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小学中年级语文分层作业设计研究

2025-01-26高明星

师道·教研 2025年1期
关键词:分层课文作业

作业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馈教学效果的必要途径,科学有效的作业设计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业质量。如何才能根据学情,设计出高效、科学且符合每个层级学生认知水平的分层作业呢?本文聚焦于小学中年级语文分层作业设计,将重点阐述分层作业设计的相关策略。

一、以多元的角度,构建分层作业体系

1.根据难易程度分层

基础巩固类。例如,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以“我与自然”为主题,语文要素为“感受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在这一学习阶段,学生们会倾向于留意那些自己感兴趣的语句,并运用不同方法理解、积累词语,但进一步体会生动的语言,把握语言的表达技巧存在着一定难度。所以,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注重形式的多样性,听、说、读、写不同的学习样态都要涉及。以《大自然的声音》一课为例,在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布置学生通过观察活动,留心听听身边的声音,“你觉得什么样的声音能代表大自然?请你仔细聆听,选择一种你觉得能代表大自然的声音,把它录下来。”让学生以大自然为观察对象,带着观察所得学习课文,为练笔做铺垫。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可以设计课中作业“借助思维导图,填写表格,再说一说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这一作业的设计指向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和对课文结构的梳理。

能力提升类。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除了涵盖书写、阅读、日记、写作等传统形式外,还应确保作业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相连,同时关注学生个人生活及社会发展的热点议题,通过多样化设计作业类型,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这类旨在增强能力的作业紧密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满足了新课程标准对作业设计的期望,使学生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有效锻炼其自主学习能力。

拓展深化类。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跨学科类题型或是思维挑战类的作业,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积极思考的习惯。例如:“大自然的声音除了可以用耳朵去听,还可以用其他方式去发现,如果你对观察所得感兴趣,就选择其中一项动手去做一做吧。”

2.根据完成主体的分层

个人独立完成的作业。这类作业多为预学和基础巩固类的作业,学生需要独立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用自己喜欢的形式理解课文的知识。例如,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通过举办“开展成长故事会”活动,设计以下作业引导学生能够按照一定顺序去讲述自己构思的故事,进一步明晰写作思路,为单元习作做好准备。

小组分工合作的作业。在应对这类作业时,学生们需携手协作,围绕特定的学习活动展开探讨与交流,并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深切体验到与同伴并肩努力的愉悦感。比如,在学习完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家们的难忘故事后,可以设计这样的小组作业:本单元,作家们讲述了他们难忘的故事。这些故事像一部部生活纪录片,呈现了他们丰富多彩的生活。我们也可以像作家们一样,把精彩的生活记录下来。你的生活中有什么难忘的事情呢?把照片粘贴下来或者画下来,制作成“我的生活纪录片”吧!并把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汇总给组长,填写小组生活素材记录单。

二、以学生为主体,优化分层作业评价

在设计语文分层作业的过程中,除了精心设计作业分层目标和内容以外,教师还应优化作业分层评价,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作业完成情况,动态调整和优化作业设计,提升作业的有效性和质量。因此,教师在设计分层作业时,应当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作业评价系统,准确、全面地评估学生的作业表现,促进学生持续进步。

完善分层作业评价方式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针对作业内容的难易程度,教师可以设定多元化的评价准则,以确保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得以提升;另一方面,要将小组评价、家人评价、自评等纳入评价主体。从等级转向激励、从单一转向多元、从静态转向动态,突出作业的促学作用。

【注: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课题“‘双减’背景下小学中年级语文分层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研究”(课题编号:202214233)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黄博彦

猜你喜欢

分层课文作业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快来写作业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背课文
作业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