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封包疗法联合常规疗法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效果观察
2024-12-31马凌
【摘要】目的 探究中药封包疗法联合常规疗法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66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选例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选例地点为南京市江宁中医院,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33例。两组患者均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后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封包疗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程度、中医证候积分、骨密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均Plt;0.05)。治疗5个月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参照组;两组患者骨密度T值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参照组(均Plt;0.05)。结论 中药封包疗法联合常规疗法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效果佳,能缓解疼痛、改善临床症状,还可提高腰椎骨密度T值,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中药封包疗法;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
【中图分类号】R2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665.2024.23.0078.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23.024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代谢功能紊乱的老年人病症,主要表现为骨密度低、骨骼超微结构改变及骨脆性增加。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结果,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35.0%,女性绝经后因激素变化,发病率远高于男性[1]。目前,手术是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主要治疗手段,临床常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治疗该疾病,但部分患者会出现术后剧痛、排异反应等问题,且因骨质疏松这一根本病理改变,部分患者术后停药易再发骨折[2]。因此,为确保术后疗效稳定,需采用联合治疗方案。中医将骨质疏松症分为“骨枯”“骨痹”“骨萎”3个阶段,认为“腰为肾之府”,骨质疏松症乃肾脏虚弱所致,患者骨折后会出现局部气滞血瘀导致疼痛剧烈[3]。中药封包疗法是将中药研末制膏后包于纱布中,直敷患处,以期达到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的效果。基于此,本研究探究中药封包联合常规疗法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66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选例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选例地点为南京市江宁中医院,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33例。参照组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18例;年龄66~85岁,平均年龄(71.88±4.37)岁;病程6~8 d,平均病程(6.23±1.97)d;骨折部位:胸椎骨折20例,腰椎骨折13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21例;年龄62~87岁,平均年龄(72.85±4.72)岁;病程5~9 d,平均病程(6.38±1.93)d;骨折部位:胸椎骨折19例,腰椎骨折14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gt;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南京市江宁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核准通过,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⑴符合中医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4],且经临床检查确诊;⑵符合PVP手术指征[5];⑶术后伴有腰背痛;⑷近3个月内未使用过影响骨密度的药物;⑸男性患者gt;65岁,女性患者gt;60岁。排除标准:⑴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⑵合并其他骨科疾病者;⑶对本研究使用药物存在禁忌证者。
1.2 治疗方法 参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疗法:密切监控患者生命体征及创口处渗血状况,患者取仰卧姿势,骨水泥固化稳定后辅助患者翻身,期间避免扭曲椎体。严格遵医嘱用药,观察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时采取对应措施。指导家属每天按摩患者下肢,进行踝关节和膝关节旋转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保持会阴部清洁,防止尿路感染,持续治疗4周。
观察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封包疗法:取北柴胡、酒大黄各15 g,当归、连翘、盐补骨脂、燀桃仁、熟地黄、蜜瓜蒌皮、川芎各10 g,红花5 g。将上述药物研磨后混合鱼石脂制成膏状,涂抹于纱布上,直接敷于患处,4 h/次、1次/d,持续治疗4周。两组患者出院后,以门诊、住院、电话等方式随访5个月,观察并记录恢复情况。
1.3 观察指标 ⑴临床疗效。于随访结束时,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痊愈:脊柱压缩性骨折痊愈,多数椎体形状修复,胸腰无不适,日常生活正常;改善:骨折愈合良好,胸腰痛基本消失,胸腰段外观和椎体形态改善,但日常活动仍需辅助工具;无效:症状无改善,日常活动严重受限[6]。治疗总有效率=[1-(无效例数/总例数)]×100%。⑵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与随访期间再次椎体骨折、骨水泥渗漏、神经根痛的发生情况。并发症总发生率=并发症总发生例数/总例数×100%。⑶疼痛程度。评估时间为治疗前及治疗5个月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7]评估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满分10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疼痛越剧烈。⑷骨密度。评估时间为治疗前及治疗5个月后,采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杭州沧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浙械注准20222061004,型号: BD-01)测量两组患者骨密度T值。⑸中医证候积分。评估时间为治疗前及治疗5个月后,评估两组患者腰背痛、腰膝乏力、下肢痉挛、行走困难、负重受限5种症状严重程度,各项总分0~15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症状越严重[4]。
