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水平与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2025-01-24冒小红

大医生 2025年3期
关键词:脓毒症程度炎症

【摘要】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的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5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盐城中医院收治的79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的不同分为脓毒症休克组(48例)和脓毒症组(31例),另选取同期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盐城中医院体检的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4周,根据预后情况不同将79例脓毒症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54例,存活)和预后不良组(25例,死亡)。比较不同严重程度脓毒症患者与对照组研究对象的PCT、IL-6、LMR水平,并分析PCT、IL-6、LMR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比较不同预后脓毒症患者的上述指标水平,并分析上述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 脓毒症休克组研究对象的PCT、IL-6水平均高于脓毒症组、对照组,LMR水平低于脓毒症组、对照组,脓毒症组研究对象的PCT、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LMR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lt;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脓毒症患者严重程度与PCT、IL-6水平均呈正相关,与LMR水平呈负相关(均Plt;0.05)。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患者PCT、IL-6水平均更高,LMR水平更低(均Plt;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CT、IL-6、LMR水平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4、0.805、0.701、0.939,灵敏度分别为0.840、0.800、0.760、0.880,特异度分别为0.796、0.778、0.759、0.815(均Plt;0.05)。结论 脓毒症患者血清PCT和IL-6水平升高、LMR水平降低,且PCT、IL-6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LMR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预后不良患者血清PCT和IL-6水平更高、LMR水平更低,以上指标评估患者预后具有良好效能。

【关键词】脓毒症;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严重程度;预后

【中图分类号】R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665.2025.03.0095.04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5.03.031

脓毒症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性炎症反应,该病在ICU中较常见,脓毒症引发的全身性炎症反应涉及多个系统和器官,其临床表现多样,且病情进展迅速,患者可能会出现精神状态、皮肤、呼吸、循环系统等症状,如谵妄、皮疹、呼吸困难、心动过速、反复高热等,严重情况可出现器官衰竭、死亡[1]。近年来,多种生物标志物在脓毒症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中得到应用,如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及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2]。PCT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细菌感染时显著升高,且升高程度与感染严重程度密切相关;IL-6是炎症反应中的重要细胞因子,由白细胞介素-1(IL-1)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产生,其水平能够在早期反映感染的存在及严重程度;LMR是反映机体免疫状态的重要指标,其水平变化与脓毒症的病情进展及预后密切相关[3]。基于此,本研究致力于探索上述指标的表达水平与脓毒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情况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5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盐城中医院收治的79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4]的不同分为脓毒症休克组(48例)、脓毒症组(31例),另选取同期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盐城中医院体检的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脓毒症休克组研究对象年龄44~76岁,平均年龄(58.31±7.29)岁;男性、女性分别为25例、23例。脓毒症组研究对象年龄42~77岁,平均年龄(58.14±8.36)岁;男性、女性分别为17例、14例。对照组研究对象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58.69±7.53)岁;男性、女性分别为24例、26例。3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比较无差异(均Pgt;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根据随访4周的预后情况将79例脓毒症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54例,存活)和预后不良组(25例,死亡)。预后良好组患者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58.18±6.54)岁;男性、女性分别为29例、25例。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45~77岁,平均年龄(58.33±7.72)岁;男性、女性分别为13例、1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gt;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盐城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⑴符合脓毒症的诊断标准[4];⑵年龄≥18岁。排除标准:⑴存在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⑵存在自身免疫系统、血液系统疾病者;⑶伴有其他感染性疾病者;⑷存在恶性肿瘤者。

1.2 研究方法 采集对照组与观察组研究对象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离心机离心10 min(转速:3 000 r/min;离心半径:10 cm),取血清,检测血清PCT、IL-6水平[检测时间为入院24 h内,仪器为全自动化学发光测定仪(基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械注准20152221137,型号:MAGICL6000)]。另采集对照组与观察组研究对象空腹静脉血4 mL,使用全自动模块式血液体液分析仪(希森美康株式会社,国械注进20162220779,型号:XN-20[A1])检测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计算LMR。

1.3 观察指标 ⑴比较不同严重程度脓毒症患者及对照组研究对象的PCT、IL-6、LMR水平。⑵分析脓毒症患者严重程度与PCT、IL-6、LMR水平的相关性。⑶比较不同预后脓毒症患者的PCT、IL-6、LMR水平。⑷分析PCT、IL-6、LMR单独及联合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其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检验;预测价值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以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严重程度脓毒症患者及对照组研究对象的PCT、IL-6、LMR水平比较 脓毒症休克组研究对象的PCT、IL-6水平均高于脓毒症组、对照组,LMR水平低于脓毒症组、对照组,脓毒症组研究对象的PCT、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LM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lt;0.05),见表1。

2.2 脓毒症患者严重程度与PCT、IL-6、LMR的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脓毒症患者严重程度与PCT、IL-6水平均呈正相关,与LMR水平呈负相关(均Plt;0.05),见表2。

2.3 不同预后脓毒症患者的PCT、IL-6、LMR水平比较 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患者的PCT、IL-6水平均更高,LMR水平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lt;0.05),见表3。

2.4 PCT、IL-6、LMR单独及联合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不良的ROC曲线分析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CT、IL-6、LMR单独及联合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4、0.805、0.701、0.939,灵敏度分别为0.840、0.800、0.760、0.880,特异度分别为0.796、0.778、0.759、0.815(均Plt;0.05),见表4、图1。

