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纠治食品浪费不良风气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2025-01-15徐兴利黄家伟

食品界 2025年1期
关键词:减损餐饮行业节约

目前,正处于制止粮食和食品浪费工作的关键阶段,需要常抓不懈,从生产、加工、消费等多个环节入手,通过制度建设、法律规范、社会引导等举措,使节约粮食、反对浪费蔚然成风,让每个人都成为节约粮食、制止食品浪费的践行者。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以下简称《反食品浪费法》)施行以来,食品浪费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在节约粮食和反食品浪费的同时,提升了人们的道德水平,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和民生福祉。

当下,我国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工作还面临不少矛盾和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粮食损失和食品浪费数据基础薄弱,统计调查评估制度还不完善,特别是餐饮消费环节中商务宴请、红白喜事等浪费严重,大吃大喝、过量点餐等不良风气仍然存在。

为进一步推进全链条粮食节约减损,制止餐饮浪费,促进形成全社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良好风气,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部署了粮食节约减损、全民节粮意识提升、餐饮行业反浪费、单位食堂反浪费、加强损失浪费统计调查等重点任务,旨在健全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完善粮食损失和食品浪费统计调查制度、标准规范和指标体系,降低餐饮行业、机关食堂、学校食堂、企业食堂等人均每餐食品浪费量,遏制餐饮浪费,推动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节约减损就是增产

在粮食生产中,减损就意味着增产。然而,机收、储存、运输、加工等环节或多或少会对粮食造成一定的损耗,如何减少上述环节造成的粮食损失,是实现粮食“增产”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行动方案》从强化粮食机收减损、减少粮食储存损失损耗、加强粮食运输减损、减少粮食加工损失等方面为节粮减损给出了指引。

以强化粮食机收减损为例,《行动方案》提出要制定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机收减损技术指引和机收作业质量标准,推广集中育秧、精量播种等技术,引导农户适时择机精细收获。此外,《行动方案》还提出要加强农机装备创新研发,实施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深入实施专业农机手培训行动,提高农机手规范操作能力,以达到全方位减少粮食机收损耗的目标。

粮食减损工作同样需要加强国际合作。《行动方案》提出,举办好国际粮食减损大会。发挥国际粮食减损研发交流平台作用,鼓励支持多双边节粮减损联合研究、技术示范、人员培训等合作交流。

提升全民节约意识

粮食减损工作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其不断深化发展令人欣喜,但粮食浪费现象也着实令人痛心。粮食以及由粮食加工制作而成的食品被端上人们的餐桌,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也维持着社会及消费市场的基本运转。但过量的、铺张浪费的需求则会阻碍社会发展。归根结底,真正能够遏制粮食、食品浪费行为的根源在于全民节约意识的觉醒和提升。想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从个人、家庭、社会等层面进行规范和引导。

《行动方案》提出,减少家庭和个人食品浪费。深化中国居民健康膳食研究,发布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和坚果类及烹调用油盐等5大类食物摄入量建议范围,倡导营养均衡、科学适量的健康饮食习惯,引导家庭按需采买、储存食材。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节俭操办婚丧事宜,遏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行为。

良好习惯的养成要从儿童、青少年开始,潜移默化中强化儿童、青少年节俭教育。《行动方案》提出,开展“青春守护中国粮”全国青少年节约粮食行动,将粮食节约作为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生活重要内容,推广开展“节约章”等红领巾奖章争章活动,常态化开展粮食节约志愿服务。把粮食安全教育、勤俭节约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国情教育等教育教学活动,通过学习实践、体验劳动等形式,开展反食品浪费专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形成勤俭节约、珍惜粮食的习惯。

制止餐饮浪费

近年来,得益于《反食品浪费法》的施行和“光盘行动”的深入开展,餐饮行业食品浪费现象有所减少。为进一步制止餐饮行业浪费,《行动方案》提出,引导餐饮服务经营者加强按需适量点餐提醒,明确标示并合理配置菜品和主食规格数量,积极推广小份餐品,主动提示剩余食物打包。鼓励餐饮服务网络平台支持商户积极参与反食品浪费。鼓励通过建立环保虚拟账户、授予节约积分、发放优惠券等方式引导消费者购买小份餐品。支持食品生产经营者、零售商等直接将符合安全和质量要求的食品定期捐赠给所在地的有关福利机构、救助机构。严格落实明码标价规定,餐饮服务经营者向消费者明示所提供餐饮及服务价格、套餐内各菜品价格。鼓励承办宴会的餐饮服务经营者与消费者约定反餐饮浪费义务,签订合同的可单列反浪费条款。鼓励消费者在外卖订餐时选择“无需餐具”、消费后参与“光盘打卡”等,探索在消费者反馈评价机制中完善反餐饮浪费有关内容。建立健全厨余垃圾分类收集、投放、运输、处理体系,推动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随着反食品浪费工作的不断深入,违反《反食品浪费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违法行为,也将受到更为严厉的惩治。《行动方案》提出,在餐饮行业食品安全监督检查中同频同步制止餐饮浪费,对不遵守反食品浪费有关规定的餐饮服务经营者按规定提醒约谈、督促整改。指导推行反食品浪费“简案快办”,从速依法纠正查处违法行为,公开曝光浪费食品等典型案例。

