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术语的失范与规范问题研究

2025-01-10何高琴粟明玥孙玉凤

中国科技术语 2025年1期
关键词:失范英语翻译

摘 要:为给教育术语失范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文章对文献中教育术语的代表性定义进行解构分析,构建了教育术语的概念体系。基于构建的教育术语概念体系,从失范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问题提出了几点教育术语规范策略。教育术语失范问题表现为教育术语概念外化、教育术语表达不准、教育术语理解泛化等,应当全面规范。

关键词:教育术语;失范;英语翻译

中图分类号:G40" DOI:10.12339/j.issn.1673-8578.2025.01.022

Devi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of Educational Terminology//HE Gaoqin, SU Mingyue, SUN Yufeng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solving the problem of educational terminology anomia, this paper deconstructs the representative definitions of educational terms in literature, and constructs a conceptual system of educational terms. Based on the constructed conceptual system of educational term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 of anomie and puts forward several strategies for standardizing educational term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problem of educational terminology anomie is manifested as the concept externalization of educational terminology, the inaccurate expression of educational terminology, and the generalization of educational terminology understanding.

Keywords: educational terminology; anomie; English translation

收稿日期:2024-10-10" 修回日期:2024-11-18

作者简介:何高琴(1985—),女,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学教学。通信地址:huxiao_lu@163.com。*通讯作者:粟明玥(1994—),女,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系,助教,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通信地址:871607553@qq.com。

0 引言

近几年,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教育学名词》《教育大辞典》《大辞海(教育卷)》等教育学专著相继发布,为教育术语的规范使用提供了指导。但是,当前关于教育术语的使用并未形成完整体系,教育术语失范问题屡见不鲜。因此,根据已有文献成果,研究教育术语的失范与规范问题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1 教育术语的概念

以“教育术语”“术语”等中文检索词和“educational terminology”等英文检索词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集中进行组合检索,获取10个具有代表性的“教育术语”相关概念,局部见表1。

根据表1进行教育术语代表性概念的进一步解构,得出:教育术语是凝聚着教育学知识的关键词,本质上是教育概念系统的语言符号,可为某个词、某个短语或者“词+短语+特殊符号”,可用于教育领域特殊概念的表达以及某种教育对象、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教育制度的阐释。

2 教育术语的失范问题表现

2.1 教育术语概念外化

现实生活中,教育术语概念外化问题较为突出。以全人教育为例,部分学者将其翻译为“holistic education”,形式上符合归化翻译策略,旨在帮助英语教育者与学习者寻找对应的术语,实质上为错误应用,类似误用还涉及“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英语翻译中的教育术语外化不仅未充分体现目的语指链的过程,也无法完全传达原文含义。

2.2 教育术语理解泛化

理解教育术语是教育术语应用的重要一环。在当前教育术语理解层面,语义泛化问题较为突出,如最初语义持续减弱、使用范围持续扩展、使用方法持续增多等。比如,在教育理论层面,生命教育具有高度抽象性,最初为生命安全教育,实际应用中伴随语义泛化解读,不仅开始应用到不同学科的课程教育实践中,而且进一步延伸到二元对立师生关系消解、宽容课堂管理制度构建、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关系弥合中,加剧教育术语理解的困难。

2.3 教育术语表达不准

教育术语表达不准问题是教育术语失范的主要表现,频繁出现于学术研究、日常教育、教育政策中。比如,“德育”“体育”均为偏正结构,本身含有“教育”的含义,但在已有学术研究成果《新时代德育教育中的人文关怀渗透路径研究》《学校体育教育对青少年体质健康影响的研究》中,在“德育”“体育”后添加“教育”,不仅影响语义搭配逻辑性,而且对教育术语的表达准确度造成了干扰[5-6]

