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工厂”带火营口好物
2025-01-19孙莉
镜头前,生产一线工人化身“直播达人”,滔滔不绝地介绍自己亲手制作的产品,其身后就是整洁干净的生产线,用什么材料、过几道工序一目了然,看着就放心。透过小小的镜头,五湖四海的客人“云上”逛工厂、溯源头,一单单生意分秒间在直播间里成交。在美丽的海滨城市营口,“直播工厂”潮流悄然兴起,如今已吸引130余家企业加入营口“直播工厂”协会。
逆境之中试水直播
停产企业实现“华丽转身”
走进营口圣士实业有限公司电商基地,车间里弥漫着烘焙的香气。“‘蛋月烧’看似传统老月饼,实则内有乾坤,蛋皮软糯,馅料十足。一口下去,不油不腻,香甜可口。”公司主播在生产车间旁介绍主推产品“蛋月烧”,背后的玻璃窗内就是正在高效运转的拌料机、烘焙箱、包装机。
就在几年前,圣士实业还是以线下门店销售为主,扩张所需资金压力很大。2019年,资金链断裂,公司被迫停产。公司电商部负责人告诉记者:“那时候,我们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政府领导多次来调研,帮助我们找到了复苏转型的突破口——试水‘直播工厂’。”
借助地处营口市老边区“网红小镇”的优势,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同时发力,助推域内企业发展网红经济。在政府的引导和市场的推动下,圣士实业勇敢地迈出了直播的第一步。他们改造了工厂的一部分空间,搭建起直播间,让员工化身为主播,向全国观众介绍他们的产品。
“开播后瞬间上千单的销量,让我认识到网红经济的力量,那一刻,我感觉企业有救了。”公司负责人回忆起第一场直播,难掩激动。如今,搭上了“直播工厂”这趟经济快车的圣士实业,实现了“华丽转身”。2024年,“蛋月烧”月饼卖出1亿块,企业网上销售总额近3亿元。
老字号踏上新征程
传统产业涌入“直播工厂”
圣士实业的成功实践,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在营口地区,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企业开始试水“直播工厂”模式,其中不乏一些拥有百年历史的老字号企业。
“我们的大酱选用的是品质上乘的黄豆和营口特产的海盐,经过多道工序精心酿造而成。它的口感干稀适中、鲜咸适口、酱香浓郁,无论是蘸小葱还是卷干豆腐,都非常好吃。”主播一边介绍,一边现场品味起来。海纳食品有限公司以生产郑友和营口大酱而闻名,其酱园已有百余年历史,是辽宁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直播工厂”模式让他们直面消费者,第一时间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这不仅提升了销量,还让他们得以根据市场反馈不断优化产品。
在营口,越来越多的老字号企业踏上电商新征程,引进“直播工厂”模式,在提升销量、扩大品牌影响力的同时,还推动了传统产业在营销方式、生产模式以及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全面升级,实现了“产销一体”综合转型。
汇集多方力量
让企业“抱团取暖”
随着“直播工厂”模式的不断推广和深化,“单打独斗”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为了更好地整合资源、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2023年6月,在营口市委统战部的主导下,省内首个“直播工厂”协会在营口成立。
“我们保证每天快递发货量在2万单以上,但快递费用你必须给我再降低一些。”在某快递公司的会议室里,协会秘书长董志鹏与快递单位负责人经过激烈讨论,将快递费从每公斤2.3元降到2元。“别看仅仅是3角钱的差额,但是对于许多刚起步的企业来说,成本降低一点,面临的风险就小一点。”董志鹏说。
为了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董志鹏带领团队四处奔走,与快递公司、电商平台等合作方进行了多次深入交流,利用体量优势,争取到更优惠的政策和价格,让会员企业真正实现“抱团取暖”。
如今,协会发展会员企业130余家,汇聚了省内多家工业企业及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协会下设家居日用、粮油制品、汽车相关等8个专委会,由专业的直播电商服务机构负责日常运营。根据不同工厂企业产品特点、运营能力、人才储备等方面差异,协会量身定制发展策略,做到“一企一策”。对于不具备直播带货能力的工厂企业,协会还可提供主播对接、店铺运营、宣传推广、云仓发货等全托管服务。对于工厂企业初级卖家,协会通过大数据分析,从产品调性、包装设计、店铺运营能力、广告投放效果、目标客户定位等方面提供诊断服务,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帮助其补短板、树品牌、造“爆品”,推动业务规模做大。
“通过‘直播工厂’,我们与消费者直接面对面,我们既是生产者,又是销售方。作为‘直播工厂’协会的会员单位,我们还享受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相较于其他带货模式,‘直播工厂’是成本最低的电商模式。”营口甜心食品公司负责人介绍。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与各大电商平台的合作,推动会员企业与平台的深度融合,以‘直播工厂+定制化服务’为工作主线,继续帮助工厂企业降本增效,让更多营口的好物走俏‘云端’。”协会会长、辽宁东盛集团总裁文博对协会发展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