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审题 准确立意
2024-12-31王建梅
认真审题,准确立意,才能有效组织材料,合理安排文章结构,确保不跑题、不偏题。审题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只有精准审题,才能准确立意,为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审题要遵循基本的原则:整体性、多元性、限制性、倾向性。审题方法众多,由果溯因、联系实际、领会寓意等,都能为构思作文提供更多选择。作文立意有多种角度可以选择,如生命角度、名著角度、文人角度、心灵角度、境界角度等,要根据作文基本要求确定立意,以提升作文水平。
一、精准审题,作文构思的基石
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都涉及审题的问题,抓住关键词、限制成分,深入思考,才能为后面的立意、选材、结构、表达提供基本保障。精准审题是作文构思的基石,也是作文的第一环节,只有精准审题,才能确保作文的顺利进行。
1.抓住题眼
作文命题大多是全命题、半命题和话题,这些作文命题都会提供一些关键信息。词语式命题、短语式命题、句子式命题,以及话题材料等,这些都是审题要直面的材料。在具体审题时,要注意对相关信息进行整合,筛选关键词语,确定题眼,围绕作文题眼深入思考,以便顺利把握命题核心,深刻领悟命题内涵,以达成精准审题的目的。
如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写作练习“思路要清晰”,围绕这个要求设计了三个作文题目:“————二三事”“这天,我回家晚了”“对————的一次访问”。从题目可以看出,都要写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要突出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写好这些作文,要把握“题眼”。如“————二三事”,这个题目的题眼是“事”,围绕人物选择典型事例自然是构思的关键。以叙事为主是记叙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如何选择典型事例是写好记叙文的关键。有众多事情可以选择,学习生活、日常生活中的事均可,到底选择什么呢?如果选择学习生活方面的,虽然最为熟悉,但难以制造看点,如果一味选择生活方面的,有些事情未必能说清楚,究竟如何选择,需要对比分析。再如“这天,我回家晚了”这个题目,关键词是“晚了”,因为回家晚了,自然要发生一些故事,围绕这个点选择写作内容,能够写出许多有看点的“故事”。
2.理清限制
审题还要关注限制因素,所谓限制因素,是指作文选材范围、结构形式、文体要求等。比如文题要求写记叙文、说明文,还是议论文,写作时一定要把握文体特点。
如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写作练习“学会记事”,给出了3道作文题:“添枝加叶”“那一次,我真————”“我们是一家人”。审题时,要注意文题的限制因素。如“那一次,我真————”,这是半命题作文,限定了特定的时间和事件——“那一次”。在写作时,要紧紧围绕“那一次”这个特定的时间展开,为后面的情感表达奠定坚实基础。“我们是一家人”以叙事为主写记叙文,“一家人”是叙事的核心,在选择叙事材料时,要突出亲密无间的情感。如果不是“一家人”,不管故事多有吸引力,都不能成为作文的材料。这也是一种限制因素。作文要求很多,哪些是重点,需要认真对比和分析,严格遵守相关要求。
3.探明深意
审题要探明深意,然后与生活对接,结合自身生活体验深入思考,追求作文的实践意义,提升作文的整体品质。审题要有延伸思考的意识,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索,以确定作文立意的方向,进而构思成文。增加语素、虚实结合、把握内涵、由表及里,这些都是审题要把握的要领,可以从根本上提升作文的整体品质。
第三单元的写作练习是“写人要抓住特点”,写作任务有两个,一个是“画”肖像,一个是话题作文“我的偶像”。前者注重人物描写,要求抓住人物的突出特点,写出个性,主要是训练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后者是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要围绕核心人物选择一些典型事例,目的是展现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品质。在审题环节,要深入研究写人作文的基本方法,弄清写人记叙文的写作规律,抓住人物的基本特点,运用合适的描写手段,展现人物性格,揭示作文主题。写人的目的是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给读者以启示,无论是歌颂还是批评,都不是作文的目的,让读者深入思考,从人物身上悟出哲理,才是写作要追求的目标。
二、准确立意,作文构思的灯塔
审题的主要目的是确定立意,对作文材料进行精细化处理,以确定立意的基本方向,为作文构思竖立灯塔。生命、成长、心灵、境界、诚信、公德等,都属于作文正面立意选项,我们要深入研究作文材料,竖立作文构思的灯塔,为作文后续操作指明前进的方向。
1.生命、成长
