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撷英
2025-01-10
摘 要:本文以“热带海岛上的沙漠”“北薯南种”等地理事象为基础,创设情境命制试题,主要从试题设计、试题解析、命题思路等方面探讨试题命制特点,体现试题考查的综合性与创新性,以期提高考生面对特殊地理情境试题的解题能力。
关键词:热点试题;试题设计;命题思路;试题解析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207(2025)02-0050-03
一、“热带海岛上的沙漠”试题设计
【试题设计】
海南岛全境位于热带,雨热充足,具有典型的海岛特征,但其西部昌化江河口一带却形成了热带沙漠景观。该区域年降水量约为1 000 mm,是该岛降水最少的地区,蒸发量为降水量的2.5倍[1],且夏季常伴有大风,是该岛风速最大的地区[2]。棋子湾沙地(图1)发育于昌化江河口附近,沙地面积广阔,是海南岛西部热带沙地发育最典型的地区[3]。
1.分析棋子湾沙漠景观的主要成因。(6分)
2.推测棋子湾的沙源,并描述其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沙丘的过程。(6分)
3.相较于我国西北地区,分析在棋子湾开展沙地旅游的区位优势条件。(4分)
4.有人提议通过封沙育林等措施将棋子湾沙地全部改造为林地,你是否同意该观点,并说明理由。(4分)
参考答案:1.①棋子湾地处黎母岭等山脉的雨影区,山脉阻挡了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前进,导致当地降水量少;②该地纬度低、气温高、蒸发量大;③当地风力强劲,加剧了干旱程度。 2.①沙源一:滨海沙滩。海水带来的泥沙沿海岸沉积,在风力吹拂下被搬运、沉降堆积形成沙丘;②沙源二:河流泥沙。河流在枯水期河漫滩裸露,风力搬运河沙,沉降堆积形成沙丘。 3.①独特的游览价值。棋子湾地处滨海,可将沙地游同海岛游结合,发展特色旅游模式;②客源条件较好。海南岛本为国际热门旅游地,每年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客源市场广阔;③交通便利。海南目前已建成环岛高铁与环岛旅游公路,交通便捷(任答两点即可)。 4.角度①:同意。将棋子湾沙地全部改造成林地,有利于增加绿地覆盖面积、改善空气质量、防止风沙侵蚀,对优化生态环境有积极作用;角度②:反对。将棋子湾沙地全部改造为林地,会破坏原有的沙地景观,不利于当地发展沙地旅游项目。
【试题解析】
第1题,通过图文材料呈现的昌江棋子湾地区地形、地理位置等信息,可从纬度、地形、风力等因素解释当地沙漠景观成因。首先,棋子湾纬度低,位于热带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其次,棋子湾地处海南岛西部,属于五指山和黎母岭的雨影区,山脉阻挡了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前进,故该地降水较少;最后,当地风力强劲,是全岛风速最快的地区,且位于滨海地区,地形平坦开阔,加速蒸发,从而加剧了该地干旱程度。
第2题,以沙源一为例,棋子湾的沙源来自附近的滨海沙滩,其沙源的空间移动过程可做如下推测:①大量沙粒沉积形成滨海沙滩。大量沙粒通过海浪和潮汐等作用被搬运至海边,不断沉积形成滨海沙滩。②滨海沙滩的沙被风力搬运。在海风吹拂下,大量沙子被搬运至距离沿海地区更远的地区。③形成沙丘。受风力减弱、地形等因素影响,沙子不断沉降堆积,最终形成沙丘,而沙丘体积不断增大、连结,发育形成沙漠地貌。需指出的是,以上只是对沙漠形成过程的大致推测,实际情况可能还受其他因素影响,表述合理即可。
第3题,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包括:资源的游览价值(资源条件、集群状况、地域组合状况)、区位条件(社会经济、交通、基础设施)、客源条件(市场大小、旅游半径)、旅游投资条件(环境承载力、政策)等。从资源游览价值来看,棋子湾临海,拥有西北沙漠所没有的海洋资源,地域组合和集群状况较独特,沙地游同海岛游相结合,可发展特色旅游模式;从客源条件看,棋子湾所处的海南岛为国际热门旅游目的地,区域影响力较高,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昌江棋子湾作为海南岛西海岸的重要景点之一,自然也受益于该区域整体旅游市场的繁荣;从交通条件看,海南已建成环岛高铁与环岛旅游公路,并建有棋子湾站,交通条件较为便利。
第4题,学生可从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两个角度进行作答。从生态保护角度看,将棋子湾沙地全部改造成林地,有利于增加绿地覆盖面积、改善空气质量、防止风沙侵蚀等,对改善生态环境具有积极作用;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棋子湾作为沙地景区,拥有独特的沙漠风貌。将其改造为林地,会破坏原有的沙地景观样貌,不利于当地沙地旅游项目的开发,进而可能减少当地的旅游收入,影响旅游经济发展。
