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县域医共体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
2025-01-01王舒云梁夏李霞林琳冯启明黄照权
【摘要】 背景 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是推动构建分级诊疗秩序的重要举措,国内学术界在县域医共体领域开展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但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归纳与总结不足。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系统梳理该领域相关文献的研究进展,可以为全面推进县域医共体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目的 基于中国县域医共体领域的文献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讨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方法 于2024-02-25,系统检索中国知网收录的县域医共体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2016—2023年。采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的发表年份、作者和机构,以及关键词共现、聚类、时间线分布、突现等情况开展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481篇,该领域的发文量受政策因素驱动呈递增趋势,2016—2019年发文65篇(13.51%),2020—2021年发文167篇(34.72%),2022—2023年发文249篇(51.77%)。发文量排在前3位的作者分别为陈迎春、王芳、郑英,发文量均为8篇。关键词的中心度和聚类规模排在前2位的是“医共体”和“分级诊疗”。时间线分布提示,“分级诊疗”是该领域出现最早且延续性最好的研究热点,此外,“医防融合”“绩效考核”“对策”“患者”等聚类也为研究热点。关键词突现分析显示,“医保基金”“慢性病”“管理模式”“发展策略”“乡村医生”是该领域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和未来方向。结论 关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聚焦慢性病和公共卫生医防融合服务,探索绩效考核路径是县域医共体的研究热点。未来该领域在深化政策内涵研究,以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构建分级诊疗秩序、推进医防融合创新、强化绩效考核与优化内部管理领域表现出较强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 县域医共体;分级诊疗;文献计量学;可视化
【中图分类号】 R 197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4.0099
The Research Hotspots and Frontiers of County-level Medical Community in China
WANG Shuyun1,2,LIANG Xia2,LI Xia2,LIN Lin1,2,FENG Qiming1,2,HUANG Zhaoquan2*
1.Health and Policy Research Center,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Nanning 530021,China
2.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Nanning 530021,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HUANG Zhaoquan,Professor/Doctoral supervisor;E-mail:zhaoquanhuang_gxmu@163.com
【Abstract】 Background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ounty-level medical communities is a crucial measure for establishing a hierarchical medical system. While the domestic academic community has conducted extensiv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search in this field,there is a lack of comprehensive summaries of existing research findings. This study uses bibliometric methods to systematically review the progress of related literature in this field,providing insights and references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ounty-level medical communities. Objective To conduct a visual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 on county-level medical communities in China,exploring research hotspots and frontier trends in this field. Methods Using the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 database,literature related to county-level medical communities published between 2016 and 2023 was retrieved on February 25,2024. CiteSpace software was employed for bibliometric visualization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focusing on publication years,authors and institutions,keyword co-occurrence,clustering,timeline distribution,and burst detection. Results A total of 481 articles were included. The publication volume in this field has been increasing,driven by policy factors,with 65 articles(13.51%) published between 2016 and 2019,167 articles(34.72%) published between 2020 and 2021,and 249 articles(51.77%) published between 2022 and 2023. The top three authors in terms of publication volume were CHEN Yingchun,WANG Fang,and ZHENG Ying,each with 8 articles. The top two keywords in terms of centrality and cluster size are \"medical community\" and \"hierarchical medical system\". The timeline distribution indicated that \"hierarchical medical system\" was the earliest and most sustained research hotspot in this field. Additionally,clusters such as \"integration of medical preventi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ountermeasures\" and \"patients\" emerged as research hotspots. Burst detection revealed that \"medical insurance fund\"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model\"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rural doctors\" were recent research hotspots and future directions in this field. Conclusion Key research hotspots in the field of county-level medical communities include the construction of hierarchical medical systems,focusing on chronic disease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public health services,and exploring performance evaluation pathways. Future research trends indicate a strong focus on deepening policy research,using county-level medic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to promote the establishment of hierarchical medical systems,advancing innovation in the integration of medical prevention,enhancing performance evaluation,and optimizing internal management.
