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红色记忆铭刻在大地上

2025-01-19赵芳宁

共产党员·下 2025年1期
关键词:烈士陵园盘锦市盘锦

[人物简介]

王宝骞,1954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曾任盘锦市盘山县沙岭镇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等职,现为沙岭战役烈士陵园讲解员。先后获得“辽宁好人”“辽宁省岗位学雷锋标兵”“盘锦市优秀共产党员”“盘锦好人”等称号,2024年被授予“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24年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

上午9时,在盘锦市盘山县沙岭战役烈士陵园,两个企业党支部在开展主题活动。王宝骞引领党员们在国旗广场脱帽肃立、默哀,在双剑形、剑尖直指长空的纪念碑下拾级而上,向烈士敬献鲜花。

“沙岭战役激战四天三夜,我军虽然付出了牺牲,但同时打击了国民党王牌军的气势……今天,我们在先辈战斗过的地方集合,揣上初心、担上使命,再从冲锋号响起的地方出发!”在沙岭战役纪念馆内,70岁的王宝骞神情严肃,声音洪亮,讲到动情之处眼含泪花。

这是王宝骞4000多场解说中的一场。14年来,他接待了10万多名参观者,每一次都是这样认真。

一个镇的一园两馆

沙岭镇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从绿林人士“老北风”组织义勇军英勇抗日,到解放战争时期的沙岭战役和盘锦第一个党支部旧址,许多荡气回肠的故事在这里上演。

王宝骞热爱文学和历史,尤其关注盘锦红色历史。2009年,时任沙岭镇人大主席的王宝骞,受组织指派协助省军区重修沙岭战役烈士陵园。他奔波于沈阳、丹东、锦州等地参加学术会议、参观考察陵园,拓宽了视野、坚定了信念,从此走上了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挖掘红色历史、修建红色场馆、宣讲红色文化之路。一年后,烈士陵园重修工程竣工,王宝骞对部队首长郑重承诺:“只要党需要,我一定坚守在这里,为2195名烈士守墓!”

这一守,就是15年,平均每年讲解280多场。如今的王宝骞已是古稀之年,由于常年解说耗费心力,身体大不如前,但只要戴上耳麦,他就会像当年的战士们拿起枪一样,精神抖擞、激情澎湃,带领观众走进当年的战斗场景,自己也进入忘我状态。

2022年,中组部选定沙岭镇沙岭村为“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其中一项工作就是翻新沙岭战役烈士陵园和沙岭战役纪念馆。王宝骞忍着腰椎病痛的折磨,带领创作人员走遍当年战场,重新挖掘整理史料,将展陈提纲反复修改数十次。施工期间,他风雨无阻,每天起大早骑车赶往离家26里的施工现场“监工”。新陵园建成后,各地烈士后代纷纷来电、来信询问情况、提出诉求,王宝骞一一热情接待、认真处理,为来自青岛、营口、沈阳、庄河、大石桥等地的烈士在陵园英名墙上刻名,既为烈士英魂找到归宿,也为后人祭奠烈士提供了场所。

2014年9月,临近退休的王宝骞又接到组织上交给他的一项任务——寻找、确认并修缮盘山县第一个党支部旧址。

让隐入历史尘烟的旧迹重见天日,殊非易事。王宝骞反复查阅党史资料,多次走访老党员、老干部和知情人,终于厘清了1948年1月盘山县暨盘锦市第一个党支部建立的史实,确认了旧址的地点,与有关部门合力建起了纪念馆。之后的4年里,他在这里解说1000多场,服务参观者4万多人。沙岭战役烈士陵园也需要解说员,已经退休的王宝骞只好骑着电动车两头跑。

繁重的工作,使得王宝骞的胃病和腰脱逐年加重。2024年清明节期间,正是沙岭战役烈士陵园参观者最多的时候,王宝骞在连续讲解6天后,累倒在石阶上,卧床休息了半个月。即便在家休养,他也闲不住,趴在炕头上研究自己收集的历史资料。

一个人的传承苦旅

十几年来,王宝骞不仅在沙岭战役烈士陵园讲解,也将当地的红色历史故事带进了学校、村庄和各级单位。为了更好讲述红色历史,他自费购买书籍、资料上百种,在自己家的书房里整整摆了三面墙。他还经常到图书馆、档案馆查阅史料,现已撰写党史、文史稿件上百篇。

时光荏苒,王宝骞多了几个“头衔”,而在他看来,每一重身份都意味着一份责任、一份付出。作为团市委少工委委员、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他用青少年更易理解的语言重新编写讲解词;作为盘山县地域文化研究会会长,他组织了盘锦文化探源活动,撰写相关考察报告2万多字;作为县人大代表,他提出整理盘山地域文化的建议,策划出版《盘山简史》《柳景阳》等书籍,填补了当地地域文化研究的空白……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王宝骞常用戚继光的这两句诗激励自己。他入党近40年,为党工作近40年,征程上洒满了对党的无限忠诚。

王宝骞至今仍住在村中的旧瓦房里,家距两“馆”近的26里、远的34里,每天骑电动车往返五六十里,一年下来要跑1万多里,15年里骑坏了两辆电动车。有一年冬天,气温降至零下二十六七摄氏度,他凌晨5点包裹严实从家中出发,室外呵气成霜。半路上,他发现电动车抖动不能前行,下车检查两次才恍然大悟——不是车抖,是他自己抖成了筛糠。他只好推着车跑,跑得身上暖和些才又骑车前行。

有人不解地问王宝骞,你这么大岁数啦,还这么拼命,到底图啥?王宝骞深情地回答:“我要把一切献给党,为党工作,为党奋斗。哪怕是最后一次呼吸,也要在为党工作的岗位上!”

通过他创作的一首诗,我们就会更明白他的力量之源:

《祖国之爱》(节选)

这是终生的呼吸

我的刀耕火种的祖先

不息的脉搏

不屈的脊梁

没有一颗星能够注解

没有一朵云能够说明

这所有书写方块字的子孙

爱得发抖

爱得绵长

……

猜你喜欢

烈士陵园盘锦市盘锦
盘锦红海滩
书香不怕巷子深
普兰店区唐房革命烈士陵园
沙岭战役烈士陵园
大石桥市烈士陵园
铁岭市烈士陵园
Theshiningblackpearl
劳动力量 美丽盘锦
盘锦市多年水资源状况分析
盘锦人工岛建设条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