3 讨论

脓毒症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主要由感染引发,其症状多样且可能迅速变化,患者多出现谵妄、嗜睡、皮肤潮湿、发红、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甚至出现木僵、休克等情况,对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准确、及时地评估脓毒症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极为重要。脓毒症患者PCT水平升高是一个重要的临床指标,能够反映感染的严重程度;IL-6作为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的关键标志物,其水平的变化也对于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LMR作为反映机体免疫状态的综合指标,结合其他临床指标和检查结果,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全面的病情评估,有利于制订更精准的治疗方案[5]。因此,本研究选取以上指标并分析其与脓毒症病情和预后的关系。

PCT作为细菌感染的可靠生物标志物,其水平在脓毒症患者中通常会显著升高。PCT水平的升高程度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因此,可以作为评估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有研究显示,PCT水平持续升高的患者往往预后不佳,而PCT水平逐渐降低的患者则预后相对较好。IL-6作为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的关键标志物,在脓毒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IL-6水平的升高反映机体的炎症反应程度,同时也与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高水平的IL-6往往提示更严重的炎症反应和更差的预后。LMR作为反映机体免疫状态的综合指标,LMR水平的降低提示机体的免疫功能受抑制,增加感染的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影响患者的预后。本研究结果显示,脓毒症休克组研究对象的PCT、IL-6水平均高于脓毒症组、对照组,LMR水平低于脓毒症组、对照组,脓毒症组研究对象的PCT、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LMR水平低于对照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脓毒症患者严重程度与PCT、IL-6水平均呈正相关,与LMR水平呈负相关。分析原因为,PCT主要由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合成,但在细菌感染等炎症刺激下,其他组织的神经内分泌细胞也能产生PCT,由于这些组织细胞中缺乏分泌颗粒和转化酶,PCT未经处理即以原形释放入血,导致PCT水平在细菌感染后迅速升高,且PCT升高程度往往与感染严重程度密切相关[6]。IL-6是一种多效性细胞因子,由多种免疫细胞分泌,是炎症反应中的重要节点,在脓毒症等严重感染状态下,IL-6水平会迅速升高[7]。脓毒症病情加重后,患者存在免疫系统紊乱,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数量和比例发生变化,淋巴细胞作为机体免疫应答的重要细胞,其数量的减少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的降低;而单核细胞则参与炎症反应的调节,其数量的增加可能预示着炎症反应的加剧,因此,LMR水平降低可能提示脓毒症患者的病情较严重,免疫系统受损明显,炎症反应加剧。因此,通过动态监测炎症反应相关因子的水平、评估器官功能衰竭的程度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优化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指标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化指标、免疫功能状态及治疗反应等多个方面。本研究结果显示,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患者的PCT、IL-6水平均更高,LMR水平更低;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上述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814、0.805、0.701、0.939,这提示PCT、IL-6、LMR水平在不同预后的脓毒症患者中存在差异,以上指标对于预测患者预后具有一定价值。分析原因为,PCT是细菌感染的敏感指标,其水平升高提示机体对病原体入侵的反应。当PCT持续居高不下时,可能提示预后不良。IL-6作为炎症反应的核心调控因子,其过度激活会触发一系列级联反应,加剧炎症反应,损伤机体组织,影响器官功能,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因此,IL-6水平也可评估脓毒症的预后[8]。LMR的变化则反映免疫系统在疾病进程中的动态调整,淋巴细胞作为免疫应答的主要细胞,其数量降低也提示免疫功能降低;而单核细胞虽然也参与免疫反应,但其数量增加也间接反映机体应对感染时的代偿性反应,因此,LMR水平降低也提示脓毒症预后不良[9-10]。器官功能衰竭的程度也是评估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方面。因此,在治疗过程中,积极预防和控制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探讨PCT、IL-6、LMR水平与脓毒症病情和预后的关系过程中,尽管取得一定的成果,仍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临床实践中,应不断积累经验,探索新的评估方法和指标,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评估。但为了更全面地评估两者间的关系,并为临床实践提供更有力的证据支持,今后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纳入更多具有不同基线特征的研究对象。同时,还应采用更先进、精确的评估工具和方法,以深入探究具体作用机制,为临床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脓毒症患者血清PCT和IL-6水平升高、LMR水平降低,且PCT、IL-6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LMR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临床检测以上指标评估患者预后具有较好的价值。

参考文献

王喜梅,明志浩,尹辉明,等.脓毒血症的流行病学与临床治疗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7, 27(15): 3597-3600.

慕婉晴,顾国嵘.降钙素原(PCT)在脓毒症临床诊断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复旦学报(医学版), 2019, 46(1): 103-107.

曾茁,彭毅志,袁志强.脓毒症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2023, 39(7): 679-684.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休克与脓毒症专业委员会.中国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急诊治疗指南(2018)[J].中国急救医学, 2018, 38(9): 741-756.

王翔.脓毒血症相关新型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5, 29(8): 736-738.

李晓飞,王静.中性粒细胞CD64与白细胞介素-6和降钙素原对ICU脓毒症患者的诊断及预后评估[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23, 35(5): 463-468.

王婷,韦小碗,杨亮,等.脓毒症患者血清PCT、CRP、IL-6和IL-10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J].陕西医学杂志, 2020, 49(11): 1510-1514.

蒋涵,贾超.入院早期PCT、NLR、Lac对脓毒症患者病情分级及预后预测的价值[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 15(10): 1720-1723.

余广炜,林增杰,涂福泉,等.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联合随机血糖对脓毒症预测价值[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4, 33(5): 636-642.

彭苗苗,马爽,张强,等. T淋巴细胞亚群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脓毒症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24, 31(1): 24-27.

猜你喜欢

脓毒症程度炎症
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 1和免疫炎症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血清IL-6、APC、CRP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脓毒症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进展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炎症小体与肾脏炎症研究进展
断裂对油气富集程度的控制作用
益生剂对脓毒症大鼠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