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鲜农产品运输影响因素均衡体系模型研究

2025-02-07吴国秋刘莹任心怡

关键词:影响因素

摘要:寻求生鲜农产品运输影响因素均衡状态有助于提高其整体的运行效用。生鲜农产品运输主要有产地预冷情况、运输能力、生鲜农产品的特性、天气及自然灾害因素、管理与政策五个主要影响因素,基于物流均衡理论分析并构建了生鲜农产品运输影响因素均衡体系模型。通过数值仿真分析发现,均衡体系模型可以解决生鲜农产品运输影响因素之间的约束问题,提高生鲜农产品运输的运行效率并获得效用的最大化,为生鲜农产品运输提供可行方案和应用参考。

关键词:生鲜农产品运输;影响因素;物流均衡;均衡体系模型

中图分类号:F25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450(2025)01-0073-08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鲜农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这推动了生鲜农产品运输规模的扩大[1]。与此同时,社会公众的消费安全意识也趋于增强,这对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运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3]。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关键环节就是运输作业,这也成为该行业当下发展的关键问题和研究热点[4-5]。然而,由于生鲜农产品的地域性和季节性特点,运输规模受到一定限制。生鲜农产品对运输效率的要求较高,因为长时间的运输会导致农产品的新鲜度和品质下降。目前,虽然我国的道路和交通设施不断完善,但由于运输过程中会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以此导致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降低[6]。因此,研究生鲜农产品运输的影响因素是衡量运输服务质量的关键。

生鲜农产品的运输要比普通常温物流运输的要求更精、更繁杂,建设投资程度更高,需要一个规模庞大的运输体系,这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7-8]。因此,生鲜农产品运输需要在分析各类影响因素的前提下,寻求最佳的运行状态,以实现为顾客提供优质的生鲜农产品运输服务[9]。这种最佳运行状态是指各类影响因素达到某种均衡,使得生鲜农产品运输的影响因素在满足时间、空间、数量、结构四个约束条件下,所提供的运输服务效用最大化[10-11]。长期以来,人们对生鲜农产品物流过程中的贮藏与库存优化、保鲜系统与技术、储运系统等内容做了广泛研究[12-14],在研究视角上主要围绕在生鲜农产品物流的区域问题、系统仿真、供应链运作、质量评价、发展对策等方面[15-21],而对影响因素均衡问题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尤其是基于物流均衡理论的生鲜农产品运输影响因素均衡问题的研究成果十分鲜见。因此,当前要着重研究生鲜农产品运输中的各类影响因素,如何利用物流均衡理论建立影响因素的均衡体系,使物流服务实现最佳运行状态,为顾客提供最优质的生鲜农产品,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综上,生鲜农产品运输影响因素均衡体系研究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分析生鲜农产品运输的各类影响因素,并利用物流均衡理论和体系工程理论及方法对生鲜农产品运输影响因素均衡问题进行分析,并最终构建生鲜农产品运输影响因素均衡模型,为生鲜农产品运输提供可行方案和应用参考。

一、生鲜农产品运输的影响因素

生鲜农产品运输中所受到的各类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产地预冷情况、运输能力、生鲜农产品的特性、天气及自然灾害因素、管理与政策五个方面[22-24]。

(一)产地预冷情况

产地预冷是指产品在产地收获之后,要以最快的速度利用相关技术手段和设施设备对农产品进行预冷处理。产地预冷是生鲜农产品运输的首要环节,更是生鲜农产品物流的“最先一公里”问题。需要快速去除农产品的田间热,冷却至适宜农产品运输和贮藏的最低温度,以最大程度保持和控制农产品新鲜度的相关品质指标,延长运输和贮藏的有效时间,降低运输环节中后端所带来的机械损耗。因此,产地预冷要从损耗的源头开始做起,为整个冷链物流体系打下牢固根基,布点成网,从整体把控和打通各个环节的阻梗限制,最终从根本上消除农产品运输损耗。

(二)运输能力

关于运输能力主要从三个方面衡量。第一,运输方式。要根据不同生鲜农产品的特色来选择不同的运输方式。农产品主要采用航空、短途公路、长途公路三种运输方式。第二,运输技术方面。要利用大数据和信息网络技术方法为农产品尽量规划最优的路径,尽量选择冷链运输车辆,这里主要包括防寒车和制冷车两种。第三,运输的设备设施方面。尽量采用相关专业器具减少商品摩擦,更要注意车厢装车码垛的缝隙,注意通风,避免因为农产品发热导致腐烂变质。

