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碎片法鼻中隔成形术联合改良缝合填塞治疗鼻中隔偏曲患者的效果分析

2024-12-31陈婉如徐新国

大医生 2024年23期
关键词:偏曲鼻中隔鼻塞

【摘要】目的 探究碎片法鼻中隔成形术联合改良缝合填塞治疗鼻中隔偏曲患者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邳州东大医院收治的84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鼻内镜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联合传统填塞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碎片法鼻中隔成形术联合改良缝合填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鼻阻力指标、鼻塞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偏曲侧吸气时、偏曲侧呼气时、宽敞侧吸气时、宽敞侧呼气时的鼻阻力及吸气时、呼气时总鼻阻力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lt;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鼻塞VA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均Plt;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lt;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lt;0.05)。结论 采用碎片法鼻中隔成形术联合改良缝合填塞治疗鼻中隔偏曲患者效果较好,可降低鼻腔阻力,改善鼻塞情况,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碎片法鼻中隔成形术;改良缝合填塞;鼻中隔偏曲;鼻内镜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

【中图分类号】R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665.2024.23.0141.04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23.042

鼻中隔偏曲是鼻部解剖结构异常的常见类型之一,不仅会影响外观,还会引发一系列鼻腔功能障碍(如呼吸困难、鼻塞、鼻窦炎等)[1-2]。目前,临床常采用鼻内镜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联合传统填塞治疗鼻中隔偏曲患者。然而,术后双侧鼻腔填塞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不畅,从而引发鼻塞、头昏、疼痛、呼吸及睡眠障碍等不适;此外,填塞材料压迫的不均匀及对鼻黏膜的擦伤等,还易导致鼻中隔血肿和鼻腔粘连,影响患者术后恢复,降低其生活质量[3]。碎片法鼻中隔成形术是一种用于改善鼻中隔形态的手术方法,该手术可改善鼻中隔的结构、矫正鼻中隔的偏曲,从而缓解鼻腔功能障碍、改善鼻部外观[4]。改良缝合填塞是常见的外科手术技术,常用于填补组织缺损或重塑器官形态,该技术使用可吸收的材料缝合切口,避免填塞,可确保切口愈合并保持结构的稳定性[5]。但目前对于改良鼻中隔缝合法用于治疗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缺乏相关研究。基于此,本研究选取84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碎片法鼻中隔成形术联合改良缝合填塞治疗鼻中隔偏曲患者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邳州东大医院收治的84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28~39岁,平均年龄(33.64±4.72)岁,病程3~6年,平均病程(4.82±1.12)年。

研究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龄28~38岁,平均年龄(32.87±4.63)岁;病程3~6年,平均病程(4.67±1.07)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邳州东大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⑴符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6]中鼻中隔偏曲的诊断标准,且经专科查体、鼻窦三维CT等检查确诊;⑵伴打喷嚏、流涕、嗅觉减退、头痛、鼻出血、鼻部通气道阻塞等临床症状;⑶入院前2周内未使用抗过敏药物、鼻喷药物或其他治疗鼻炎的药物。排除标准:⑴存在鼻息肉、鼻窦炎或其他鼻腔肿物者;⑵存在血液系统疾病者;⑶存在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者;⑷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⑸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鼻内镜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联合传统填塞治疗:术前,将1%注射用盐酸丁卡因(江苏九旭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309,规格:50 mg)与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哈药集团三精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3023237,规格:(按C9H13NO3计)1 mL∶1 mg]按照1∶1 000的比例混合配制溶液,浸透棉片,填塞于患者中鼻道后端、嗅沟及中隔表面,行鼻腔表面麻醉。引入鼻内镜,通过内镜观察鼻中隔的情况,确定手术的位置、范围。在鼻中隔的黏膜下作小切口,分离黏膜与软骨,暴露需处理部位。于鼻中隔切口注射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上海朝晖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071,规格:20 mL∶0.4 g)与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按照1∶1 000的比例混合的配制溶液,行术中浸润麻醉,以确保手术期间患者状态稳定。使用鼻内镜下微刀对偏曲的骨骼和软骨进行精确的切除或修正,以恢复鼻中隔的正常形态。完成骨软骨切除后,将黏膜覆盖于修复后的鼻中隔上,使用缝合线或黏合剂将其固定,以促进愈合。在手术过程中密切观察出血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出血,确保手术区域的清洁和可视度。术毕,采用传统填塞方法,根据患者鼻腔的大小和形状,填充适量的膨胀海绵或凡士林纱条。术后48 h,抽出膨胀海绵或凡士林纱条,确保鼻腔的通畅,提高患者舒适度。

