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蹈剧目排练课教学改革研究

2025-01-18时特

当代音乐 2025年1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策略分析

[摘 要] 中国发展历史较为悠久,最为突出的即为中国传统文化。在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的课程安排过程中,针对剧目排练的相关内容融入和浸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会取得优质成果。以课程导向的转变和课程教学形式的变革为各项方法的落实和教学改革搭建了阶梯。融入红色经典、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对舞蹈剧目排练过程进行优化,让相关人员逐步了解传统文化,浸润传统文化特色,让学生在排练过程中受到文化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最终能够促进其发展。基于此,本研究主要分析了舞蹈剧目排练课教学改革的策略。

[关键词] 舞蹈剧目;排练课;教学改革;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 J712" "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2233(2025)01-0175-03

中华传统文化多姿多彩,在灿烂的文化长河中熠熠生辉。舞蹈剧目具有独特的文化优势,是文化呈现的具有活力和生命性的载体。为此,在舞蹈剧目排练中结合中华传统文化内容作为沁润,让舞蹈剧目排练课程进行变革。融合现代舞蹈发展历史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经典剧目的排练过程中展现出舞蹈的特色。借此,能够真正地集文化于一体,反映出文化发展历史、反映出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内涵。最终,促进文化传承和交流传播,推动舞蹈剧目排练效果的提升。

一、背景分析

艺术学院舞蹈学院拥有自身的职责[1]。在剧目排练过程中,要基于舞蹈表演专业设定不同的课程。围绕着教学的基本方向实现改革,围绕学院的课程思政建设以及舞蹈剧目排练的中心,针对传统文化的浸润,完成舞蹈剧目的排练会取得优质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精心对舞蹈剧目排练过程进行钻研。结合现代舞蹈发展的历史,让其与优秀的经典剧目和传统文化进行碰撞,才能够呈现出最为优质的成果。另外,让红色经典、传统文化与舞蹈剧目排练进行融合,让世界经典舞蹈剧目作品中的精髓被更好地借鉴和融合,才能够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满足时代需求。在舞蹈剧目排练过程中浸润优秀传统文化,彰显艺术学院舞蹈学院课程改革和舞蹈剧目教学排练改革的成效。

二、舞蹈剧目排练课教学改革的价值

(一)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在舞蹈剧目排练课改革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内容,让其达到浸润[2]。同时,结合红色经典,结合传统文化以及世界经典舞蹈作品,对于舞蹈剧目排练课堂的教学形式进行调整,会直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进而让学生能够更加多角度地了解文化发展历史,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容,以此转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在舞蹈训练排练过程中充分地融合传统文化,彰显其特色,以达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进一步弘扬的目标。改善了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较少以及以往在舞蹈剧目排练过程中文化内容相对闭塞的现实情况。最终,会促进学生个人素养的提升,也会促进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3]。

(二)有助于让传统文化浸润舞蹈剧目排练过程

不同的传统文化在舞蹈剧目排练过程中进行交融及融合[4]。经过艺术学院舞蹈学院,舞蹈剧目排练课教学改革为传统文化的融入提供载体,传统文化会借此达到浸润效果。基于舞蹈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形式,让其文化内涵得到沉淀,让其历史在融入的过程中充分展现出来。借此,让舞蹈剧目展现传统文化的不同姿态,给人以传统文化的独特美感。最终,能够让传统文化在浸润的过程中得到完善和优化,得到认可,让传统文化借助舞蹈剧目排练呈现出韵律和肢体动作上的美。

(三)有助于推动舞蹈剧目排练效果的提升

通过舞蹈剧目排练课教学改革会直接提升排练的效果[5]。对传统形式进行变革,学生的接受程度会得到提升,参与热情也会逐步得到加强。通过舞蹈剧目排练课形式的调整,显示学生的主体位置。同时,融入不同的文化类型和文化载体形式,彰显文化本身的特色。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让排练效果提升的同时取得优质成效。借此,也会迎合社会发展方向,最终让排练效果满足观看者的需求,彰显时代发展背景和优势。与此同时,体现舞蹈剧目排练的生活追求和文化需求,彰显文化特色魅力,提升实际质量和成效。

