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林果种植业中果树栽培技术合理应用的深入研究

2025-02-05朱德文

农民致富之友 2025年2期
关键词:树苗害虫果树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水果的需求也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在这一宏观社会背景下,现代果树种植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果树栽培技术的科学与合理应用,构成了现代林果种植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技术的进步不仅提升了果树的种植效率,更为果品的品质优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为了进一步推动现代林果种植业的稳定发展,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影响果树产量及果品质量的关键因素。这包括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灌溉方式、施肥策略以及病虫害管理等。通过对这些因素的深入研究,我们能够更加精确地识别出潜在的改进空间,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

一、果树栽培技术应用的主要影响因素

果树栽培技术的实施,其核心在于对环境条件的深入了解和适应。在实际的果树培育过程中,对地区特有的气候特征和土壤养分状况的考量至关重要。果树的健康成长,显著受到温度、水分和土壤条件的综合影响。这些环境要素不仅直接影响着果树的生理活动和生长发育,而且也对果实的品质和产量产生间接作用。因此,对这些关键环境因素进行详尽的分析和研究,是制定高效果树栽培策略的基础。基于此,技术人员需结合果园的特定环境,恰当选择并应用栽培技术,以确保为果树创造一个适宜且稳定的生长环境。这一过程要求技术人员全面了解果园的生态特性,并精确调整栽培参数,以保证果树在最佳条件下生长,从而达到提高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的双重目标。

1、气候因素

气候因素对于果树的健康成长起着决定性作用,其影响既广泛又错综复杂。因此,根据特定地区的气候特性,精心挑选并实施恰当的栽培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该区域的气候特点主要表现为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交融。在这种气候环境下,四季分明,降雨与高温期往往重叠,为落叶果树的生长创造了极为有利的自然环境。因此,在东北地区,落叶果树的种植成了主要的农业活动。更进一步,气候条件与栽培技术的恰当结合,是确保果树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这种结合不仅有助于果树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地的气候优势,还能有效减轻不利气候条件的负面影响,从而显著提高果树的生长品质和产量。

2、水分因素

果树品种间对水分的需求存在显著的差异性。一些品种展现出卓越的耐旱性,能在干旱条件下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相对地,其他品种的耐旱性较弱,对水分条件更为敏感。因此,在果树种植时,必须根据当地的水资源状况,审慎挑选适合的品种。在果树种植技术的实施过程中,对当地季节性降雨和地下水位的考量至关重要。这需要深入研究该地区的气候特征,包括年降水量、降水的季节性分布以及干旱发生的概率等。此外,土壤的特性,例如质地、保水性和排水能力,也是选择果树品种时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

3、土壤因素

土壤特性与果树生长紧密相连,且关系错综复杂。在规划果树种植区域时,对目标土壤进行彻底的检测和分析。通过全面的数据搜集和研究,我们能够深入了解土壤的特性,并据此选择最适宜的果树品种进行种植。在土壤养分不足的地区,特别推荐种植枣树和梨树。这两种果树对土壤养分的需求较低,它们不仅寿命长,而且即便在缺乏精细管理的情况下,也能保持较高的产量。更重要的是,它们能提供稳定的经济收益,确保种植者获得持续的回报。土壤区域化是导致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差异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实际应用果树种植技术时,必须充分考虑土壤特性的影响。利用科学的检测方法,我们可以精确测定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和质地等关键参数。基于这些数据,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制定出针对性的土壤改良计划。土壤改良旨在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肥力,为果树创造更佳的生长条件。这一措施对于推动现代林果种植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不仅提升了果树的产量和品质,还增强了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性。

二、现代林果种植业中果树栽培技术的应用

1、根据果树特性选种

在果树的培育过程中,挑选合适的品种是关键的科学决策,目的是为了达到产量和效益的双重提升。这一决策过程需要仔细评估多个方面,以确保选定的品种能在最大程度上增加果园的产量和经济收益。

(1)花芽的发育情况是品种选择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花芽对果树的产量有着直接且显著的作用,因此,应优先考虑那些花芽发育良好的品种。这些品种不仅能显著提高果树的坐果率,还能进一步促进果园整体产量的提升,为果园主带来更丰厚的经济利益。

(2)果实的品质也是品种选择时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果实的大小、甜酸度以及色泽,都是影响果园经济效益的关键指标。因此,在挑选品种时,应特别关注果实的外观和内在品质,力求选出那些外观引人、甜酸度适宜且色泽鲜艳的高品质品种。这样的品种不仅能满足消费者对果品质量的高标准,还能有效增强果园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果园赢得更广泛的市场接受度和良好声誉。

