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
2024-12-31刘博瑞
哲学家韩炳哲在《倦怠社会》中指出:“现代社会是一个由无休止的生产和消费驱动的‘表现主义’社会,个体不断追求效率和成功,而忽视了内心的平静和满足。”不断地忙碌,过快的生活节奏,让“闲”这个字被打上了负面标签。我也一直害怕慢节奏,害怕自己闲下来,直到真正体验过一次闲,才改变了看法。
之前,我的假期生活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第一缕曙光还未出现,便要开始坐在桌前攀登书山,遨游学海;最后一丝月光下坠,快到晚上十一点了,大脑还在高速运转。看似挺充实,其实我的内心却陷入了迷惘和空虚。
开学前一天,我正为作文而燃烧着脑细胞,长叹了口气,想到都最后一天了,不如静一静吧。
我走到窗边,望向前方,难得一次闲下心来,尽管在人们眼里这似乎意味着不上心与无所事事。
那是从未见过的景色:春已至,楼下的街道两侧站满了香樟树、柳树、榆树、玉兰树……明晃晃的阳光拂过簇簇鲜嫩的枝柯,穿过层层新绿的树叶,在地面上照出点点光斑。阳光下,树叶的颜色也有所异同。在阴暗处,呈现出深绿色;在明暗交界处,是新鲜的浅绿色;而在光束正中央,则表现出耀眼的金黄色。风拂过,叶片泛起,如浩瀚的绿色海洋掀起一阵阵雪白银亮的浪花。
原来闲下心来,我竟能观察到以前从未见过的美景。这些我之前真没见过吗?可能只是因忙碌而忽略了吧。
我若有所悟,回到书桌前,坐下,闲适地观察着一切。
门外传来妈妈的做饭声,仔细一听,这声音饱含着妈妈的无私奉献,多么亲切温馨啊。隔壁传来了打印机“咔嚓吱啦”的声音,以前总嫌它打印出来的试卷烦,可如今静下心来,却发现了它带来的成长价值。父母为督促我的学习,付出了多少心血呀。
完成了作文,我又站在了窗前。阳光已不再照耀着初春的树,但五彩的晚霞开始描摹原本纯蓝的天穹。
闲,并非是我所初识的那样,相反,它能进一步巩固我们的所见所闻,让我们发现事物更多的含义,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身的存在,找回生活的意义和快乐。正如哲学家罗素曾在《幸福之路》一书中提过“明智地度过闲暇时光的能力是文明的终极产物”,倡导“闲”才是人们重新感受世界的方法。在悠闲的状态里,我们能从习以为常甚至是麻木疲倦的状态中脱离出来,重新审视这个世界。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闲下心来慢生活,便是人间好时节。
作者简介:
刘博瑞,男,作者单位:江苏省句容市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