作文立意有诸多方向,从生长、生命角度立意,无疑能够提升作文的品质。余秋雨先生曾说过:有巧思,但感觉不到你身体里面青春的温度。这句话听起来比较抽象,其实不然,是告诫我们要注意联系自己的生活和生命进行写作构思和设计,这样才能使读者感受到作品的“温度”,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写作文从生长、生命的角度立意,进行实实在在的生命表达,无疑能使作文有更多亮点。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写作练习是“写出人物的精神”,描写人物的方法有很多,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等,要写出人物的精神,要明确立意,还要注意选择适合的描写方法和写作方法,以增强作文的感染力。如以“争论”为话题作文,在生活中难免有争论发生,首先明确立意,选择争论的话题,学习、人生、社会等话题均可,要深入思考,在争论中明理,这样的“争论”才是最有价值的。如“干家务会影响学习,我们要不要干家务呢”,这是大家比较关心的生活问题,自然会引起大家的关注,也容易产生争议点,对这些问题进行争论或讨论,是一个人成长的需要。中学生是家庭和社会的一员,自然要承担应有的责任和义务,所以干家务是最为正常的劳动,从这个角度思考和讨论,争论便有了积极意义。再如以“这样的人让我————”为题作文,这是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在立意上,要多从正面思考,让人敬佩、让人尊重、让人感动的内容更有说服力。作文立意渗透生命、生活内容,不仅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也是自我成长的需要。
2.心灵、境界
言为心声,作文语言也是这样,只有从心底发出的声音,才有感染力,让读者不由自主地产生共鸣。王国维曾说:“文有境界自成高格。”作文要说真话、心里话,自然能够体现高雅的气质,也能达成更高的境界。针对文题材料深入思考,结合自己的心理实际进行立意,往往能够写出内容丰富且具有感染力的好作文。作文立意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考虑多种制约因素,还要不断创新,以提升作文的品质。
第三单元的写作练习是“抓住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在作文时,要有追求细节的意识,这样才能创作出更有看点的新作品。这个单元的作文练习题目是:“————的那一刻”“照片里的故事”。第一题属于半命题作文,要选择适合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在我们记忆中有太多难忘的经历,可能是惊喜、兴奋、有趣,或许是失望、尴尬、惭愧,不管是哪种记忆,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细致描绘这些细节,不仅能够真实反映生活的全貌,还能引发我们的深入思考。“照片里的故事”,可以写一篇带有回忆性质的作文,确定立意后要进行筛选和对比,因为我们有太多值得回忆的生活片段,这些珍贵的照片记录了太多美好瞬间,其中有诸多细节值得描绘和回味。我们要深入思考,在讲述照片故事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生活感悟,突出自己对生命的思考。从心灵和境界的角度立意,很容易引发读者的共鸣,我们要做好生活对接,充分考虑读者的心理期待,以便做出合理的设计,提升作文品质。
3.诚信公德立意
诚信和公德是作文立意的重要选项,围绕诚信和公德主题构思和选材,不仅能够突出作文正能量,还可以获得读者的普遍好评,让作文自然升格。我们生活在社会之中,必然要与社会公德和诚信等形成对接,利用大家关注的话题进行作文构思和建设,无疑能够获得更多认同和支持。初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借助作文构思获得思想历练,接受社会公德的洗礼,这对促进我们审美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第四单元的写作练习是“怎样选材”,写作题目有多个:“熟悉的街道”“晒晒我们班的‘牛人’”“我的一天”。这些作文任务都属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范围,在作文立意环节,要与诚信和社会公德对接。如“熟悉的街道”,这是纯粹的写景作文,介绍街道的特点,自然要展示环境的优美,这里涉及街道建设、环境保护等社会公共道德和社会发展等内容。再如“晒晒我们班的‘牛人’”,这篇作文写的虽然是班级这个小范围的人和事,但这些人和事都要有正能量,要表达正确的思想和行为,树立正面的形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文立意明确后,作文构思和选材会更为顺畅,作文构建也会更为高效。“我的一天”是第一人称的作文,要围绕特定时间段设计作文。在立意环节,要突出这一天的经历和收获,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属于人生难得的经历。要围绕生活体验展开思考,为人生经历增加精彩内容。作文立意要追求正能量,要追求真正的生活实践,而不是空喊口号,这样才能让读者有实实在在的感受。
审题要精准,立意才能突出正能量和积极意义,深入研究审题角度和方法,精心选择立意角度,确保作文构思进入良性轨道。作文审题与构思关系密切,不管是命题作文、话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都有一些限制因素。对作文材料进行细致梳理和分析,以确定审题的正确方向,为后面的立意设计创造良好条件。审题、立意、构思是关系最为密切的因素,也是作文的第一步骤,为作文顺利展开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