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吞咽⁃嗓音综合评估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2025-02-07余琴琴侯冉刘艳

护理研究 2025年2期
关键词:德尔菲法吞咽障碍效度

摘要" 目的:编制吞咽⁃嗓音综合评估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基于不悦症状理论,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化访谈和专家函询形成吞咽⁃嗓音综合评估量表初稿。于2023年10月—12月,便利选取太原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166例病人作为调查对象,对量表进行项目分析及信效度检验。结果:构建的吞咽⁃嗓音综合评估量表包含吞咽功能、吞咽嗓音协同影响、嗓音功能3个维度,共24个条目。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3.8%和1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34和0.903,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96和0.347(均Plt;0.001)。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75,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30~1.000;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3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2.600%;量表各维度间得分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425~0.492,各维度得分与量表总分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720~0.892;量表效标关联效度为0.469(Plt;0.01);量表总体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21,折半信度为0.884。结论:吞咽⁃嗓音综合评估量表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作为吞咽障碍筛查工具。

关键词" 吞咽障碍;嗓音功能;量表编制;信度;效度;德尔菲法;护理

doi:10.12102/j.issn.1009-6493.2025.02.012

基金项目 山西省“四个一批”科技兴医创新计划项目,编号:2023MX007;山西省专利转化专项计划项目,编号:202304011

作者简介 余琴琴,护士,硕士研究生在读

通讯作者 侯冉,E⁃mail:hlbhrr@126.com

引用信息 余琴琴,侯冉,刘艳.吞咽⁃嗓音综合评估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护理研究,2025,39(2):256⁃261.

Development of comprehensive swallowing⁃voice assessment scale and its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test

YU Qinqin1, HOU Ran2*, LIU Yan1

1.Nursing College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Shanxi 030001 China; 2.Second Hospital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Corresponding Author" HOU Ran, E⁃mail: hlbhrr@126.com

Abstract" Objective:To develop comprehensive swallowing-voice assessment scale and to test its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Methods:Based on the theory of unpleasant symptoms,the preliminary draft of comprehensive swallowing⁃voice assessment scale was formed by literature review,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and Delphi expert inquiry.A total of 166 patients in from 2 tertiary grade A hospitals in Taiyuan were conveniently selected as survey subjects for project analysis and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testing from October to" December" 2023.Results:The comprehensive swallowing⁃voice assessment scale was developed,which included 3 dimensions(swallowing function,synergistic effect of swallowing and voice,voice function) and 24 items.Questionnaire response rates of 2 rounds of expert inquiry resulted were 93.8% and 100.0%,respectively.The expert authority coefficients were 0.934 and 0.903,respectively.And the Kendall's a coefficients were 0.196 and 0.347,respectively(both Plt;0.001).The scale⁃content validity index was 0.875,and the item⁃level" content" validity" index were from 0.830 to 1.000.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extracted 3 common factors with a cumulative variance contribution rate of 62.600%.The 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the scores between each dimension of the scale were from 0.425 to 0.492,and the 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the scones of each dimension and the total sores of the scale were from 0.720 to 0.892.The criterion⁃relatedvalidity of the scale was 0.469 (Plt;0.01).The Cronbach's a coefficient of the overall scale was 0.921,and the split⁃half reliability was 0.884.Conclusions:The comprehensive comprehensive swallowing⁃voice assessment scale is scientific and practical,it can be used as the screening tool for swallowing disorders.

Keywords""" dysphagia; voice function; scale development; reliability; validity; Delphi method; nursing

