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是牌楼的博物馆
2025-01-24
北京纪事 2025年2期
编者按
牌楼是老北京的门脸儿,它承载着北京人的情感和记忆。
早在1867年,世博会中国馆即使用木、竹和麦秆等材料建造牌楼,其造型简单,令人赏心悦目;1876年美国费城世博会,中国馆以一座精心雕凿、涂饰的全木牌楼为正门,浓郁的民族特色吸引了参观者和各国参展官员;而1900年巴黎世博会的中国牌楼外形仿造国子监琉璃牌楼,气势恢弘。
牌楼凝聚着中国古代建筑艺术风格和构思,其结构紧凑,玲珑细腻,庄重美观,鲜艳典雅,遍布京城的牌楼各有特色,少有雷同。
本期专题聚焦于北京形形色色的牌楼,将从不同的角度,为您展现北京牌楼的形制与结构,历史与变迁,文化与内涵。
北京最小的石牌楼,您知道是哪一座吗?为何碧云寺石牌楼比红叶还要珍贵?皇城之内,大高玄殿的三座牌楼曾经历了怎样的兴衰?国子监街的四座牌楼,是怎样完好完整地保留下来的?这些有关牌楼的奇闻轶事,您都能在本期杂志中找到答案。
牌楼将中国的时代历史、文化传统、建筑艺术融入一体,是我国特色建筑技术的集成,它不仅是一种美轮美奂的装饰,无声诉说的语言,还蕴涵着独特的文化精神。牌楼深受国人尊崇,也颇受外国人的喜爱,牌楼建筑模式在继承和发展中走向未来,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