【命题思路】
本题以昌江棋子湾滨海沙漠的形成机制、沙源的空间移动过程、滨海沙地旅游开发以及生态治理与产业发展的联系为载体,创设学习情境,并遵循封闭式和开放式问题相结合原则,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培养其形成多角度看问题的发散性思维[4]。试题图文结合,从地理成因、地理过程、区位优势和区域发展4个角度展开设问,重点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综合思维能力以及人地协调观素养,体现出试题设计的综合性、应用性与创新性(图2)。
1.创设独特情境,探析地理成因
本文通过结合昌江棋子湾地理位置图与相关文字材料,创设“热带海岛上的沙漠”这一独特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情境,产生“热带海岛上为何会形成沙漠”的好奇心,学生可通过深入解读图文所提供的信息,从多角度探讨该地沙漠景观的形成机制,增强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
2.发展空间思维,阐释地理过程
地理过程塑造地理现象。通过地理现象推断地理过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试题呈现了棋子湾周边的海洋、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旨在引导学生从空间综合的视角思考该地沙源,进而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与动态分析能力。
3.关注区域差异,比对地理区位
区域性是地理学最显著的特点之一[5],本题在设计上注重让学生从区域视角认识地理事象,并引导其运用区域比较思维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如试题引导学生关注“西北地区沙地旅游”与“棋子湾沙地旅游”的开发条件差异,调用旅游资源开发等相关知识,从资源的游览价值(资源类型、集群状况、地域组合)、区位条件、客源市场等方面进行比对,最终归纳棋子湾地区的区位优势条件,强化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4.聚焦人地关系,思量区域发展
人地关系问题具有一定区域性,高考试题命制应重视不同尺度区域存在的发展问题,全面考查学生对区域发展问题的认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6]。本题通过设计“是否要将棋子湾沙地全部改造为林地”这一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探讨生态治理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学生可分别从“封沙育林”和“旅游开发”两个角度思考其可能带来的影响。通过“强调后果”的方式加深学生对人地关系的理解,形成尊重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
·徐梦龙1,张胜前1,陈铭斌2,罗姗1,黄报玲1/1.南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530000);2.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三十三中学(530000)
通信作者:张胜前
二、“北薯南种”试题设计
【试题设计】
材料一:2015年,我国将马铃薯列为主要粮食作物。马铃薯是黑龙江望奎县的特产,也是该县特色经济支柱产业。近几年,黑龙江望奎县与广东省遂溪县展开“北薯南种”合作模式。遂溪县农业由种双季稻到发展“稻—稻—薯”模式,马铃薯收获后茎叶可回田。南薯市场价约为北薯的两倍,望奎县农民把整地机、播种机、马铃薯收割机等中大型种植机械运至南方使用,并融入智慧农业手段。
材料二:图3为广东省遂溪县“早造优质稻—晚造优质稻—冬造马铃薯”一年三造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1.分析黑龙江望奎县农民在广东省遂溪县种植马铃薯的科学技术优势。
2.从土地与市场角度分析广东省遂溪县发展马铃薯种植的有利条件。
3.阐述广东省遂溪县发展“稻—稻—薯”高效农业的社会经济效益。
4.分析马铃薯茎叶回田对土壤的有利影响。
