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ERVQUAL-IPA模型的医科院校后勤保障服务质量评价
2025-01-31潘丽蛟米文红田映红杨勇兵
摘要:本文首先以K大学为例实证分析研究,从师生的实际诉求出发,从有形性、可靠性、保证性、响应性、移情性这五个维度建立医科院校后勤保障服务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引入SERVQUAL-IPA模型,联合乘积标度法、加权质量差距分析等方法,评价师生对各维度的实际感知数值和期望感知数值的差别。结果显示,本次医科院校后勤保障服务质量指标体系科学,有较强的实操性和高效性。最后,提出通过推动智慧后勤的建设、细化质量管控体系、强化服务育人理念三个方面来有力提升后勤保障服务质量。
关键词:医科院校;后勤服务保障服务;SERVQUAL-IPA模型;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53.3文献标志码:ADOI编码:10.3969/j.issn.1674-4977.2025.01.025
基金项目:云南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23Y0735)。
0引言
高校后勤服务保障水平是衡量高校的重要指标,如何建设高质量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借鉴服务质量差距模型(SERVQUAL),建立具有多层维度、多层结构的后勤保障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乘积标度法分析计算各维度后勤服务质量之间存在的差距,提出意见建议提升后勤服务质量。
1资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K大学后勤服务保障项目分解为各个服务标段,基本形成了竞争有序、良性发展的校内市场竞争格局,如何突破现状更好地提升后勤保障服务质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2研究方法
1.2.1评价模型结构
基于SERVQUAL模型构建有形性、可靠性、保障性、响应性、移情性这5个维度为体系的K大学后勤保障服务质量评价模型结构。本研究依据重要性-绩效表现分析法IPA研究方法把5个维度结果转为象限分析,第一象限是首先优势区;第二象限为其次优势区;第三象限为其次挑战区;第四象限是首先挑战区。
1.2.2SERVQUAL期望-感知模型问卷设计
本文选用K大学后勤服务作为研究对象,利用SERVQUAL期望-感知模型设计调查问卷。第1部分是师生的信息;第2部分通过对SERVQUAL期望-感知模型进行改进,建立了5个维度17个选项,选用五级评分表(Likert)开展数字化分析。
1.2.3问卷发放和回收方法
本次调查通过问卷星平台,线上发放问卷200份。
1.2.4信度和效度检验方法
利用SPSS软件对问卷调查情况进行信度分析和效度检验。
1.2.5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本文拟通过何金平[1]、张珍连等[2]使用的乘积标度法来确定有形性、移情性、保障性、可靠性、响应性5个维度的重要性。
1.2.6指标评价分析方法
参考杨懿等[3]的研究方法,将后勤保障服务质量进行加权处理,选用以下公式,分析得出后勤保障服务质量差距得分数值,选用IPA象限分析图分析后勤保障服务的优劣势。

1.2.7调查文件回收情况
本次研究共收回问卷197份,删除无效问卷9份,有效问卷为188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95.43%,基本上符合调查样本的相关要求。
1.3信效度分析结果
1.3.1信度分析
通过分析计算,K大学后勤保障服务质量的克隆巴赫系数为0.851,各级子量表克隆巴赫系数均大于0.800,充分表明本次的问卷设计科学合理,各级指标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一致性。信度分析数据见表1。

1.3.2效度分析
经计算,K大学后勤保障服务质量的特征根值均>1,方差贡献率均大于70%,各子量表的因子载荷量>0.8,超过0.6的最低标准。这一数据显示K大学后勤保障服务质量问卷维度和因子设计合理,效度结构良好,效度分析数据见表2。

2结果
2.1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及其权重
由后勤保障服务质量目标、5个维度、评价方式集中汇合成为完整的后勤保障服务质量评价模型,见表3、表4。


2.2IPA象限分析结果
对一级指标后勤保障服务质量差距得分加权,K大学后勤服务保障质量加权SQ得分为-0.93132,小于零,详见表5。利用SPSSAU软件对K大学后勤保障服务维度绘制IPA象限图,详见图1。

3讨论与建议
3.1讨论
3.1.1竞争优势区域
Q2、Q5两个维度落在该区域内。为期望值和实际值都较高区域,较好地阐释了K大学后勤保障服务的核心特色。
3.1.2继续保持区域
Q1、Q6、Q16三个维度落在该区域内,考虑到K大学的后勤保障实际现状,应保持稳定的可持续性发展来满足师生的需求。
3.1.3重点提升区域
Q4、Q7、Q8、Q9、Q10、Q12、Q13、Q15、Q17维度落在该区域内。表明K大学的师生群体对目前后勤保障服务提出了较高的个性化需求,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提升服务质量。
3.1.4次要提升区
Q14、Q11两个维度落在该区域内,建议从师生对后勤保障服务的实际需求出发,积极推动智慧后勤的建设。
3.2建议
3.2.1推动智慧后勤的建设
利用“互联网+”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建设引入集中化的智慧后勤管理平台,切实有效提升管理的精细化和信息化,简化后勤服务保障的工作流程,为师生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3.2.2细化质量管控体系
建立健全后勤保障服务绩效评价机制,每月定期开展服务项目评价考核,实行月度绩效评价公示制度,为质量管控提供参考依据。
3.2.3强化服务育人
建议后勤管理的主体部门通过加强队伍建设、提升育人意识、提升育人能力,从整体来优化后勤服务保障质量。
参考文献
[1]何金平,李珍照,施玉群.大坝结构实测性态综合评价中的权重问题[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1(3):13-17.
[2]张珍连.网络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研究[J].情报杂志,2005(2):82-83.
[3]杨懿,李秋艳.基于SERVQUAL模型的旅行社产品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8,28(增刊1):221-226.
作者简介
潘丽蛟,女,1988年出生,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园林绿化、高校后勤管理。
通信作者:田映红,女,1978年出生,会计师,学士,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高校后勤管理,593747124@qq.com。
(编辑:侯睿琪,收稿日期:202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