【Key words】 County-level medical community;Hierarchical medical system;Bibliometrics;Visualization
新医改实施以来,中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明显提升,但基层优质医疗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衡问题仍然存在,且成为保障人民健康和深化医改的重要制约因素[1]。2023-12-30,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医共体指导意见》),指出开展县域医共体建设是提高县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推动构建分级诊疗秩序的重要举措[2]。县域医共体建设因具有系统重塑医疗卫生体系和整合优化医疗卫生资源等特点,可以为居民提供一体化、连续性医疗卫生服务,为健康中国建设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2024年是加快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实现“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亟须更多合理、科学的决策依据。学术界在该领域开展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但多从一个特定角度进行讨论,对已有研究进行归纳和探索不足。本文采用CitesSpace对该领域文献行计量学研究[3],以期更及时、深入地掌握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为推进县域医共体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研究开展时间为2024-02-25,文献来源于中国知网。首先,在专业检索中检索字段“SU%=(‘县域’)AND SU%=(‘医共体’+‘医疗共同体’)”,来源类别为全部期刊,文献类型为学术期刊,检索时限为2016—2023年(中国知网数据库关于县域医共体的文献最早追溯于2016年),共得到946条结果;然后,对专业检索得到的文献进行手动筛选,纳入与医共体研究相关的论文,排除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报纸报道及作者不明、关键词缺乏的文献,最终纳入481篇文献。
1.2 研究方法
将筛选出的文献按Refworks格式导入CiteSpace 6.1.R6软件,先后对作者和关键词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及表格绘制。CiteSpace是一款由美国德雷塞尔大学计算机与情报学陈超美教授开发的文献计量学软件,该软件通过对某一研究领域的文献数据进行测量、建模、绘制图谱,帮助研究者对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前沿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4]。本研究的文献分析流程见图1。
2 结果
2.1 文献发表时间
2016—2023年,国内县域医共体研究发文量呈递增趋势。2016—2019年发文量较少,共发表65篇(13.51%);2020—2021年发文量迅速增长,共发表167篇(34.72%);2022—2023年发文量持续增长,超过以前年度发文量总和,共发表249篇(51.77%),见图2。
2.2 作者发文情况分析
发文量排在前3位的作者分别为华中科技大学的陈迎春(8篇)、中国医学科学院的王芳(8篇)和郑英(8篇)。科研团队集中在北京市,湖北省、安徽省、浙江省等亦有分布,见表1。
2.3 关键词分析
2.3.1 关键词共现分析:结合高频关键词和关键词共现图谱,得到575个节点,957根连线,密度0.005 8。中心度排在前2位的关键词是“医共体”(中心度=0.65)和“分级诊疗”(中心度=0.19)。出现频次排在前6位的关键词依次是“医共体”(85次)、“分级诊疗”(46次)、“县域”(23次)、“医联体”(15次)、“财务管理”(15次)、“医防融合”(13次)。从关键词共现图谱显示的年份来看,“医防融合”“紧密型”出现时间较近,“医共体”“分级诊疗”“县域”“医联体”“双向转诊”等出现时间较远,见表2、图3。
2.3.2 关键词聚类分析:关键词聚类结果显示,Q值=0.731 2(gt;0.300 0),S值=0.919 9(gt;0.700 0),提示聚类效果好。聚类规模排在前3位的关键词依次是“医共体”“分级诊疗”“医防融合”。根据关键词聚类分析和图谱,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县域医共体的分级诊疗、医防融合、绩效管理3个方面。其中,分级诊疗研究主要包含完善基层医保、医疗和医药资源的合理配置机制,医防融合研究主要包含关注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和建立慢性病及公共卫生管理服务机制,绩效管理研究主要包含完善卫生支持政策和规范内部运行管理,见表3、图4。
2.3.3 关键词时间线分布:“分级诊疗”是最早出现的研究热点且具有较好的时间延续性;“药事管理”“医疗服务”“患者”“跨区域医联体”是近年来新出现的研究热点;截至2023年底,“医共体”“分级诊疗”“医防融合”“绩效考核”“对策”“患者”均呈现较为明显的研究热点。结合聚类信息和时间线分析进一步提炼,“县域医共体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县域医共体慢性病和公共卫生医防融合服务”“县域医共体绩效考核路径”是研究热点,见图5。
