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数字化管理应用与智慧服务模式分析
2024-12-31宋朋燕
[摘 要]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数字化、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使图书馆管理工作朝着信息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图书馆传统运营管理方式渐渐无法满足读者对服务的实际需要。因此,本文对数字化管理工作的内容进行研究,认为数字化管理内容主要包括构建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开展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工作、打造数字化用户资料管理体系等,然后通过智慧服务内容构建和体系构建两个方面构建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以期为图书馆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图书馆;数字化管理;智慧服务模式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4.21.042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4)21-0143-04
0" " "引 言
图书馆作为传承文化的重要基地,肩负着传承文化、交流信息的重要使命。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读者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图书馆资源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现阶段,为保证图书馆的运营管理紧跟时代发展需要,将信息化技术手段融入图书馆运营管理工作,构建数字化管理体系,开展智慧化服务,成为助力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1" " "图书馆数字化管理内容
为满足新时期读者对精神文明的需求,图书馆作为面向群众的基础性知识传播设施,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现阶段,为保证图书馆能够紧跟时代步伐,满足读者的实际需要,图书馆方面可以通过构建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开展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体系与数字化用户资料管理体系的方式,助力图书馆资源管理工作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1.1" "构建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一直以来,人力资源管理都是图书馆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在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引入数字化技术时,图书馆方面应在遵循以人为本原则的基础上,将人力资源管理融入数字化图书馆管理体系的构建工作当中,通过激发员工主动性与创造性的方式,助力图书馆的高质量发展。为保证读者能够在图书馆获得满足自身实际需要的服务,图书馆方面必须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提高馆内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具体来说,首先,图书馆方面可以通过组织相关业务培训、鼓励工作人员利用互联网资源获取新知识等方式,更新工作人员的知识体系,确保工作人员在具备基础图书馆专业知识的同时,拥有良好的信息技术水平与沟通交流能力,以便在后续图书馆数字化资源管理工作中能够实现各类信息数据的高效整合与划分。其次,为营造能够充分满足读者精神文化追求需要的图书馆氛围,图书馆方面可以通过强化工作人员服务意识,组织工作人员为读者提供线上服务、定向服务、专题服务等多元化服务活动,提升图书馆整体的线上服务水平,为读者获取新的知识信息提供便利。再次,为降低读者与图书馆内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难度,图书馆方面可以通过数字化沟通系统,安排专门的沟通人员24小时解决读者线上交流问题的方式,在满足读者需求的基础上,塑造良好的图书馆形象。最后,从单纯的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来看,将数字化技术引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图书馆方面可以实现图书馆内员工信息的规范化管理,为后续人力资源信息应用价值的提升打下现代化技术基础[1]。
1.2" "开展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工作