吞咽障碍是由与吞咽相关的神经或器官如下颌、双唇、舌、软腭、咽喉等出现功能受损,引起吞咽时食物不能被安全、有效地输送到胃内的过程[1]。一项针对不同人群吞咽功能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吞咽障碍患病率为11.4%~84.0%,脑卒中、神经退行性疾病、头颈部肿瘤病人和老年人是其高发人群[2]。吞咽和发声涉及共同的生理结构,如舌、软腭、咽喉、声带等,故吞咽障碍病人多伴随嗓音异常[1]。吞咽功能与嗓音异常不仅会导致病人心理及社会交往障碍,还会导致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等严重后果,从而增加家庭疾病负担和社会医疗成本[3]。因此,早期识别病人吞咽障碍和嗓音异常风险尤为重要。现有的吞咽障碍评估工具多由吞咽时呛咳、流涎、喉部运动等评估病人的吞咽功能,但有研究发现,嗓音也可作为吞咽障碍的预测指标[4],故本研究围绕吞咽和嗓音两个核心问题构建了吞咽⁃嗓音综合评估量表,以期筛查吞咽障碍高危人群,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成立研究小组

研究小组共9名成员,包括头颈外科主任医师1人、神经内科副主任护师1人、吞咽障碍康复领域专家1人、嗓音医学领域专家1人、老年专科护士3人、护理专业研究生2人。小组成员主要负责查阅并分析文献、建立条目池、确定访谈提纲、遴选函询专家、制订函询问卷、发放和回收问卷、整理分析专家意见等。

1.2 确定理论基础

以Lenz等[5]于1995年提出的不悦症状理论为基础构建量表框架。不悦症状理论认为症状是一种主观体验,提出症状评估时应考虑症状的频率、严重程度和受干扰程度3个量化指标,此外,还强调症状间可能存在协同作用。本研究考虑吞咽⁃嗓音之间的协同效应,从症状的频率、严重程度和受干扰程度对吞咽障碍病人的吞咽⁃嗓音功能进行综合评估。

1.3 文献回顾

以“吞咽障碍/吞咽困难/进食障碍”“嗓音障碍/语音障碍/发音困难”“症状”“评估/量表/问卷”为中文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deglutition disorder/swallowing disorder/dysphagia”“voicedisorders/dysphonia”“symptom/discomfort”“assessment/scale/questionnaire”为英文检索词,检索PubMed、ScienceDirect、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6月10日。共检索出915篇文献,阅读标题、摘要、全文筛选文献,提取包含吞咽障碍、嗓音障碍、吞咽与嗓音相关信息的文献,剔除重复文献,最终纳入24篇文献。

1.4 建立条目池

收集并整理吞咽障碍、嗓音障碍、吞咽与嗓音相关的信息,借鉴现有评估工具中较成熟的条目,经研究小组讨论,初步拟订包含3个维度、33个条目的吞咽⁃嗓音综合评估量表条目池。

1.5 半结构化访谈

于2023年7月—8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头颈外科、老年科及康复科住院的12例吞咽障碍病人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访谈提纲:1)您在吞咽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是否出现咳嗽或呛咳?是否感觉食物嚼来嚼去咽不下去?请举例说明。2)这些症状持续多久了?您是否注意到了嗓音方面的问题?如声音嘶哑。3)您在进食后能够觉察到嗓音改变吗?4)吞咽障碍对言语和交流有影响吗?如果有是哪方面的影响呢?5)吞咽障碍给您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哪些影响?您是如何应对的?6)目前,您在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上有什么改变吗?采用主题分析法[6]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在原条目池基础上新增6个条目。

1.6 专家函询

1.6.1 遴选函询专家

邀请山西省、安徽省、四川省、北京市7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5名吞咽障碍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函询。纳入标准:1)在头颈外科、神经内科、老年科、康复科、嗓音医学科等吞咽障碍发生率较高的科室工作10年及以上;2)本科及以上学历;3)中级及以上职称;4)具有吞咽障碍相关的治疗及护理经验。排除标准:中途退出或未按时返回问卷。所有专家均自愿参与本研究。

1.6.2 制订函询问卷

函询问卷包括3个部分。1)致专家信:介绍本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和填表说明。2)吞咽⁃嗓音综合评估量表维度与条目重要性评价问卷: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从“非常不重要”到“非常重要”依次计1~5分,并设置修改意见栏和补充条目栏。3)专家情况调查表:包括专家一般资料、专家对研究问题的熟悉程度和判断依据。

