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的问题与对策

2025-01-26李静怡

师道·教研 2025年1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品德德育

优秀传统文化是今天学校德育的重要资源。本文剖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所面临的问题,从而给出具体改善措施,希望对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有所裨益。

一、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规定有待完善

目前将中国传统知识纳入中小学教学缺乏统一规范,国内已有四类教材,但对其使用方式(如单设课程、校本课程或活动教学)缺乏统一规定。虽然《推进中华精神传统继承健康快速发展建设工程的建议》和《进一步健全中华精神素质教育指导纲要》建议通过调整科目教学和课程规范促进传统文化教育,但对如何整合教学内容和解决教学融入生活的问题缺乏具体说明。因此,学校需逐步完善相关规定,进一步细化这些问题。

(二)德育内容尚不统一

目前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德育体系和德育方式不整合,导致有关机构对其作用无法判断并给出完善建议。同时,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学校德育的具体内容也还缺乏系统规范,与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也还不一致。

二、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校德育的改进举措

(一)强化教师的素质和德育理念

教师是课堂的基础,而教师所具有的素养和理念与学校课堂的成效和教学质量有着很直接的关系。学校应该注重对品德教师队伍的建设,让教师具有进行良好品德教育的基本能力。其次,科任教师应该适时改变教育的心态和观点,传统课程中教师的重心是课程的实施和知识点的呈现,但德育的融合势必会增加教师的工作压力,怎样在限定的时段内进行知识教学和德育实施是教师需要攻克的问题。

因此教师应该从所教育课程入手,在限定的教学时段内使学科知识课程与道德课堂的作用实现最优化。课程为德育奠定了宽广的舞台与基础,本学科教师必须注重课程中所蕴含的道德素养,通过素质的发掘与凸显让孩子在有限的课堂里进行更有效的课程学习与品德学习。

(二)从传统节日中渗透德育

传统节日在中国现代社会仍然占有极高地位。节假日、纪念日活动和民俗表演等是民众纪念传统节日的主要手段,然而不少学校没有将传统节日融入品德教育,错失了通过传统节日认识民俗文化的机遇。所以,学校可以一改中国传统品德的教育内涵与风格,通过传统节日引导学生进行品德教学。例如在端午节前夕,学校可以鼓励学生以端午节为核心营造学校端午气氛,组织包括观看端午起源的教育视频,参观扒龙舟大赛,以班级为单位做粽子、佩香囊、做小龙舟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传统节日的气氛,并学习中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与文化,使学生对节日的认知由中国节日的起源发展提高到国家的起源发展,进而让学生更加熟悉我国历史。

(三)在综合实践中渗透德育教学

学校的德育活动课程无法只在课堂上就全部完成,教师需要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把理论与实际紧紧联系起来,进行情感上的陶冶也是十分需要的。

教师可以组织经典背诵活动,而学校也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针对经典的常规或速度性背诵活动,例如学校可以要求学生背诵古典文学作品,让孩子们体会经典美文所传达的情感。

学校可以定期开展社团活动,可以设立美术社以及武术社等相应的学生社团组织,使学生更主动地加入其中,同时也可以在协会当中开展不同的课外活动。社团活动使校园氛围显得更为热闹,同时不少学生从活动中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以及其中蕴含的价值观,并以此为准则改变自身的不良行为,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正确三观。

通过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小学品德的新载体,促进小学德育融合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同时通过家庭与社区之间的协同,综合调动社会多种合力,才能让优秀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纳入小学品德。

责任编辑 李少杰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品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论茶的君子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