2.3.4 关键词突现分析:“分级诊疗”突现值最高(2.38)且持续热度较高;此外,“医保基金”“慢性病”“管理模式”“发展策略”“乡村医生”是近年来县域医共体研究的热点和未来趋势,见图6。
3 讨论
3.1 政策的内涵与实施效果分析有待深化
该领域近8年的发文情况呈现明显阶段性分布,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萌芽期(2016—2018年)。分级诊疗制度和医联体建设的指导意见相继出台,明确了在县域主要组建医共体,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和边远贫困地区流动。在政策引导下,县域医共体相关研究逐渐呈现。第二阶段为快速增长期(2019—2021年)。关于县域医共体建设的试点名单、管理办法和监测指标陆续发布,推动县域医共体建设持续规范化发展。在政策机遇下,县域医共体相关研究的发文量快速增长。第三阶段为内涵探索期(2022年至今)。《医共体指导意见》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内涵,对县域医共体的外部管理、内部运行、完善服务、支持政策等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该文件也标志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由试点阶段进入全面推进阶段。在政策提振效应下,县域医共体研究的发文量增速虽放缓,但每年仍保持过百篇的发文量。可见,县域医共体研究较大程度上受政策因素驱动,未来仍需深化政策内涵研究,并对全面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实施效果进行深入研究。
3.2 区域间合作共研有待加强
县域医共体相关研究的作者分布是富于地方性的,其研究情况呈现区域内合作特征。从作者分布来看,县域医共体研究的核心作者群主要集中在北京市,这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医学科学院长期关注国内县域医共体的改革进展与建设实效有关。除北京市外,湖北省的陈迎春团队在医保总额预付领域、安徽省的王珩团队在构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领域、浙江省的周驰团队在医防融合领域也取得了相当丰硕的研究成果。本研究还发现,该领域的作者存在跨区域合作缺乏的现象,且核心作者群较少涉及国内欠发达地区,这可能与欠发达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相关政策的实效研究相对滞后有关。对此,建议加强该领域的科研跨区域合作,促进优质科研资源向欠发达地区流动,为促进区域协调推进我国县域医共体建设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营造更多元的学术氛围。
3.3 县域医共体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3.3.1 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构建分级诊疗秩序。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的具体举措是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两者的内涵重点在于合理配置县域医疗卫生资源,促进“三医”协同发展与治理。分级诊疗作为本领域研究持续热度最高的关键词,与其引导县域群众理性就医、合理控制医疗费用、促进形成整合连续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格局密不可分[5-7]。但在实施县域医共体与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包括推动分级诊疗的动力机制不够健全、下转模块存在衔接障碍、县域内优质资源下沉不足等[7-9]。对此,相关研究发现影响县域内分级诊疗效果的主导作用包括医保基金、全科医生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10];县域医共体开展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有效促进医疗资源优化配置形成正向的激励与约束机制[11];县域分级诊疗的长期均衡有序发展需构建医共体医保支付财务脆弱性的风险保护机制[12],以医共体建设推动构建分级诊疗仍是该领域研究趋势和关键[10]。
3.3.2 县域医共体建设推进医防融合创新。医防融合在县域主要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作为着力点和落脚点,强调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是对治疗服务与预防服务的整合[13]。我国县域医共体医防融合研究热点主要包括慢性病和公共卫生,同时慢性病也是该领域的未来研究趋势。当前,县级医院“重医轻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不足、医防信息化网络联系松散等成为医防融合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14-16]。为探讨应对策略,邓宏宇等[17]以新都区慢性病管理方式为例,提出横向整合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纵向整合专科与全科服务的创新理念;赖思宏等[18]建议对县域基层工作年限较短的公共卫生人员进行医防融合培训,以深化其认知并提高其基层服务能力;也有研究通过分析重庆沙坪坝区、广东深圳市和山东无棣县等医防融合的实践经验,认为“互联网+”手段能为实现医防信息的互联互通提质增效[19-21]。随着县域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未来县域医共体在创新医防融合服务、健全医防融合体制机制方面仍表现出较大的研究趋势。