1.6.3 实施专家函询

采用发送问卷链接或面对面的方式进行函询,每轮函询时间为2周,间隔时间为1周,满足重要性均分≥3.5分、变异系数lt;0.25的条目予以保留[7]。第1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后,经研究小组讨论并结合专家意见对条目进行补充、删除及修改,形成第2轮专家函询问卷,再次发放和回收问卷,对专家意见进行整理分析。2轮专家函询结束后,专家意见趋于一致,函询结束。

1.7 预调查

于2023年9月,便利选取太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头颈外科、康复科和老年科住院的30例病人进行预调查。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专家共识(2017年版)》[8]中吞咽障碍的诊断标准;2)年龄≥18岁;3)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1)合并认知障碍或精神疾病;2)合并视听障碍或言语障碍;3)无法阅读并理解问卷。量表完成时间为(10.10±1.59)min,病人表述条目内容通俗易懂,量表维度和条目未进行修改,形成测试版吞咽⁃嗓音综合评估量表。

1.8 信效度检验

1.8.1 调查对象

于2023年10月—12月,便利选取太原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头颈外科、康复科和老年科住院病人作为调查对象。纳入和排除标准同预调查。因子分析时样本量应为条目数的5~10倍[9],测试版吞咽⁃嗓音综合评估量表共27个条目,考虑10%~15%的脱落率,最终纳入病人166例。本研究已获得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编号:2023YX第168号)。

1.8.2 调查工具

1)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年龄、性别、居住地、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2)吞咽⁃嗓音综合评估量表:包括症状的频率、严重程度和受干扰程度3个维度,共27个条目,均采用Likert 5级(0~4分)评分法评分,量表总分为0~108分。3)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包括临床检查、饮5 mL水3次、饮60 mL水3部分内容,总分18~46分,得分越高说明吞咽功能越差。量表灵敏度为82.9%, 特异度为81.0%,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吞咽障碍评估工具[10]。

1.8.3 资料收集方法

问卷调查开始前研究者使用统一的指导语说明问卷内容及注意事项,征得病人同意后开始调查。一般资料查阅病历、询问家属或病人获取;吞咽⁃嗓音综合评估量表由病人自行填写;标准吞咽功能评定由研究者负责完成并记录评估结果。问卷当场回收并检查质量,如有漏项及时补充。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有效问卷166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2.22%。

1.9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定性资料以频数、百分比(%)表示。采用问卷回收率表示专家积极程度,采用专家权威系数表示专家权威程度,采用肯德尔和谐系数表示专家意见集中程度,采用临界比值法、相关系数法、离散趋势法、Cronbach's α系数法筛选条目[11],采用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区分效度、效标关联效度进行效度检验,采用Cronbach's α系数、折半信度进行信度检验。以Plt;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专家函询结果

2.1.1 专家一般资料

15名专家分别来自山西省、安徽省、四川省、北京市7所三级甲等医院,工作年限为13~38(28.7±7.8)年;其中,护士10人,医生4人,技师1人;本科8人,硕士研究生4人,博士研究生3人;中级职称2人,副高级职称8人,正高级职称5人。

2.1.2 专家积极程度

第1轮专家函询发放问卷16份,回收问卷15份,问卷回收率为93.8%;第2轮专家函询发放问卷15份,回收问卷15份,问卷回收率为100.0%。

2.1.3 专家权威程度

专家权威系数为专家熟悉程度系数与专家判断依据系数的算术平均数,第1轮专家函询,专家熟悉程度系数为0.890,专家判断依据系数为0.979,专家权威系数为0.934;第2轮专家函询,专家熟悉程度系数为0.853,专家判断依据系数为0.953,专家权威系数为0.903。