图书馆作为存储、交流文化信息的公共性场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书籍、资料等文化资源。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为实现资源价值的充分开发与管理,图书馆方面将数字化技术引入信息资源管理工作中,即通过将文本资料转化为数字化文件的方式,提升图书馆信息资料存储、利用、管理等工作的效率。需要注意的是,在构建数字化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体系时,图书馆方面需要在加强信息管理的基础上,合理应用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实现信息资源价值的充分挖掘。具体来说,首先,在构建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体系时,图书馆方面需结合传统的资源管理方案,制定适合当前信息管理工作需要的资源管理策略,并在转化资源时,通过鉴别、选择合适的图书资源,屏蔽不重要信息,再将有价值信息转化为数据形式存储于数据库中,实现图书馆资源信息的高效存储与管理。其次,在信息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数据资源更新速率不断加快,为保证图书馆内存储的数据信息有着较高的价值,图书馆方面在构建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体系时,应借助互联网系统,加强馆内信息与最新信息之间的联系,通过分析信息基本构造、内容等因素的方式,保证图书馆存储的数据信息为准确、有价值的信息。再次,大部分数据信息之间均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为实现不同信息的有效整合分析,在构建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系统时,图书馆方面可以应用合适的软件分析系统,分析数据信息的关联性,提升图书馆资源信息管理工作的价值。最后,为提升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的安全性,图书馆方面在构建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体系时,一方面可以应用新型防火墙技术,通过对图书馆资源进行分区划分管理的方式,降低数据信息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可以应用云端备份技术,实现重要数据资源的及时备份,降低数据丢失的可能性,从而为图书馆信息资源管控工作的有序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3" "打造数字化用户资料管理体系
用户资源是数字化图书馆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加强图书馆用户资源管理,可以在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的同时,为图书馆后续用户服务的开展提供参照。具体来说,传统的图书馆用户信息主要被用于判别用户借阅书籍时间是否超限、是否需要采取某些惩罚措施等方面,未能从服务的角度深入挖掘用户信息的价值,导致图书馆用户体验无法得到全方位的提升。现阶段为解决上述问题,图书馆方面可以在数据库技术的支持下,通过综合分析用户性别、年龄、借阅时间、借阅图书类型等信息的方式,了解用户的借阅习惯,深入挖掘用户的具体需求,便于图书馆方面为用户提供更为便捷化、智能化的服务,提高图书馆数字化管理工作的针对性。
2" " "智慧服务模式的构建
2.1" "智慧服务内容构建
2.1.1" "打造移动端图书馆
在移动终端广泛普及的背景下,为满足读者在碎片化时间内获取信息的需要,图书馆方面可以在开展线下阅读服务工作的同时,通过打造图书馆手机端App、在城市服务平台添加图书馆智能服务模块等方式,推动图书馆服务工作朝着智慧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在移动手机广泛普及的当下,为满足读者对于图书馆数据信息传输交流活动的需要,图书馆方面可以通过打造图书馆手机端App,以手机无线上网平台为媒介的方式,完成数据信息的双向传输与交互,加强图书馆与读者之间联系的同时,满足读者个性化的信息资讯查阅需要,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从App功能与服务的角度来看,打造图书馆手机端App,可以使用户以移动端为基础,完成数据信息的存储,GPS定位等功能的融合工作,满足用户对文献查阅、科研服务等功能的需要。举例来说,某大学研发的图书馆App是一个基于SNS的服务社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手机端App以用户信息为基础,通过向用户发送通知的方式,为用户提供图书超时、图书到馆等提醒,满足用户的实际需要。同时,图书馆可以被看作城市发展中的一张文化名片,在城市化进程、线上城市服务体系构建工作中,图书馆可以通过加强与当地政府之间的联系,在城市服务体系中添加图书馆智能服务模块的方式,丰富城市服务体系内容,扩大图书馆服务受众范围。举例来说,某图书馆通过在当地城市微信服务平台构建过程中,添加图书馆智能服务模块的方式,使得持有图书借阅卡的用户,可以通过在城市服务公众号图书借阅查询处,输入自己手机号,注册图书馆用户账号并登录密码的方式,随时随地获得图书馆的各类线上服务[2]。
2.1.2" "建设自助图书馆
传统图书馆的开馆时间与用户工作时间相重合,在终身学习的背景下,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用户借助图书馆获取知识的难度。现阶段,为了在降低图书馆服务人员工作量的同时,满足用户获取知识信息的需要,图书馆方面可以通过综合应用物联网、射频识别、人工智能等技术,建设自助图书馆的方式,满足用户自主阅览的需求。举例来说,某图书馆将射频识别技术与物联网、通信、计算机等技术融合到了一起,构建了无人值守的自助图书馆,在后续用户查询信息时,用户可以以射频识别技术的标签信息为基础,远距离读写所需数据信息,满足自身对图书馆智慧服务的需求。同时,为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在构建无人值守自助图书馆时,图书馆可以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完成数据信息的整合工作,并通过将整合得到的信息与多媒体技术融合到一起的方式,分化出不同类型的自助图书馆,实现信息的高效交互,充分调动用户获取信息、主动学习的兴趣。
2.1.3" "打造智能服务平台