(三)生鲜农产品的特性

生鲜农产品的特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量。第一,农业生产特性。主要考虑不同品种的生鲜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因素。第二,生鲜农产品的特点。由于生鲜农产品具有易腐易烂、生化性能不稳定等问题,因此,要在维持其呼吸代谢较低的情况下尽可能保持产品品质,延长其在运输过程中的寿命,使果蔬等农产品能够实现全年稳定供应。

(四)天气及自然灾害因素

生鲜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会受到天气与自然灾害的影响。天气因素主要是指过度的严寒、炎热、暴雨、冰雹等;自然灾害因素指的是生鲜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五)管理与政策

生鲜农产品运输受不同地区的管理与政策影响。第一,生鲜农产品受各管理机制影响。很多地区为生鲜农产品建立绿色运输通道,这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减少了运输时长,降低了运输损耗。第二,生鲜农产品受政策补贴的影响。很多地区对专门做生鲜农产品运输的企业和商户给予减税、降税、补贴等政策扶持,这也助其降低了成本,提高企业参与生鲜农产品运输服务的积极性。

二、生鲜农产品运输影响因素的均衡体系

(一)生鲜农产品运输影响因素转型路径

生鲜农产品运输要由各个节点的组织通力协作,尤其是向影响因素均衡转型过程中不但需要调配现有资源,而且需要寻求更多有价值的资源,最终才能实现均衡。对于生鲜农产品运输而言,可利用体系工程方法来建立影响因素均衡体系,最终达到一种均衡状态。

1.体系工程

体系工程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主要方法之一,其根源于系统工程。系统工程旨在解决产品开发问题,体系工程旨在解决规划问题[25-26]。因此,系统工程所针对的更多是单一系统的最优化问题,而体系工程则追求若干系统网络集成的最优化问题[27]。体系工程方法可以使决策者更容易看到因选择不同方案而得到的结果,也可以给决策者提供关于体系问题的有效结构性框架。

2.转型路径

建立一种能够向均衡体系发展的转型路径需要利用体系工程理论方法,调配转型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类资源,最终建立完善的转型体系。综合上述对理论的论述,本文提出实现生鲜农产品运输影响因素均衡体系的基本逻辑:首先,对影响因素的各个资源要素进行甄别优化和选择性利用;其次,在体系工程理论中,需要通过对资源的利用形成运输能力;最后,依靠运输能力来实现竞争优势。这样,由影响因素的资源、能力、竞争优势构成了转型路径,如图1所示。

(二)生鲜农产品运输影响因素均衡分析

生鲜农产品运输要尽量保证其在运输整个过程中的最大效用性,即产品在运输过程结束后的品质和数量能够与运输前保持一致,这需要各个影响因素形成一种协同关系,以达到均衡状态。这里,可以利用物流均衡理论对生鲜农产品运输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物流均衡理论

物流均衡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要求在数量上使产业中间环节的供给和需求的物流量达到平衡,在结构上使物流资源与各产业资源相匹配,在时间上使各环节之间准时正确衔接,在空间上体系内各个节点布局合理[9]。时间、空间、数量、结构这四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伴随着物流均衡的整个过程,共同构成了其基本结构[28]。

物流数量均衡是指物流供给与物流需求在数量上的均衡,物流供给量能满足物流需求量。物流需求是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对物流服务所产生的需求。物流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或相关部门能够向市场提供有效物流服务的最大能力或全部资源。不均衡的表现情形有两种:一是供给不能满足需求;二是需求不足或供给能力过剩[10]。物流结构均衡是指物流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匹配,即在同类型的产业或同类型的均衡层次下,物流需求主体的需求比例与能够提供该类型物流服务的供给主体的供给比例平衡的状态[28]。物流时间均衡主要是指物流到达时间是否满足顾客的需求,即在顾客要求的时间期限内到达,具有物流准时性[11]。物流空间均衡是指物流体系内的各个节点在物流体系内的布局在空间关系上处于合理状态[9]。从产业发展角度而言,即物流体系内供给空间布局与需求空间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处于均衡状态[28]。