2.1.4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

2轮专家函询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96和0.347(均Plt;0.001)。

2.1.5 条目修改

第1轮专家函询,根据条目筛选标准及专家意见,经研究小组讨论后删除“饮食受限”“饭量减少”“食欲下降”“说话语速变慢”“进食后不想说话”“进食后说话紧张”“进食后有无湿性发音”“享受不到进餐的乐趣”“声音的清晰度变化无常”“别人会要求我重复说过的话”10个条目;新增“嗓音问题影响了您与他人的交流”“每口进食的量减少”“说话时有话跟不上的感觉”3个条目;合并2个条目,即将“进食后发音模糊”“进食后声音沙哑”合并为“进食后有无声音质量改变”;修改4个条目,如将“吞咽中或后咳嗽”修改为“进食过程中或进食后咳嗽”,将“吞咽不适”修改为“吞咽问题”,将“声音不稳定”修改为“早上和晚上的声音有无差别”,将“食物或口水从口中流出”修改为“吃饭时有过食物或口水从口中流出”。第2轮专家函询,根据条目筛选标准及专家意见,经研究小组讨论后删除“吞咽问题”“需要反复吞咽才能咽下食物”“说话时易感疲劳”“早上和晚上的声音有无差别”4个条目,修改3个条目,如将“失声”修改为“发不出声音”,将“饮食习惯改变”修改为“改变饮食习惯来帮助食物下咽”,将“吃饭时有食物或口水从口中流出”修改为“吃饭时有过食物或口水从口角漏出”。2轮专家函询后,形成吞咽⁃嗓音综合评估量表初稿,包括吞咽功能、嗓音功能、吞咽嗓音协同影响3个维度,共27个条目。

2.2 信效度检验结果

2.2.1 病人一般资料

166例病人中,男111例(66.9%),女55例(33.1%);年龄(64.20±10.80)岁;居住地为城市100例(60.2%),农村66例(39.8%);初中及以下98例(59.0%),高中/中专41例(24.7%),专科及以上27例(16.3%);未婚/离异/丧偶16例(9.6%),在婚150例(90.4%);头颈部肿瘤引起的吞咽障碍69例(41.6%),脑卒中引起的吞咽障碍56例(33.7%),帕金森病引起的吞咽障碍21例(12.7%),老年性吞咽障碍20例(12.0%)。

2.2.2 项目分析

1)临界比值法:将病人量表总分由高到低排列,得分前27%为高分组,后27%为低分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条目得分,结果显示,条目2、条目3、条目16的t值lt;3且Pgt;0.05,符合删除条件[11],予以删除。2)相关系数法:分析条目与总量表得分的相关系数,结果显示,条目2、条目3、条目16与总量表的相关系数lt;0.4且Pgt;0.05,符合删除条件[11],予以删除。3)离散趋势法:计算结果显示,各条目的标准差均gt;0.80,均不符合删除条件[11],未删除条目。4)Cronbach's α系数法:若某条目删除后Cronbach's α系数提高则考虑删除该条目[11],结果显示,删除条目2、条目3后Cronbach's α系数有较大提高,符合删除条件,予以删除。最终删除3个条目,保留24个条目。

2.2.3 效度

2.2.3.1 内容效度

根据6名专家评价结果,吞咽⁃嗓音综合评估量表的量表水平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0.875,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I⁃CVI)为0.830~1.000。

2.2.3.2 结构效度

吞咽⁃嗓音综合评估量表的KMO值为0.889,Bartlett's球形检验显示χ2=2 703.698(Plt;0.01),提示可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提取3个特征值gt;1的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2.600%,24个条目的因子载荷值均gt;0.40,且无多重载荷。3个公因子分别命名为“吞咽功能”“嗓音功能”“吞咽嗓音协同影响”,见表1。

2.2.3.3 区分效度

吞咽⁃嗓音综合评估量表各维度间得分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425~0.492,各维度得分与量表总分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720~0.892,见表2。

2.2.3.4 效标关联效度

以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为效标,通过计算研究量表与效标间的相关系数评价效标关联效度,结果显示,吞咽⁃嗓音综合评估量表总分与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得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69(Plt;0.01)。

2.2.4 信度

由于吞咽障碍具有自我恢复特点,本研究未检验其重测信度,而是采用Cronbach's α系数、折半信度评估量表内部一致性,如Cronbach's α系数gt;0.80、折半信度gt;0.80,说明量表可靠性较好[12]。吞咽⁃嗓音综合评估量表总体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21,吞咽功能、嗓音功能、吞咽嗓音协同影响3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909,0.844和0.883。量表总体的折半信度为0.884,吞咽功能、嗓音功能、吞咽嗓音协同影响3个维度的折半信度分别为0.924,0.911和0.914。

