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常见呼吸道疾病的种类和诊断方法及有效防治技术措施

2025-02-05王雷宏

农民致富之友 2025年2期
关键词:猪舍病猪生猪

在生猪养殖的过程中,呼吸道疾病的发生频率相对较高,此类疾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一头生猪染病后,若是发现的不及时,则会造成群体感染。为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要做好猪常见呼吸道疾病的诊断工作,根据诊断结果对症治疗,这样才能降低病死率。

一、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

1、诊断方法

(1)临床症状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疾病,该病在生猪养殖中比较常见。病猪会表现出以下临床症状:发病初期阶段,病猪的体温逐渐升高到40℃以上,并伴有流感症状,如打喷嚏、流鼻涕、咳嗽等,若是该阶段未能及时发现病猪,则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会持续加重,此时的病猪食欲开始减退,呼吸变得异常急促,并且有气喘和呼吸困难的现象,眼角处有分泌物,个别病猪会腹泻。

(2) 实验室诊断

当病猪表现出典型的症状后,可以初步判断为呼吸道疾病综合征,为进一步确诊,需要对病猪进行实验室诊断。常用的诊断技术有组织病理学检查、病原学检测等。通常情况下,病猪若是没有继发性感染,则很难观察到明显的病理变化,所以组织病理学检查只适用于发病的仔猪。对于其它病猪,可通过核酸检测、病毒分离与鉴定等方法确诊。

2、防治技术

(1)预防措施

①对猪舍开展定期消毒,要保证消毒的全面性,做到不留任何死角,可以用高压水枪冲洗墙面、地面,并用安全、高效的消毒剂对猪舍内部进行消毒。同时,用生石灰对猪舍周围的环境消毒,以此来消灭猪舍内外的细菌,降低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发生几率。

②对猪群接种疫苗,提高它们的机体免疫力,这是预防呼吸道疾病综合征较为有效的措施之一。要选择适宜的疫苗,从正规渠道采购,保证疫苗的功效,严格按照流程接种。注射疫苗前,要查看疫苗是否在保质期内,不得使用过期的疫苗,以免影响免疫效果。合理安排疫苗的接种时间,防止不同的疫苗在同一时间段接种产生干扰,引起免疫效果下降。

③生猪养殖期间,要加大饲养管理力度,在保证饲料质量的前提下,为猪群提供营养丰富的饲料,增强它们的抵抗力。需要注意的是,不得喂食发霉、变质的饲料。要控制好生猪的养殖密度,使个体有充足的活动空间,从而降低感染疾病的风险。

(2) 治疗

合理用药是治疗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最为有效的途径,对该病治疗效果比较好的药物有抗生素类和抗病毒类。针对病猪表现出来的具体症状用药,确保选用的药物对症,用药治疗的过程中,要控制好浓度和剂量,避免过量产生药害。为防止病毒产生抗药性影响药效,要定期更换药物。

二、猪伪狂犬病

1、诊断方法

(1)临床症状

不同日龄的猪感染伪狂犬病后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有所差别。仔猪染病后,体温会在短时间内升高到41-42℃,伴有咳嗽、流鼻涕、流涎、肌肉痉挛等现象,个别病猪会表现出兴奋、狂躁,随着病情的持续加重,仔猪会衰竭死亡;育肥猪染病后,会表现出典型的呼吸道疾病症状,如体温升高、打喷嚏、流鼻涕、咳嗽、运动失调等;母猪染病后,如果是在适配阶段,则会出现不发情或是不受孕的情况,妊娠母猪的流产率、死胎率大幅度增加,并且有呕吐和腹泻等症状;公猪染病后,睾丸会出现肿胀或萎缩的现象,对精子的活力造成影响。

(2) 实验室诊断

通过病猪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可初步判断为感染伪狂犬病。为进一步确诊,需要对病猪进行实验室诊断,常用的诊断技术有病毒分离与鉴定、PCR(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学检测以及免疫荧光标记等。从病猪的口鼻处采集分泌物,通过病毒分离的方法制成细胞悬浮液,将之注射到家兔体内,若是注射后2-3天家兔死亡,则可确诊为猪伪狂犬病。除病毒分离与鉴定外,其他诊断技术均有操作规程,应用时只需要按照规程操作即可。

