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在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2025-01-09郭珍
[摘 "要]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需要懂英语、会英语且能够使用英语的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才来推动。目前,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人才队伍建设中,普遍缺少具备英语专业能力、跨文化交际意识的专业人才。为了培养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英语人才,本文主要以服务行业、企业、社会为导向,采用实践教学法,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英语教学内容、模式、评价的具体改革策略,以期提高该专业的英语人才培养效果。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专业 "英语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 "英语学科素养
课题:陕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一般课题“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理念下高职轨道交通类专业英”,编号:SGH22Y1649。
引 "言
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服务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为宗旨,以满足人才需求为导向,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强规划协同、注重产教融合,加快建设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逐渐提高,对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才的专业素养、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英语作为一门全球通用性语言,是每一名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学生必备的语言能力,学生只有切实掌握英语专业知识与技能,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英语沟通与交流能力、良好语言形象等,且能够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相关岗位上熟练运用,才能够服务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和社会。基于此,为了培养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学生的英语技能应用能力及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以服务企业、社会为导向,聚焦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对轨道交通类专业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要求,探索实践教学法,促进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为我国输送高质量的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英语人才。
实践教学法的内涵与作用
1.内涵
从广义上讲,实践教学是指除了理论教学之外的所有教学环节。从狭义上讲,实践教学是指教学计划之内的课堂实践活动、技能训练、综合实训、学生见习和实习、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对应,前者注重知识、技能的具体应用,重点是实践活动中发展真知,提高对知识与技能的应用能力,后者则侧重于对理论知识或内容的理解、感悟等。因此,对于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英语教学而言,实践教学的核心就在于英语知识与技能的实践应用与训练。
2.作用
实践教学作为现代化教育理念之一,对于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大有裨益。
其一,能够促进学生对英语单词、语法、句法、翻译理论等理论知识的应用转化,通过课题实践活动、技能训练、社会实践、企业岗位实习等学习实践,帮助学生们运用英语理论知识,为今后走向社会、进入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或其他行业夯实专业能力基础。
其二,能够帮助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的学生提前适应企业岗位环境、社会环境,意识到英语是一门实用性的语言学科,且了解社会、行业对自身英语能力、专业素养的要求。
其三,便于教师了解学生英语学习效果与技能掌握情况,体现出学习成果产出导向的理念,通过社会实践、岗位实践、课堂实践活动等不同实践渠道,检测学生英语学习成果。
高校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1.英语内容偏理论,英语实践占比低
英语本身是一门国际通用语言,也是一门实用性语言,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英语教学内容讲究实用性,英语教学需要突出实践性元素。但是,目前一些高校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英语教学内容的设计,主要集中于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翻译能力上以及增强学生词汇掌握量上,教学内容设计问题体现于:其一,英语教学内容设计仍未充分体现行业导向性,英语教材上的内容缺乏丰富、完整的行业技能、企业岗位元素,无论是英语词汇,还是英语语篇、句法、语法等,都无法体现行业岗位导向性。导致学生学习的英语知识、技能无法真正运用至岗位上,无法胜任岗位工作。其二,一些英语教师未主动根据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企业对英语人才需求,进行针对性的英语教学内容扩充,学生学习的英语知识无法与实际岗位联系。其三,英语教学内容上,未根据行业对英语人才需求,关注学生行业英语、商务英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发展。
2.教学场景单一,学生英语实践不足
目前,我国开办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的高校,在日常的专业英语教学上,仍然存在着教学场景单一的问题,体现为:英语教师开展词汇、语法、句法、语篇等教学,仅局限于学校课堂,教师在讲台上讲解,学生在讲台下听,满堂灌现象存在,说教式严重。一方面,许多高校的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英语课堂上缺少实践性元素,缺乏开展课堂实践活动,专业英语教师开展课程教学时,主要是在传统线下课堂上开展,单纯性凭借课堂几十分钟时间给学生讲解语篇、语法、词汇等知识,在讲解英语知识点时,学生们无法通过小组实践、个人实践进行英语知识与技能的形象化理解与掌握。另一方面,由于英语教师教学理念陈旧、平台缺失等缘故,缺少学校课堂之外的“第二课堂”,缺少校外实践,如:缺乏校企合作,为学生们提供岗位英语实训。缺少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们无法在现实社会场景下进行英语技能训练,这就导致许多城市轨道专业学生毕业后,所学英语完全无法满足真实岗位的要求。