3" 讨论

3.1 构建的吞咽⁃嗓音综合评估量表具有科学性

本研究基于不悦症状理论构建量表框架,从症状的频率、严重程度和受干扰程度3个方面对条目进行评估。通过文献回顾、小组讨论和半结构式访谈、专家函询编制吞咽⁃嗓音综合评估量表初稿,确保研究过程符合科学规范[13]。通过专家函询对量表条目进行修订,选取的15名专家来自山西省、安徽省、四川省、北京市7所三级甲等医院的头颈外科、神经内科、老年科、康复科、嗓音医学科等,专家具有吞咽障碍相关的治疗及护理经验,其意见具有较好的代表性。2轮专家函询的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3.8%和100.0%,均gt;70%,表明积极性较高;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34和0.903,均gt;0.700,表明专家权威性较高;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96和0.347(均Plt;0.001),且第2轮专家函询的肯德尔和谐系数高于第1轮,表明专家意见逐渐一致,协调程度较高,可终止专家函询。

效度主要评价量表的准确性和有效性[14]。一般认为I⁃CVI≥0.78、S⁃CVI≥0.80即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15]。吞咽⁃嗓音综合评估量表I⁃CVI为0.830~1.000,S⁃CVI为0.875,在可接受范围,提示内容效度较好。结构效度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进行评价,提取3个特征值gt;1的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2.600%,24个条目的因子载荷值均gt;0.40,且无多重载荷,提示结构效度较好[9]。区分效度分析中,吞咽⁃嗓音综合评估量表各维度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425~0.492,各维度与总量表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720~0.892,说明各维度间既有一定的相关性,又有一定的区分度,量表的内容及结构均较好。效标关联效度主要用于评价量表与其他测量标准间的相关性[16]。本研究以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为效标,相关系数为0.469(Plt;0.01),说明量表具有较好的效标效度。

本研究采用Cronbach's α系数和折半信度检验量表信度。吞咽⁃嗓音综合评估量表总体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21,吞咽功能、嗓音功能、吞咽嗓音协同影响3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909,0.844和0.883;量表总体的折半信度为0.884,吞咽功能、嗓音功能、吞咽嗓音协同影响3个维度的折半信度分别为0.924,0.911和0.914,均gt;0.80,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

3.2 构建的吞咽⁃嗓音综合评估量表具有实用性

已有研究结果显示,有效的吞咽障碍管理能降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改善病人营养状况,提高病人生活质量[17]。而选择适宜的吞咽障碍评估工具对护理人员制订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至关重要。目前,评估病人吞咽障碍的方法较多,其中洼田饮水试验[18]操作简便,分级清楚,但忽略了吞咽伴随的嗓音问题;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适用范围有限,需要病人意识清楚且高度配合,同时吞咽的液体可能会增加误吸风险;吞咽造影和纤维内镜检查是通过仪器评估病人的吞咽功能,其成本较高、操作复杂[19⁃20]。本研究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征询专家意见并结合吞咽障碍病人临床特点编制吞咽⁃嗓音综合评估量表,量表内容较全面,不仅包含进食呛咳、鼻腔反流、吞咽延迟等常规的病人吞咽功能评估条目,还包含嗓音功能、吞咽嗓音协同影响相关内容。吞咽障碍病人常伴随嗓音异常,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对病人的吞咽⁃嗓音功能进行联合管理。吞咽⁃嗓音综合评估量表适用于不同临床时期住院或社区病人吞咽障碍筛查,医护人员可用较少的人力、物力筛查出吞咽障碍的高危人群,从而指导干预和治疗,保障病人进食安全,减少相关不良事件或并发症的发生。此外,吞咽⁃嗓音综合评估量表的条目通俗易懂,填写耗时较短,方便临床应用。

4" 小结

本研究编制的吞咽⁃嗓音综合评估量表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作为医护人员吞咽障碍筛查工具。由于时间、人力限制,本研究调查范围仅限于太原市部分三级甲等医院,样本覆盖范围有限,未来可开展多区域、大样本研究,应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对量表进行验证,进一步考察其临床适用性。

参考文献:

[1]" 张滢滢,王海芳,钮美娥,等.吞咽障碍患者嗓音评估与训练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9,54(6):940-944.

