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中年级整本书阅读兴趣的策略研究与实践

2025-01-26张庆红

师道·教研 2025年1期
关键词:整本书书籍内容

一、整本书阅读的发展现状

1.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集中在课本内容的传授,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学生并没有充足的阅读时间,尽管目前各学期都会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但是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学校资源有限,不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选择机会,缺乏专业教师的引导,只是机械的将书籍发放下去任由学生自由发挥,没有制定合理的考核机制,所以学生未能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家长阅读兴趣的缺失也未能为孩子树立应有的榜样,导致未能合理的利用课外实践进行阅读,阅读能力大大减弱。

2.学生缺乏有效的阅读方法。虽然小学阶段的书籍内容较为简单,但是整本书的阅读也需要形成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有效吸收书籍内容。目前,受抖音、快手、微博等多种媒介的冲击,各阶段学生倾向短暂信息的接收,久而久之学生难以对长篇大论的内容进行集中学习,对于传统的书本内容只是草草略过,缺失对问题的自主思考意识,完全失去整本书阅读对学生意志品质塑造、综合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无法在阅读过程中获得乐趣,只有浓厚的兴趣才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效率,不合理的阅读方法导致学生的阅读只停留在文字表面,只是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难以实现整本书阅读的价值。

3.教师缺乏阅读教学的意识。学生整本书阅读兴趣不足的另一主要原因是教师对其重视不足,目前关于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进度参差不齐,甚至很多学校还未设置相关课程,即使开展整本书阅读的课程,但是备课内容及教学体系较为随意,缺乏系统的教学理念,教师自身都无法在有效时间内完成整本书的阅读。教师不愿意花费时间探索教学方法,导致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能力严重不足。学校也未及时发现相应问题采取措施,未组织专题培训帮助教师形成整本书阅读的意识,教学实践精力不足导致与当前新教育发展理念严重脱轨。综上所述,学生及教师层面均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行策略研究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的整本书阅读兴趣。

二、激发整本书阅读兴趣的策略研究及实践

1.夯实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导学准备。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及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书籍要求学生进行阅读。基于“快乐读书吧”推荐书目,引导学生在有趣的故事中成长,在此阶段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在轻松愉悦的阅读过程中集中注意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随着一段时间的练习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表现更换阅读书籍,丰富的故事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保持阅读兴趣的同时,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意识,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2.调研激发小学整本书阅读动机。教师需要全面分析学生的兴趣喜好,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与家长沟通交流、平时表现衡量等方式,对学生的阅读兴趣及喜爱的读物进行全面调查,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学目标,为学生及家长提供选择书籍的技巧,如果选择的书籍充分符合学生的兴趣,那么学生一定会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快乐,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布置班级读书角,学生将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共享,学生可以丰富读书内容,增加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提升表达能力的同时,可以形成竞争机制,帮助学生能够完成整本书阅读,教师及时对完成整本书阅读的学生进行评价奖励,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3.注重小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面对不同类型的故事如:童话、神话、寓言、科普、民间、古典名著等情节不同,学生阅读所关注的侧重点也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明确作者所表达的真实情感,正确理解故事主旨,指导学生展开自主思考及解决问题的方向。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开展整本书阅读策略实践,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给与学生充分时间表达阅读之后的感受及理解,课堂增加交流研讨环节,为学生搭建阅读桥梁,帮助学生形成合作机制,实现整本书阅读效果最大化。例如在阅读《海底两万里》书籍时,可以对尼摩船长的人物形象进行专题研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外采用差异化教学模式,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模式,建立健全阅读效果评价机制,重点考察学生整本书阅读之后对关键信息及主要内容掌握程度,及时对学生及家长进行反馈,可以形成长期监督机制,共同见证学生的成长经历。

责任编辑 徐国坚

猜你喜欢

整本书书籍内容
鲁迅与“书籍代购”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书籍
主要内容
书籍是如何改变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