(3)品种对环境的适应性和对病虫害的抵抗力也是重要的考量点。为了确保果树能够健康成长并实现预期的经济收益,应选择那些适应环境能力强、具备一定病虫害抵抗力的品种。这些品种不仅能有效提高果树的存活率,还能减少果园在病虫害管理上的成本,为现代林业果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持和保障。

2、果树栽培的土壤管理

种植土壤管理在确保果树栽培技术有效实施中非常重要,它对于促进果树健康生长及提升苗木成活率具有显著影响。鉴于此,针对土壤的具体状况采取恰当的改良措施,以满足果树栽培的特定需求,显得尤为重要。

(1)深耕松土是土壤管理的基础工作。利用机械设备对土壤进行深耕处理,耕作深度需依据所种植果树的种类进行合理设定,一般而言,这一深度维持在20-25cm之间。深耕作业能够显著提升土壤的松软度与透气性,为苗木根系提供更为广阔的生长发育空间,进而有利于苗木对养分与水分的吸收。此外,深耕还能改善土壤的透气性与保水性,优化土壤结构,为有机质的分解及微生物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值得注意的是,深耕过程中,土壤中的病菌、虫卵等有害物质可被翻至土层表面,通过阳光暴晒实现有效杀菌消毒,从而降低果树生长过程中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2)土壤酸碱度的调节同样不可忽视。不同种类的果树对土壤酸碱度的要求存在差异。例如,柑橘类果树偏好pH值在5.5-6.5之间的土壤环境,而苹果树则更适宜生长在pH值为6.5-7.5的土壤中。因此,根据土壤的实际状况及所种植果树的种类,合理调节土壤酸碱度,以满足苗木的生长需求,是土壤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在这一过程中,石灰、石膏等无机物常被用作调节剂,但需严格控制施加量,以避免对果树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3、果树树苗栽培温度管理

温度是影响树苗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恰当的温度管理对于保障树苗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因此,根据树苗生长的实际情况,运用塑料扣棚技术进行温度调节变得尤为关键。

(1)在塑料扣棚管理中,必须考虑不同果树品种对温度的特定需求,并据此实施相应的保温措施。具体来说,在扣棚阶段,通过在种植区域铺设地膜,可以有效地保持室温在7℃-13℃之间,避免温度剧烈波动对树苗产生负面影响。

(2)扣棚的时机选择应基于树苗的休眠状态以及其在不同生长周期的温度需求。通过精确控制扣棚时间,可以保证树苗在各个生长周期都得到适宜的温度,从而促进其健康成长。另外,栽培密度也是影响树苗生长的一个关键因素。以梨树为例,其栽培行距一般控制在4-5m,株距在2-4m,可种植约50株/667m2梨树苗。为了提升果树栽培的经济效益,在初始种植阶段可以采用矮化密植技术,通过减少行距和株距(行距约1.5m,株距约2m),增加树苗的产量。同时,为了确保树苗有良好的养分和水分吸收,应控制扎根深度在0.8m左右。

(3)在树苗栽培过程中,土壤营养物质的充足性对树苗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因此,在坑穴底部预先施加基肥,并与土壤充分混合,可以显著提高土壤肥力。此外,在坑穴底部铺设干净的秸秆,不仅有利于树苗根系的呼吸,还能促进水分吸收。在将苗木栽入坑穴时,应确保根系与秸秆完全接触,并保持根系完全展开,以最大化养分吸收能力。同时,需特别注意避免根系与肥料直接接触,以防对苗木造成严重伤害。

4、合理施肥灌溉,并做好人工破眠

(1)合理施肥、灌溉

施肥对于幼树的茁壮成长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促进幼树快速生长,还能显著提升其生命力。因此,根据苗木成长的各个阶段,采取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法。同时,恰当的灌溉措施也是确保果树栽培成功的关键因素,它为苗木提供了水分。在农业绿色化的大背景下,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变得尤为关键。①完全发酵的农家肥料应当是首选,因为它能为果树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有效减少栽培成本,促进果树健康成长,并最终提高果树种植业的经济效益。②农作物秸秆也是一种高质量的有机肥料。将其粉碎后埋入土壤,可以为幼树提供充足的养分。同时,微量元素对于幼树的健康成长同样至关重要。因此,根据苗木的生长需求,适时补充必要的微量元素,以防止生长缓慢和叶片损伤等不良现象。③在灌溉方面,应根据气候和土壤条件灵活调整。冬季灌溉是提高苗木抗寒能力、提升果树存活率的关键措施。到了春季,随着气温升高,应提前灌溉以确保果树根系能充分吸收水分。夏季则需根据降雨量和温度变化合理安排灌溉频率。至于秋季,果实成熟后,灌溉就不再需要了。④对于雨水稀少、地势较高的山区果园,可以使用稻草、秸秆等材料覆盖果树种植区,以减缓土壤水分蒸发,增强园区的保水能力,确保果树得到稳定和充足的水分供应。

