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柴芍六君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郁脾虚证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4-12-31蒋烽炼信楠

大医生 2024年23期
关键词:恩替卡韦

【摘要】目的 探究柴芍六君汤与恩替卡韦共同用于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10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选择时间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选择来源徐州市传染病医院,分组方法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比组和干预组,每组51例。对比组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治疗,干预组患者在对比组基础上接受柴芍六君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肝功能指标、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胁肋胀痛、腹胀便溏、身倦乏力、纳呆食少、舌质淡且有齿痕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干预组均比对比组低;两组患者治疗后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 Ⅲ)、Ⅳ型胶原(Ⅳ-C)、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有所降低,且干预组均比对比组低(均Plt;0.05)。干预组患者临床疗效比对比组优,治疗总有效率比对比组高(均Plt;0.05)。比较对比组和干预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gt;0.05)。结论 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柴芍六君汤与恩替卡韦共同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临床症状,降低肝纤维化水平,提升肝功能,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关键词】柴芍六君汤;恩替卡韦;肝郁脾虚证;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中图分类号】R5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665.2024.23.0100.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23.031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持续感染引起,患者早期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若未及时进行治疗,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肝掌等体表反应,甚至发展为肝癌[1-2]。西医针对该病以抗病毒、抗纤维化等药物治疗为主。其中,恩替卡韦作为常用药物,可在人体内磷酸化为三磷酸盐,而三磷酸盐可与三磷酸脱氧鸟嘌呤核苷相互拮抗,有效抑制HBV复制[3]。然而,单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整体效果欠佳,难以控制病情进展,临床需联合其他药物治疗。中医学认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属于“胁痛”等范畴,多见于肝郁脾虚证。柴芍六君汤可养血舒肝、健脾解郁等[4]。有鉴于此,本研究分析柴芍六君汤与恩替卡韦共同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0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选择时间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选择来源徐州市传染病医院,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比组和干预组,每组51例。对比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23例;年龄42~65岁,平均年龄(53.59±5.44)岁; Child-Pugh分级[5]: A级24例, B级27例; BMI 18~29 kg/m2,平均BMI(23.29±1.31)kg/m2。干预组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1例;年龄43~68岁,平均年龄(53.63±5.49)岁;Child-Pugh分级: A级22例, B级29例; BMI 18~29 kg/m2,平均BMI(23.33±1.37)kg/m2。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gt;0.05),组间可比。本研究通过徐州市传染病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及家属均知情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⑴西医符合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6];⑵中医符合肝郁脾虚证的诊断标准[7](胁肋部位胀痛,腹部胀满,大便溏稀,身体疲倦乏力,食欲减退、进食量少,舌质淡,且伴有齿痕)。排除标准:⑴对柴芍六君汤与恩替卡韦过敏者;⑵其他类型慢性病毒性肝炎或其他证型者。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保肝药物治疗。对比组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治疗:恩替卡韦片(佛山德芮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23002,规格:1 mg),服药方法为温水送服, 0.5 mg/次、 1次/d。

干预组患者在对比组基础上联合柴芍六君汤治疗:组方为茯神、白芍各30 g,党参15 g,陈皮、白术各10 g,炙甘草、半夏、柴胡各5 g。上述药材加适量清水(高出药材表面2~3 cm)浸泡0.5~1 h后大火煮沸,后转文火熬煮20~30 min,用纱布或滤网过滤出药液。将第1次煎煮后的药材重新加入适量的冷水,大火煮沸后转文火熬煮15~20 min,滤出药液,将两次煎煮的药液混匀,平均分成2份,早、晚餐1 h后服用。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⑴中医证候积分[8]。对患者治疗前后主证(胁肋胀痛、腹胀便溏)、次证(身倦乏力、纳呆食少、舌质淡且有齿痕)进行评分,主证计分范围是0~6分,其分值取决于患者严重程度,次证计分范围为0~3分,其分值也取决于患者严重程度,且分值均与症状严重程度呈正相关。⑵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抽取患者空腹状态下的静脉血5 mL,随后以转速1 500 r/min(离心半径10 cm)的条件离心10 min,取血清,通过化学发光法检测治疗前后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 Ⅲ型前胶原(PC Ⅲ)、"Ⅳ型胶原(Ⅳ-C)水平。⑶肝功能指标。以和⑵一样的方法采集血清,再运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海科华实验系统有限公司,沪械注准20202220446,型号: ZY-1280M)检测治疗前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红素(TBIL)水平。⑷临床疗效。显效:中医证候积分减少gt;70%,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有效: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70%,肝功能有所改善;无效:中医证候积分减少lt;30%,肝功能未改善[9]。治疗总有效率=[(1-无效例数)/总例数]×100%。⑸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为恶心、腹泻、头晕、失眠。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之和/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分析数据依据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x)描述,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描述,行χ2检验或秩和检验。Plt;0.05表示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胁肋胀痛、腹胀便溏、身倦乏力、纳呆食少、舌质淡且有齿痕积分均降低,且与对比组相比干预组更低,差异均在统计学上有意义(均Plt;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LN、 HA、 PC Ⅲ、 Ⅳ-C水平均降低,且干预组均对比组比低,差异均在统计学上有意义(均Plt;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AST、 ALT、 γ-GT、 TBIL水平均有所降低,且干预组均比对比组低,差异均在统计学上有意义(均Plt;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相比对比组患者,干预组临床疗效优,治疗总有效率高,差异均在统计学上有意义(均Plt;0.05),见表4。

