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区域交通地理”选修课程综合育人策略探索
2025-01-10林雄斌饶继河韩子璇窦茜茜
摘 要:随着知识更新与社会经济演变,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凸显,这对未来地理教师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交通地理学作为地理科学类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计划的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综合育人价值。本文以“城市与区域交通地理”选修课程为例,从融入思政元素、大学—中学联动、强化实践教学三方面探索其综合育人机制,以期形成“思政—知识—实践—素质”贯通的课程建设与综合育人路径,助推地理科学类创新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交通地理;课程建设;思政教育;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207(2025)02-0077-04
新时代信息科技与社会经济变迁呈现出知识更新快速化、人才需求多样化等特点。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滞后于这种转型与重塑的演进步伐。在此背景下,为推动多维度人才培养路径的探索,需不断推进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方式和人才培养载体的创新,以适应新趋势、新科技、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学习需求,从而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和创新潜力,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地理科学(师范)专业是以培养中学地理教师为主的师范类专业,其选修课程的设置既反映了地理学科自身的发展需求,也体现了社会经济变革和教育创新的趋势,还有利于凸显本土化的教学素材与区域认知。这种更为灵活和多样的学习选择具有拓展知识与技能、提升专业素质的综合育人价值和功能。在地理科学专业的课程中融入综合性的实践教学活动,有利于提高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及专业技能,也是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紧密结合的需要[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交通是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与治理的核心要素,显著影响国土空间关联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作为经济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交通地理学是研究交通运输地域组织的格局、类型、演变与机制的重要学科[2],具有丰富的教学内容与综合育人体系。交通地理学具有“思政融入多、高基融合深、课程实践强”等特点,如交通地理学内容与中学地理教学知识点具有关联性,在交通与区域相互作用及城镇化等方面均有紧密联系。我国高校地理科学专业相关课程在实践方面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3]。基于此,本文以宁波大学地理科学(师范)本科专业的选修课程“城市与区域交通地理”为例,探讨课程综合育人的策略,重点剖析课程思政融入、大学—中学课程内容联动、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的探索过程,对培养地理科学类本科生知识、实践与创新能力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一、融入思政元素,凸显综合育人
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将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发挥课程育人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战场”,也亟须不断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发挥不同学科专业优势,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中,不断推进课程与思政的同向同行、相互赋能。当前,地理科学类的课程思政建设快速发展,但交通地理相关课程的实践案例相对较少,与之相关的课程思政探索,一方面多见于工科类交通工程、交通规划等专业的主修课程,通过挖掘课程本身蕴含的思政元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等;或从理论授课、上机实验、交流研讨等环节入手,细化思政育人目标,结合典型案例传递正确价值观[4-5]。另一方面,则多见于高等教育地理学核心课程,如世界地理、人文地理等专业必修课的建设与教学实践(结合“一带一路”倡议、美丽中国等战略,融合多样化教学手段,搭建教学新模式,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6]。
地理学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属性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蕴含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能融入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等多种场景。首先,立足交通强国战略与国土空间发展新趋势,“城市与区域交通地理”课程聚焦多模式交通体系属性特点及其与地理格局的互馈机制等问题,充分利用和发挥交通地理学内在特点与优势,在课堂、实践等不同环境中组织不同类型的教学,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其次,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促进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提升综合育人的有效性。最后,以实践教学强化育人效果,实现综合育人的核心目标。
1.优化课程结构,注重综合知识传授
不同学科课程具有其自身的知识结构、核心素养和逻辑框架。因此,要实现课程思政的融合,需把握课程特点、厘清知识逻辑,在深入理解交通地理学知识逻辑的基础上,聚焦国家发展战略及社会经济背景,发掘其与学科专业知识间的关联性,构建思政融合点。“城市与区域交通地理”从交通运输与空间结构出发,介绍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地理方法等,并面向交通规划与政策等实践需求,在课程内容逐步拓展的同时,加强了与浙江交通优势特色的结合,如港口交通、智慧交通、“四好农村路”等典型特色。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结合每一部分的内容特点,明确教学顺序、选择典型案例,以案例创设情境、联结思政、优化教学,为后续教学开展奠定基础。
2.挖掘思政元素,促进课程思政融合
课程思政在实施过程中易出现“为了思政而思政”的问题 ,并且生硬地融入会导致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的教学分离,降低课程思政成效。选修课程“城市与区域交通地理”在实施过程中,采用“课堂教学+课外实训+文献研判+课程论文”的教学形式,从多方面展开学习和综合素质的锻炼。通过前期的资料收集、实地调研、课程建构等环节,融思政培育于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中,使学生从课上听讲反思、课外实践实训、课后研究写作等环节全过程接触、感悟和培育思政观念。
3.强化实践教学,推动实践思政融合