(四)有助于优化相关人员价值观念

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是舞蹈剧目排练课教学改革的一项追求和目标[6]。除要完成传统文化的浸润以及提升排练表演效果之外,正确价值观念的培养、个人素养的提升也尤为重要。在舞蹈剧目排练课程改革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类型,有助于让相关人员形成正确价值观念。学生与指导教师均会形成正确思想,也会为其后续的实践、学习以及教学活动的展开奠定坚实基础。结合有效指引策略,提升和优化相关人员的正确价值观念和思维意识,进而实现相关目标,奠定进步和发展的坚实基础。最终,让正确的价值观念始终伴随相关人员的学习和发展。

三、舞蹈剧目排练课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一)结合信息技术,实现多元引导——教学改革

为促进舞蹈剧目排练课教学改革,在现阶段的教学实践环节中为促进舞蹈剧目排练课教学改革可以融入信息技术方法。转变以往教学过程中仅以教师为中心、仅以教师硬性教学为主的乏味形式。与信息技术背景下现代化的手段进行融合,让学生对不同的舞蹈剧目作品进行欣赏[7]。在鉴赏作品的过程中了解其精髓和动作的灵活点,并运用自己在舞蹈剧目排练过程中的经验和感悟,进一步让效果得到提升和强化。最终,也能够满足实践环节中呈现的不足,推动相关问题解决。

例如:融合信息技术方法可以向学生展示较为经典的舞蹈剧目内容。如:《白毛女》《红娘子军》《十面埋伏》等。借助信息技术展示经典的舞蹈剧目,让学生进行鉴赏,分析其成为经典的原因。并在日常的排练中在《秦王点兵》《草原女民兵》中融入经典元素,完成实践练习,拓宽学生眼界,丰富学生的艺术眼光。进而,让课堂教学中原有的硬性形式进行变革,让舞蹈剧目排练效果得到提升。在欣赏过经典的舞蹈剧目之后,可以引发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讨论,实现教学改革的同时,也会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达到互动氛围的构建。这样学生才能够通过讨论加深印象,融入自己的想法参与舞蹈剧目的排练。进而,让学生后续在舞蹈剧目排练中融入个性化元素,展现特色魅力。

(二)优化实践体系,促进理解思考——教学改革

为解决舞蹈剧目排练课程的单一化问题,为让教学过程在多元的基础上进行,要通过构建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形式,在实践中改变单一,走向多元高效。对传统、机械化的形式进行变革,满足学生的需求,提升学生的兴趣。在舞蹈课程排练过程中全面调动出学生的积极性,也在其中展现出舞蹈剧目排练的优势。另外,可以借助舞蹈剧目与实践活动的融合,拉近学生与排练之间的关系,增强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为激发学生的热情,在舞蹈剧目排练课教学改革过程中可以创建舞蹈剧目晚会或者是小型的排练PK大赛。以相同主题让学生参与舞蹈剧目PK排练大赛,如:《安徽花鼓灯大花场》充分发挥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不同的舞蹈剧目以特殊的呈现载体或者不同的动作呈现出来。另外,也可以在迎新、元旦、中秋等不同的晚会上,让学生将舞蹈剧目排练课中练习的相关内容呈现出来,如:《脊梁》和《黄河》。以实践体系的完善优化引导,让学生感知到剧目排练的优势和意义,增进学生参与排练的热情和积极性。进而,融入实践体系,增进学生对舞蹈剧目排练过程的理解和思考,推动教学改革,展现舞蹈剧目魅力。

(三)加强原创工作,提升重视程度——教学改革

在舞蹈剧目排练过程中要保证原创性,要不断地结合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完成教学改革。借此,才能够通过舞蹈剧目排练,促使学生形成艺术领域的自豪感。借助舞蹈剧目排练中原创工作的展开也能够进一步展现出舞蹈剧目排练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创造力及想象能力,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舞蹈剧目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展现自己的综合成果,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例如,在舞蹈剧目排练过程中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强化自身的能力。通过线上学习、线下学习、集体开会讨论等不同的方法,将先进思想和先进理念融入舞蹈剧目排练过程中。另外,要优化师资配置,同时要将学校的人文特色、教学方向、艺术特色等诸多角度的内容融入舞蹈剧目排练过程中。例如,在《翻身农奴把歌唱》的排练中,可以通过与学生交谈、讨论等不同的形式,也可以将学生的想法融入舞蹈剧目排练中。师生共同参与舞蹈剧目排练,发表自己的想法,增强其原创性,增强对舞蹈剧目的重视程度。进而能够借助舞蹈剧目展现学校特色、展示校园文化,让舞蹈剧目真正的与社会相融合,甚至走向世界。实现原创性的目标,还可以通过网上征集意见的形式,在网上查询先进、有效、趣味的方法,融合学生的所感所想,展开舞蹈剧目的排练。在此基础上进行原创和再创造,实现特色舞蹈剧目排练教学目标。最终,落实教学改革思想,呈现舞蹈剧目的精彩。

