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强阵地 代表为民履职路更宽

2025-02-05黄振胜程俊豪

公民导刊 2025年1期
关键词:议事人大常委会站点

人大工作主体是代表、基础在代表、活力看代表。近年来,全市各级人大全力支持和保障人大代表依法高效履职,丰富发展基层民主实践平台,持续推动人大代表“家站点”迭代升级,全市已建成代表“家站点”1.1万余个,均实现规范化管理。在这里,人大代表定期接待群众,及时听民声、察民情、聚民智、解民忧;群众进站见得到人、愿说真话、解得了难,这些“小单元”让民意“直通车”跑出了加速度。

迭代升级

把联络点建在产业链上

“发电厂每天可以焚烧400吨垃圾,目前每日收到的生活垃圾只有260吨左右,存在缺口,无法做到满功率运转。而距离我们只有十几公里的毗邻乡镇,却需要把垃圾运到几十公里外的发电厂进行处置。”梁平区复平镇海创垃圾发电厂负责人说。

“是否可以考虑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本着节约增效的目的,将附近乡镇的垃圾都运过来处理?”梁平区人大代表廖会提出建议。

“应该打破行政区划限制,统筹资源配置,帮企业提升运转效率。”市人大代表李剑琴表示,将积极向市级层面反映,提出意见建议。

这是2024年5月,在梁平区能源系统人大代表民情联络点调研活动中,针对企业提出问题,人大代表们积极支招的场景。

2024年,梁平区人大常委会持续推动代表“家站点”迭代升级,将民情联络点建在教育、能源、城市建设以及预制菜产业4个领域。联络点由市人大代表任驻点点长,市、区人大代表,街道议事代表为驻点小组成员,立足专业、发挥职能,收集反馈专业、行业领域的民情民意。

把联络点建在产业链、矛盾突出的地方,延伸人大代表履职触角、深化履职实效,这是全市各级人大充分运用、迭代升级民意表达平台,激发基层单元新活力的一个缩影。

万州区人大常委会探索在社区、院落、园区、景区、学校、商圈等空间,聚焦工业经济、城市管理、乡村振兴、青年工作等领域设立代表“家站点”。綦江区人大常委会将代表“家站点”建在产业链上,各镇街人大也积极探索建设产业链上的人大代表工作室,推动人大代表在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第一线发挥作用。

跨界共建

新阵地架起协同发展桥梁

每月20日,位于川渝交界处的古佛山山腰处的人大代表联合之家就热闹起来。来自重庆荣昌区清升镇和四川泸县石桥镇的人大代表相聚在此,共听两地群众心声。

荣昌区清升镇人大主席陈先平介绍,推动两地基层人大合作走深走实、协同解决近年来古佛山与道林沟景区融合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困难,是建立人大代表联合之家的初衷。截至目前,已组织开展视察学习活动5次,收集景区融合、产业发展、基层治理、基础设施等建议40余条。

“跨界”是合作的桥梁、创新的引擎。

不久前,川渝高竹新区人大代表之家第三次联席会暨全国、省(市)人大代表进家入站专题活动顺利开展。来自四川省广安市和重庆市渝北区的部分人大代表,聚焦驻家代表建议办理落实情况开展调研,围绕2025年工作计划与活动安排深入讨论,在思维碰撞中形成共识。

川渝高竹新区人大代表之家成立一年多来,组织的跨区域代表小组活动和“我为新区发展献良策”“代表—群众(企业)心连心”等主题活动,从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到推动征地拆迁政策的落实;从助力企业解决生产难题,到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一个个“金点子”汇聚成助推川渝两地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

数智赋能

服务群众24小时“不打烊”

2024年12月28日,以“云端畅叙履职风采,代表共话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向人民云报告”代表直播活动在沙坪坝街道重庆大学设计创意产业园举行。饶劲松、孙平、秦鹏、龙莉莉、曾建光、罗玉洁等6位区人大代表齐聚一堂,线上作报告、直播答疑问。

创新“云履职”,优化联系群众工作模式,是沙坪坝区将代表履职、服务群众与数字化变革深度融合的缩影。

据悉,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推动代表“家站”数字化建设,全区193个“家站”信息全公开,314名区人大代表、298名镇人大代表和898名街道议事代表赋码亮身份,实现一“码”找代表,代表履职24小时“不打烊”。同时,每两月由区人大常委会主办,人代工委、融媒体中心和各镇街人大承办,依托代表“家站”,共同组织开展直播活动。

2023年10月,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全市人大代表之家(站、点)迭代升级的指导意见》,其中就推动代表“家站点”数字化赋能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实现线上线下同步运行、有机融合、智慧高效。

全市各级人大积极行动起来。九龙坡区上线运行“数智人大”平台,将人大代表、议事代表二维码和场所履职码搬到群众家门口、社区居民网微群,已处理反馈群众意见近3000条;璧山区将“三级院坝会”与人大代表“家站”有机融合;潼南区23个镇(街)“网上代表之家”全部开通,开启代表与群众交流新模式……

线上线下齐发力,“数智快车”已成为区县人大代表“家站点”的新特色、新品牌,成为代表工作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新风尚。

议事品牌

助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全市各地人大还依托代表“家站”,打造了一批推进基层治理的议事品牌,助力基层治理增效。

“管道天然气比罐装天然气便宜了近一半,也更方便、更安全了。”2024年10月初,在黔江区水田乡,首批完成天然气入户安装的居民非常兴奋。

从项目争取到开工再到安装完成,黔江区人大常委会探索创建的“三方议事”机制发挥了不小作用。

在水田乡2024年初召开的人代会上,多位人大代表以建议的方式,反映了集镇居民使用天然气的愿望。随后,水田乡人大将建议提交相关部门进行办理。

水田乡人大主席刘绍银介绍,建议提交后,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马上联系了区经信委、天然气公司。但天然气公司认为乡镇用户少、投入大,工程迟迟落不了地。

2024年3月,水田乡人大邀请了区经信委、天然气公司相关负责人,以及5名区、乡人大代表和20名群众代表开展了“三方议事”。在人大代表和乡政府共同担保下,居民同意先交费后施工,并于当天签订工程合同。10月,所有安装用户实现供气。

截至目前,黔江区依托人大代表“家站点”搭建“三方议事”平台45个,累计开展议事活动160余次,助力解决问题150余件。

南岸区长生桥镇同景社区代表之家持续开展“南之愿”服务活动,帮助困难群众实现微心愿;在云阳县盘龙街道,设在盘石社区的代表民情恳谈“谈心社”,已累计接待群众352人次,解决问题137个;奉节县白帝镇人大代表进院坝、访农户,召开“围炉煮茶”民意恳谈会,解决果农脐橙灌溉等问题……

一个个贴近基层、走进群众的代表履职“金名片”持续叫响,让代表“家站”连心桥、民意窗的作用得以更好发挥。

猜你喜欢

议事人大常委会站点
街道专题议事激活基层治理
高邑县人大常委会 组织召开常委会主任与“三长”联席会议
基于Web站点的SQL注入分析与防范
2017~2018年冬季西北地区某站点流感流行特征分析
学校议事需谨防“三化”
本刊2017年第二季度稿件刊用情况
首届欧洲自行车共享站点协商会召开
学校议事需谨防“三化”
怕被人认出
议事协调机构改革之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