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教材的初中历史教学策略初探

2025-01-26何润秋

师道·教研 2025年1期
关键词:跨学科图谱驱动

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思想性、人文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初中历史教学必须高扬立德树人旗帜。对于教师来说,科学得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能够激发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持续探究的动力,引导其在不同历史情境中去解决真实问题,进而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突破时空限制,利用数字化资源开展系列主题探究活动

目前,已有不少博物馆进行数字化建设开设有线上展厅。以科技赋能教育,教师可以借助数字博物馆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探究活动,数字博物馆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通过互动式沉浸式体验,让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身临其境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比如,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数字展厅“宅玆中国——宝鸡出土青铜器与金文精华”主题展厅中,学生可以近距离欣赏到青铜器何尊的造型、纹饰之美,更能够亲眼辨认尊底122字铭文中“宅玆中国”的记载,在青铜史诗中了解关于“中国”一词最早的记载,国之重器,将“中国”两字深深印刻在炎黄子孙的心底,成为自立自信的精神源头;在湖南省博物馆“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网上展厅,学生可以观赏纹饰华美的T形帛画、薄如蝉翼的素纱单衣,每件展品都配有详细的文字及音频介绍,甚至比现场观展更清晰明了。学生可以在生动的数字展品中获得比单纯课本教学更直观深入的学习体验,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感受历史文化的广度和深度,这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视野的拓展。这种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除了用好数字博物馆资源外,历史教师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探究活动。

二、打破学科壁垒,基于项目化活动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

以笔者七年级下册《从唐招提寺看隋唐文化的世界影响》项目化教学为例。在项目实施阶段,师生共同研讨,设计出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设计的任务单。任务单除常见的名称、学科、教师、年级等信息以外,还应包含项目简述、项目过程、驱动性问题、跨学科图谱、成果公开等栏目。项目简述是对项目实施的目标与定位,项目过程是项目实施的路线图,驱动性问题的设计是项目化学习最重要的环节。三者结合起来,共同成为项目的主题设计思路说明。跨学科图谱则是引导学生自主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与学习主题定位铆定的路径。

“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要引导教师突破学科边界,鼓励教师开展跨学科联合教研。”基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结构,教师们在进行项目设计时应充分开展跨学科联合教研活动,掌握学生相关学科知识背景,共同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任务群。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们不单要共同指导学生完成项目设计单,将核心概念转化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驱动性问题,还要在学生开展项目研究的过程中,适时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如跨学科资料收集路径的指点、跨学科资料收集整理的方法,不同学科的思维方式等)。

以笔者《从唐招提寺看隋唐文化的世界影响》项目化学习为例,该项目的关键词是“文化”,突破的路径是“建筑”,在师生的共同研讨下,确定了本课的两个驱动性问题:(1)探索建筑之因:唐招提寺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修建的?(2)感知文化关联:唐招提寺是受唐朝的影响而修建,你能找到哪些证据以支撑这一观点?第一个驱动性问题相关的学科图谱主要是历史学科,对应的知识要点包括鉴真东渡、佛教传播、海上丝绸之路、唐朝对外政策(地理学科中的走进国家——日本也属于解决第一个驱动性问题的学科图谱,但此时教学进度上,学生并未学习到日本这一内容,所以并未列入)。而在试图解决第二个驱动性问题的过程中,师生共同发现,不同建筑之间要进行比较,往往是先从外形风格的角度进行对比(艺术),然后从建筑工艺和技术的角度进行对比(科学)。这就需要艺术和科学教师提供专业知识的帮助。在项目研究的开展和项目成果的制作过程中,又要使用到了信息检索、资料收集、PPT制作、3D打印等各类技术。这时,就需要信息老师从旁提供技术支持和帮助。总而言之,高质量的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设计离不开对各相关学科知识的理解,仅靠单个学科教师来完成全部学习任务图谱的设计是不现实的,多个学科教师共同参与设计出跨学科学习任务图谱成为必然的选择。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跨学科图谱驱动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绘一张成长图谱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主动对接你思维的知识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