2.影响因素均衡分析

生鲜农产品运输影响因素的均衡是以总体目标带动各个影响因素的协同。而根据物流均衡理论,要使得运输前和运输后达到协同,各类影响因素需要在时间、数量、结构、空间四个方面达到均衡。因此,物流均衡理论的四个方面是实现目标的约束条件,要分析生鲜农产品运输影响因素与物流均衡四个方面之间的关系,这可以定义为影响因素对物流均衡的改进度。因此,本文构建了影响因素对物流均衡改进度模型,该模型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加权相关重要程度进行计算。

设影响因素有n项,则第i个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为wi(i=1,…,n),lt;E:\沈阳师范大学\001-社会科学版\2025\1\吴国秋-1.tifgt;。设物流均衡有m个方面,将第j个物流均衡方面与第i个影响因素的相关程度设为aij(j=1,…,m),与所有影响因素的加权相关程度为ui,则lt;E:\沈阳师范大学\001-社会科学版\2025\1\吴国秋-2.tifgt;。设影响因素i对物流均衡的改进度为αi,改进率为li,αi是ui与li的乘积,则αi可记为:

αi=uili(1)

在具体对模型求解中,可以利用建立质量功能配置(QFD)的方式来构建生鲜农产品运输影响因素与物流均衡的需求质量屋,并对相关数值进行计算。这里,要基于调查和咨询获得的数据资料对模型进行求解。

首先,建立质量屋。这个质量屋包括左墙、右墙、屋顶和房间,左墙代表生鲜农产品运输所包括的影响因素,右墙代表上述各个影响因素的权重值,屋顶代表物流均衡各个方面在生鲜的农产品运输影响因素中体现出的相关系数,房间代表各个影响因素与物流均衡各方面之间的相关系数。

其次,本文利用专家打分法和调研法给出生鲜农产品运输各个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系数、物流均衡各个方面之间的相关系数、生鲜农产品运输中各个影响因素与物流均衡各个方面之间的相关系数。其中,相关系数由0至5递增组成,0代表无相关性,5代表相关性最大。通过上述分析,将相关数值填入表中。

最后,利用层次分析法,根据质量屋中的数据通过SPSS软件对相关数值进行求解。这里,根据上述计算可以求出αi值,具体计算结果见图2所示。

三、生鲜农产品运输影响因素均衡体系模型构建

(一)逻辑模型

利用体系工程序列规划方法设计整体逻辑模型,建立各个影响因素的子系统。首先,明确生鲜农产品运输的总体规划目标;其次,对每个影响因素进行设计与分配;最后,将分配问题进一步分解为子问题。

(二)数学模型

根据上述逻辑模型及影响因素关系分析,构建影响因素均衡体系模型,如图3所示。

1.建立总体目标函数

本文着重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供最优质的生鲜农产品运输服务,也就是说,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大的运输量有效完成生鲜农产品的运输。这也可以表述为影响因素均衡体系模型的规划目标是要完成运输服务的效用最大化,因此,将效用最大化设立为总体目标函数。

设生鲜农产品运输效用为Z,而每个影响因素对物流均衡的改进度为αi。总体目标函数应为各个影响因素子系统的价值总和,因此,可将总体目标函数描述为如下:

maxZ=α1Z1+α2Z2+α3Z3+α4Z4+α5Z5(2)

其中,Z1为产地预冷子系统,Z2为运输能力子系统,Z3为生鲜农产品特性子系统,Z4为天气及自然灾害子系统,Z5为管理与政策子系统。

2.各影响因素子系统目标函数

各个子系统的目标函数以每个子系统的目标与工作流流量和流速之间的关系来表达。工作流是对同一时间内通过物流体系的各项任务、业务等抽象、概括地描述,是为实现物流体系的业务目标,利用物流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在体系内的节点之间按照预定规则传递相关实物、信息和任务等。工作流是否均衡可以从流量和流速两个方面来衡量。这里,流量是指同一时间内通过体系内某一个节点工作流的数量体现,它反映了体系可承载的工作量和体系的收益。流速是指在同一时间内通过体系的工作流的流动速度,它反映了体系内工作流的流动情况和体系运行效率。根据物流均衡理论,物流体系需要在时间、空间、数量、结构四个方面达到均衡,而每一个方面都需要考虑流量和流速的改进率。

