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阅读写作教学探微

2025-01-26陈宇洁

师道·教研 2025年1期
关键词:阅读写作文章语文

以小学语文阅读写作教学为载体,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助力于学生全面发展,是当前时期教师在展开教育工作时,需要重点关注的教育问题。基于此,教师应当切实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创新小学语文阅读写作教学模式,充分融合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基本特征,使学生能够通过完成学科学习后获得更好的学习成效。

一、小学语文阅读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在开展学科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所创建的教学形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效。而通过实际观察可明显发现,教学形式单一,致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无法达到理想的状态,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来讲,均会造成不可逆的消极影响。教师经常沿用传统教学思路创建教学形式,在阅读教学中,带领学生分析所要阅读的文章,以教师的思想指导学生的思想,致使学生始终保持被动的学习状态,完成阅读学习活动,无法凸显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

2.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在实际展开学科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所学习的知识内容始终保持较强的学习兴趣,将是保证学生最终获得良好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而通过实际观察后发现,学生在阅读写作教学中的学习状态并不理想,很多学生都难以提起学习兴趣,积极地展开学习活动。出现此情况,一方面表现在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上。当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阅读写作学习时,学生被动地吸收知识,无法融入自己的创新性思维进行阅读和写作。另一方面表现为,部分学弱生无法跟随教师的教学节奏,理解所阅读文章的内涵,提炼其中隐藏的情感因素。因此,这也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带来一定的影响。

3.教学方法过于陈旧。从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需求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发现,学生对教学方法有着一定的要求。趣味性、多样性的教学方法,自然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一些常规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则容易使学生无法全身心地投入至学习活动当中探索语文学科知识,发展个人综合能力。在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时,则会遇到更多的困难,也不利于教师顺利实施教学工作,实现理想的教学目标。

二、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阅读写作教学策略

1.设计点评环节提升阅读写作教学质量。以点评的形式提炼文章中的优美语言,体会作者所蕴含的情感元素。同时,为了带给学生新鲜感,使学生体会到阅读写作学习的趣味性,教师对于阅读文本的选择,不必局限于教材中的文章内容,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收集一些网络中的优美文章,供学生进行赏析、点评。以《沉醉在雨的世界里》这篇文章为例,对于小学生来说,接触散文题材文章的机会并不多,但散文中蕴含着非常多有效的阅读写作元素,均对学生的阅读写作学习可起到辅助性作用。基于此,教师便可以借助此文章,带领学生完成阅读写作学习。通过引导学生以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对此篇文章的阅读点评,并引导学生在阅读后思考,如何理解文章内容?如果教师发现学生点评遇到困难,可以适当启发学生,比如让学生思考作者在文章中如何巧妙使用李商隐的一首诗描述巴山夜雨,这一创作技巧具有怎样的特点?以此方式,促使学生精准捕捉点评的正确方向。

2.结合学生需求设计阅读写作模式。教师应当合理利用好一切可利于培养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机会,设计阅读写作课。例如,在每星期抽出一堂课的时间,带领学生以阅读和写作为主题完成学习活动。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推荐《童年》《梅花》《海底两万里》等经典读物的阅读书单。在学生进行研究后,选择一本读物作为阅读写作主题课的主要读物。如,学生选择《海底两万里》这本读物,并引导学生汇报自己一星期内的阅读进度,讲述在阅读过程中所了解到的一个经典片段,讲一讲为什么自己认为这一片段是经典片段?其中有哪些令自己感到感动和喜爱的内容?以此方式,促使学生结合所阅读的文本展开交流、分析和讨论。

3.加强教学引导感悟文字魅力。例如,在教学到小学语文课文中《“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文章时,基于本篇文章的主题与父爱、母爱有关,因此,很容易便可引起学生的共鸣。但是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想要深层次解析文章中蕴含的情感元素,对学生的心灵起到熏陶与启发的作用,还是比较困难的。基于此,教师便可以在实施本部分知识的教学工作时,配合视频资源、音频资源,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此环境中完成阅读学习,使学生联系自己已有的生活经历解析文章中的内容,从而感受到作者运用寥寥数语便展现了父爱如山、母爱如水的主题,进而体会文字的独特魅力。随后,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仿照此篇文章,描述自己与父母的二三小事。学生自然可以创作出融汇其真实情感的高质量文章,进而获得良好的阅读写作学习成效。

4.联系生活创建阅读写作教学课堂。例如,教师以古诗词为主题,带领学生解析“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感悟诗词作者在进行创作时所融汇的情感元素,并且在分析诗词内容的过程中,联系生活:“在生活中,我们是否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能够细心的去观察自己的生活?感受到‘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美妙场景?”再或者是教师带领学生解析小学语文教材中《火烧云》这篇文章,体会作者运用优美的语言、有趣的文字,描述出火烧云这一自然美景,并回忆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是否也看到过令人震撼的天气现象,进而以此为主题,引导学生进行写作。

三、小学语文阅读写作教学反思

1.取得的教学效果。在小学语文阅读写作教学中,取得了一定成效。通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挑选适合的阅读材料并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学生更主动地投入阅读,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加强阅读方法指导,提升了学生的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在写作方面,引导学生积累素材,通过写日记、做摘抄及结合课文拓展思维,丰富了写作内容。注重写作方法指导,分析范文让学生学习技巧。鼓励创新与个性表达,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学生的文章更具特色。

2.教学反思。其一,进一步丰富阅读材料的种类和形式,引入更多趣味性强的绘本、故事书等,并开展趣味阅读活动,如读书分享会等,提升学生阅读兴趣。其二,引导学生多渠道积累素材,鼓励观察自然、参与社会实践等,拓宽视野。加强写作方法的系统教学,通过实例分析、专项练习等方式让学生熟练掌握。其三,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在写作中展现自己的风格和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反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全面提升阅读写作教学质量。

责任编辑 徐国坚

猜你喜欢

阅读写作文章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抓好课前自主预习,提升阅读写作能力
少年宫阅读写作社团:为有梦的孩子插上翅膀
小学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策略研究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构建文言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体系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