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质生产力时代绿色创新对科创企业创新能级的影响

2025-01-01邵杰胡永铨

商场现代化 2025年1期
关键词:绿色创新绩效新能源汽车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1BGL039);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9NDJC193YB);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院级重点课题(202209);桐庐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立项课题(20230202)

摘 要:新时代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对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如何更好地推进绿色创新政策落地以做好政企协同,并引导企业在响应国家政策的同时走好自身的发展路线尚不清晰。绿色创新是科创企业提高创新绩效、实现服务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本文基于扎根理论对科创企业发展策略构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绿色创新策略包括管理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领导者能力等六项策略。因此,本文对科创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管理启示和理论价值。

关键词:绿色创新;企业创新政策;新能源汽车;绩效

一、引言

中国十分重视数字化与绿色化的战略地位。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强调,必须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未来产业,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增强新发展动能。“双碳”政策是我国当前的重要发展要求,而创新是引领发展的首要动力。“绿色创新”作为推进绿色发展的关键途径,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基础和必要条件。在当前阶段,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成为中国必须解决的难题。研究表明,绿色发展、创新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绿色创新能够实现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的有机融合。因此,绿色创新作为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关键手段,显得至关重要。新能源汽车产业具备可应用面广、可操作性强等优良特点,在2021年成为炙手可热的新兴朝阳产业。例如,比亚迪公司在新能源行业遥遥领先于其他企业,准确把握市场定位,不断升级更新技术,为实现全方位电动化发展做出了努力,也为新能源汽车制造业的快速增长做出了贡献,代表着中国新能源品牌的迅速崛起。

本文基于扎根理论,通过案例研究提出科创企业发展策略,探析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

1.新质生产力的概念与结构维度

已有学者对新质生产力一词进行了解释,详见表1中关于新质生产力的文献综述。以上学者的定义将新质生产力的基本特点总结为三点:一是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中国的本土化和现代化进程;二是为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方针;三是为传统生产力的变革和飞跃提供了独特的解决方案。这些特点不仅仅是对新质生产力的简单定义,更是对其在中国社会和经济中发挥的作用的深刻阐述,展现了其在推动国家发展和进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本研究界定新质生产力为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的首发者,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突破并发展起来的生产力。只有当我国在这一领域取得领先地位,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赢得先机、掌握主动权。因此,我国必须将科技创新作为不竭动力和源泉,打造国家核心竞争力,以此为基础发展新的生产力。通过这种方式,我国才能够赢得未来的发展优势,在全球新一轮发展中赢得主导地位。因此,唯有不断推进科技创新,不断培育新的生产力,我国才能在世界舞台上实现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2.绿色创新的概念与结构维度

学者们对绿色创新策略进行了多角度阐述,具体见表2。

多位学者从不同角度讨论了绿色创新,包括管理、产品、流程、供应链以及领导者能力和技术创新等方面。这些学者强调了高质量发展、绿色转型、碳交易,以及绿色产业政策对于推动绿色创新的重要性。本文将学者们的研究结果概括为:管理创新、产品创新、流程创新、链条创新、领导者能力和技术创新。

3.新质生产力与绿色创新对科创企业创能创级的影响关系

目前,研究绿色创新已被证明为科技创新企业转型升级和提升绩效的重要策略之一。已有研究显示,绿色创新与科技创新企业的绩效呈正相关。这表明,通过推动绿色创新,企业可以实现更好的绩效表现,进而提升竞争力。因此,积极探索和推动绿色创新将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长期成功的重要路径之一。张兰等(2023)认为,政府在促进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发展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政府可以调动企业创新系统内外部的资源,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持。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协同作用是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核心。在这一过程中,绿色创新政策的实施可以帮助科技创新型企业在技术产品、商业模式和产业链等各个层面形成创新体系。燕紫琲(2024)分析了国三类环境规制工具和比亚迪公司的创新状况,提出了环境规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命令与控制型、市场激励型和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共同作用于比亚迪的创新绩效。具体来说,环境规制对比亚迪的创新投入和产出都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作用。钟颖(2021)从绿色创新过程绩效和绿色创新产出绩效两个维度,认为比亚迪绿色创新绩效在政府补助的扶持下略有提升但不够突出,并且企业应当提升绿色研发产出效率,并强化自主创新意识。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看出,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环境规制对企业的创新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企业应当结合政策和规制的要求,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政府也应当继续加大对绿色创新的支持力度,促进企业在环保和创新领域取得更大突破。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1.研究方法