在生鲜农产品运输过程中,总体流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会受某些因素影响,部分产品会出现损坏、变质等问题,因此,运输结束后良好产品的流量会有一定的损耗。本文将总体流量分为良好产品量和损耗产品量。设总体流量为Q,良好产品量为QW,损耗产品量为QL。因此,Q=QW+QL,

在生鲜农产品运输过程中,工作流流速要向最合理速度逼近。因此,要确保流速在一定的合理区间内,减少最大速度和最小速度的时长,实现最优的平均速率,设平均速率为V。

(1)产地预冷子系统

产地预冷子系统要实现生鲜农产品在运输前的预冷效果最优。这主要可从生鲜农产品预冷后,在运输过程中所能实现的良好贮藏时间和良品率两个方面来考量。

良好贮藏时间为运输距离与最优平均速率的比值。设良好贮藏时间为Tst,并设该方面的相对权重为R1。设运输距离为D,产地子系统平均速率为V1,则lt;E:\沈阳师范大学\001-社会科学版\2025\1\吴国秋-3.tifgt;。

良品率为良好产品量与总体流量的比值。设良品率为Yr,并设该方面的相对权重为R2。设产地子系统总体流量为Q1,则Q1=QW1+QL1。因此,lt;E:\沈阳师范大学\001-社会科学版\2025\1\吴国秋-4.tifgt;。

根据上述可得产地预冷子系统目标函数为:

lt;E:\沈阳师范大学\001-社会科学版\2025\1\吴国秋-5.tifgt;(3)

(2)运输能力子系统

运输能力子系统要实现生鲜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运输能力最大化。这主要体现在运输过程中展现出的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的能力,可以从良好产品量最大化和流速最佳两个方面来衡量。设运输能力子系统良好产品量为QW2,该方面的相对权重为R3;最优平均速率为V2,该方面的相对权重为R4。

在运输能力子系统中,为实现上述目标,要从运输设备lt;E:\沈阳师范大学\001-社会科学版\2025\1\吴国秋-6.tifgt;、运输方式lt;E:\沈阳师范大学\001-社会科学版\2025\1\吴国秋-7.tifgt;和运输技术lt;E:\沈阳师范大学\001-社会科学版\2025\1\吴国秋-8.tifgt;三个方面来优化。

因此,设良好产品量与运输设备关系指数为w1,与运输方式关系指数为w2,与运输技术关系指数为w3;设平均速率与运输设备关系指数为r1,与运输方式关系指数为r2,运输技术关系指数为r3,由此得出:

lt;E:\沈阳师范大学\001-社会科学版\2025\1\吴国秋-9.tifgt;(4)

lt;E:\沈阳师范大学\001-社会科学版\2025\1\吴国秋-10.tifgt;(5)

根据上述可得运输能力子系统目标函数为:

lt;E:\沈阳师范大学\001-社会科学版\2025\1\吴国秋-11.tifgt;

lt;E:\沈阳师范大学\001-社会科学版\2025\1\吴国秋-11.tifgt;

lt;E:\沈阳师范大学\001-社会科学版\2025\1\吴国秋-11.tifgt;(6)

(3)生产农产品特性子系统

农产品生产的规划目标是要达到生鲜农产品的产量最大化,而生鲜农产品的产量会对运输组织和调度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产量最大化的基础上需要做出最优选择。根据生鲜农产品生产及其特性,其对运输的影响目标为耐保存。因此,最优选择为良好产品量尽量多,损耗产品量尽量少。这里,设农产品生产子系统产品总量为Q3,该方面的相对权重为R5。设良好产品量为QW3,损耗产品量为QL3。设产品耐腐指数为CA,i,由此得出,最优选择为:

lt;E:\沈阳师范大学\001-社会科学版\2025\1\吴国秋-12.tifgt;(7)

根据上述可得农产品生产子系统目标函数为:

lt;E:\沈阳师范大学\001-社会科学版\2025\1\吴国秋-13.tifgt;(8)

(4)天气及自然灾害子系统

天气及自然灾害子系统的规划目标是要尽可能避免天气及自然灾害对生鲜农产品运输的影响,即保障运输服务有效性最大化和在运输服务过程中的良品率。

设运输服务有效性最大化为OptN,相对权重为R6。运输服务有效性最大化与平均速率有关,提高平均速率可以改善顾客体验,并提高运输服务的效用。因此,设效用指数为lt;E:\沈阳师范大学\001-社会科学版\2025\1\吴国秋-14.tifgt;,该子系统最优平均速率为V4,则:

lt;E:\沈阳师范大学\001-社会科学版\2025\1\吴国秋-16.tifgt;(9)

