制、建筑等方面,体现汉代社会对儒家思想的高度尊崇。“尊师重道”是儒家文化的重要思想之一,强调尊重师长和重视道德教育。该思想在曲阜汉代碑刻中表现为历代帝王对孔子及其学说的至高无上的敬仰。汉平帝在西汉元始元年(1)首开先河,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此举拉开后世帝王不断追封孔子的序幕③。自此之后,孔子的封号不断增加,显示出历代统治者对孔子的尊崇以及儒家思想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东汉时期的《乙瑛碑》是一例生动的实例。《乙瑛碑》刻于东汉建宁二年(169),该碑刻记录了鲁相乙瑛上书请求为孔庙设置专职管理人员的经过。碑文中详细描述孔庙礼器无人管理及春秋祭祀事宜的困扰,乙瑛因此请求朝廷设立百石卒史专职管理孔庙事务。司徒吴雄、司空赵戒对该请求给予大力支持,最终获得汉桓帝的批准,并由鲁相平选拔孔稣担任此职。该职位的设立,不仅标志着孔庙管理的制度化,还体现了国家对孔子的高度重视。《史晨后碑》是东汉另一重要的碑刻,该碑刻记录鲁相史晨为方便民众祭祀孔子所采取的措施。碑文中记载,史晨在昌平亭下设立集市,方便百姓购买祭祀所需的酒肉④。该举措不仅能够便利百姓的祭祀活动,还能展示当地社会对孔子的深厚敬意,从而进一步印证“尊师重道”思想在民间的广泛实践。

2.2 “仁爱”“忠孝”思想

儒家的“仁爱”思想强调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从而推己及人,实现社会的和谐;“忠孝”思想则强调对君主的忠诚和对父母的孝顺:两者共同构成儒家伦理的重要支柱

“仁爱”思想是儒家学说的精髓之一,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到“仁”,认为其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具体到政治领域,儒家的“仁爱”思想体现为“以德治国”,即通过道德教化来规范和引导社会,以实现“以礼治国”的目标。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深刻揭示了孔子倾向于通过道德和礼仪引导社会的思想。孔子主张统治者应以仁爱之心对待民众,将民众的福祉置于首位,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⑤。《史晨后碑》记录了一则生动的实例,能够展现儒家“仁爱”思想在实际政治中的应用。史晨在宴会后,其部属及县吏自发修补道路、墙垣,并疏通大沟以便利民生,同时为避免增加百姓的负担,史君自掏腰包,退还原拟向民众征收的款项与材料。此举不仅能够体现为官者的清廉自律,更能深刻反映儒家“仁爱”思想对统治者施政行为的深远影响。史晨的行为表明,儒家“仁爱”思想不仅是道德上的要求,更是实际政治中的指导原则。

儒家的“忠孝”思想是儒家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忠”指对君主的忠诚,是维系国家政治秩序的基础;“孝”则是对父母的孝顺,是维系家庭伦理和社会稳定的基石。《论语》与《孟子》等儒家经典多次提及孝悌之道,强调其作为君子品行的根本。《吕氏春秋》更是将孝亲与忠君紧密相连,认为孝亲之人必能忠君。曲阜孔庙保存的历史碑刻便是儒家“忠孝”思想绵延不绝的见证。自西汉初年起,朝廷确立以孝治国的方针,将举孝廉作为选拔官吏的重要制度。该制度不仅要求被举者精通儒学,更强调其孝顺品德。《乙瑛碑》中详细描述了为孔子庙选拔百石卒史的过程,其中明确提到候选人需年逾三十、精通儒学,且必须事亲至孝,方能胜任此职。在东汉的社会背景下,孝廉不仅是个人品德的彰显,更是步入仕途的关键门槛⑥。举孝廉制度的实施,正是儒家“忠孝”理念在政治实践中的生动体现,正如《孝经纬》所言,孝顺之人因能移孝作忠,故而被视为忠臣的理想人选。

2.3 “中庸”“礼义”思想

“中庸”之道是儒家哲学的核心理念之一,其概念最早见于《论语》。孔子曾言:“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将“中庸”提升到儒家至高无上的道德境界,意指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的处世哲学和道德标准。北宋理学家程颐、程颢进一步解释道:“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在曲阜孔庙内,乾隆皇帝御笔亲书的“大中门”匾额,其“中”字深刻蕴含中庸之道的核心意义,彰显孔子中庸思想的主导地位。而“和谐”是中庸之道追求的理想境界,其理论基础根植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该理念不仅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还烙印在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中⑦。在曲阜孔庙的书法艺术中,和谐精神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人、书法与自然环境三者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书法作品的形态、比例、尺度与装饰相互协调,从而共同营造出庄重而不失和谐的美感。例如,大成殿内的“万世师表”“斯文在兹”“与天地参”等匾额,以及两侧柱子上的楹联,均以恰到好处的布局与精美的书法,凸显孔子圣像的崇高地位,从而营造出严谨、肃穆而又和谐的氛围,进而完美契合儒家“择中庸”“致中和”的伦理追求。

儒家思想中,“礼”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论语》中频繁提及“礼”,足见其重要性。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礼”解释为祭祀神灵、祈求福祉的仪式,后逐渐演变为社会等级制度的规范。曲阜孔庙作为儒家文化的圣地,处处彰显着“礼”的印记。无论是祭祀仪式本身,还是庙内随处可见的书法碑刻,如“下马碑”中“官员人等至此下马”的楷书大字,均强烈地传达儒家文化中“礼”的威严与重要性。该制度不仅体现对孔子的尊崇,还反映封建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乙瑛碑》是汉代重要的碑刻之一,该碑刻详细记录为孔庙设置守庙百石卒史的过程,从乙瑛的上奏到汉桓帝的批准,再到孔稣的最终任命,每一个环节均严格遵循儒家“礼”的规范,从而展现严格的等级秩序与礼仪制度。碑文中严谨的上奏格式与用词,更是儒家“礼”文化在文字层面的深刻体现。至于儒家所倡导的“义”,《孔褒碑》提供了生动的例证。碑文所述孔褒与孔融兄弟争相赴死的事迹,展现其在危难时刻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正是儒家“义”精神的真实写照。无论是孔融冒死收留友人,还是两兄弟在堂上争相受死,均深刻诠释儒家思想中“义”的崇高与伟大。