3.教学评价机制受限,指标与方法陈旧
高校英语教学,不仅要做好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还需要开展好课堂教学评价工作,评价主体是学生,评价内容是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度、应用效果,同时要评价学生的英语思维、英语技能、英语兴趣及学习体验等,围绕着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综合素质等进行全方位评价,通过评价发现学生学习效果,找出学习不足,更好地完善后续的教学计划。目前,高校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英语课程建设,普遍存在着教学评价机制单一、陈旧的情况,表现为:评价指标单一,英语教师大多关注学生对英语单词、语法、句法的掌握,忽略学生英语翻译技能、表达能力与技巧等评价。英语教师普遍重视学生们的英语考试成绩,忽略学生们的实际英语素养,包括跨文化交际意识、行业英语读写技巧等等。评价方法上,也大多局限于课堂评价,通过课堂提问的形式完成,或通过日常的英语测试题、考试实现评价,企业在英语评价中参与度不足,评价内容与方法上都缺乏实践性元素。
实践教学在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中应用途径
1.优化教学内容
(1)聚焦行业用人需求,增加实务性英语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视域下,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时,应关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关注高校所在地的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企业对英语人才的专业技能要求,依据相关要求进行英语教学内容完善,确保人才培养的精确性。基于此,为了优化英语教学内容,笔者建议开展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英语人才需求度与要求调查,明确本专业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岗位与前往的领域,明确对应领域的用人要求,如:将来工作岗位极大可能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中的生产、服务、技术、管理等岗位有关,包括城市地铁的客服岗位、设备安装与调试岗位、车辆运行岗位、轨道管理岗位等等,无论是服务岗、技术岗还是管理岗,均涉及与外籍人员的沟通交流,也涉及英语相关的实务,涉及专业相关的技术。对此,教师可在现有的教材版本或日常教学中增加“站务、客运服务的交通基础知识”,选编与城市轨道交通相关的英语科技文章及说明文。增加“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和控制系统基本知识方面的英语科技文章及说明文”,如:ATO(列车自动驾驶)、ATP(列车自动防护)、ATC(行车自动控制)等知识。增加“城市轨道交通供电和电气设备方面的英语科技文章及说明文”,如各种供电方法及其构成等。
(2)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完善校企共育的英语内容
《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建设的指导意见》强调了深化校企合作培养模式,高校与企业建立互利共赢的协同育人机制,通过企业岗位实训、实习等,培养适应城市轨道交通需要的高质量人才。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英语教学内容革新,需要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学校与企业共同设置英语教学内容,例如现行的英语课程内容优化,总体上设计出“英语理论”“英语实训”两大板块,其中,英语理论应涵盖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知识、技能有关的词汇、语篇、语法、句法等内容,由学校教师负责完成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掌握。英语课程中词汇条目优化,词汇、短语、语法等均关联实际的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企业岗位,以相关岗位上经常提到的、需求的英语内容为主。语篇类型优化,根据学生的专业定位与未来岗位方向,重点规划出涉及岗位交流技巧、设备维护、客运服务、乘务运营等内容的英语语篇,让学生通过英语语篇学习,了解专业对应行业领域最先进、最有效的技能。英语实训方面,应涵盖口语训练、岗位翻译、英语科技文阅读训练等内容,让学生在岗位上进行英语技能训练。
2.创新教学模式
(1)立足课堂实践教学,模拟岗位情境创设英语活动
课堂实践教学是学生们英语学习的主要媒介,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学生,他们未来从事的行业主要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业,因此,英语教师进行教学时,可根据学生们未来的岗位导向,在课堂上创建模拟岗位情境的学习实践活动,让学生饰演岗位上的角色,运用英语进行技能训练。如模拟城市地铁的客服岗,在教室内让学生们分别饰演地铁客服人员、外籍游客、外籍工作者等角色,围绕着地铁客服岗的实务内容,通过英语进行交流沟通,在实务场景话题下进行交流、谈判,学生运用英语交流沟通时,教师指导学生语言沟通技巧,传授给学生必要的涉外礼仪,引导学生们从外籍人员的角度进行语言表达与理解,使他们树立起跨文化交际意识。通过这一课堂实践教学法,既训练了学生英语翻译、英语听读能力,也培养了学生专业素养、礼仪态度等,为他们今后走向岗位夯实能力基础。
(2)立足岗位实训平台,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进行英语教学
实践教学导向下,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英语教学需要立足校企合作,用活企业平台,组织学生们在企业岗位上进行英语技能训练与专业能力发展。例如英语教师与企业人员沟通,了解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企业对本专业学生的英语能力、素质要求,针对性优化现行的英语教学内容,同时,与企业达成英语教学的协议,英语理论知识讲解由学校完成,英语技能实训由企业提供岗位平台,每学期组织学生们前往合作的企业,学生在企业真实岗位上进行英语技能应用训练,如学生在设备安装与调试、设备维修与安全检验等技术岗位上实训,运用英语知识去解读、获取外国的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专业技术方案,翻译英语语言的设备说明书,甚至是通过英语与国外的技术团队、外籍工作人员等进行沟通交流,让学生们通过专业英语,完成岗位实务,训练学生们的英语应用能力,具备真正的英语本领。
(3)立足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运用英语参与社会服务