1.4 统计学分析 分析数据选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计数资料采用[例(%)]描述,行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行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描述,行t检验。当Plt;0.05时,表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比参照组更优,治疗总有效率比参照组更高,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均Plt;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参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骨密度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骨密度T值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参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4。
2.5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均Plt;0.05),见表5。
3 讨论
老年人骨量逐渐减少、骨微结构损坏、骨强度降低,在外力作用下(如摔倒、扭伤甚至咳嗽、打喷嚏等)易发生胸腰椎骨折;此外,女性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加速骨丢失,更易发生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9]。临床常采用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但部分患者术后会感到手术部位或周围区域疼痛,且术后骨水泥渗漏到椎管内或压迫神经根会导致神经根性疼痛,表现为沿神经走行的放射性疼痛、麻木或无力;此外,由于手术改变了局部生物力学结构,邻近椎体承受应力更大,易使患者术后再次骨折[10]。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临床疗效、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参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这提示中药封包疗法联合常规疗法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分析原因为,北柴胡可疏肝解郁、升举阳气;酒大黄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的功效;当归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盐补骨脂补肾壮阳、固精缩尿;墠山桃仁活血祛瘀;熟地黄滋阴补血、益精填髓;蜜瓜蒌皮清热化痰、利气宽胸;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止痛[11]。中药封包疗法是中医外治法,可直接作用于患处,通过调节患者的整体身体机能,增强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 5 个月后,两组患者 VAS 疼痛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观察组更低;两组患者骨密度 T 值均升高,观察组更高。这提示中药封包疗法联合常规疗法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可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腰椎骨密度T值。分析原因为,酒大黄含有蒽醌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能减轻骨折部位的炎症反应,缓解疼痛[12];当归中的阿魏酸等成分可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促进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和组织修复[13];盐补骨脂中的黄酮类、香豆素类等成分具有调节骨代谢的作用,能促进成骨细胞活性,抑制破骨细胞功能,从而提高骨密度[14];川芎中的川芎嗪等成分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为骨折愈合提供良好的血液供应环境[15]。同时,中药封包的温热效应可促进局部血管扩张,增加皮肤通透性,使药物更易渗入组织,温热刺激还能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促进局部代谢产物的排出。
综上所述,中药封包疗法联合常规疗法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效果佳,能缓解疼痛、改善临床症状,还可提高腰椎骨密度T值,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朱洁云,高敏,宋秋韵,等.中国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病率的Meta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 2022, 25(3): 346-353.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3, 39(5): 377-406.
中华中医药学会.骨质疏松性骨折中医诊疗指南[J].中医正骨, 2023, 35(1): 1-9.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骨关节学组,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肌骨学组,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质疏松学组,等.骨质疏松的影像学与骨密度诊断专家共识[J].中华骨科杂志, 2020, 40(16): 1039-1046.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介入学组.经皮椎体成形术操作技术专家共识[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4, 48(1): 6-9.
《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8)》工作组,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马远征,等.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8)[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18, 12(6): 484-509.
万丽,赵晴,陈军,等.疼痛评估量表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J].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0, 16(3): 177-187.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骨质疏松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J].中华医学杂志, 2019, 99(45): 3524-3533.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3, 39(5): 377-406.
张金鹏,贾新红,岳强.再次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临床观察[J]. 中医学报, 2012, 27(8): 951-952.
刘华,邓玫,汤金聚,等.督脉擦法联合中药封包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腰背痛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0, 36(4): 533-534.
肖先,李春燕,薛金涛.大黄的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新乡医学院学报, 2024, 41(5): 486-490,496.
周美丽,韩妮萍.当归的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环球中医药, 2024, 17(7): 1420-1427.
武文星,郭盛,尚尔鑫,等.基于数据挖掘的补骨脂药用源流及其配伍用药特点分析[J].世界中医药, 2022, 17(10): 1405-1414.
蒲忠慧,代敏,彭成,等.川芎生物碱的物质基础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 2020, 31(8): 1020-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