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导向下五年制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策略探析

2024-12-31周蔚

华章 2024年19期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探索与实践

[摘 要]核心素养培养是我国教育部门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素养和能力。在核心素养导向下,五年制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应该紧跟时代发展趋势,融入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中,结合五年制高职信息技术课程和学生特点,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为五年制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添活力。因此,本文主要针对核心素养导向下五年制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策略展开讨论,并分析了五年制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希望可以给五年制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师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核心素养;五年制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探索与实践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开始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课程成为培养信息技术人才的重要渠道。为了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核心素养导向下我国五年制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师也采取了多样化的教学措施,但是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因此,在新时期我国有必要加强对核心素养导向下五年制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研究,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助力我国五年制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工作取得进一步发展。

一、五年制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生源质量先天不足

生源质量直接影响着五年制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一般情况下,五年制高职生源都是在经过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经过中考的激烈竞争和筛选,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进入普通高中,而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选择进入五年制高中进行进一步的技术学习。所以,从入门门槛的高低,以及前期的招生方面,都决定了五年制高职学校的生源往往会存在先天性的不足,这也为信息技术课程的高效开展埋下了隐患,如部分五年制高职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不浓厚、信息意识淡薄、存在信息道德不乐观等情况,甚至会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产生较强的抵触心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

(二)缺少自主学习与实践的机会

信息技术课程是五年制高职十分重要的学科,每年都会为社会输送大量的计算机人才。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学生只有获得更多自主学习与锻炼的机会,才能够掌握计算机的操作原理,才能够具备基本的操作能力,这也意味着在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给学生更多自主操作锻炼的机会。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部分五年制高职教师主要侧重理论知识的讲解,组织开展实践教学的机会很少,学生失去了计算机操作锻炼的机会。同时,在一些五年制高职学校,其他学科的教师还会占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时间,或者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安排时间,玩一玩电脑,这打消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三)信息技术课程与所学专业结合不充分

信息技术课程只有与学生所学习的专业相结合,才能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水平,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学以致用,在专业发展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但是,通过对当前五年制高职信息技术课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目前信息技术课程与学生所学专业存在割裂的现象,各科教师根据自身的学科专业特点和要求,分别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导致学生无法建立对信息技术知识,以及专业知识的全面认知,也会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教师教学理念相对落后

意识是指导行为的重要条件,对于五年制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工作亦是如此,教师的教学理念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教学方式的选择。通过对目前五年制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师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目前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相对落后,在教学中缺少创新性,对于一些教学方法的应用也是相对传统,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五年制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有序推进。这决定了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五年制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师要在教学理念上做出调整,为高职院校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学生服务[1]。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五年制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优化策略

(一)贴近学生生活设计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与生活联系十分紧密,教师可以从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生活入手,为学生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拉近信息技术课程知识与学生的距离,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以学习兴趣为切入点开展教学。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如果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失去兴趣,那么学习效率也会很难保障。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要切实地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并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入手,选择那些五年制高职学生了解的内容,拉近学生与知识之间的距离,促使学生能够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更加感兴趣。以计算机的发展一节为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就目前流行的ChatGPT等AI计算为话题,引导学生对当下计算机的发展和趋势展开讨论。高职院校的学生本身具有较强的探究兴趣,他们对各种类型的话题都十分感兴趣,在教师的激励下学生结合生活背景进行话题的分享,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与时俱进。再比如,新生入学需要竞选班委,但是大部分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word文档编辑,在学习《word文档编辑》这一章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以此为任务组织学生写一封竞选自荐信,并将优秀作品打印参加竞选,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学习《EXCEL电子表格》一课时,教师可以让不同班级的学生设计制作本班课程表,并把课程表打印出来,学生自评互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图表统计》一课时,教师可以要求先搜集班级每位同学的零用钱数额,进行图表统计的教学,以引导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合理使用零花钱,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2]。

(二)创设真实情境,学生在理实一体中去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词,深度学习体现出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深度思考,也能够助力学生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的发展。为了促进五年制高职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实现深度学习,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互结合,在不断的知识应用中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思考。

创设真实情境需要企业的合作与帮助,因此,五年制高职学校可以积极地与信息技术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共同为学生搭建起理实一体化的实践平台,为学生创造更多自主学习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了解信息技术知识,提高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应用水平。在校企合作中,企业要介绍企业的定位与校企合作模式,并展示企业自主研发的教学实践平台使用、实践项目的设置及实践项目的教学,为学生打造一系列可实践、可落地的实验项目,实现教—学—练一体化教学,为学校教学提供新的方向。校企合作在创设真实情境上具有优势,能够为学生创设更多自主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因此,在新时期教师要积极地创新教学思路,积极与企业展开深度合作与交流,为学生深度学习创造条件。