2、防治技术

(1)预防措施

①接种疫苗是预防猪伪狂犬病的有效措施,为提高预防效果,要对疫苗合理选择。常用的疫苗有以下几种:灭活疫苗、弱毒疫苗和基因缺失疫苗。其中灭活疫苗的安全性较高,但免疫期比较短;弱毒疫苗的免疫期长,但稳定性不高,容易返毒;基因缺失疫苗免疫期长,接种后不会产生蛋白抗体,可提高猪的免疫力。接种疫苗时,应采取肌肉注射的方式。

②生猪养殖期间,要加大管理力度,对进场的人员和车辆严格管控。需要从外引种时,必须对种猪进行2次以上的检测,确认无疫病后,才能引进。从外引进的种猪应当先隔离饲养,观察30天左右,如果无任何异常状况,则可混养。安排专人负责清洁工作,包括食槽、水槽、工具等,以降低猪群染病风险。定期开展灭鼠杀虫工作,消灭携带病毒的生物,降低感染几率。

③对猪群进行定期的抗体检测,一般每年开展3-4次,可将检测时间定在接种免疫前或是免疫后。

(2) 治疗

目前,尚未研制出猪伪狂犬病的特效药,所以对该疾病的治疗以注射血清为主。针对染病的仔猪,可在发病后12h内,为其注射抗病血清,当仔猪的体重在20kg左右时,抗病血清的用量以30mL为宜,由此能降低仔猪的病死率。

三、猪气喘病

1、诊断方法

(1)临床症状

猪气喘病分为两种类型,即急性型和慢性型,二者的临床症状表现有所不同。

①感染急性型气喘病的病猪,呼吸急促,伴有严重的咳嗽,上述症状在清晨时最为明显,病猪的体温基本在40℃左右,大便干燥,食欲减退,免疫力降低,继发性感染的可能性增大。

②慢性型的病猪在发病的初期阶段,会有明显的气喘,但并不会对采食和活动造成影响,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病猪的精神萎靡不振,经常独自卧在角落,咳嗽时背部拱起、颈部前伸、头部下垂,会咳出大量痰液,有脓性的鼻涕流出,眼角处有泪痕,发育速度减缓。

(2) 实验室诊断

根据病猪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可以初步判断为猪气喘病,由于该病的症状与其他疾病存在相似之处,为进一步确诊,可对病猪进行实验室诊断。常用的诊断技术有分离培养法、血清学试验、PCR(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等。

2、防治技术

(1)预防措施

①在生猪养殖的过程中,为有效预防气喘病的发生,要做好猪舍通风工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引入自动化通风系统,可提高通风效果,使猪舍保持恒温、恒湿,为猪的生长发育创造有利条件。

②每天对猪舍进行1次带猪消毒,选用安全、高效的消毒剂,如浓度为0.1%的过硫酸氢钾溶液,为达到预期中的消毒效果,可采用雾化的方式喷施消毒剂,确保不留死角。

③对猪群进行疫苗接种,可提高免疫力,降低气喘病的发生几率。可将灭活疫苗作为首选,仔猪在达到7日龄后接种,母猪和种猪每6个月接种1次。

(2) 治疗

①选用林可霉素,以肌肉注射的方式给药,用量控制在50mg/kg(病猪体重),每天用药1次,连续用药1周左右可以见效。

②选用阿奇霉素,用量控制在6.6mg/kg(病猪体重),以口服的方式给药,连续用药5-7天可以达到治愈的效果。

③中药在该病治疗中具有一定的效果,推荐使用以下药方:取枇杷叶7g、白果7g、百部7g、款冬花7g、紫菀7个、杏仁9g,将所有药物研磨成粉后混合到一起,用水冲服,每日1次,连续1周可以见效。

