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子仁香与艾灸疗法治疗混合型颈椎病合并焦虑症状患者的效果比较
2025-01-01石浩王巧霞李玲玲
【摘要】目的 比较柏子仁香与艾灸疗法治疗混合型颈椎病合并焦虑症状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石嘴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0例混合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艾灸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柏子仁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理参数、颈椎症状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lt;0.05)。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频率及氧饱和度的生理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gt;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颈椎整体症状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均Plt;0.05)。两组患者HAMA评分具有时间、组间、交互效应差异(F时间=130.009,P时间lt;0.001;F组间=8.033,P组间=0.046;F交互=6.427,P交互=0.009)。两组患者治疗后1~2周的HAMA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1~2周的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lt;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入睡时间、总睡眠时间、睡眠质量、日间功能障碍、失眠情况、睡眠效率的PSQI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lt;0.05)。结论 柏子仁香较艾灸疗法可有效缓解混合型颈椎病患者焦虑症状,还能改善颈椎症状,提升睡眠质量,且对生理参数无不良影响,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柏子仁香;艾灸疗法;混合型颈椎病;焦虑
【中图分类号】R68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665.2025.02.0078.04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5.02.024
混合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的颈椎病类型,患者常伴有疼痛、麻木、头晕等症状,会导致部分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目前,临床主要采用物理疗法治疗混合型颈椎病,其中艾灸是常用治疗手段。艾灸可借助艾绒燃烧产生的热效应,刺激特定穴位,发挥温通经络、散寒止痛的功效,但在缓解患者焦虑症状方面,艾灸的作用相对有限[2]。有研究表明,柏子仁作具有养心安神、润肠通便等功效,通过燃香方式使其散发独特的香气,可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使患者心神安宁[3]。基于此,本研究比较柏子仁香与艾灸疗法治疗混合型颈椎病患者焦虑症状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石嘴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0例混合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39~54岁,平均年龄(46.21±7.16)岁;病程1~3年,平均病程(2.24±0.64)年;颈椎活动度13.82 °~31.26 °,平均颈椎活动度(22.54 °±8.72 °);颈椎弯曲度10.19 °~18.15 °,平均颈椎弯曲度(14.42 °±4.23 °)。研究组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18例;年龄38~53岁,平均年龄(45.53±7.21)岁;病程1~3年,平均病程(2.13±0.56)年;颈椎活动度14.22 °~32.64 °,平均颈椎活动度(23.13 °±8.51 °);颈椎弯曲度10.11 °~18.35 °,平均颈椎弯曲度(14.23 °±4.12 °)。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石嘴山市中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⑴西医符合《颈椎病的分型、诊断及非手术治疗专家共识(2018)》[4]中混合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且经临床检查确诊;⑵病情处于稳定期。排除标准:⑴存在先天性心脏病或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⑵存在原发性免疫系统疾病;⑶对柏子仁香过敏者;⑷存在恶性肿瘤者;⑸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状态异常等精神类疾病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艾灸疗法治疗:患者取俯卧位,准备好艾灸所需的艾条等器具,点燃艾条后,以大椎穴为中心向外5 cm范围内距皮肤5 cm处进行悬灸, 30 min/次、 1次/d,连续治疗2周。
研究组患者接受柏子仁香治疗,选择安静、通风良好且温度适宜的环境,将适量的柏子仁放入香炉中,点燃柏子仁,使其缓慢燃烧,释放香气。嘱患者放松身心,闭眼,进行有节律的深呼吸,熏香的时间控制在20~30 min/次、 1~2次/d,连续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 ⑴临床疗效。治愈:临床症状消失,颈椎功能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颈椎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颈椎功能有所改善;无效:未满足上述条件[5]。治疗总有效率=[1-(无效例数/总例数)]×100%。⑵生理参数。于治疗前后,采用便携式生命体征监测仪(山东博睿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鲁械注准20222071193,型号: PD1a)测量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频率及氧饱和度。⑶颈椎症状评分与中医证候积分。于治疗前后,采用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6]评估患者颈椎症状改善情况,总分0~20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颈椎症状改善越好;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评估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总分0~27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症状越严重。⑷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7]评分。于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采用HAMA评估患者焦虑状态,总分0~56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焦虑症状越严重。⑸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8]评分。