研究组患者碎片法鼻中隔成形术联合改良缝合填塞治疗麻醉方式与对照组相同,使用鼻内镜深入鼻腔,以详细检查内部结构。在鼻中隔左侧作切口,充分暴露软骨面,以提供良好的视野和空间。分离软组织和黏骨膜,完全暴露鼻中隔支架,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准确性。随后切断鼻中隔软骨,从后上方及后下方底部切除约3 mm宽的软骨条,使其仅附着于对侧组织,以便后续塑造鼻中隔形状。制作3个水平垂直切口以塑造鼻中隔形状,间断切除约1 mm宽的软骨条,使其碎片化,以便调整鼻中隔形态。随后使用磨钻磨除棘突锐利部分,向对侧推移,以确保鼻中隔形态的对称性和稳定性。后使用磨薄筛骨垂直板,使其骨折并推移居中,以进一步确保鼻中隔的稳定性和对称性,完成后使用可吸收线于患者鼻腔内进行切口缝合。于左侧中鼻甲前方、鼻中隔中后部偏上位置进针,于右侧鼻腔拉出缝针。再次夹紧针尾,从右侧鼻中隔前方偏上位置进针,确保出针点位于左侧切口前方。打结后剪断缝线,调整切口对位并保持缝线张力。最后,填塞适量纳吸棉维持鼻腔通畅和稳定。

两组患者术后均通过上门或门诊随访、电话、网络等形式持续随访3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⑴鼻阻力指标。于术前及术后,使用鼻阻力仪(Medizin Technik GmbH amp; Co.KG,型号: ATMOS Rhinomanometer 300)进行鼻阻力检测,包括偏曲侧吸气时、偏曲侧呼气时、宽敞侧吸气时、宽敞侧呼气时的鼻阻力(R)及吸气时总鼻阻力、呼气时总鼻阻力。阻力计算公式为:1/R总=1/R左+1/R右。⑵鼻塞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7]。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采用鼻塞VAS评分评估患者鼻塞程度,以VAS疼痛评分[8]作为参考依据进行评分,满分0~10分, 0分为无鼻塞, 10分为鼻塞最严重。⑶手术相关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⑷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第10天,患者进行鼻内镜检查随访,观察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包括鼻出血、鼻黏连、鼻前庭区肿胀。并发症总发生率=[(鼻出血+鼻黏连+鼻前庭区肿胀)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鼻阻力指标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各鼻阻力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gt;0.05)。术后,两组患者偏曲侧吸气时、偏曲侧呼气时、宽敞侧吸气时、宽敞侧呼气时的鼻阻力及吸气时、呼气时总鼻阻力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lt;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鼻塞VAS评分及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鼻塞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鼻塞VA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lt;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lt;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3。