社会实践同样是实践教学的主要途径,对于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学生而言,通过社会实践,不仅可以训练英语翻译能力、表达能力,更可以提高英语语言的表达形象,增强对外交流与服务态度,为今后走向社会、岗位奠定基础。例如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英语教师进行《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英语》的“客运服务”章节教学时,章节重点是学生通过语篇学习了解客运服务场景,能够知晓地铁站、高铁站等公共场所的社交礼仪、客户服务方法等,同时掌握一些常用的英语词汇与语句,在客运场所进行英语表达。因此,为了训练学生们的英语翻译与表达能力,教师组织学生们到当地的地铁站或高铁站、火车站,穿戴印有学校标识的志愿者服务帽子、衬衫,使用英语面向游客服务。这一实践方法,尤其适合于我国北京、上海、深圳等发达城市及内陆的旅游型城市,由于城市优势,地铁站与高铁站往往是外国游客来往频繁之地,教师指导学生们主动利用英语与外国游客沟通、交流,运用在校期间所学的英语翻译知识与技能,去翻译外籍人员的语言,学生们与外籍人员沟通中,训练英语翻译本领。学生跟随教师,一同使用英语技能与外籍人员交流、沟通,指导学生观察教师与外籍人员沟通、交流时的语气、措辞、态度、表情等,学生运用英语交流沟通时,注意指导学生语言沟通技巧,传授给学生必要的涉外礼仪,由此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更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文化品格、职业态度与意识,为学生奠定核心素养基础。
3.完善教学评价
(1)增加英语实践评价指标占比,完善英语评价体系
新时期,加快高校教育质量评价机制改革,不仅是高校开展好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课程规划、人才培养等工作的基础,更是提升高校整体办学质量的根本出路。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英语教学改革,需要做到教学评价指标的优化,改变过去英语教学评价重考试分数、轻知识应用,重理论知识掌握度反馈、轻英语技能训练评估的不良现况,重点增加英语实践评价指标占比,如:英语课程评价指标上,评价要点突出对学生英语表达技能、英语写作技能、英语翻译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专业知识、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术语、职业素养等指标的关注度。每一个评价指标均设置相应的等级,如:划分为A、B、C、D、E五个等级,A优(90—100分)、B良(80—89分)、C中等(70—79分)、D及格(60—69分)、E不及格(0—59分)。具体教学评价时,注意对学生每一个指标的评价与测试。
(2)学校、企业、社会协同评价,提高教学评价转化
实践教学在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中应用,英语教学模式创新的同时,英语教学评价方法也需要随之变化,如此才能够确保实践教学贯穿于英语教学体系的全过程。英语教学评价方法上,重点是突出实践要素,基于上文提及的岗位实训平台、社会实践平台的创建基础,用好第二课堂,学生在岗位实训时,对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素质表现等进行全方位评价,英语教师、企业人员、学生三方协同评价,实现教师评价、第三方评价、学生互评的有机结合。借助社会实践机会,教师对学生的英语技能水平、英语专业素养等进行评价。通过英语教学评价,检验学生的英语学习成效,发现学生们英语学习成果。同时,教师做好每一节课堂的评价,结合着学生的测试成绩、活动表现等实施全面评测。另外,英语教学评价的目的与功能应凸显,英语教师应基于对学生英语专业素养与能力评价基础,发现学生们的学习不足,发现教学漏洞,并进行教学反思、问题剖析,制定好下阶段的英语教学改进方案,不断优化英语教学方法,更好地为我国培养高素质的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英语人才。
结 "语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快速发展,对相关专业人才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无论是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客户服务岗位、技术岗位还是对外贸易岗位,均需要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英语技能水平高的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才。高校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英语教师肩负着人才培育的光荣使命与艰巨任务,需要根据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对相关专业学生的英语素养与能力要求,进行相应的英语教学模式创新,构建以训练学生英语技能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意识、良好语言形象等为主的英语实践教学机制,更好地为我国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吴敏.立德树人背景下高职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探析——以轨道交通类专业为例[J].英语教师,2023,23(7):55-58.
[2]李晴,刘桂芳,徐莹晖.城市轨道专业英语教学融入课程思政的研究——以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2(2):50-53.
[3]王雅.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运人员英语能力标准探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3,26(2):177-178.
[4]吴文明.任务教学法在高职院校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客运服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3,26(1):267-268.
[5]吴冰.行动导向的高职院校轨道交通专业英语课程改革探索——基于“三教”改革背景[J].成才之路,2023(24):61-64.
[6]王丹.MOOC环境下PBL教学模式在高职行业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以轨道交通英语为例[J].海外英语,2019(10):259-260.
[7]盛嘉璐.基于云班课的《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英语》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J].才智,2020(20):88-89.
[8]廖方圆.基于“智慧地铁”建设发展需求的高职院校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英语教学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2,25(4):30-31.
[9]郭爱萍.高职院校专业英语口语教学中文化融合方法探究——以《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英语口语》教学为例[J].海外英语,2022(4):198-199+230.
[10]刘璐.探析以能力培养模式为基础实现的英语口语教学评价体系——以轨道交通客运服务英语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8(5):91.
(郭珍: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