3.3.3 县域医共体建设强化绩效考核与优化内部管理。探索县域医共体绩效考核路径,为县域医共体在高质量发展阶段精准施策提供参考[22]。现阶段,县域医共体相关主体间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内部治理结构不够完善、基层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的待遇保障偏低是普遍存在的问题[23-27]。俞淦泉等[22]和沈建国等[28]认为实施县域医共体高质量绩效的核心条件是有效考核县域医共体建设,对机构、人才、财务、质量和服务统一管理要落实到位。以县域健康结果为导向的绩效考核是必然趋势[29],绩效考核应发挥政策措施的权威性和激励性[30],通过合理的利益分配达到县域整体健康利益最大化的共同目标[31];在内部管理环节,总额预付制是调和县域医共体内部利益矛盾的核心政策工具[32];既要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为重点强化共享机制建设[33],也要增强县、乡、村一体化建设对基层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组织支持感的影响[34]。“管理模式”“发展策略”“乡村医生”均是近年来本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前沿趋势,未来关于县域医共体建设中强化绩效考核与优化内部管理的研究仍有待深入探索。
4 小结
中国县域医共体建设与发展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具有的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特质,为县域群众就近就便享有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提供了可行方案。本文通过对中国知网中县域医共体领域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对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前沿趋势进行描述,期望可以为推进县域医共体高质量发展提供可持续的方向和路径。
作者贡献:黄照权提出研究目标,对文章负责;王舒云负责研究构思、设计与实施,撰写论文;梁夏进行数据收集与整理;李霞进行图表绘制;林琳进行论文修改;冯启明负责文章的质量控制与审查,监督管理。
本文无利益冲突。
王舒云https://orcid.org/0000-0002-4133-6104
参考文献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A/OL]. (2017-04-23)[2024-03-07]. 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7/content_5191699.htm.
国家卫生健康委. 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A/OL]. (2023-12-30)[2024-03-07]. http://www.nhc.gov.cn/jws/s7874/202312/e5d16e73fa324533bcc8f75755844726.shtml.
张馨丹,陈存川,王海鹏. 我国县域医疗共同体研究的可视化分析[J]. 中国卫生资源,2023,26(2):184-188,232.
李杰,陈超美. 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M]. 3版.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22.
黄严,张璐莹. 激励相容:中国“分级诊疗” 的实现路径:基于S县医共体改革的个案研究[J]. 中国行政管理,2019(7):115-123. DOI:10.19735/j.issn.1006-0863.2019.07.16.
戴文芸,胡玲. 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中做好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1):23-29.
李晶泉. 医联体视域下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研究:以浙江实践为蓝本[J]. 卫生经济研究,2022,39(5):49-52.
金红芳,田军,许冠华,等. 县域医共体内慢性病患者“下转难” 的调查研究[J]. 卫生经济研究,2022,39(7):15-17.
王红波,张开然,龚曦. 县域医共体与医保的协同发展:理论缘由、实践困境与优化策略[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23,16(9):1-7. DOI:10.3969/j.issn.1674-2982.2023.09.001.
彭博,王博文.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中分级诊疗实施效果的主导作用分析[J]. 中国卫生经济,2022,41(12):89-93.
