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近代法律史学人的国际法思想及其价值传承

2025-02-07万文杰

关键词:法制史树德国际私法

程树德是中国近代著名法律史学家,同时也是中国现代法律史奠基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程树德一生主要从事中国法制史、宪法、国际法研究,著述有四百余万言。以往学术界研究侧重于程树德中国法制史研究的贡献,对其国际法思想与价值未能进行系统地梳理和研究,通过对程树德国际法著作的分析、比较、提炼,可进一步明晰程树德国际法研究的思想与价值。

一、程树德生平与国际法著述

程树德(1877—1944年),字郁庭,福建闽侯(今福州市)人,曾获清末举人功名,后公费留学日本法政大学法律科,毕业回国通过留学生授职考试,赐予法政科进士出身,并于1909年被授予翰林院编修职位。其长期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政治系任教,所任课程有法制史、宪法、国际法等。程树德以《九朝律考》《中国法制史》《论语集释》《宪法历史及比较研究》等著述而闻名。除了中国法制史、宪法研究成果外,程树德还有以下关于国际法的现存著述:一是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由上海普及书局出版的《平时国际公法》,程树德称此书为留学日本时所著;二是由程树德著述、郑锡庆注疏的《国际私法》,于京师游民习艺所1923年出版,为朝阳法科国际私法教材;三是由上海华通书局1931年出版的《比较国际私法》,此书为中国学者以比较方法和视野研究国际私法并冠以比较之名的早期著作。这三本著述分别代表了程树德研究国际公法和国际私法的成果,体现了中国法律史学人国际法思想的独特视角。

二、程树德国际法思想源流与研究特色

欲探究学人思想之源流,可从师承与著作参考书目两方面展开。首先,程树德既师从清末修律大臣沈家本(1840—1913年),又师从日本国际私法学家山田三良(YamadaSaburo,1869—1965年),对中国传统律学和国际私法皆有建树。20世纪初年,在留日学生的影响下,中国国际私法学的发展同样也受到日本的深刻影响。1930年之前出版的国际私法著作基本是日本学者的著作或讲义之编译,其中尤以山田三良的影响为大。但是,程树德《国际私法》《比较国际私法》并未完全照搬山田三良的著述,而是在山田三良《国际私法》的理论框架和知识体系基础上推陈出新,增加了国际商法、国际民事诉讼法和国际破产法的内容。其次,《平时国际公法》“例言”对参考书目有所罗列,虽属不完全列举,但基本反映程树德国际法思想源流。通过考证得知,程树德国际法思想源自俄国马尔顿,英国威廉·爱德华·霍尔和约翰·韦斯特拉克,日本高桥作卫、秋山雅之介、中村进午、松原一雄、寺尾亨等俄、英、日国际法学家。

相比同时代国际法著作,程树德国际法研究具有一定的特色,体现在对中国古代国际公法专章分析。程树德认为,中国国际法不发达的原因主要有四个:一为统一的观念,二为分立时期过于紧促,三为不承认己国以外的主权,四为种族上存在着恶感情。程树德由此四者以推论春秋战国时代恰与此相反,因此列举了春秋战国时代交际之实例,有“国际上同盟之例、列国间会议之例、战时中立之例、使臣不可侵之例、吊灾恤邻之例、君主位次之例、诸侯无擅灭人国之例、请赎俘虏之例、国际河流之例、军队不得过他国之例、干涉之例、割地偿金之例”。这些“例”后均有史实作为依据,以强调中国古代国际之间存在交际之法。此外,程树德通过考证中国古代法典篇名演变历史,提出日本国际私法之名(法例)源自晋朝的“法例律”。

三、程树德国际法思想的价值及传承

通过对程树德国际法著述的全面梳理,可以认为程树德国际法思想的价值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对国际法思想和学人观点有兼容并蓄之心;第二,对国际公法和私法研究有独特创新之处;第三,对中国古代国际法研究有创新之功。同时,程树德国际法思想的价值具有一定的传承意义,对于当下国际法发展与研究具有借鉴参考的意义:第一,以比较法视野展开国际法研究和教学;第二,从中国历史中挖掘助益于国际法发展和研究的资源;第三,根据时代重要命题展开国际法研究新领域。程树德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法律史学人,其国际法思想及研究充分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之处。站在国际法亟待发展和变革的时代,运用历史的方法和眼光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国际法可利用的资源是较为可行的路径。

ResearchonExcellentTraditionalChineseCultureandInternationalLaw(WrittenDiscussion)

Editorsnote:ExcellenttraditionalChinesecultureisanimportanttraditionalresourceforpromotingthedevelopmentofinternationallaw,promotingtheconstructionofforeign-relatedruleoflawandbuildingasocialistruleoflawsyste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InOctober2024,ShenyangNormalUniversityheldthe\"High-endForumontheConstructionofForeignRuleofLaw:AcademicSeminaronExcellentTraditionalChineseCultureandInternationalLaw\".Takingthisopportunity,theJournalinvitedfamousdomesticlegalexpertstocontributetheirwisdomontherelationshipbetweenexcellenttraditionalChinesecultureandinternationallaw.Expertsandscholarsininternationallawandlegalhistorynotonlymadecommentsandprospectsbasedonmacrotheories,butalsofocusedonmicrostudiessuchasspecificfieldsandsystems.TheydiscussedtheinfluenceofexcellenttraditionalChinesecultureonthetheoryandpracticeofinternationallawfromtheirownprofessionalperspectives,highlightingChinesewisdom,Chinesemethods,ChinesecharacteristicsandChinesecontributions,andconveyedthevoiceofChina'sindependentlegalsystem,soastofirmlyupholdthepositionofChina'sindependentlegalsystem.

【责任编辑:李菁""责任校对:刘北芦】

猜你喜欢

法制史树德国际私法
内蒙古地区甜菜临界氮浓度稀释模型的构建及应用
树德娃的太空之旅 学习设计
论国际私法中意思自治原则及其适用
小小鱼
寺田浩明著《中国法制史》
《中国法制史》课程定位及其教学思路探索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背景下教学改革探讨
——对中国法制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分析
国际私法范围的文献综述
中国法制史研究中的“通史”与“专题史”——民国法制史研究代表作比较分析
心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