设天气及自然灾害子系统的良品率为Yr2,该方面的相对权重为R7。设天气及自然灾害子系统流量为Q4,则Q4=QW4+QL4,由此可得:

lt;E:\沈阳师范大学\001-社会科学版\2025\1\吴国秋-17.tifgt;(10)

根据上述可得天气及自然灾害系统目标函数为:

lt;E:\沈阳师范大学\001-社会科学版\2025\1\吴国秋-18.tifgt;(11)

(5)管理与政策子系统

管理与政策子系统要满足在管理机制、政策补贴等影响下,实现运输服务所得到的利润最大化。因此,设利润率为Pr0,该方面相对权重为R7。设收入为Rl,成本为Cos,销售单价Sup,单位成本为UC。设管理与政策子系统流量为Q5,Q5=QW5+QL5,则有:

Rl=QW5+Sup(12)

Cos=Q5×UC=(QW5+QL5)×UC(13)

则利润率为:

lt;E:\沈阳师范大学\001-社会科学版\2025\1\吴国秋-19.tifgt;(14)

根据上述可得管理与政策子系统目标函数为:

lt;E:\沈阳师范大学\001-社会科学版\2025\1\吴国秋-5.tifgt;(15)

根据式(1),构建出生鲜农产品运输影响因素均衡体系的总体模型为:

lt;E:\沈阳师范大学\001-社会科学版\2025\1\吴国秋-21.tifgt;

lt;E:\沈阳师范大学\001-社会科学版\2025\1\吴国秋-21.tifgt;

lt;E:\沈阳师范大学\001-社会科学版\2025\1\吴国秋-21.tifgt;

lt;E:\沈阳师范大学\001-社会科学版\2025\1\吴国秋-21.tifgt;

lt;E:\沈阳师范大学\001-社会科学版\2025\1\吴国秋-21.tifgt;(16)

3.分析模型的约束条件

根据上述关于物流均衡四个方面内容的阐述,建立生鲜农产品运输影响因素均衡体系模型的约束条件。

设约束策略组为G=(e1,e2,e3,e4),其中:

1)e1为数量均衡,供给量为Sq,需求量为Qq,即为lt;E:\沈阳师范大学\001-社会科学版\2025\1\吴国秋-21-1.tifgt;。

2)e2为结构均衡,提供供给的节点为lt;E:\沈阳师范大学\001-社会科学版\2025\1\吴国秋-22.tifgt;,需求供给的节点为lt;E:\沈阳师范大学\001-社会科学版\2025\1\吴国秋-23.tifgt;,即为lt;E:\沈阳师范大学\001-社会科学版\2025\1\吴国秋-24.tifgt;。

3)e3为时间均衡,供给时间为St,需求时间为Qt,即为lt;E:\沈阳师范大学\001-社会科学版\2025\1\吴国秋-24-1.tifgt;。

4)e4为空间均衡。设a点和b点是体系内直线距离最远的点,距离为d,则空间内必有一点R,在空间上使体系达到均衡。设R到a点的距离为r0,则R到b点的距离为d-r。则空间均衡的条件要使得下式成立:

lt;E:\沈阳师范大学\001-社会科学版\2025\1\吴国秋-25.tifgt;

根据上述约束条件的阐述,总体模型的约束条件为:

lt;E:\沈阳师范大学\001-社会科学版\2025\1\吴国秋-26.tifgt;(17)

四、数值仿真

(一)仿真数值求解

在前文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可以借助仿真算例对构建的物流均衡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并对数值结果进行分析。生鲜农产品运输影响因素均衡体系模型要达到均衡状态是指在满足均衡约束条件即式(17)的前提下,存在一组最优解,满足式(16)。本文选用变分不等式求解中常用的投影梯度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求解。根据专家打分及相关赋值,另设:价格D=2000(KM),Sup=0.5(百元),UC=0.25(百元)。

应用MATLABR2010b实现投影梯度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输入变量初始值设为1,令收敛精度为0.0001,将满足假设条件的相关函数表达代入模型优化,花费约7.3秒、历经112步迭代实现收敛,求得物流均衡模型的最优解如表1所示。