(2)开展人工破眠,提升坐果率

人工破眠技术涉及运用人为降温手段以促进果树种子的萌发。在应用此技术时,精确的温度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温度必须控制在0℃-7℃,因为超出这个范围的温度变化会显著干扰人工破眠技术的成功实施。采用人工降温策略不仅能提高果树的发芽率,还能增加果实的坐果量,从而促进果树产量的全面提升。①特别是在低温可能导致果树休眠的情况下,可以实施扣棚措施。这一措施的目的是提升果树周围的温度,加速发芽过程,确保果树栽培技术的有效实施。②使用化学物质,如石灰氮和终止剂等也是打破果树休眠的有效方法。然而,这些化学物质的使用必须非常谨慎。在实际操作中,必须根据果树的具体品种和当前生长状况,精确调整施用的化学物质剂量。这一环节对于防止果树因化学物质使用不当而受损至关重要,它不仅确保了果树的健康生长,还增强了休眠打破的效果。

(3)合理调控棚内温度、湿度

果树品种对生长环境的温度要求各不相同,这一特性使得温度的人工调控成为提升果树栽培效果的关键策略。以杏树为例,其白天的理想生长温度区间为2℃-24℃,而夜间则为5℃-24℃。这种对温度的精确控制对于杏树的茁壮成长至关重要。湿度水平同样对果树栽培技术的执行产生显著影响。在温室栽培条件下,适宜的棚内湿度是保证果树健康成长的关键。无论是湿度太高还是太低,都会对果树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实施精确的湿度管理措施。为了达到湿度的合理控制,安装排风扇于棚内是一种有效策略。排风扇的运行有助于降低棚内湿度,实现除湿效果。此外,这一措施还能显著提升棚内的通风条件,为果树创造更佳的生长环境。

三、采用合理的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1、物理防治技术

在应用物理防治技术以消除病虫害的过程中,关键在于依据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实施具有高度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旨在达成病虫害的有效治理。具体而言,该技术策略充分利用了害虫的行为习性,例如其趋光性,来设计相应的捕杀方案。

实践中,可以通过在果园内按照一定间隔分布黄板和黑灯,利用害虫对特定光波的敏感性,引导其向光源聚集。这一方法不仅实现了害虫的有效诱集,还通过集中处理显著降低了害虫种群数量,达到了显著的防治效果。此外,为了阻止害虫沿果树干向上迁移,进一步减少其对果树的侵害,可以在果树的基部涂抹涂白剂。这一措施通过物理屏障的方式,有效隔绝了害虫的爬行路径,从而在源头上减少了害虫对果树的潜在威胁。

2、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作为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害虫管理策略,其关键在于巧妙运用自然界的食物链关系。通过释放害虫的天敌,此技术旨在控制害虫种群。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根除害虫,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还能保持果园生态的平衡,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增长。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案例数不胜数。以食心虫为例,这种害虫是寄生在果树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对果树的生长和产量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有效控制食心虫的危害,研究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引入了齿腿姬蜂这一有效的天敌昆虫到果园中。作为食心虫的天敌,齿腿姬蜂能够有针对性地捕食食心虫,显著降低其种群数量,有效保护果树免受其害。在叶螨的防治方面,生物防治技术同样显示出了卓越的效果。叶螨是果园中常见的害虫之一,其繁殖速度快,对果树叶片造成严重损害。为了有效控制叶螨的危害,研究人员投放了食螨瓢虫、异色瓢虫、隐翅甲等天敌昆虫。这些天敌昆虫凭借其强大的捕食能力,有效地捕食了果园中的叶螨,减少了叶螨的数量,保护了果树叶片的完整性和健康。

综上所述,恰当运用果树栽培技术是促进现代林业和果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提高该行业经济效益的关键策略。因此,加大果树栽培技术的执行力度,确保其在实际操作中得到广泛应用至关重要。这将为现代林业和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助力该行业迈向更加繁荣的未来。

(作者单位:111000辽宁省辽阳市农业农村事务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树苗害虫果树
种果树
果树冬季要休眠 易受冻害要注意
移栽树苗
小牛壮壮栽树苗
蜗牛一觉能睡多久?
巧栽树苗
天渐冷果树防冻要抓紧
冬季果树常见蛀干害虫的防治
三棵桃树苗
枣树害虫的无公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