[2]" CLAVÉP,SHAKER R.Dysphagia:current reality and scope of the problem[J].Na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5,12(5):259-270.

[3]" MARZOUKI H Z,AL TAYLOUNI N E,TONKAL A,et al.Short and long-term voice and swallowing-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ho underwent total laryngectomy and tracheoesophageal puncture[J].Cureus,2022,14(8):e27609.

[4]" DOS SANTOS K W,DA CUNHA RODRIGUES E,RECH R S,et al.Using voice change as an indicator of dysphagia:a systematic review[J].Dysphagia,2022,37(4):736-748.

[5]" LENZ E R,SUPPE F,GIFT A G,et al.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of middle-range nursing theories:toward a theory of unpleasant symptoms[J].ANS Adv Nurs Sci,1995,17(3):1-13.

[6]" BRAUN V,CLARKE V.What can \"thematic analysis\" offer health and wellbeing researchers?[J].Int J Qual Stud Health Well-Being,2014,9:26152.

[7]" SCHOFIELD R,CHIRCOP A,BAKER C,et al.Entry-to-practice public health nursing competencies:a Delphi method and knowledge translation strategy[J].Nurse Educ Today,2018,65:102-107.

[8]" 中国吞咽障碍康复评估与治疗专家共识组.中国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专家共识(2017年版)第一部分评估篇[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7,39(12):881-892.

[9]" 罗伯特·F.德威利斯.量表编制:理论与应用[M].席仲恩,杜珏,译.3版.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167.

[10]" 马月利,张黎明,祝勤雅,等.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应用于高龄患者吞咽功能评估的信效度研究[J].护理学报,2012,19(5):65-67.

[11]" 吴明隆.问卷统计分析实务:SPSS操作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158-224.

[12]" 郑日昌,孙大强.心理测量与测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

[13]" 孙振球,徐勇勇.医学统计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580-587.

[14]" 高启胜.护理科研统计方法与软件操作实战[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202.

[15]" OBAMIRO K O,CHALMERS L,BEREZNICKI L R E.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n oral anticoagulation knowledge tool(AKT)[J].PLoS One,2016,11(6):e0158071.

[16]" 李峥,刘宇.护理学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83.

[17]" ESTUPIÑÁN ARTILES C,REGA N,DONNELLAN C.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and associated pathophysiology of dysphagia in older adults[J].Gerontol Geriatr Med,2022,8:23337214221142949.

[18]" ZHANG H F,YE C X,ZHANG S M,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health literacy and dysphagia in the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population:a cross-sectional study[J].Aging Clin Exp Res,2023,35(10):2165-2172.

[19]" CUI Q J,WEI B,HE Y,et al.Findings of a videofluoroscopic swallowing study in patients with dysphagia[J].Front Neurol,2023,14:1213491.

[20]" ZHANG X,LIN F,MA F,et al.Application value of flexible endoscopic examination of swallowing in acute stoke patients with dysphagia[J].Neurologist,2022,27(5):245-248.

(收稿日期:2024-01-26;修回日期:2024-11-27)

(本文编辑 陈琼)

猜你喜欢

德尔菲法吞咽障碍效度
慈善募捐规制中的国家与社会:兼论《慈善法》的效度和限度
沈阳市农业补贴改革现状评价及对策研究
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不同训练方法的疗效观察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体会
持续负压吸引防止老年人吸入性肺炎临床研究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吞咽障碍患者对其功能训练的知晓率中的应用
普通本科高等院校辅导员绩效考核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德尔菲法的高校学生党员质量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看重感指数在中国大学生中的构念效度
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