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探讨

2025-01-26曾活玲

师道·教研 2025年1期
关键词:长度单位教材

新课程标准强调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就是注重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实际上是对教师提出了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设计能力的更高要求,也就是要求教师具备适应新时代的扎实专业实践教学能力。此时刚好出现的从重视某节课的教学到关注整体、强调系统性的大单元教学正好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大助力。这样的教学新模式是反思教材知识点零散化、系统性不强后呈现的教学方式,能真正地指向素养目标的达成,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所需要的“软实力”提升。

一、大单元教学的含义与现状分析

关于大单元教学的概念,学术界观点很多,它最早是由美国学者莫里逊提出的,本人比较认同国内学者崔允漷教授的观点,他指出大单元教学是在理解教材逻辑与内容结构,明确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分析学生的认知准备与心理准备的基础上,将学生核心素养与大任务、大项目、大观念或大问题进行对接,对教材原有结构进行重新组合排列,形成结构化的成体系的教学方式。大单元教学目前正在各级教育教研活动中火热开展,特别是在各种赛课、说课比赛中运用比较广泛。近年来,本人与片区、集团校等基层小学数学教师深入交流,并通过日常观察,发现不少基层小学数学教师对大单元教学望而却步,主要原因有:一是日常工作压力大、无暇顾及。老师们表示除了日常教学任务外,各种非教学任务繁杂,留给研究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时间不多,觉得能好上课本的种子课就可以了。二是实践教学经验不足。老师们虽然教研上经常接触大单元教学,但大单元教学实践经验缺乏,也缺少“高人”指点,不敢轻易尝试。三是对大单元设计中“有深度问题”的提出欠缺。教师虽然能在教学设计中预设一些问题提出,能一定程度地推进教学进程,但欠缺对课堂生成性资源的提问和追问,难于引发学生延伸性的思考,系统性思考难以形成。这都对大单元教学的实践实施有着不少的制约。因此,学校要加强顶层设计和保障支持,促使教师能不断从日常繁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教师本人要坚守育人初心,虚心求教,勇于尝试、敢于创新,不断探索形成自己的大单元教学心得,从而真正地指向素养目标的达成。

二、理清脉络,着手大单元备课

系统性强是“大”视角下单元教学的重要特证。大单元教学要求将教材中有着各种横向、纵向关系的内容实施高效融合、重组,以构建“大单元、大情境、大任务”的生成课堂。这里的单元不再是教师在教材中所见的某一单元,而是以知识逻辑关系分类的某一主体类型的单元,或者是以数学思想方法来分类的方法类型的单元,甚至是以落实“双基”为依据来分类的基础类型单元。明晰大单元教学脉络后,接着要着手进行设计。其实大单元设计是可以言明的,是有序的。本人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现场听课、参与大单元教学实践等, 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明确教师在选定大单元教学主题后,进行小学数学大单元设计时应始终围绕小学新课程标准、学科教材内容、核心素养和学生实际学情等四个方面为设计依据,理清设计思路,思考是直接采用教材上的学习单元,还是对教材章节进行重新整合,又或者是跨教材跨学科跨年级按知识逻辑关系融合重组单元,再进而开展后期合理的分配课时,制定大单元教学案,建构评价体系,及时反思,以便更好完善大单元教学设计。

三、以《长度单位》《面积》为例的大单元教学实践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属性,潘香君老师将开展大单元教学的课堂类型分为四种:常规序列类型、专题式探究类型、体系化联通类型以及结构化模型类型。而在我们身边比较常见有专题式探究类型和体系化联通类型。下面本人就这两种类型结合教学实践进行简单探讨。

1.专题式探究型的大单元教学——以《长度单位》为例。大单元教学通常会根据单元主题设计专题探究性的一系列教学活动。设计专题式探究大单元教学时一般涵盖文化渗透、新知学习、实践体验、练习分享等方面。而注重数学文化的渗透是此类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特征之一。以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这一内容进行大单元设计为例。《长度单位》大单元设计可以参考以下进行设计:重新组合“统一长度单位、认识厘米、认识米”成为第一课时。“为什么要研究长度单位、长度单位的发展史、世界各地的长度单位历史”等放在这一课时的开始,旨在激发学生探索的好奇心,再对比用不同物品、用身体部分、相同长度的物品等测量的情况,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统一长度单位”。然后聚焦长度单位的整体联系,系统解决度量本质就是单位累加这个难点。第二课时把线段的认识和解决问题整合在一起,在学习了第一课时的长度单位基础上让学生运用度量的本质学会测量,学会解决简单的问题。第三课时带着学生走出常规意义的课堂,到校园开展实践体验课,学生分小组拿上测量工具测量自己喜欢的物品,并在记录在数学小报上,再开展评价。在小组开展测量和开展评价中学生学会数据收集整理,也增强了沟通能力。这是一个具体体现知识与生活联系的生动过程。第四课时就探究中发现的各种问题设计有针对性的活动或练习,让通过学生分享、反思、感悟而有所收获和成长。教师也可以灵活地将这些探究活动穿插于大单元教学中,促使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质量的提升。

2.体系化联通型的大单元教学——以《面积》为例。体系化联通型大单元教学设计主要指教师纵观教材内容,搭建新旧知识桥梁,形成知识网络,帮助学生将学习活动里习得的经验、方法迁移内化,让知识在学生心底生根发芽。一般的大单元设计时都会包含前置、探究、练习、生长等课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减相关课时。例如教师面对大单元教学《面积》模块时,可以按体系化联通类型来设计。这一《面积》单元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内容。教师首先需要了解学生学习面积知识前的已有基础,继而深入发掘面积知识的后续相关知识。面积的学习前期纵向连接了线的度量,从线走进面,后续与学习表面积、立体图形等相关连。学生已经拥有丰富的度量经验,唤醒学生的度量旧知,促使知识迁移就成为课程教学的第一要务了。

责任编辑 徐国坚

猜你喜欢

长度单位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1米的长度
填单位 要推敲
看错单位
协办单位
爱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