目前,餐饮服务中常见的食品浪费行为包括未提示消费者适量点餐,诱导、误导消费者过量点餐等。近年来,市场监管部门积极劝阻食品浪费行为,依法纠正、查处了多起食品生产经营者浪费食品的违法行为。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依法查处,既规范了餐饮行业秩序,减少了餐饮食品浪费,也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就餐氛围。

防范外卖成食品浪费“高发区”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工作节奏的加快,外卖餐饮需求日渐增加,已成为部分消费者的饮食“首选”。规范外卖餐饮行业营销行为,防止外卖餐饮浪费迫在眉睫。《行动方案》提出,规范外卖餐饮行业营销行为,将反食品浪费举措落实到业务全流程各环节。

近年来,我国网络餐饮行业发展迅速,外卖消费订单数量庞大,逐渐成为食品浪费“易发区”之一。市场监管总局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反食品浪费法》施行以后,外卖商家和网络餐饮平台积极落实法律法规要求,在防范外卖餐饮浪费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外卖餐饮浪费问题仍未得到根本遏制,离广大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个别网络餐饮平台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未能按照《反食品浪费法》要求,以显著方式提示消费者适量点餐;一些外卖商家设置营销套路,导致消费者过量点餐;一些外卖商家在菜品详情页未标明用量、餐食分量等信息,消费者难以正确估算食物分量,导致食物浪费等。

为进一步督促网络餐饮平台落实主体责任,规范外卖商家营销行为。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防范外卖餐饮浪费规范营销行为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市场监管总局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指引》结合网络餐饮行业特点,紧紧围绕防范外卖餐饮浪费的重点、痛点、难点问题,从规范外卖餐饮行业的营销行为入手,将反食品浪费举措落实到业务全流程的各环节,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外卖商家营销行为,落实网络餐饮平台主体责任,防范外卖餐饮浪费,营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

做好提示"规范宣传

做好拒绝浪费等相关提示、规范宣传手段是防范外卖餐饮浪费的第一步。

《指引》提出,网络餐饮平台要认真落实《反食品浪费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在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等应用场景以显著方式提示消费者适量点餐。鼓励平台在点餐、提交订单、订单完成等页面全流程发布文明点餐、厉行节约、拒绝浪费等提示。

《指引》还提出,网络餐饮平台要依法依规加强对平台内经营者发布的广告内容的监测、排查,禁止发布宣扬无节制饮食、过量饮食无害健康等违背公序良俗的违法广告。网络餐饮平台要采取必要措施加强平台内音视频内容审核监测,及时制止涉及餐饮浪费的直播等行为。

规范营销"加强培训

《指引》在督促网络餐饮平台发挥引领带动作用的同时,也对规范外卖商家营销行为提出了具体要求。

市场监管总局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指引》对外卖商家可能引发餐饮浪费的营销行为予以引导,明确相关环节防范餐饮浪费的具体要求。要求外卖商家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减少原料、成品浪费;不得制作、发布、传播宣扬量大多吃、暴饮暴食等浪费食品的直播或者音视频信息。鼓励外卖商家提升餐饮供给质量,合理设置起送价格,优化满减优惠机制,将珍惜粮食、反对浪费纳入服务人员职业培训内容,进一步引导外卖商家将反食品浪费举措落实到经营活动的全流程各环节。

加强损失浪费统计调查

值得注意的是,《行动方案》提出要加强损失浪费统计调查。对食品浪费行为开展分领域、常态化专项统计调查,能够得到全面客观的数据信息,从而为今后的反食品浪费工作提供数据支撑,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厉行节约、反食品浪费良好风气的形成。

《行动方案》提出,建立粮食损失和食品浪费统计调查制度、标准规范和指标体系。支持开展包括粮食、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在内的全口径食物损失浪费基础数据调查研究。分领域开展专项统计调查。常态化开展粮食生产、储存、运输、加工等损失统计调查。常态化开展餐饮行业、机关食堂、学校食堂、国有企业食堂等食品浪费统计调查,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食品浪费抽样调查。探索开展家庭及零售环节食品浪费评估,鼓励支持餐饮服务网络平台开展外卖食品浪费评估。

猜你喜欢

减损餐饮行业节约
合作社成了『粮保姆』每公顷地减损500斤
浅析新媒体背景下我国餐饮行业的营销策略
节粮减损,讲好中国“粮”言
科学减损就等于绿色增产
荣成市餐饮行业形成文明节约的新风尚
节约
节约
节约
节约从我做起
餐饮行业的万木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