2.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比较干预组和对比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gt;0.05),见表5。

3 讨论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经血液、体液、母婴等途径传播的传染性疾病,早期症状隐匿,随着病情发展,患者会出现腹腔积液、消化道出血等情况[10]。

本研究证明,两组患者治疗后胁肋胀痛、腹胀便溏、身倦乏力、纳呆食少、舌质淡且有齿痕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干预组均比对比组低;两组患者LN、HA、PC Ⅲ、Ⅳ-C、AST、ALT、γ-GT、TBIL水平均降低,且干预组均低于对比组;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对比组更佳,且干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也较对比组更高。原因为,柴芍六君汤中的茯神可宁心安神、健脾;白芍可养血柔肝、缓中止痛;党参可补脾肺气、养血生津;陈皮可保胆利肝、健脾和胃;白术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半夏可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柴胡可发汗解表、疏肝解郁;炙甘草可补中益气、清热解毒[11]。诸药合用,共奏健脾解郁等功效。

有研究表明,柴芍六君汤能直接作用于肝纤维化关键环节,阻断或逆转纤维化过程;同时,其可调节肝脏血液循环,有利于营养物质的输送、代谢废物的排出,缓解患者乏力、腹胀等不适症状[12]。此外,柴芍六君汤还能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提高肝脏解毒功能,降低转氨酶等肝功能异常指标,从而有效提高肝功能[13]。恩替卡韦通过抑制HBV反转录酶,阻断HBV复制过程,有助于阻止肝纤维化,从而提高肝功能[14]。本研究证明结果为,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说明共同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柴芍六君汤与恩替卡韦共同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临床症状,降低肝纤维化水平,提升肝功能,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余松,何杰,张颖.四逆散合四君子汤加味方联合保肝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郁脾虚证42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 2022, 54(11): 36-39.

李骁.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替诺福韦酯对高病毒载量慢性乙肝初治患者血清Mig、RANTES及肝纤维化指标表达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 2020, 17(1): 165-168.

武淑芳,赵夏平,张健,等.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对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活动期患者血清肝纤维化及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指标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2, 22(3): 269-272.

朱景茹,黄婉仪,杨宗保,等.柴芍六君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胃黏膜组织NF-κB、c-Myc、STAT1表达的影响[J].中医杂志, 2021, 62(11): 984-989.

董志平,黄秀香,安西全,等.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PCT和CRP与Child-Pugh分级中的关系[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20, 27(3): 405-407.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等.慢性乙型肝炎基层诊疗指南(2020年)[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1, 20(2): 137-149.

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专业委员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诊疗指南(2018年版)[J].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8, 34(12): 2520-252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7: 287.

王俊娜,郑成芳,赵展庆,等.养肝汤联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生长激素及纤维化指标影响[J].四川中医, 2020, 38(9): 116-119.

赵媛,曹耀章,李小鹏.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联合肝爽颗粒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和炎症状态的影响[J].海南医学, 2023, 34(10): 1383-1387.

陈鹏兰,陈梓洋,崔亚运,等.柴苓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郁脾虚型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门脉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内皮生成因子的影响[J].中药材, 2020, 43(12): 3050-3054.

张冰冰.柴芍六君子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观察[D].南宁: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

田志丽,李瑞雪.柴芍六君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效果及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水平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 8(36): 113-116, 125.

吴文艳,杨丽,薛红.逍遥丸联合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症患者神经递质水平,抑郁评分和疾病预后的影响[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2, 27(5): 595-598.

猜你喜欢

恩替卡韦
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临床疗效分析
安络化纤丸对乙肝肝硬化的疗效评价
注射用核糖核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30例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单用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观察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症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恩替卡韦联合介入治疗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临床效果观察
糖皮质激素降阶梯联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早期乙型重症肝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观察
重型病毒性肝炎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恩替卡韦联合鳖甲软肝片治疗HBeAg阳性肝硬化失代偿期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