(二)结果与讨论

从表1可以看出:第一,Q值总体趋于一致,但Q1与Q2略高,说明这两个子系统在流量上与总体相比有需改善的地方。从良好产品量来看,基本是QW大于QL。但是QW2小于QL2,说明运输能力子系统还需要继续优化完善,以提高良好产品量。第二,V值总体趋于一致,应在保持均衡的前提下继续提高最优平均速率。此外,在实际运行中还需考虑各地区运输对限速的要求,并考虑以此带来的成本升高问题。

五、结论

生鲜农产品运输是冷链物流的重要内容,影响生鲜农产品运输的各类因素是能否为把最新鲜的农产品送到顾客手中的关键。为此,可以从各类影响因素是否达到均衡状态进行衡量,以建立服务效用的最大化。本文总结了生鲜农产品运输的五个影响因素,即产地预冷、运输能力、农产品生产、天气及自然灾害和管理与政策,利用物流均衡理论对生鲜农产品运输影响因素的均衡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影响因素均衡体系向均衡状态的转型路径,并最终构建了影响因素均衡体系模型。

影响因素均衡体系模型构建如下:第一,利用体系工程理论方法建立逻辑模型,研究总体均衡体系和各类子系统;第二,利用物流均衡理论对各类影响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利用质量功能配置(QFD)建立质量屋,计算各个关系的数值。第三,构建均衡体系数学模型。在均衡体系数学模型中,分别给出总体目标函数和各个子系统的目标函数,并将物流均衡的四个方面作为模型的约束条件。第四,通过数值仿真分析,对模型进行求解验证。本文利用物流均衡理论作为分析影响因素均衡的约束条件,使得所提供运输服务的效用达到最大化,可为研究生鲜农产品运输影响因素体系的实践提供理论方法和应用参考。

参考文献:

[1]王雅娟,聂炎炎,王先甲.基于多属性在线双边拍卖的冷链物流运输服务采购机制[EB/OL].(2023-06-09)[2024-08-17].https://kns.cnki.net/kcms2/detail/11.2835.G3.20230608.1752.004.html.

[2]苗晓红.新时期区块链技术与生鲜农产品物流的融合发展研究[J].价格月刊,2022(4):90-94.

[3]HanB,TalibMZ,ZhangS.BPNeuralNetworkforthePreservationandIdentificationofServiceQualityintheColdChainLogisticsofAgriculturalProducts[J].InternationalJournalofCommunicationNetworksandInformationSecurity,2023(3):168-179.

[4]熊懿.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销售环节风险评价与防范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2(11):189-192.

[5]ShenjunZ,HongmingF,YanhuiL.OptimizationResearchonVehicleRoutingforFreshAgriculturalProductsBasedontheInvestmentofFreshness-KeepingCostintheDistributionProcess[J].Sustainability,2021(14):8110-8119.

[6]张鹏,周恩毅.农产品冷链物流供应链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及实证[J].统计与决策,2022(11):179-182.

[7]李淑霞,等.竞争环境下生鲜农产品转运网络优化设计[J].工业工程,2020(4):11-17.

[8]LiminChen,ZhuohangLi.Researchonthepriceanalysisandpredictionmethodofagriculturalproductsbasedonlogisticsinformation[J].ClusterComputing,2018(3):14951-14957.

[9]付焯等.考虑抗风险努力贡献度的生鲜农产品运输损耗控制[J].公路交通科技,2020(7):144-151.

[10]吴国秋,徐剑.基于物流均衡理论的C2M模式服务制造物流体系均衡模型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22

(6):118-125.

[11]吴国秋,刘莹.基于物流均衡理论的区域物流体系运行模型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5-62.

[12]李淑霞,刘志英,王义权,等.竞争环境下生鲜农产品转运网络优化设计[J].工业工程,2020(4):11-17.

[13]JingG,YalanW,YingG,etal.Exploringlogisticstransportrouteoptimization:AnalgorithmicstudybasedonRFIDtechnology[J].InternationalJournalofRFTechnologies,2024(2):107-124.

[14]KaijunLeng,LinboJin,WenShi,InnekeVanNieuwenhuyse.Researchonagriculturalproductssupplychaininspectionsystembasedoninternetofthings[J].ClusterComputing,2019(2):8919-8927.