本研究旨在探究绿色创新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绩效的影响。通过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本文将结合文献回顾中的相关研究成果,以期深入探讨绿色创新在企业绩效提升中的作用。

(1)扎根理论是一种由Barney G.Glaser和Anselm L.Strauss于1967年提出的定性研究范式。该方法以一套严谨的分析程序为基石,其中数据编码是不可或缺的核心步骤。通过三级编码流程,即从数据的本质出发,逐步抽象至理论层面。在本文中,我们采用了程序化的扎根理论方法,具体编码过程包括:首先,进行开放性编码,此阶段主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提取出初步的概念和范畴;其次,进行主轴编码,对初步提取的概念进行归纳和重新组合,提炼出主要范畴和次要范畴;最后,进行选择性编码,进一步精炼出核心范畴,并构建核心范畴间的逻辑关系模型。

(2)本文的资料收集工作主要通过三种渠道展开:①从CNKI、维普网收集相关论文,包括期刊论文、硕博论文;②访问企查查等网站,从高校资源内部获取相关报告;③从百度、相关公众号上收集相关报道和政策新闻。在搜索过程中,我们以“比亚迪”为关键词,经过筛选,共获得了120篇相关资料,其中期刊论文占据主要部分,共计80篇,硕博论文21篇,会议论文6篇,此外还包括了30篇相关的新闻报道和政策新闻。

2.研究设计

(1)开放性编码。通过对资料的整理分析,提取初始化概念和范畴。鉴于初始化概念的众多性质,本文选取数据库中的前6个进行列举。具体示例可参考表3,展示了本文的开放式编码方法。

(2)主轴编码。主轴编码通过分析各初始化范畴之间的联结关系,归纳总结得出6个主范畴和16个副范畴。6个主范畴包括产品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政策环境、市场环境、领导者能力。本文以表4展示了主轴编码的示例。在主轴编码的过程中,研究者需要深入思考这些范畴之间的关系,总结出各自的特点和作用。通过主轴编码,可以更清晰地了解研究对象在各方面的表现和影响力,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提供有力支持。

(3)选择性编码。通过选择性编码对主要概念进行再次细致分析,得出了核心概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模型。本文通过对“产品创新”“管理创新”“领导者能力”进一步分析初始化概念及范畴,发现这3个主范畴旨在提高企业内部核心竞争力。此外,本文还确定了两个核心概念,即内部竞争策略和外部环境策略,它们对企业的发展和竞争至关重要。整个提炼过程如图1所示,展示了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4) 理论饱和度检验:为确保提炼过程的准确性和完备性,本研究对数据库中的资料进行了随机抽样,并进行了详尽的三级编码分析,详见表5。在编码过程中,并未发现新的范畴或关系,这一结果充分证明了提炼过程的理论饱和度已达到较高水平,从而保证了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四、研究结果及讨论

本文依据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提炼并构建了一套绿色创新策略体系,涵盖了管理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三大核心领域,同时充分考虑了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等外部因素,以及领导者能力这一关键内部因素。

1.管理创新

管理创新在科技创新企业的绿色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以比亚迪为例,其成功不仅仅在于技术的领先,更在于其管理模式的创新。通过优化内部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比亚迪确保了绿色创新战略的有效执行。同时,公司还重视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和环保观念,营造了一个全员参与、共同推动绿色创新的积极氛围。这种管理创新不仅提升了企业的创新水平,也为行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借鉴。因此,管理创新是科技创新企业实现绿色发展、提升创新绩效的重要途径之一。

2.产品创新

在本文的探讨中,产品创新被确立为核心主范畴之一,并进行了详尽的研究与分析。产品创新涉及产品质量、产品性能以及核心能力开发等多个关键副范畴,这些方面共同构成了企业提升内部核心竞争力的基石。通过持续的产品创新,企业能够有效满足市场需求,提升品牌影响力,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本文深入剖析了产品创新的内涵和其在企业竞争中的核心作用,为企业制定和实施创新战略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3.技术创新

科创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的推动。比亚迪作为一家成功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比亚迪一直致力于技术研发,特别是在电池技术、驱动系统和智能控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随着技术创新的不断深入,比亚迪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带动了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可以说,技术创新是科创企业实现绿色创新、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手段。只有不断地投入研发,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除了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力,技术创新还为整个行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普及,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传统燃油的依赖,实现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技术创新不仅关乎企业自身的发展,也关乎整个社会的绿色转型。在未来的发展中,科创企业应当继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推动绿色产业的蓬勃发展。