以《文字处理》教学为例,文字处理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也是学生在今后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工作,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教师可以将现实生活及将来工作的情境结合,创设项目化情境。如让学生使用word制作自荐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学习的文字处理知识进行自荐信的制作。在实践操作中,学生不仅可以掌握自荐信这种应用文格式的写作,也可以掌握word中的文档格式设置;在图文混排这一章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节能减排,从我做起”制作word小报或海报,并且对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及评奖,把优秀作品打印并张贴到班级宣传栏上。在学习EXCEL电子表格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制作班级课程表、学生档案页、员工工资表等,让学生真正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将来所用,积极地将知识、技能转化为信息技术素养,而不是只会完成考试知识点所要操作的题目。

(三)与所学专业结合实施项目化任务,学会在学习和应用中构建和迁移

项目化教学是当前高职院校专业教学的发展趋势,项目化教学是以项目完成的方式加强对专业课程知识的学习,项目化学习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锻炼的机会,也会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为此,在五年制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思路,加强对项目化教学的分析,并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实施项目化任务,促进学生在学习和应用中构建和迁移知识。

首先,教师要组建项目化学习小组。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成立项目化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一起研究和分析项目化学习中在信息技术课程学习领域遇到的问题、出现的不足等,共同解决和应对。项目化小组的人数控制在四到五人为一组最为合适,这样能够保障每一位成员都可以承担相应的责任,也可以增强其责任意识。其次,细化项目任务。这个环节对学生特别关键,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加强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研究,明确基本的教学内容,并在项目化任务中体现,为各个小组成员开展项目化活动,为完成项目化任务奠定基础,也进一步保障项目化任务开展的有序性。最后,教师要做好学生成果展示工作。在经过项目化活动后,每一个小组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都会形成一个成果,这些成果凝结着小组成员的智慧,也能够反映出学生在知识学习上的不足,为此,教师要为学生搭建成果展示的平台,让学生有机会走上讲台,为大家分享小组成员的学习研究成果。通过成果展示,能够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也能够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与认知。

(四)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开始进入信息化时代,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如同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满足了社会各个行业发展的需要。其中不少教师也开始创新教学理念,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五年制高职信息技术课程相结合,让信息技术课程迎来新的春天。

首先,五年制高职院校要加大在信息技术和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力度,增加专项资金,专门用于信息技术的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让五年制高职院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师能够在信息技术和现代化软件的支持与推动下提高教学水平。其次,信息技术课程教师要不断提高信息素养,加强对信息技术和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学习,掌握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应用技巧和方法,让更多的信息技术设备可以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发挥作用。最后,五年制高职院校要积极地组织开展信息素养教师技能竞赛活动,重点考查教师的信息技术教学水平,为教师创设一个自主学习和发展的机会,让其在技能竞赛活动中锻炼素质和能力。

(五)更新教师教学理念

针对五年制高职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师在教学理念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我国高职院校有必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让教师树立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加强对新型教学方法的应用。

首先,高职院校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宣传是更新教师教学理念的重要途径,因此,高职院校可以以信息化时代为背景,以新媒体为媒介,利用多元化的宣传渠道向广大教师宣传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营造重视现代化教学方法应用的校园环境和氛围,促使教师在潜移默化中转变教学理念,树立创新教学思维,并积极主动地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加强对现代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其次,高职院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工作之余充分利用一切时间,不断地学习新理念、新方法、新经验,掌握新技术,赋予五年制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以新的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最后,高职院校要做好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的培训工作。培训是促进教师教学理念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为此,五年制高职院校可以围绕教学理念和信息技术课程展开,就“数字化赋能信息技术新课堂”“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方法与路径”“数字教材展望与研讨”开展精彩的讲座。培训讲师可以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深入剖析当前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享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同时,就快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如何创新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通过组织开展教师培训活动,助力教师的成长与发展[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开始进入信息化时代,社会各个行业对信息技术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加大,教师应当探索多种教学策略并将其尝试应用于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创新性地解决问题,发展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最终帮助学生掌握数字化生活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会使用信息手段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拥有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五年制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水平将会显著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也会提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2]刘兴红,张曼,张军翔,等.新课标下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9(4):99-106.

[3]徐钦.深度学习理念下的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探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2(10):42-44.

作者简介:周蔚(1983— ),女,汉族,江苏南京人,江苏省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讲师,本科。

研究方向:信息技术教学。

基金项目: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L/2020/078)。

猜你喜欢

五年制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探索与实践
五年制高职护生谦虚心理品质培养实践研究
浅谈新课程下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讲授法简析
五年制高职班主任学生工作的探讨
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五年制高职休闲体育现状与策略探讨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项目管理模式在职业技能培训管理中的探索与实践
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活动单导学”模式在五年制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