[15]宁涛,苟涛,刘向东.考虑低碳约束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策略仿真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22(4):797-

805.

[16]冯颖,等.随机产出下商务模式对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运作的影响[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20(10):2631-

2647.

[17]余云龙,冯颖.不同冷链服务模式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决策[J].中国管理科学,2021(9):135-143

[18]XinruZ,QuanfuP.InfluencingFactorsandCountermeasuresofCross-borderE-commerceExportofAgriculturalProductsinChina[J].InformationSystemsandEconomics,2023(2):17-22.

[19]张诚,刘守臣.多枢纽混合轴辐式铁路冷链物流网络布局优化研究[J].铁道学报,2021(7):1-9.

[20]万君,刘勋勋.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的冷链物流风险评价[J].公路交通科技,2023(10):248-256.

[21]王锋,张令荣,鲁渤.考虑碳排放的冷链物流多温共配时变路径研究[EB/OL].(2024-01-18)[2024-08-17].https://link.cnki.net/urlid/11.2835.G3.20240117.1757.001.

[22]高浩然,张玉林,张顺顺.考虑时效性和品质性满意度约束的易腐品冷链物流配送研究[J].控制与决策,

2024(4):1342-1350.

[23]常征,王聪,范瀚文.基于组合赋权的冷链物流服务提供商选择[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23(3):32-38.

[24]蒋云,李巍.跨境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生产决策,税收补贴与社会福利[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23(12):3587-3607.

[25]徐振兴,姜江.系统的系统工程:体系工程研究综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2):56-61.

[26]葛冰峰,任长晟,赵青松,等.可执行体系结构建模与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1(11):2191-2201.

[27]徐剑,吴国秋.基于体系工程与物流均衡的C2M服务制造物流体系结构模型[J].运筹与管理,2020(8):128-136.

[28]吴国秋,徐剑.物流体系均衡度及其测度模型研究[J].企业经济,2020(4):70-76.

ResearchonEquilibriumSystemModelofInfluencingFactorsofFreshAgriculturalProductsTransportation

WuGuoqiu1,LiuYing2,RenXinyi1

(1.CollegeofInternationalBusiness,ShenyangNormalUniversity,ShenyangLiaoning110034;2.CollegeofEconomicsandManagement,LiaoningVocationalCollegeofEcologicalEngineering,ShenyangLiaoning110122)

Abstract:Seekingabalancedstateforthetransportationoffreshagriculturalproductscanhelpimprovetheiroveralloperationalefficiency.Thisstudypresentsfivemaininfluencingfactorsoffreshagriculturalproducttransportation,analyzestheequilibriumsystemofinfluencingfactorsoffreshagriculturalproducttransportationbasedonlogisticsequilibriumtheory,constructsanequilibriumsystemmodelofinfluencingfactorsandconductsnumericalsimulationanalysis.Inmodelconstruction,firstly,alogicalmodelwasconstructed;Secondly,therelationshipbetweeninfluencingfactorswasanalyzedusinglogisticsequilibriumtheory;Finally,amathematicalmodelfortheequilibriumsystemofinfluencingfactorswasconstructed.Throughresearch,itcanbefoundthattheequilibriumsystemmodelcansolvetheconstraintproblembetweenfactorsaffectingthetransportationoffreshagriculturalproducts,improvetheoperationalefficiencyoffreshagriculturalproducttransportationandmaximizeutility.

Keywords:transportationoffreshagriculturalproducts;influencingfactors;logisticsequilibrium;equilibriumsystemmodel

【责任编辑:李菁""责任校对:刘北芦】

收稿日期:2024-11-05

基金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启动基金(2022-BS-230);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23BGL007);辽宁省教育厅高校基本科研项目(JYTMS20230996)

作者简介:吴国秋,男,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讲师,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物流工程与供应链管理研究;通信作者:刘莹,女,辽宁沈阳人,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副教授,会计学硕士,主要从事低碳物流研究;任心怡,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企业管理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物流工程与供应链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
房地产经济波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零售银行如何赢得客户忠诚度
医保政策对医疗服务价格影响因素的探讨
东林煤矿保护层开采瓦斯抽采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因素分析
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探索与研究
水驱油效率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环卫工人生存状况的调查分析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