(四)营造优秀氛围,促进积极参与——教学改革

在舞蹈剧目排练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营造优秀的氛围。优秀的环境氛围会一改往日的机械、乏味、枯燥、硬性指引的形式。同时,在轻松的环境氛围中学生的参与欲望也会得到提升。舞蹈剧目的排练过程在轻松的环境氛围下进行,学生会主动参与,也会逐步感受舞蹈剧目的艺术性特点。在轻松环境下,让大的环境背景作为一种烘托,增进学生参与舞蹈剧目排练的热情。

例如:可以吸纳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鼓励学生针对舞蹈剧目《孔雀》的排练、歌曲的选择、舞蹈剧目背景的设计、人员的选择、走位以及不同动作发表自己的意见。借助轻松氛围让学生大胆交流自己的想法,积极讨论,也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在网络上所看到的、了解到的经典舞蹈剧目。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一改往日教师以自身为中心,硬性教学,乏味教学的形式,让学生能够受到尊重和认可,感受到自己的变化。同时,在参与中提升热情,显示以身为本的思想在舞蹈剧目排练课中的落实,真正意义上提升参与欲望,促进教学改革。

(五)创设主题活动,调动学生激情——教学改革

主题活动的开展可以直接展现学生的学习成果。通过主题活动的创设,学生对舞蹈剧目排练的热情度也会得到提升。在主题活动中,不仅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成果提供展示平台,教师也可以了解学生实际在舞蹈剧目排练中取得的成果。这样有助于后续教学改革计划的完善和调整,也有助于后续教学策略的变革,在符合需求、符合改革方向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科学指引。

例如,教师可以创设“舞动的语言”主题活动,让学生在主题活动中出演不同的舞蹈剧目。如,《踏歌》将排练的成果以及在排练过程中的相关收获呈现出来。第一步,展现成果:让学生出演不同的舞蹈剧目,感受自己的变化,体会自己的成长,形成信心。第二步,抒发想法:学生与教师均对舞蹈剧目排练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探究。同时,分享自己的想法,分享自己在排练过程中的感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新鲜方法和有效模式。第三步,畅想未来:教师与学生对未来的舞蹈剧目排练方法进行期许,并大胆提出主题和方向。注重教学改革,在主题活动中吸引学生的参与,调动学生的激情,为后续的舞蹈剧目排练埋下伏笔。

结" "语

综上所述,舞蹈剧目排练和优秀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传统文化是舞蹈剧目排练的灵魂和内涵,而舞蹈剧目又会成为传统文化的呈现载体。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进一步关注舞蹈剧目排练和传统文化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浸润舞者心灵,同时浸润群众的价值观,提升人们对舞蹈的审美能力,让观众在观看舞蹈剧目的过程中受到文化的熏陶,以此获取全面发展。最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促进群众整体素养的提升,彰显社会发展的综合实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宋家菀.探究原创作品《郸城罗敷》中人物形象“美”的塑造——以《罗敷行》为例[J].戏剧之家,2023(29):106-108.

[2] 杨丽珍,谭建斌.普通高校舞蹈学专业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剧目排练》课程为例[J].戏剧之家,2023(03):136-138.

[3] 彭晓虹.基于成果导向和美育教育的《剧目排练》课程教学重塑与创新设计[J].艺术评鉴,2022(15):95-98.

[4] 王婧轩.后疫情时代线上舞蹈教学的再思考——以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剧目课为例[J].艺术教育,2022(04):102-105.

[5] 胡晓波.舞蹈排练教育在大型团体操编排中的运用——评《创新性综合类高校舞蹈教育教学论》[J].中国高校科技,2022(03):113.

[6] 戴叶莹.艺术教育视角下气象精神融于高校舞蹈剧目排演实践探究——以《气象1980》为例[J].大众文艺,2022(06):176-178.

[7] 孟凡翠.想象,舞蹈表演中的重要因素——观第十三届“荷花奖”民族民间舞有感[J].戏剧之家,2022(18):126-128.

(责任编辑:韩莹莹)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策略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