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促进新生入学适应的探究

2025-01-26黄艳暖钟洁莹

师道·教研 2025年1期
关键词:入学跨学科新生

小学新生入学适应活动是学生有效适应小学生活的重要途径。在入学适应中,我们探索了以小学道德与法治为主学科的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来帮助新生适应小学生活与学习。熟悉校园环境、学唱校歌、认识老师和新同学,营造有爱的班级氛围,让新生能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对新环境不紧张,不焦虑,以达到身心的适应。

一、跨学主题实践活动对小学新生入学适应的意义

(一)小学新生入学适应面临的挑战。进入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小学新生的入学适应面临着诸多适应的挑战。在环境上,新生需要熟悉新的校园环境和规章制度;心理上,他们可能经历分离焦虑、情绪波动等挑战,并需要建立自信心;学习上,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压力的增加以及学科适应性的挑战都需要他们逐渐适应;社会交往方面,则需要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处理冲突的能力。

(二)道德与法治教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在小学阶段对小学生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通过德育为主的教学方式,将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生活中的人和事相联系,摆脱传统教学空洞的灌输式教育,通过不断的探索创新,对课堂教学进行合理的设计,将小学生的生活与教学素材相结合,让学生通过更深入的感受来体会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意义,帮助学生提升核心素养,实现全面发展。

(三)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对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潜力。将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与小学入学适应课程相结合,能够有效突破传统适应性课程的僵化难点,以学科特性填补德育课程的盲区,来帮助学生解决适应阶段所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从身心和社会化层面适应小学。

二、以道德与法治为主学科的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的具体实践

(一)注重目标导向,联合多学科资源。教师以“道德与法治”为原点,以新生有效适应为目标,以美术、音乐等学科为支架,为一年级新生搭建良性适应课程生态圈。利用不同的学科的特性,发挥学科优势,联动不同的感官,以真实的校园生活体验为基础,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建立促进一年级学生适应新校园的适应性实践活动课程。

(二)注重多元融合,促进入学适应。1.跨学科联动,课程育人促成长。在课程实施环节上,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和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均属于入学适应课程的内容,教师可以在授此课的基础上,联动语文教师、数学教师授课一年级上册语文《口语交际:我们做朋友》和一年级上册数学《位置》,并结合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手册指导学生体验校园环境,认识老师、同学,以及学习班规校规,使各科教学资源的价值产生最大化利用。其次,绘本内容丰富、语言活泼、图文并茂,是非常适合低年段学生的读物。2.跨学科联动,活动育人促表达。在指导学生参与入学适应学习活动时,可以相机向学生说明需要用到的学习方法:如在制作校园名片时,可以通过“行走记录法”,用“画一画”“写一写”的方式来记录学生最喜欢的地方;运用不同的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用说一说、写一写、画一画等不同形式展现作品;在校园分享会部分,还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小队合作展示的方式来进行交流和评价。3.设计实践活动手册,成长点滴可见。笔者根据入学适应性课程目标及主题,设计入学实践活动的内容与配套的活动手册,活动手册包括大任务、主题、子任务等,在学校的大德育课堂上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观察校园、体验校园,对校园的建筑、文化等形成初步认知,并在手册上记录自己的学习成果,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与身份认同感。

(三)建立完善的入学适应实践活动评价体系。学生是入学适应课程的主体,对学生进行多元的评价非常重要。评价主体多元化,有自主评价、生生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评价内容多元化,课程设计评价、课程实施评价、自我学习评价等。

三、结语

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旨在帮助低年段学生以积极、健康的方式适应小学校园生活和学习生活,依托道德与法治课程,以跨学科为手段,调动学生多个感官去体验新校园,挖掘学生的入学适应动机,选择多元化的实践活动内容和方式,激发新生探索校园的兴趣,乐于适应校园生活。其次,在每一个学习环节中设置了真实的任务情境,以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每个学生建立个性化的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手册,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并以任务单和评价量表指引学生开展自主、合作学习。让小学新生的入学适应过程“可见、可导、可评 ”。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入学跨学科新生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重获新生 庇佑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推广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提倡
入学面试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入学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