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 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2024-12-31戚愉彩

三角洲 2024年23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就业指导育人

高校作为我国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每年都为我国社会输送大量人才。大学生就业指导是我国高校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对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在“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需要对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中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真正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学理念,有助于开展有效性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率。从“三全育人”视域下,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进行探索,并给出具体的实施策略,希望给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对于人才需求标准不断提升,导致人才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现在社会上的热点话题。在此情况下,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进行探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现在社会的发展现状,为大学生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让大学生能够更清楚现在的就业环境,提升学生的就业认知度。三全育人教学理念的出现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欢迎,将其运用到教学工作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教学成果。高校将三全育人的教学理念运用到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中,能够从全方面视域下对学生展开教育,实现全员共同育人的教学思想,提升学生对就业前景的认知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就业率,让学生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

现阶段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中全员的参与性不足。从目前阶段来看,大部分高校教育工作者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认为传授给学生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是教育的重点部分,忽略了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参与,使学生得到就业方面的知识有限,对学生毕业后就业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在高校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大部分专业课教师没有意识到就业指导的重要性,没有将就业相关的知识渗透到教学课堂上,使专业课就业教育处于缺失状态,对学生的就业教育产生了消极影响。同时,一部分高校的专业课教师认为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是辅导员或就业指导教师的工作内容,与自己的教学工作无关,不愿意自主参与到大学生就业服务指导中,从而使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问题较多。除此之外,在现阶段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过程中,由于高校教师之间的沟通较少,所以就业指导教育内容出现重复、缺少等情况,让学生不能得到良好的就业指导服务,使大学生对于自身的就业问题考虑不周全,降低了大学生的就业率。同时,在高校教师开展就业指导服务的过程中,缺乏对学生实际情况的掌握,没有从学生视角出发,导致给出的就业指导意见与学生实际情况出现较大的偏差,容易为学生做出错误的指导,影响学生未来职业道路的可持续性发展。

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全程性不足。对于高校而言,最好的教学质量验证便是学生能否找到心仪的工作,能否经受住社会的考验,在毕业后能否有良好的发展。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需要贯彻落实到学生的整体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能够得到全程的就业指导服务,加强学生对自身职业的规划。但是从目前阶段来看,大部分高校开展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中,仍然没有对学生进行全程的教育,降低了学生的就业知识掌握程度。一部分高校只是在学生最后在校学习的阶段,为其设置了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将相关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对自身的就业情况进行规划。高校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当成一项阶段性任务,并没有将其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也没有为学生构建完整的就业指导教育体系,使学生的就业指导服务较为匮乏,不利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融合性不足。从目前阶段来看,大多数高校教育工作者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过程中,缺乏对知识的融合,没有关注到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性,只是将知识单一地传授给学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的整体学习效率较差。同时,大部分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没有从整体角度为学生设计教学内容,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较为碎片化,不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影响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除此之外,高校的就业指导方式较为传统,没有将现代化的思想与教学手段融入其中,导致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内容与教育目标不相匹配,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从而使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效率较低。

“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策略研究

加强就业指导服务认知,完善全员协同育人教学体系。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对于教育工作的效果具有决定性影响。在“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需要加强教师的就业指导服务认知,使教师能够自主参与到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中,有助于实现全员协同育人的教学体系,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成果。高校需要明确全员育人的工作理念,倡导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自主参与到服务工作中,并且需要对育人的工作进行详细划分,充分发挥出每个教育工作者的作用,促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全面展开。首先,需要提升高校专业课教师对就业指导教育的重视度,引导教师参与到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中,将相关的就业知识与专业知识进行有机融合,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能够明确自身的职业选择,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率。高校可以组织教师开展就业指导相关培训,提升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认知度,让教师能够接触到先进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手段,有助于增强教师的教学综合素养。还可以将社会的发展变化、企业的人才需求、学生的就业困境等内容传授给教师,让教师认清现在学生的就业现状及面临的就业困境,从而使教师能够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重视度。其次,高校需要通过校企合作的育人模式,充分发挥出企业的育人作用,让学生走出校园,到企业一线开展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最后,高校需要构建合作育人的机制,为全员育人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保障,有助于加强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育人思想,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进行良好的规划,提升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通过高校将全员育人教育理念的落实,能够让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有效开展,增强高校育人的成果。

转变就业指导教育理念,构建全程指导服务体系。在“三全育人”视域下,针对高校阶段性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情况,高校需要积极转变就业指导教育理念,延长育人的时间,为学生构建全程育人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对就业知识进行理解与掌握。首先,高校需要在学生刚进入学校后,将就业指导服务的内容融入新生入学教育,对学生进行启蒙教育,让学生初步建立职业发展意识。同时,需要在学生毕业离校后,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教育与跟踪调查,掌握学生实际的就业情况,对其数据进行分析与挖掘,并根据这些数据指导新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内容,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成果。其次,高校需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提升整体的育人质量。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在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制定详细的就业指导工作内容,实现一对一精准指导。同时,需要对就业困难的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建立就业自信,避免学生产生心理上的问题,导致学生更难就业的情况。最后,高校需要将就业指导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完成就业。在传统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大部分教师较为重视理论知识的教育,忽略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训,使学生虽然掌握大量的就业知识,但是实践能力较弱,无法取得面试官的认可。高校需要为学生构建职业技能提升训练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场景中进行面试体验,锻炼学生的实操能力,使学生能够在真正的面试中有较好的表现。

借助信息技术育人手段,实现全方位育人体系构建。在我国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现阶段,高校需要积极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育活动中,帮助教师突破传统教师模式的束缚,为学生构建更加完善的教学课堂,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有助于加强学生整体的学习成果。在“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也可以将信息技术运用其中,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让学生能够得到综合性教育,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首先,高校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构建就业服务平台,在互联网上搜集更好的招聘信息,对企业的人才需求标准进行探索,让教师能够掌握现在的实际社会状况,为学生构建更加符合实情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内容,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其次,高校可以通过互联网就业平台,将就业相关的知识与技巧、大学生就业政策、就业成功经验等内容进行分享,学生能够自主对就业信息进行探索,有助于满足不同学生的就业需求,从而提升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成果。最后,高校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引导学生对就业知识与技巧进行交流,帮助学生解答一些困惑的问题,有助于加强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在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社会上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人才市场的竞争逐渐激烈,大学生想要在人才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掌握良好的就业知识与技能。在此情况下,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十分重要,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积极对此服务工作进行探索,转变原有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为学生构建符合时代发展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内容,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尤其在“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从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三方面入手,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体系。

(作者单位: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就业指导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高校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
学院十大杰出教育工作者颁奖大会召开——精彩晚会掠影
学院十大杰出教育工作者颁奖大会召开——风雨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