四、猪流感

1、诊断方法

(1)临床症状

病猪体温升高到40℃以上,持续保持发热状态,出现频繁咳嗽、呼吸困难症状,部分病猪喘气声严重、呼吸急促、腹式呼吸;病猪的食欲减退,病症严重时食欲废绝,导致病猪免疫力持续下降,延长病程;病猪经常流鼻涕,鼻腔内分泌物增多;在发生猪流感时,还可能并发肺炎等疾病,加重肺部病变,增加治疗难度。

(2) 实验室诊断

猪流感诊断可以采用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测、分子检测等实验室诊断方法。其中,病毒分离可以检测出病毒具体类型;血清学检测适用于大规模筛查和流行病学调查,但不能用于早期诊断;分子检测具备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的优势。

2、防治技术

(1)预防措施

①加强猪舍清洁工作,采用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氢氧化钠消毒剂全面消毒猪舍,彻底消除病毒。加强外来人员和车辆管理,要求外来人员和车辆必须严格消毒后才能进入养猪场,切断外来病毒传播途径。

②加强日常管理,控制猪舍养殖密度,适时通风换气,及时清理粪污,保持良好的猪只生长环境。

③为降低猪流感发病率,对健康猪肌肉注射猪流感二价灭活疫苗,免疫期为6个月。定期对养猪场开展疫病检疫,掌握猪群健康情况,及早发现、及早控制疫病。对猪只定期驱虫,避免因寄生虫降低生猪免疫力。

④在冬季和春季采用药物预防,将0.4%复合多维加入饲料中,并将氨基酸、维生素等加入到饮水中,提高猪只自身免疫力。

(2) 治疗

①对病猪注射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5-10mL,用5%葡萄糖注射液100mL进行稀释。或者,对病猪肌注氨基比林注射液10mL+柴胡10mL,如果病猪的病情较重,则应当适当增加药剂量。

②采用中药配方治疗猪流感,将生石膏30g、杏仁炒20g、干草15g、桂枝10g、麻黄10g混在一起加水煎熬,早晚各灌服1次,能够有效缓解症状。或者,将羌活40g、枳壳40g、独活30g、茯苓30g、川芎30g、防风30g、甘草25g、柴胡25g和荆芥20g加水煎熬,对病猪灌服,每次灌服100mL,连续灌服7d。

五、猪副嗜血杆菌

1、诊断方法

(1)临床症状

病猪多为断奶仔猪,体温升高至40℃以上,食欲明显减退,呼吸困难,眼睑部位出现水肿现象,且有脓性分泌物;病猪长时间咳嗽,鼻腔有渗出液,部分病猪无法正常行走,出现跛行,跗、腕关节肿胀,有积液;部分病猪不愿站立,处于侧卧状态,全身皮肤颜色异常,发红或发白,且耳尖发紫色;病猪临死前出现四肢抽搐症状,个别病猪转变慢性型病症,伴有呼吸道疾病后遗症。

(2) 实验室诊断

在诊断猪副嗜血杆菌疾病时可以采用细菌分离培养、镜检、生化试验、分离菌株PCR鉴定、药敏试验等实验室诊断方法。

2、防治技术

(1)预防措施

①加强养猪场环境管理,保持猪舍内干燥,及时清理粪污,降低疫病传播风险。在饲养过程中科学搭配饲料,不得投喂发生霉变的饲料。

②对猪接种副嗜血杆菌病灭活疫苗,每头健康生猪肌注2mL,免疫期为6个月,在第1次免疫1个月后加强免疫。

③在发现病死生猪后进行无害化处理,采用戊二醛葵甲溴铵溶液按照1:300的比例对猪舍、猪舍周边环境全面消毒,控制疾病扩散。

④对已发生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养猪场,需采用氟苯尼考粉拌入饲料,起到预防作用,连续投喂7d左右。