4.政策环境

在政策环境方面,中国高度重视数字化和绿色化的战略地位,积极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考察和座谈会中强调了绿色发展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面。这些举措旨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的动力。在这些政策的支持下,绿色创新已成为科技企业实现创新绩效和服务化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企业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能够依托绿色创新来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这不仅有利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提供了新的机遇。因此,企业应当积极把握这一政策机遇,加大绿色创新的力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双赢局面。

5.市场环境

市场环境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全球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然而,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国内外众多企业纷纷涉足这一领域,使得市场争夺愈发激烈。与此同时,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和需求不断攀升,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潜力。但是,政策调整、技术更新换代等不确定性因素也给市场环境带来了挑战。因此,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灵活应对市场变化,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6.领导者能力

领导者能力在科创企业的绿色创新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卓越的领导者能够敏锐地洞察市场脉络,精准把握政策导向,引领团队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等多个维度上取得显著成果。他们具备战略眼光,能够为企业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同时,他们也善于激发员工的创新潜能,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因此,加强领导者的能力培养,对于科创企业推动绿色创新、提升整体创新实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五、研究结论

绿色发展成为近年来世界各国应对资源与环境挑战的共识方案,中国政府也明确指出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低耗能、低污染的新兴产业,如何使新能源汽车产业不仅实现绿色发展,而且实现高质量的绿色发展,还存在亟须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探索了绿色创新策略,形成科创企业绿色创新策略构建模型,企业外部环境策略包括绿色创新政策完善、绿色创新体系标准化,企业内部核心策略包括绿色核心技术研发、精细化管理、基础设施完善以及人才培养。

本文的政策建议是,继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企业的税费负担。在经济绿色转型的大趋势引导下,企业往往具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基础进行绿色转型,从而使得税收激励形成了更加合意的政策效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强调:牢牢把握东北的重要使命" 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N].人民日报,2023-09-09.

[2]伦晓波,刘颜.数字政府、数字经济与绿色技术创新[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2,44(04):1-13.

[3]张贇豪.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汽车制造业价值创造研究[D].兰州:兰州财经大学,2023.

[4]高帆.“新质生产力”的提出逻辑、多维内涵及时代意义[J].政治经济学评论,2023,14(06):127-145.

[5]张林,蒲清平.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理论创新与价值意蕴[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9(06):137-148.

[6]李政,廖晓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历史和现实“三重”逻辑[J].政治经济学评论,2023,14(06):146-159.

[7]王珏.新质生产力:一个理论框架与指标体系[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54(01):35-44.

[8]肖静,曾萍,章雷敏.地区数字化水平、绿色技术创新与制造业绿色转型[J].华东经济管理,2023,37(04):1-12.

[9]朱东旦,罗雨森,路正南.环境规制、产业集聚与绿色创新效率[J].统计与决策,2021,37(20):53-57.

[10]熊晓炼,樊健.金融科技与制造业绿色转型协同演化机制及区域协同差异——基于哈肯模型的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2,39(11):63-73.

[11]谢琨,徐晓玲.双重环境规制、绿色技术创新与制造业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J].现代管理科学,2023(03):103-113.

[12]邢会,贾胤婕,陈园园.开放式创新驱动制造业绿色转型了吗——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2,39(24):40-49.

[13]张兰,任杏,梁毕明.绿色创新政策赋能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基于比亚迪汽车的案例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23,44(11):111-128.

[14]燕紫琲.环境规制对新能源汽车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研究——以比亚迪公司为例[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24.

[15]钟颖.政府补助下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研究——以比亚迪为例[D].广州:暨南大学,2021.

[16]王剑思,胡永铨.“智慧助力”:新制造企业智慧物流策略构建研究[J].现代商业,2020(34):15-17.

[17]吴少辉,胡永铨.数字经济时代传统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发展研究[J].商场现代化,2021(04):166-168.

作者简介:邵杰(2003— ),男,汉族,浙江杭州人,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本科在读,主要从事商务英语、商科企业研究;胡永铨(1965— ),男,浙江杭州人,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管理学院教授,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研究中心研究员,浙江工商大学数字创新与服务型制造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组织变革、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

猜你喜欢

绿色创新绩效新能源汽车
基于网络与PFI理论的企业绿色创新前因后果研究
企业绿色创新驱动因素研究的文献综述
浅谈新能源汽车的概况和发展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及分析
关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若干思考
基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关于高校教师绩效评价实施建议
“营改增”对水上运输业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探索与研究
EVA价值管理体系在S商业银行的应用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