3 讨论

鼻中隔偏曲可引发鼻塞、鼻息肉及鼻炎等症状[9]。其中,鼻塞是患者最明显的症状之一,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正常呼吸,还可能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甚至引发睡眠呼吸暂停等问题[10]。此外,鼻中隔偏曲也易引发鼻腔内的细菌感染,导致鼻炎等疾病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11]。因此,寻找有效的手段治疗鼻中隔偏曲十分重要,不仅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还能够提升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两组患者偏曲侧吸气时、偏曲侧呼气时、宽敞侧吸气时、宽敞侧呼气时的鼻阻力及吸气时、呼气时总鼻阻力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碎片法鼻中隔成形术通过切除或移位异常的鼻中隔组织,重新调整和塑造鼻腔的解剖结构,以扩大鼻腔通道,可缓解或消除鼻塞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呼吸通畅度及生活质量[12]。改良缝合填塞采用填充物填充手术后的空隙,提升鼻中隔的支撑力和稳定性,可有效预防术后再次偏曲的发生,从而保持鼻腔的形态和功能的稳定性。纳吸棉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透气性,能迅速吸收周围组织分泌物、血液残留及术后渗出液,保持手术区域的清洁和干燥,促进伤口愈合和组织修复。纳吸棉的使用不会对周围组织造成较大不良影响,不仅可降低术后感染的风险,还能减少患者疼痛和不适感、提高康复速度[13]。因此,碎片法鼻中隔成形术联合改良缝合填塞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鼻塞症状,提高呼吸通畅度,保持鼻腔的形态和功能。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鼻塞VA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碎片法鼻中隔成形术通过将鼻中隔软骨切成小碎片,重新排列和固定,可减少对鼻中隔的直接创伤,有效减轻术后组织的肿胀和炎症反应,从而改善鼻腔通气,减少术后鼻塞的发生[14]。此外,改良缝合填塞技术对鼻腔组织的压迫和刺激较小,不仅可减少组织压迫,还可促进术后鼻腔的通气和引流,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进一步减轻鼻塞症状。因此,碎片法鼻中隔成形术联合改良缝合填塞技术可显著减少手术对鼻中隔和周围组织的损伤,减轻术后肿胀程度,缓解患者鼻塞症状。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碎片法鼻中隔成形术能重新塑形鼻中隔,使其恢复正常的形态和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和外观[15]。其次,通过改良缝合技术填塞鼻中隔的空隙,不仅加快愈合过程,还有助于保持新形成结构的稳定性,减少术后变形的风险[16]。改良填塞方法还能促进受损组织的愈合和再造,减少鼻黏连和肿胀的风险,提高手术的整体效果和患者的术后舒适度[17]。

综上所述,采用碎片法鼻中隔成形术联合改良缝合填塞治疗鼻中隔偏曲患者效果较好,可降低鼻腔阻力,改善鼻塞情况,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王旻.鼻中隔缝合技术[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2011, 26(4): 215-217.

Alsaggaf Z H, Almadfaa A O, Marouf A A, et al. Sinusitis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deviated nasal septum at a tertiary hospital: A retrospective study[J]. J Taibah Univ Med Sci, 2022, 17(6): 1065-1069.

李勇, 黄永久, 刘军. 鼻中隔缝合在鼻中隔矫正术后的临床应用[J].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18, 24(3): 277-279.

夏世同,吴四海,徐婷.鼻内镜辅助下改良鼻骨骨折复位治疗外伤性歪鼻合并鼻中隔偏曲[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23, 30(1): 22-25.

刘来艳,吴礼锋,朱顺芳,等.改良鼻中隔缝合填塞法在鼻中隔矫正术中的应用[J].皖南医学院学报, 2023, 42(5): 464-467.

孔维佳.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298-299.

肖玲,陈璐,柯霞,等.术前VAS症状评分对慢性鼻-鼻窦炎围手术期的指导作用初步研究[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6, 30(11): 892-896.

严广斌.视觉模拟评分法[J/CD].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4, 8(2): 34.

袁林杰,刘洋君,李丽.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联合下鼻甲成形术治疗慢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 2023, 20(15): 106-109.

张萌,李晓玲,方越.关键控制点理论下的细节护理对鼻中隔偏曲矫正患者术后恢复及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 2023, 32(7): 181-184.

赵晓畅,李祖飞,任媛媛,等.鼻中隔偏曲与上颌窦气化分型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23, 29(2): 101-105.

刘国才.碎片法鼻中隔成形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 2020, 18(13): 77-79.

刘云香,黄敏,张志远.改良鼻中隔缝合法与鼻腔填塞对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症状及预后的影响[J].当代医学, 2021, 27(33): 173-174.

马莉,吕世霞.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22, 17(10): 48-50.

杨建发.鼻内镜下改良型鼻中隔成形术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9, 17(16): 142-144.

马芙梅,佘翠平,刘得龙.改良鼻中隔缝合技术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联合下鼻甲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后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学, 2021, 27(1): 55-57.

王旻,邢志敏,袁晓培,等.改良鼻中隔缝合联合等离子下鼻甲消融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的选择性应用[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1, 18(10): 541-543.

猜你喜欢

偏曲鼻中隔鼻塞
为什么鼻塞的时候,经常堵一边?
鼻塞不通食辛夷花
宝宝鼻塞,妈妈有哪些对策
鼻石致鼻中隔巨大穿孔1例
宝宝鼻塞,妈妈有哪些对策
两种鼻腔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对比性探究
尖吻腹蛇血凝酶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止血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音乐干预对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疼痛的影响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再次矫正术的临床观察
238例鼻中隔偏曲手术的切口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