课程思政的重点在于培育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情感态度作为一种内在要素,往往难以直接测量和评价,且学生的价值判断需要嵌于真实情境中,仅靠文字和语言难以达到预期成效。结合地理学实践性突出的特点,有必要开展野外实习、实训等活动,促进思政元素融入实践教学中。选修课程“城市与区域交通地理”在实训环节,根植于宁波市作为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和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城市的特色优势,结合宁波典型交通与区域发展案例,帮助学生理解交通地理的原理与过程。通过案例介绍、直观体验与实践分析达成思政教育目标,如通过宁波市轨道交通相关站点沿线空间开发的实训,理解轨道交通及交通导向开发(TOD)对周边土地利用和空间结构的影响,感悟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动影响。
二、大学—中学联动,协同综合育人
高中和大学作为育人的重要链条和关键环节,是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交汇点。在不断强化大中小学教育一体化和高基教育融合的背景下,明确地理课程在各学段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也是建设好地理科学类选修课的基础。交通地理学作为经济地理学重要分支,是研究交通运输地域组织与交通发展规律的学科,与中学地理“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等章节具有高度关联性。明确不同学段的目标与内容,加强课程间的关联性,利用交通地理学研究成果,有利于推动中学与大学教育的双向协同,实现多维度和综合性育人价值。
1.强化内在联系,夯实育人基础
高校地理科学本科专业是中学地理教师人才培养的主学科与“主阵地”。两者虽属于两个不同的学段,但具有内在联系性。一方面,中学地理课程的知识储备能为地理科学本科专业学习与教育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地理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能够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教学能力。可见,推动师范生开展中学地理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两者需要互融互促,才能形成良性循环[7]。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具有积累性,将基础性的地理学科知识安排在中学阶段,将高阶内容安排在大学阶段,有利于构成“初阶知识”与“高阶知识”的互动关系[8]。
对比分析高校“城市与区域交通地理”教学内容与高中“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内容可发现,高中“交通与区域发展”相关知识内容难度相对较低(包括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以及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经济与聚落的影响等内容),知识量较少,侧重于对原理及现象的描述;而高校“城市与区域交通地理”知识体系完整(包括交通站点/线路与网络研究、交通服务供给研究、交通与产业区位理论和增长的关联、交通运输与新地理格局的互馈作用机制研究等),知识量大,对现象、原理、成效、机制、策略等多方面描述更为深入。因此,通过“城市与区域交通地理”课程的学习与培养,处理好大学与中学“交通与区域”相关知识的衔接,有利于地理科学本科专业学生掌握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必备的理论知识并提升地理素养。
2.打破知识壁垒,完善课程体系
作为地理科学专业的选修课程之一,“城市与区域交通地理”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结合高中教材、课标、高考题等进行综合培育,有利于打破“大学—中学”知识围隔,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使课程体系更加完整。通过“城市与区域交通地理”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系统学习交通运输体系、交通对地理和空间变化的影响、交通与新地理格局的互馈机制等基础知识,在掌握交通地理学发展动态与前沿的同时,为今后中学地理中的“交通”“区域发展”等相关内容的教学打下扎实的拓展性理论与实践基础。
3.精选教学案例,强化目标对接
“城市与区域交通地理”课程教学过程中选取的案例素材要突出时代和前沿特点。紧扣交通强国战略下交通地理的新问题、新技术和新趋势,不断夯实学生的地理学科专业基础并强化批判性思维,培养中学地理教学实践所需的课程思政意识、综合教学及育人能力。这也符合高考改革与命题评价的变化趋势[9]。通过了解高考地理科目中涉及的交通与区域发展的考点,如交通网络、区域布局、城市化进程等,并借助案例教学建立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有利于将交通地理相关知识进行分层分类,进而从高考评价的角度加强“大学—中学”课程内容的联动,强化更全面的知识储备和运用能力。
4.丰富教学方式,重构教学角色
立足地理科学专业,培养中学地理教学研究人才[10],应不断促进课程教学方式的多元化,从传统的教师中心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式学习。例如,开展面向高中“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章节教学设计等教学活动,鼓励学生以协作的方式围绕交通运输系统某一主题展开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交通布局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加深对交通地理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形成教学主体与教学内容之间的互馈关系。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了交通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实现教学角色转换,培养了具有扎实交通地理基础的复合型人才。
三、强化实践教学,聚焦综合育人
“城市与区域交通地理”课程侧重“观察现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以推动交通地理实践案例教学[11]。结合实践教学体验与合作式学习思路,建立“理实一体”的课程教学体系(图1)。该体系以提升课程的综合育人价值为目标,以知识与理论教学为起点,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的相互结合,积极融入思政要素,使学生深刻理解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关系。鼓励学生阅读和分析前沿文献,进一步巩固并拓展新知识。课外,以小组合作的实践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在实际中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升其综合素质和情感认知,让学生分享学习实践成果,并进行组间交流互评与师生交流互评,以深化育人效果。在此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地理素养有较好提升,在思想品德、科研探索和职业素养等方面也能得到一定锻炼,凸显综合性、实践性和育人性特点。
1.强调综合性的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的任务是多元复合的,有利于通过强化多维知识讲授和综合育人目标,来提升综合素养的培养,并增强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为确保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相互合作、课堂展示、野外调查等活动使学生掌握交通地理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一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关注交通体系本身作为影响地理与空间变化因子及交通运输与新地理格局互馈作用机制的研究,掌握交通地理基础知识。二是拓展文献阅读,了解中外交通与城镇发展差异,既锻炼了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在文献阅读与思考中拓宽视野,又能培养批判性学术思维和创新思维,在实践中锻炼汇报展示能力。