在5G时代背景下,图书馆可以通过构建集智能服务、数据整合、营销管理等内容于一体的智能型服务平台的方式,实现线上线下服务的有机融合,切实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水平。具体来说,为使图书馆信息服务从在线预订咨询服务转向知识增值消费服务,图书馆在构建智能服务平台时,应构建以用户为核心的顶层设计模式,构建具有智能自主、智能感应、万物互联等功能的服务平台,推动图书馆服务智能、社会功能朝着高程度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为丰富用户线上服务体验,凸显用户的主体地位,实现用户与图书馆、用户与用户之间的高效交流,图书馆可以通过培养一批具有感知与分享能力的用户群体,并为用户提供更为贴心的讲解服务,以搭建立体信息互通体系的方式,使用户能够更为真切地感受到信息服务体系蕴含的附加价值,便于用户在交流过程中实现思想的碰撞,充分发挥图书馆文献信息的传播价值。
2.2" "智慧服务体系构建
2.2.1" "建设智慧环境
智慧环境是构建智慧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础与保障。在目前智慧服务管理体系构建过程中,图书馆可以在明确自身服务体系具体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建设硬件、软件智慧环境的方式,满足用户的多样化服务需要。具体来说,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软件是承载图书馆智慧管理、智慧服务等功能的基础性要素,因此在构建智慧环境体系时,合理搭配各类应用软件,成为丰富图书馆服务功能、打造良好图书馆智慧服务环境的重要举措。同时,硬件是保证软件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的重要基础,只有为图书馆提供完备的硬件基础才能保证各类软件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为提高软件系统应用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图书馆方面可以在安装高质量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基础上,通过配置视频监控设备、环境监测设备等硬件设备的方式,为图书馆智慧服务系统的正常运转提供硬件支持[3]。
2.2.2" "丰富馆藏资源
区别于只存储纸质资源的传统图书馆,需要通过采购纸质资料的方式,丰富自身的馆藏,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现代图书馆方面可以利用互联网系统,收集、整合更多的信息资源,这给图书馆的建设、共享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但无论是传统图书馆还是现代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均存在着资源建设形式单一,用户服务受时间、空间等因素限制的缺点。面对上述问题,在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图书馆方面可以将新型的信息技术融入智慧服务体系构建工作中,通过充分提升资源管理利用效率的方式,给用户带来更好的服务体验。举例来说,某图书馆通过将VR、云计算等现代化技术融入图书馆App展示活动当中的方式,一方面丰富了资料信息的查询、浏览形式,调动了用户利用该App获取、交互共享资料的积极性,提高了馆藏资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打破了传统图书馆在物理空间、时间的限制,确保用户随时随地访问馆藏资源,提升了图书馆服务的时效性。同时,该图书馆将综合应用多种数字技术的元宇宙技术应用于图书馆资源建设活动中,构建了多维度、沉浸式、多感官的人机交互模式,满足了用户个性化、交互化的信息资源查询分享需求,提高了用户服务体验,为图书馆的智慧化、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4]。
3" " "结 论
总而言之,将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融入图书馆运营管理工作中,构建数字化管理系统,推行智慧服务模式,不仅可以给读者带来更为丰富的阅读体验,还能为图书馆的高效发展提供助力。因此,在信息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结合图书馆的实际情况以及读者的具体需要,打造数字化的资源管理体系,构建智慧化的服务体系,成为充分发挥图书馆资源价值,助力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海波,杨晓雯.情境视角下图书馆智慧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系统动力学分析[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23(6):17-26.
[2]杨玉,王翔,杨静.智慧图书馆建设内容与实现路径思考[J].科技资讯,2023,21(20):211-214.
[3]陈艳,丁晓梅.高等院校图书馆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模式分析[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21,42(6):117-121.
[4]郭晨晨,宫力平,肖荣荣.基于智能体验的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路径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3,43(9):68-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