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角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对小学气排球运动技能的影响研究
2025-01-26黄轶鹍冯嘉镇
1.研究目的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气排球作为一项集运动性、趣味性和团队合作于一体的体育项目,因其独特的魅力,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学练赛评”教学模式对小学生气排球运动技能的影响,以期为小学体育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具体而言,本研究将通过对比分析传统教学模式与“学练赛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气排球基本技术、战术运用、比赛能力及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差异,揭示“学练赛评”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气排球运动技能方面的优势。
2.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精心选取了横栏镇四沙小学五年级的两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一个班级被设定为实验组,包含40名学生;另一个班级则作为对照组,同样包含40名学生。在选取过程中,我们严格确保两组学生在性别比例、年龄分布、身体素质以及前期体育成绩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从而最大限度地排除了其他干扰因素,确保了实验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广泛查阅国内外关于“学练赛评”教学模式以及气排球教学的相关文献,我们系统地梳理了该研究领域的历史发展、现状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细化了研究方案,确保了研究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2.2.2 问卷调查法
问卷内容全面涵盖了学生的基本信息、对气排球运动的认知与兴趣程度、学习态度以及对不同教学模式的评价等多个方面。共发放80份问卷,并成功回收了全部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达100%。通过对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为后续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实证支持。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采取了匿名调查的方式,以确保学生能够真实、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同时,我们还对问卷数据进行了严格的筛选和清洗,排除了无效和异常数据,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2.3 实验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假设,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方案。实验组采用“学练赛评”教学模式,该模式强调在学习气排球基本技术的基础上,加强练习和比赛环节。具体来说,我们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模拟比赛和实战演练,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比赛能力。同时引入了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及时反馈和评估,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进步和不足。
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以技术动作为主,辅以少量的练习和比赛。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确保两组学生在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时间等方面保持一致。为了更准确地评估教学效果,我们还对实验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练习情况、比赛成绩以及教师的评价等。这些记录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处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通过一学年的实验周期,我们每周安排两课时的教学时间,确保实验时间和教学内容的充足性。在实验结束后,我们将对两组学生的气排球运动技能进行全面的测试和评估,以验证“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3.结果与分析
3.1 基本技术掌握情况
通过一学年的教学实验,对两组学生的气排球基本技术(如发球、传球、垫球、扣球等)进行测试。测试内容包括技术动作的准确性、连贯性和稳定性等方面。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在各项基本技术上的掌握程度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lt;0.05)。具体来说,实验组学生在发球、传球、垫球和扣球等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表明“学练赛评”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基本技术掌握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进一步分析发现,实验组学生在技术动作的准确性和连贯性方面表现更为出色。这可能与“学练赛评”教学模式注重技术动作的细节教学和反复练习有关。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侧重于技术动作的传授和演示,而忽视了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深入理解和反复练习。而在“学练赛评”教学模式下,教师不仅注重技术动作的传授,还通过大量的练习和比赛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巩固和提高技术动作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3.2 战术运用及比赛能力
为了评估学生的战术运用和比赛能力,我们组织了多场气排球比赛,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分。评分内容包括战术运用的合理性、比赛意识的敏锐性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强弱等方面。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在战术运用、比赛意识、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lt;0.05)。
具体来说,实验组学生在比赛中能够更合理地运用战术,根据对手的情况和比赛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战术策略。同时,实验组学生的比赛意识更为敏锐,能够迅速捕捉比赛中的机会并做出有效的反应。此外,实验组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也更强,能够在比赛中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为团队的胜利而努力。
这些结果表明,“学练赛评”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战术运用和比赛能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这可能与该模式注重比赛环节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有关。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比赛环节往往被忽视或只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也往往被置于次要地位。而在“学练赛评”教学模式下,比赛环节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被置于重要地位,通过大量的比赛和团队协作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比赛中不断提高战术运用和比赛能力。
3.3 学习兴趣与态度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了解了学生对气排球运动的兴趣和学习态度。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对气排球运动的兴趣更高,学习态度更积极;而对照组学生则相对较差。具体来说,实验组学生表示更喜欢气排球运动,更愿意参与气排球的学习和比赛;同时,他们也表示在“学练赛评”教学模式下,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提高。
这些结果表明,“学练赛评”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体育兴趣和培养积极学习态度方面起到积极作用。这可能与该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有关。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传授和安排;而在“学练赛评”教学模式下,学生被置于主体地位,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本研究表明,“学练赛评”教学模式在小学生气排球教学中具有显著优势。该模式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气排球运动技能,还能增强学生的比赛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该模式还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其终身体育习惯。因此,“学练赛评”教学模式值得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具体来说,“学练赛评”教学模式通过注重技术动作的细节教学和反复练习,提高了学生的基本技术掌握程度;通过大量的比赛和团队协作练习,提高了学生的战术运用和比赛能力;同时,通过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些优势使得“学练赛评”教学模式在小学生气排球教学中具有显著优势。
4.2 建议
基于本研究的结果和结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4.2.1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认识和理解,掌握其核心理念和操作方法,以便更好地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同时,加强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4.2.2完善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及时反馈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同时,注重评价过程的公正性和客观性,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4.2.3注重实践应用:加强气排球比赛的组织和开展,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运动技能和比赛能力。同时,注重比赛形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比赛兴趣。
4.2.4培养学生兴趣: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如组织气排球趣味比赛、观看气排球比赛录像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气排球运动。同时,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需求差异,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4.2.5加强家校合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通过家长会和家校联系册等方式,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情况,以便家长更好地了解和支持学生的学习。
责任编辑 钱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