黄凌波,张兴隆,刘佩芸,等. 基于多维尺度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打包付费” 问题研究[J]. 中国卫生经济,2024,43(1):26-30.
陈迎春,谭华伟. 中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保支付的财务脆弱性与风险保护:风险识别、经验镜鉴与政策路径[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22,15(11):1-10.
刘珏,闫温馨,刘民,等. 新时期健康中国建设中的医防协同:理论机制与政策演变[J]. 中国科学基金,2023,37(3):451-460. DOI:10.16262/j.cnki.1000-8217.2023.03.009.
贾艳,朱士俊,卢祖洵. 北京市公立医院医防融合的现状及对策探讨[J]. 中国医院管理,2021,41(3):94-96.
顾海,李子豪,王福如,等. 医防融合的关键问题、机制创新与实现路径[J]. 卫生经济研究,2024,41(1):45-49.
郭薇,李烨,李圆圆,等.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的县域医共体医防融合研究[J]. 中国医院,2023,27(6):1-5. DOI:10.19660/j.issn.1671-0592.2023.06.01.
邓宏宇,吴淼淼,杨正,等.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防融合慢性病管理创新模式构建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23,26(22):2720-2725.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150.
赖思宏,陈静纯,马晟杰,等. 杭州市县域医共体公共卫生人员医防融合认知评价与工作境况现状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23,50(5):879-883.
单莹,马方恩,张立恒,等. 县域医共体的医防融合实践进展研究[J]. 卫生经济研究,2021,38(9):10-12,17.
王显君,唐智友,杨文梅,等.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防“五融合” 健康管理服务模式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31):3924-3929.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454.
董佩,王坤,毛阿燕,等. 我国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融合现状及对策[J]. 中国公共卫生,2020,36(12):1686-1689.
俞淦泉,郑彩云,王欣. 紧密型治理影响县域医共体绩效的组态路径研究[J]. 中国卫生经济,2023,42(11):24-27,65.
何光秀,汤少梁. 分级诊疗背景下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中的利益相关者博弈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3):1611-1614,1620.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085.
赵敏捷,贾梦,王芳,等. 浙江省德清县县域医共体改革措施与效果分析[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9,12(11):53-58.
熊季霞,崔婷婷,宋晓庆,等. 医联体的共生要素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21,38(7):484-486.
周爱庆,祁俊. 强基层背景下县域医共体建设重点难点问题探讨[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24,44(1):59-61,66.
赵瑞娜. 县域医共体对乡村医生的影响:基于相邻两县实地调研的经验证据[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21,41(2):113-117. DOI:10.3969/j.issn.1005-5916.2021.02.009.
沈建国,周树东. 涟水县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的创新性实践探索[J]. 中国农村卫生,2024,16(1):18-21.
崔月颖,周驰,施利杰,等. 我国县域医共体建设利益相关政策工具的应用和演变:基于胡德分类[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22,15(3):37-44. DOI:10.3969/j.issn.1674-2982.2022.03.006.
蔡秋茂,吴文强,王欣,等. 混合政策工具视角下县域医共体改革效应评估[J]. 中国卫生经济,2023,42(1):14-18.
陈浩,周睿,顾仁君,等. 基于合作博弈夏普利值法的县域医共体利益分配研究[J]. 卫生经济研究,2022,39(6):82-85.
李力,郑英. 总额预付制下县域医共体激励约束机制分析: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冲突[J].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23,12(1):140-155.
郑英,胡佳,代涛等. 安徽省天长市和福建省尤溪县县域医联体建设研究[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9,12(5):11-17.
张含璇,李建涛,原效国,等. 乡村一体化改革对乡村医生组织支持感的影响研究:以山西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为例[J]. 现代预防医学,2022,49(20):3753-3758.
(收稿日期:2024-04-26;修回日期:2024-06-21)
(本文编辑:王凤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