3 曲阜汉代碑刻的社会功能

3.1 政治教化功能

政治教化功能是指通过文化和教育手段,将政治理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传播给社会各阶层,进而实现社会秩序的维护和政权的巩固。儒家思想作为汉代的主流意识形态,其核心理念之一便是“以德治国”。孔子在《论语》中强调:“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其表明统治者应以道德为基础治理国家,如同北极星一样,处于中心位置而群星环绕。通过政治教化,儒家思想得以深入人心,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曲阜作为孔子故里,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传播中心。曲阜汉代碑刻以其独特的方式,将儒家思想具体化、形象化,成为政治教化的重要载体。《史晨后碑》便是其中的典范,该碑刻于建宁二年(169),其碑文不仅记录鲁相史晨对孔庙的修缮和管理,还详细描述其对儒家礼仪的严格遵循。碑刻内容不仅彰显儒家文化在地方治理中的重要性,也通过具体的事例对民众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使儒家礼仪成为社会行为规范的重要部分。

3.2 伦理教化功能

伦理教化功能是指通过文化和教育手段,将伦理道德规范传播给社会各阶层,从而实现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道德秩序的维系。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五常是其核心伦理规范,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孔子在《论语》中多次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认为仁爱之心和道德行为是个人内在的选择,而非外在的强制。曲阜汉代碑刻通过文字记载和象征意义,生动形象地展示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史晨前碑》是其中的典范,碑文详细记录鲁相史晨为孔庙进行大规模修缮的过程,并对孔庙管理的严格要求进行阐述。其内容不仅展示儒家文化在地方治理中的重要性,也通过具体的事例对民众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使儒家伦理成为社会行为规范的重要部分⑧。《乙瑛碑》也是曲阜汉代碑刻中展示伦理教化功能的典型代表,该碑文中记录鲁相乙瑛上奏朝廷,请求设立专职管理人员以保障孔庙祭祀活动的正常进行。此过程不仅体现朝廷对儒家文化的重视,也通过碑文的传播,向社会各界传递尊重传统、重视礼仪的价值观念。乙瑛的行为和朝廷的支持,成为民众学习和效仿的榜样,从而起到极好的伦理教化作用。

3.3 文化教育功能

文化教育功能是指通过文字记载和艺术表达,将历史、文化和道德教育传播给社会各阶层,促进文化传承和社会进步。曲阜汉代碑刻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显著的文化教育功能,通过碑文内容的记载和传播,实现对社会成员的教育和启迪。曲阜汉代碑刻不仅记录了当时的社会事件和历史人物,还通过碑文的形式弘扬儒家文化,传递伦理道德观念,成为文化教育的重要工具。东汉《史晨碑》不仅展示儒家文化在地方治理中的重要性,还通过具体的事例,对社会成员进行文化教育,使其深刻理解和认同儒家思想。此外,曲阜汉代碑刻的文化教育功能还体现在其艺术价值上。碑刻以精美的书法和艺术表现形式,将儒家思想和伦理道德观念生动地展示出来。例如,孔庙内的碑刻书法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通过书法艺术传递儒家文化的精神内涵。书法作品通过形态、比例、尺度与装饰的完美结合,营造出庄重而和谐的氛围,观者在欣赏艺术的同时,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和教育。

4 结语

综上,曲阜汉代碑刻作为儒学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全面展现汉代社会对儒家思想的接受与推崇。曲阜汉代碑刻不仅在政治教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铭文宣传忠孝、仁义、礼乐等儒家核心理念,巩固社会伦理道德的基础,还在文化教育方面体现儒学文化的深远影响。未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曲阜汉代碑刻将继续为儒学文化的现代传播与创新提供重要启示,成为连接古今文化的重要桥梁。曲阜汉代碑刻不仅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更蕴含对未来文化发展的期望,其研究对于推动儒学文化的全球化传播与多元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注释

①陈培站.宗“经”尚“艺”:曲阜汉代碑刻文化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22.

②邱茗.汉代碑刻的地域特征[J].美术观察,2020(2):75-76.

③孙晓晴.现存汉代碑刻的风格及发展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3(11):28-30.

④王静.儒家文化视阈下的曲阜孔庙书法研究[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19.

⑤王浩.济宁地区汉刻碑与汉刻石之书法艺术比较研究[J].艺术评鉴,2018(14):50-51.

⑥高仰之.曲阜汉魏碑刻陈列馆碑额书法及样式考析[J].书画世界,2023(9):67-69.

⑦郑志群.济宁汉魏碑刻的历史表现与当代价值略论[J].西泠艺丛,2023(7):10-20.

⑧范正红.关于碑、汉碑及济宁汉碑[J].西泠艺丛,2023(7):4-9.

猜你喜欢

曲阜
曲阜之旅
M oO3-C3N4复合光催化剂的可见光下高效催化降解甲基橙
曲阜奥体中心战国两汉与宋代墓地人骨的病理学观察
2017传统文化与核心素养高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
艺术文化产业视角下曲阜文化资源开发研究
曲阜:“居家医康养”新模式
曲阜行政服务中心打造为民服务“升级版”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旅游资料翻译——以曲阜三孔景区为例
山东·曲阜·孔子故居
好玩的小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