3 教育术语的规范策略

3.1 整理教育术语概念

为控制教育术语外化现象,应根据索绪尔的“所指”“能指”关系,将教育实践视为“所指”,将教育实践的发展视为实践对教育术语概念的反抗,全面梳理其词源发展与所指变迁。比如,可以借鉴香港浸会大学办学愿景中关于博雅教育的表述,将博雅教育统一翻译为“liberal arts”,同时借鉴香港浸会大学办学使命中关于全人教育的表述,将全人教育的英译术语整理为“the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person”。在初步控制教育术语英译外化现象的基础上,可以从功能对等视角着手,将需要翻译的源文本作为主文本,提炼主文本中大量教育术语,并根据“传达信息”“语言顺畅且符合翻译语言惯例”“传达主文本风格”“读者反应类似”的标准,综合利用直译法、零译法、意译法、比较法等方法,完成英语教育术语全称与缩略词的准确翻译。在翻译教育术语时,应兼顾读者的理解能力、知识背景、可接受程度,借助合乎汉语规范进行主文本信息的准确表达,突破文字表面的完全对等,而实现翻译文本和主文本功能层面的对等。

一方面,对于本源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教育术语全称,主要采用直译法、意译法等方法,实现英语教育术语和汉语教育术语的功能对等,比如,语域“register”,学期论文“term paper”,语言能力要求“language proficiency requirement”。部分情况下,可以选择比较法,比如从开展教育的方法来看,比较“lecture”与“seminar”在开展模式、达成目标方面的差异,并借鉴柯林斯英汉双解大辞典和维基百科进行教育术语的整理。其中“lecture”涉及教育领域讲座、讲授,可解释为专题讨论会,由教师指导小组学生参加的研讨班,包括主持、演讲发表、分享经验、总结讨论几个程序;“seminar”涉及讨论,可解释为小组研讨会,由学生共同围绕特定话题进行讨论,包括发布话题、发表意见、信息反馈等几个程序。

另一方面,对于英语教育术语全称简化后缩略词,可以采用零译法直接引用,也可以采用直译法,比如,问题式学习“PBL”,评估任务设计“ILO”等。在直接翻译英语教育术语缩略词时,还需要考虑上下文语境进行准确推断,确保翻译内容在原文中符合基本逻辑。

3.2 深入理解教育术语

教育术语是对教育定义的简化,也是对形成教育定义具体性教育概念的凝结。针对教育术语理解泛化问题,应从线下教育、线上教育两个层面,纵向加深对教育术语理解程度。

一方面,在线下教育过程中,根据教育术语从“专”到“杂”的泛化趋势,从语言学、文学理论、文章学三个维度,勾勒学科知识视域下的教育术语清单。局部教育术语清单内容见表2。

在表2教育术语清单整理的基础上,聚焦缺乏明确学科理论依据的教育术语,借助嫁接式、生造式手法进行理解。比如,根据知识描述理论,分析教育范围内无法找到明确来源的教育术语,包括以小见大、补叙、分叙等。同时,利用词源梳理的手段,搜索语料库与数据库中关于某一教育术语存在的最早记录,并找寻教育术语与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材教辅资料、教师用书的最初联系,进行教育术语含义的辩证。若发现教育术语存在泛化情况,应立足当下教育范畴,及时纠偏谬误。

另一方面,在互联网和教育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教育术语理解泛化问题愈发严重。因此,应聚焦线上教育领域涌现的教育术语及内涵,结合多维度教育术语关系,深入理解。常见术语见表3。

根据表3,为进一步加深线上教育术语的理解,利用比较法,对内涵类似的术语进行对比,如微课与翻转课堂。微课以短小精悍视频资源著称,视频时长在5~10分钟,适合碎片化学习、针对性指导,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翻转课堂强调学生课前自学,翻转课堂开展的主要资源支撑是微课,另外常搭配随堂测试题、多媒体课件、课程讲义、日常作业等。由此,微课是学习资源,支持翻转学习;翻转课题是教学形式,可应用微课资源进行课前导学。