参考答案:1.技术装备先进;种植经验丰富;信息化水平高。 2.冬季农闲,土地资源丰富;马铃薯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高;国家战略调整导致市场需求扩大。 3.提高耕地资源利用率与经济效益;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推动机械化、规模化种植,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 4.马铃薯收获后茎叶回田,提高土壤有机质;施用化肥减少,有效防止土壤板结,改善土壤质地。
【试题解析】
第1题,从农业科学技术角度分析,黑龙江望奎县种植马铃薯历史悠久,马铃薯是该县的特产与特色经济支柱产业,这说明马铃薯品质好且农民种植经验丰富;望奎县农民把整地机、播种机、马铃薯收割机等中大型机械运至南方,意味着其种植技术装备先进且马铃薯种植技术水平高;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南北双方合作形成“合作社+服务公司+当地农户”的专业化经营发展方式,融入智慧农业手段,意味着马铃薯种植信息化水平较高。
第2题,遂溪县原先是种双季稻、冬季农闲、土地休耕,给马铃薯种植提供大量种植空间。南方马铃薯市场需求量大、价格高、经济效益好;马铃薯被国家列为主要粮食作物,且“北薯南种”基于国家战略调整,马铃薯市场需求逐渐扩大。目前,黑龙江与广东两省正在打通马铃薯产业链,成立“北薯南种”发展联盟,在遂溪县形成“北薯南种”高效农业示范产业园,扩大马铃薯种植规模,打造优势品牌,提高种植效益。
第3题,广东省遂溪县发展“稻—稻—薯”高效农业,变一年两熟为一年三熟,提高了区域耕地资源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一年两熟变为一年三熟,优化了农业结构,提高合作地农民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大面积种植,利于机械化、规模化种植,促进乡村振兴,打造乡村振兴的样板;马铃薯已被国家列为主要粮食作物,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有利于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
第4题,马铃薯收获后茎叶回田,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质地,提高土壤肥力。马铃薯收获后种植早稻,由于有机肥含量高,化肥施用量大大减少,甚至可不施化肥,从而有效减少了土壤板结状况出现。
【命题思路】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提升粮食供给保障能力,深入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马铃薯被国家列为主要粮食作物就是在中央提升保障粮食供给能力战略背景下的具体实施, 旨在打造“粤西粮仓”。马铃薯具有耐旱、耐贫瘠、适应性强的特性,由于东北地区气候资源的制约,只能是一年一熟,漫长的冬季是农民的农闲时间,耕地不能产出;南方冬季农闲时间气候条件可满足马铃薯的生长条件,且马铃薯价格高,市场需求量大。通过“北薯南种”可对学生对于东北与南方的农业区位因素的掌握情况进行较好的考查,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与综合思维能力,并渗透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增进学生对当前智慧农业和乡村振兴的认识,促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育。
·陈继革,冯赛男,贾宏杰/浙江省台州市永宁中学(318025)
参考文献:
[1] 曾昭璇,曾宪中.海南岛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
[2] 廖继武,周永章,郑重.海南西部沙地旅游资源条件评价及开发——兼论海南环岛游的完善[J].经济地理,2009,29(10):1743-1747.
[3] 廖继武, 周永章. 海南西部资源环境一体化研究[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2, 28(2): 151-154,190.
[4] 魏子力,赵生龙.原创地理模拟试题的命制探究——以甘肃省中药材试题设计为例[J].地理教育,2023(5):38-41.
[5] 张甜.区域认知素养评价视域下的地理试题分析——以2022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卷为例[J].地理教育,2023(S2):67-70.
[6] 阚天奇,户清丽,陈宁.人地协调观素养试题设计评析:特点、问题与优化——以全国Ⅰ卷为例[J].地理教育,2018(6):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