(2) 治疗

①单独隔离已发病生猪,使用氟苯尼考针剂、头孢类药物治疗,每日肌注1次,连续注射3-5d。

②对病猪注射柴胡注射液或头孢噻呋注射液,每次用量为5mL/kg,连续注射3d,能够有效缓解症状。

③对混合感染的病猪,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用抗病毒、抗细菌类药物治疗。如,注射清开灵,仔猪注射5-10mL,育成猪注射10-20mL。对重症病猪搭配注射易速达,用量为1mL/20kg。

④采用中医治疗方案,将枇杷60g、金银花60g、独活50g、陈皮50g、黄芩50g、秦艽50g、紫草45g、生地45g、杏仁45g、远志40g、甘草30g研磨成粉,拌入饲料中,早晚各投喂1次,连续用药3d,能够达到清热解毒的治疗效果。

六、猪支原体肺炎

1、诊断方法

(1)临床症状

猪支原体肺炎是一年四季常发疾病,当温度骤降、饲养管理不当时容易引发此病。此病的潜伏期为10-15d,主要表现为气喘和咳嗽症状,大部分病猪无体温升高,少数病猪体温略有升高。病猪在发病初期出现精神不振,早晚伴有咳嗽,鼻腔内流出清鼻液。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猪的气喘症状逐步加重,表现出呼吸困难。在病程后期,病猪张口喘气,食欲减弱,流出脓性鼻液。

(2) 实验室诊断

在诊断猪支原体肺炎时可以采用病原分离、酶联免疫吸附试验、PCR技术进行诊断。为提高诊断检测的准确性,可以将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与横向流动试纸条(LFD)相结合,增强PCR检测的灵敏度,保证检测结果准确。

2、防治技术

(1)预防措施

①当生猪处于低温冷冻、暴力驱赶等应激环境下,容易降低猪只自身免疫力,增加猪支原体肺炎的发病可能性。在养猪场日常管理中要采取保暖措施,减少对猪的应激刺激。

②采用猪气喘病冻干兔化弱毒菌苗对生猪免疫,肌注到生猪颈部,7-10日龄仔猪首免,3个月后进行二次免疫。

③做好猪舍卫生消毒工作,定期采用高压水枪清洗墙壁和地面,使用5%百毒杀溶液对猪舍内部消毒,在猪舍周围使用生石灰消毒,消除猪舍内外的细菌。

④加强饲养管理,不得长时间投喂单一的饲料,应尽量饲喂全价饲料,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保持营养均衡。

(2) 治疗

①对病猪肌注盐酸土霉素,用量为30-40mg/kg,用0.25%普鲁卡因稀释盐酸土霉素,每日注射1次,连续注射6d左右。对病猪肌注硫酸卡那霉素,用量为20-30mg/kg,每日注射1次,连续注射4d左右。对呼吸困难症状严重的病猪,除注射盐酸土霉素、硫酸卡那霉素之外,还要肌注尼可刹米注射液,用量为每头猪2-4mL,每日注射2次,连续注射4d。

②对病猪肌注盐酸多西环素或者肌肉注射恩诺沙星,用量为2.5mg/kg,早晚各注射1次,连续注射3-5d。

③采用先锋霉素拌料,每吨饲料中掺入先锋霉素200g,连续投喂5d左右。或者,采用替米考星拌料,每吨饲料中掺入替米考星200g,连续投喂14d。

综上所述,猪呼吸道疾病的种类较多,并且具有传染性,一头染病,可能会造成群体感染,如果治疗的不及时,则会导致病猪死亡,由此会给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为此,要对猪常见的呼吸道疾病进行及时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这样才能降低疾病的发生几率,还要针对病猪对症治疗,使其尽快恢复健康。

(作者单位:233600安徽省涡阳县畜牧兽医水产发展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猪舍病猪生猪
生猪中暑的诊断及治疗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生猪贴“秋膘” 管理要跟上
病猪喂药有办法
克林霉素对猪肺炎霉形体病的治疗效果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
入伏后,怎样防止生猪中暑
生猪 广西生猪自成一极
标准化猪舍设计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