3.3 准确表达教育术语

教育术语经历了萌芽期、形成期、发展期,初步形成标准化框架,但表达不准确问题隐含的负面影响仍然存在。因此,应立足教育术语理论,遵循规范化、共识性、简练化的原则,进行教育术语标准化编撰体系的完善构建。在构建和编撰教育术语标准化体系的过程中,应聚焦教育术语的一词多义、多词一义现象,避繁就简,着重摒除模棱两可的问题。同时,以概念为依据,进行教育术语标准的层级划分,规范整理术语集,比如,沿着“课程-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程序进一步整理教育术语集。在程序确定后,进行合理编码,定位详细信息。比如,1表示课程,1.1为课程类型,1.2为课程开发,1.2.1为课程开发模式,1.2.1.1为目标模式等,确保教育术语表达的准确性、严谨性与科学性。需要注意的是,教育术语标准化体系并非一成不变,应当根据时代发展、教育改革进程,及时进行标准调整、更新、完善,适应教育科学化发展规律。特别是英语教育领域的日用化工术语,内容变化和更新速度较快,应遵循准确性、文化适应性、可读性原则,综合运用意译、文化翻译、直译、功能对等系列手段,更新教育术语标准化体系,为教育工作规范开展提供充足支持[7]

教育术语是一个涉及多学科领域的概念,兼具物理意义和抽象意义。因此,在教育术语标准化体系编撰的基础上,可以教育信息传递的视野聚焦性为前提,从主观层面统筹多领域学者对教育术语自发沟通、系统研究与交流的内容,开展更加规范的教育术语协调工作,加快教育术语的准确表达体系完善与发展[8]。比如,针对《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新增教育术语,可以协调相关课程教育术语的表达体系,包括“核心素养”“语言能力”“立德树人”“思维品质”“学习能力”“文化意识”“路径”“真实情境”“大单元”等。随后,以“核心素养”为核心词,聚集“学生是英语学习主体”“教师是英语学习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理念,识别阐释事件本身,凸显教育术语所表达教育对象或行为的概念化课题,准确表达英语学科特有的教育术语,为具体应用提供指导。

4 结语

综上所述,教育术语是教育概念系统的语言符号,也是某种教育对象、教育行为、教育理念、教育制度的表达载体。当前,教育术语失范问题集中表现为教育术语概念外化、教育术语表达不准、教育术语理解泛化等。针对问题表现,应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全面梳理教育术语,并从功能对等视角整合英语翻译中的教育术语,准确表达教育术语,从根本上解决教育术语理解泛化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陈雄飞.从“全人教育”英译看教育术语的外化[J].现代教育论丛,2020(4):25-32.

[2] 张荣伟,邱心玫,于晨芳.关于增设《教育术语学》课程的三个基本问题[J].教育评论,2022(12):28-33.

[3] 约翰·N.霍金斯,谷贤林,杨晨曦.全球化、国际化和亚洲教育枢纽:我们需要一些新的术语吗?[J].世界教育信息,2022(2):35-40.

[4] 韩雨欣.教育术语学研究刍议[J].教育研究与评论,2023,(2):39-43.

[5] 徐新玥.新时代德育教育中的人文关怀渗透路径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4(15):130-132.

[6] 葛舒瑶.学校体育教育对青少年体质健康影响的研究[J].甘肃教育研究,2024(15):19-21.

[7] 王冰营.日化术语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翻译策略研究[J].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2024(8):1017-1018.

[8] 陈露,邱心玫.术语学视域下教育术语标准化刍议[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4(4):57-61.

猜你喜欢

失范英语翻译
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的石油英语翻译
中国谚语VS英语翻译
评《科技英语翻译》(书评)
“读题时代”网络新闻标题的失范与规范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网络话语权的实现及其引导
我国基层政府行政伦理失范的原因分析
我国新闻媒体报道失范及对策
透视高校英语翻译教学
试论如何提高英语翻译能力
课堂教学文化失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