2.突出实践性的教学过程
实践作为地理教学的重要方式,在地理教学中具有突出优势[12]。相较于纯理论教学,实践性教学对知识的建构更为主动,尤其是结合具体典型案例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学生从自身出发进行知识的探究与学习有利于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反思创新等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在“城市与区域交通地理”课程开展过程中,组织学生前往宁波市轨道交通典型站点,如邱隘东站、五乡站等进行实地调研,了解站点建设历程、建成后周边用地的类型分布和变化以及土地和住房价格变化等问题。同时,以小组为单位围绕预设问题进行调研,并对所获数据资料进行记录、整理和分析。最后,进行成果的汇报与交流。基于前期课堂学习与文献阅读,加之实践中的感悟与反思,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与创新思维。
3.注重育人性的教学价值
“城市与区域交通地理”的实践教学具有多重育人价值。首先,课堂的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应注重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融入,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科学精神、可持续发展理念等价值观。通过深入探讨城市和区域交通地理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还强化了他们在城市区域交通与发展中的角色作用,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通过文献阅读与分享,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交通地理前沿文献资料并深入讨论和分享,不仅使学生了解了行业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更培养批判性思维,使其从中获得启发,并提出新颖的见解和问题解决办法。此外,组织学生进行交通地理的实践研究,置身于实际体验场域,增强理论与实践联系,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终身学习意识。总体上,通过“城市与区域交通地理”教学实践,有利于学生提升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需要的综合能力。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改革不断强化多维度的育人价值,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不断凸显和重塑[13-14]。在加快推动交通强国战略的进程中,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与国土空间开发,以及开展交通地理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作为地理科学专业的选修课,“城市与区域交通地理”入选校级线上一流课程,在智慧树平台开设“慕课”,并且通过该课程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的探索,不断提升“专创融合”的探索应用,在中国地理科学展示大赛、省级“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取得较好成绩。作为地理科学类的重要课程,交通地理学蕴含较为丰富的育人价值,具有开展“课程思政”探究的典型性。通过丰富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能加强思政与知识的联系,在潜移默化中落实思政教育,发挥育人价值。同时,聚焦国家发展战略与发展趋势,加强专业知识与实践的关联,能够开阔视野,提升综合能力与素质。面向未来,交通地理学仍需探索多样化的育人途径,通过课程资源积累,深度挖掘课程思政教学元素,形成“思政—知识—实践—素质”贯通的教学模式,达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思政育人的综合目标。
参考文献:
[1] 侯雨乐. “中国地理”课程开展研学实践教学的探索[J]. 地理教育, 2020(12):55-57.
[2] 陈航, 张文尝, 金凤君. 中国交通地理[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
[3] 刘巧芹, 倪敏, 钱建秀. 高校地理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与中学地理教学匹配度研究[J]. 地理教育, 2023(1):75-78.
[4] 蒋玮, 沙爱民, 肖晶晶, 等. 交通强国战略背景下交通类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探索[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22(4):77-819138158a3af9ab6cec8820fb0f5715a0, 109.
[5] 陈娱, 朱婷. 面向交通强国的交通地理课程思政实验案例库设计[J].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2024,24(3):45-50, 67.
[6] 刘承良, 杜德斌, 李源. 服务“一带一路”的世界地理课程思政“金字塔”教学模式[J]. 世界地理研究, 2021,30(4):873-881.
[7] 徐丽娜. 高师与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有效衔接研究[D]. 延吉:延边大学, 2017.
[8] 杨延丽. 高中地理与高师教学衔接研究——以高师《气象学与气候学》为例[D]. 贵阳:贵州师范大学, 2019.
[9] 杨昀. 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视角探索高考地理试题的命制[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23(19):68-70.
[10] 王斌. 师范院校“地质学基础”的教学实践与反思[J]. 教育教学论坛, 2017(15):149-150.
[11] 林雄斌, 马仁锋. 交通地理课程的案例教学与教研培一体化启示[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42(3):110-116.
[12] 窦茜茜, 林雄斌.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人文地理实践活动设计——以“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为例[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23(4):68-70.
[13] 朱承熙. 试论《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变化——基于知识观的视角[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22(17):4-7.
[14] 李小燕. 基础教育视域下地方高师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研究[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21(14):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