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自主探究——课堂释疑”内需驱动教学法研究
2025-01-26温丽美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品质课堂教学理念得到越来越多教学工作者的认可。在品质课堂的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语文核心素养,成为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本文提出“自主探究——课堂释疑”内需驱动教学法,通过在教学中结合自主探究环节和课堂释疑环节,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使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一、“自主探究一课堂释疑”内需驱动教学法的意义
在品质课堂教学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自主探究——课堂释疑”内需驱动教学法具有重要意义和优势。第一,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通过开展自主探究和课堂释疑两部分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以及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探究欲望得到提升,使他们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语文阅读学习中。第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该教学模式下,十分重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第三,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以及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释疑的方式,能够提高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能力,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让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提升。第四,有效构建高品质的语文阅读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开展自主探究和课堂释疑能够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构建高品质的语文阅读课堂,使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二、“自主探究一课堂释疑”内需驱动教学法方式以及实施策略
(一)教学方式
在品质课堂教学背景下,“自主探究——课堂释疑”内需驱动教学法是较为新颖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以学生内在需求为驱动力,通过自主探究和课堂释疑两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引导,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的语文阅读中,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分析能力的提升。其中,具体教学方法包括两个方面。
1.自主探究环节
自主探索实际上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独立探究学习能力,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疑问与启发,帮助学生将语文与生活、其他学科、社会相关联的教学方法。在开展自主探究教学法时,教师在课前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一些有针对性的预习问题,引导他们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然后在课堂教学环境中,通过开展教学,组织学生结合课前自主预习情况通过分组合作和讨论交流的方式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2.课堂释疑环节
课堂释疑实际上就是指教学过程中以提高学生探究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给予学生更多时间通过多方向的信息流来获取知识,从而掌握通过“听”以及“说”来提高表达自我与理解他人的语文能力的手段。课堂释疑环节需要基于自主探究基础上,针对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和释疑。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深入引导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分析和理解,让学生掌握更多高效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综合学习素养。
(二)实施策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可以通过创设与课文相关的情境或引入有趣的案例。例如在五年级上册《落花生》一课中,教师通过生活情境导入的方式,通过“同学们,结合你们的日常常识,你们知道花生长在哪里吗?”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种过花生?种植过花生或者其他植物的同学发现什么有趣的事吗?”等问题,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落花生》内容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同时教师通过故事情境导入的方式,讲述有关花生的小知识等,激发学生探究欲。另外,教师可以采用实物展示的方式,在课前准备一些花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观察、触摸、品尝花生,通过直观的方式了解花生的特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2.为学生提供阅读材料,引导自主探究
为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适当的阅读材料,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以及背景,使学生在教学资料的辅助下积极参与到阅读探究中。例如在五年级上册《白鹭》一课中,为学生提供有关的学习材料,拓展他们的视野。提供朱鹭、苍鹭等鸟类的资料,让学生对比白鹭和这些鸟类的特征。便于学生加深对白鹭相关知识的印象。同时,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关于白鹭的生态习性、迁徙行为等背景资料。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描述,增强他们对白鹭的认识。另外,为学生提供有关白鹭相关的文学作品,让他们在阅读各种有关白鹭作品时,更好的体会白鹭的形象,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提问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课堂释疑环节,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提问和释疑能力。例如在五年级上册《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一课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教材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例如 “猎豹的最快速度是多少?”“猎豹的速度在动物界排名如何?”等,检验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通过简单的问答后教师要加深问题的难度,在问题中适当添加一些需要理解和分析的问题,引导学生针对课文中的概念、观点等进行学习。比如“为什么猎豹是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以及“作者通过什么方法来说明猎豹的速度?”等。教师除了要进行提问,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提问,鼓励学生提出具有批判性思维的问题,比如有的学生会问“如果我们用现代科技来测量猎豹的速度,会有新的发现吗?”等,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质疑能力,为打造品质课堂奠定良好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自主探究——课堂释疑”内需驱动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责任编辑 罗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