于治疗前后,采用PSQI评估患者睡眠质量,包括入睡时间、睡眠质量、总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失眠情况、睡眠效率6个项目,各项总分0~3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睡眠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x)表示,采用t检验,多时间点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以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lt;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生理参数比较 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频率及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gt;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颈椎症状评分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颈椎症状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lt;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HAMA评分比较 HAMA评分组间、时间点及交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5)。两组患者术后1~2周的HAMA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且研究组术后1~2周的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lt;0.05),见表4。
2.5 两组患者PSQI评分 治疗后,两组患者入睡时间、总睡眠时间、睡眠质量、日间功能障碍、失眠情况、睡眠效率的PSQI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lt;0.05),见表5。
3 讨论
混合型颈椎病患者通常对颈椎病的认识不足,因而会对疾病的发展和预后充满担忧,害怕病情加重甚至残障,这种对未知的恐惧会不断加重患者心理负担,进而引发焦虑[9-10]。此外,颈椎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使其在工作时难以集中精力,导致效率下降,在生活中也无法正常进行社交活动、休闲娱乐等,这使得患者感到沮丧和失落,从而加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生活质量[11]。因此,在关注混合型颈椎病治疗效果的同时,积极调节患者的焦虑情绪,对提高其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频率及氧饱和度均趋于稳定,且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颈椎症状评分有所提高,中医证候积分有所降低。这提示柏子仁香在缓解混合型颈椎病患者症状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且对其生理指标无不良影响。这是因为柏子仁味甘质润,性平和,入心、肾、大肠经,主入心可养心安神。中医认为“心主神明”,心神得养则焦虑情绪自能平复,养心气,润肾燥,益智宁神。当心血充足,心阳得以潜藏,心之神明能主宰周身情志活动,患者便不再被焦虑情绪反复搅扰,睡眠质量亦会随之改善,夜间能安然入睡,日间精神也更为饱满,精力渐趋充沛[12]。
混合型颈椎病患者的焦虑情绪会进一步加重身体的不适症状[13]。研究表明,由于疼痛、焦虑等原因,混合型颈椎病患者睡眠节律常常被打乱,导致入睡困难、睡眠浅、易醒等问题[14]。本研究结果发现,治疗后,研究组患者HAMA评分及入睡时间、总睡眠时间、睡眠质量、日间功能障碍、失眠情况、睡眠效率等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这提示柏子仁香能有效改善混合型颈椎病合并焦虑症状及睡眠质量。分析原因为,柏子仁香中的有效成分可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抑制交感神经的兴奋,增强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使人体处于放松状态,从而缓解焦虑情绪[15]。通过燃烧柏子仁制成的香材,能散发具有镇静安神效果的香气,可以舒缓患者的情绪,使患者身心放松,从而有助于入睡和提高睡眠质量。此外,柏子仁香可能对人体神经系统具有调节作用,香气分子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后,可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调节神经递质的分泌,从而改善睡眠。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这说明柏子仁香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不会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风险。
综上所述,柏子仁香较艾灸疗法能更有效缓解混合型颈椎病合并焦虑症状,还能改善颈椎症状,提升睡眠质量,且对生理参数无不良影响,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陈筱,李东儒,孟纯阳.后路单开门钉板固定联合Key-hole技术治疗混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 2023, 103(39): 3127-3132.
胡蓉,王爱凤,刘敏.灸法联合敷贴治疗对颈椎病患者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 2022, 35(10): 104-107.
马生梅.柏子仁的安眠镇静效果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 7: 223-225.
杨子明.颈椎病的分型、诊断及非手术治疗专家共识(2018)[J].中华外科杂志, 2018, 56(6): 401-402.
张田宁,田千慧,朱咏梅,等.颈舒汤加减联合推拿康复治疗混合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 41(3): 36-40.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2: 37-38.
段泉泉,胜利.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的临床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2, 26(9): 676-679.
路桃影,李艳,夏萍,等.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信度及效度分析[J].重庆医学, 2014(3): 260-263.
李萍,王继红,桂佳梅,等.正念干预疗法对脊髓型颈椎病术后疼痛、睡眠质量及自我管理效能的影响[J].实用骨科杂志, 2024, 30(6): 568-570, 575.
伍明,黄晓丹,黄孝念,等.壮医经筋疗法联合运动疗法在混合型颈椎病中的应用效果[J].广西医学, 2023, 45(13): 1638-1644.
王向鹏,任浩,高金松,等.百乐眠胶囊联合小重量持续牵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0, 47(1): 155-158.
蒋征奎,宁二娟,王学方,等.柏子仁抗焦虑作用评价及机制探究[J].中南药学, 2021, 19(12): 2540-2544.
叶文国,杨易,洪恩四,等.椎针力敏穴治疗神经根、椎动脉混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 40(3): 630-635.
徐佳,徐萧侠.固本强脊功法锻炼对颈椎病患者疼痛程度、颈椎功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 2022, 19(30): 154-157, 162.
张婧,沈莉.沈莉辨治焦虑性失眠经验[J].湖南中医杂志, 2021, 37(6): 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