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地方文化融入高校影视类专业教学的意义与实践

2024-12-31于子淇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17期
关键词:吉林影视专业

摘"要:吉林作为老工业基地,地域文化独具特色,包括老工业品牌、自然风物、红色历史、冰雪民俗等。在文化数字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吉林地方文化融入高校影视专业教学,能实现区域文化与影视人才培养的结合,能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情怀,进而助力吉林数字化文化产业的发展,最终为国家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高校;影视专业;地方文化;意义;对策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17.071

地方文化是特定地区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和生活经验等。吉林作为老工业基地,其文化是传承工业革命的载体,包含大量社会信息、经济信息,极具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在《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的指导下,在人才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引导下,将吉林地方文化融入高校影视专业教学中有利于培养拔尖的、高层次的影视人才,进而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吉林地方文化的开发及传播现状

1.1"开发现状

吉林地方文化资源丰富且独具地域风情,并依托意识与物质的结合形成文化品牌,在衍生产品的带动下实现传承与发展。依托吉林省“引领、带动、协同、辐射”的文化产业发展布局,吉林地方文化在长春经济圈的引领下,发挥省会区位优势,拉开开发框架,并形成辐射效应。冰雪特色文化、红旗汽车文化、梅花鹿特色文化等重点文化开发工程实现对吉林文化的整合,进而激发了文化市场活力。特别是在文化数字化发展大背景下,吉林地方文化与文旅、数字技术结合,形成文化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在传递吉林力量的基础上为吉林地方文化的开发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1.2"传播现状

吉林地方文化主要依托新媒体传播,并实现了对文化价值元素的深度挖掘。吉林地方文化依托吉林省文和旅游厅的“双百”扶持计划建立了新媒体营销矩阵,在整新媒体账号的基础上向全国及世界展示吉林文化的风采。特别是在冰雪品牌建设、文物保护及旅游资源开发上,实现了文化价值的深度挖掘。如“长白天下雪”等冰雪品牌活动在国内处于领先;磐石红石子抗日根据地遗迹及遗物的挖掘,为东北抗联红色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有力支撑;乡村振兴旅游线路的开发为吉林文化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2"吉林地方文化融入高校影视专业教学的意义

2.1"丰富教学内容

影视类专业是与文化产业密切相关的专业,在实际教学时除要教会学生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外,还要融入文化元素。吉林地方文化融入高校影视类专业教学能丰富影视类专业的教学内容,提升影视类专业的教学内涵。影视类专业培养的人才制作的节目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吉林地方文化是吉林发展历史的总结,蕴含丰富的价值,融入实际教学中能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特别是在数字化时代,在数字化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吉林地方文化的融入能丰富影视类专业课程的内容,让学生依托吉林文化感受影视节目的传播价值,实现情操的陶冶和审美的提升,树立文化自信和职业自信,发挥创造力创造更多优秀节目。吉林地方文化的融入能帮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能帮助学生坚定文化自信,进而在感受吉林文化魅力的基础上认同中华文化。

2.2"打造特色专业

吉林地方文化内涵丰富,包括工业品牌、红色历史、自然风物、冰雪文化等。在数字化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吉林地方文化融入高校影视类专业教学能在焕发吉林地方文化生机的基础上助力高校打造特色专业。吉林地方文化形式多样,有口耳相传的,也有书籍记载的,有舞台表演的,也有文旅创新的。影视类专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更注重新技术与课程的融合,这为吉林地方文化的融入奠定了基础。在数字化时代,吉林地方文化可以依托数字化技术手段进行传播,并适时地融入影视类专业教学中,以形成独具吉林特色的实践基地,再根据影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打造吉林特色的影视专业,以承担起吉林文化传播和使命。吉林地方文化的融入,能提升影视类专业的育人效果,使吉林地方文化元素与影视类专业课程内容完美融合,最终实现人才培养更贴合市场需求。

2.3"提升文化认同

吉林地方文化中的红色文化,特别是抗联精神等,融入影视类专业教学能提升学生的家国认同感和文化认同度。红色文化是吉林地方文化的独特部分,体现的是吉林人民的奋斗征程,融入影视专业教学,能依托红色故事等加强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提升学生对家国的认同感。吉林红色文化蕴含丰富的爱国精神,融入影视类专业教学可以依托视频等让学生感受中国独立和民族解放的不易,帮助学生厚植爱国情怀。吉林红色文化融入影视类专业教学中能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发展历史,帮助学生坚定社会主义信仰,使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当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了解吉林英雄的奋斗、坚持和勇气,能激发学生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坚定维护正义,并追求真善美。

3"吉林地方文化融入高校影视专业教学的对策

3.1"依托案例融入影视类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讲授中

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一样,是影视类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操作时,可以将吉林地方文化以案例的形式融入影视类专业理论课程中,通过教学内容的丰富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将吉林地方文化渗透到课堂的每一个环节。案例式教学能规避传统的影视类专业教学重娱乐轻教育的思想,将吉林地方文化元素以案例形式呈现于课堂。以视听语言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吉林红色文化的相关纪录片,将吉林地方文化与视听语言基础知识整合,向学生展示吉林抗联的智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讨论。在案例展示结束后,教师要让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并从吉林地方文化融入的正反两个方面发表见解,引导学生学会辩证地看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讲授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时,教师可以引入吉林文化发展的纪录片,并让学生根据纪录片讨论传统文化与广播电视节目编导融合的形式,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融入的方法,在体验传统文化价值的基础上致力于影视编导的创新。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东北二人转、参观东北红色文化博物馆,让学生体验吉林地方文化的魅力,在认同的基础上践行文化融合。

3.2"依托情景式融入影视类专业课程的早期实训讲授中

讲好中国故事是高校所有课程的共同责任,讲好中国故事不仅是教师讲,更重要的是学生讲。在数字化时代,随着全媒体平台的广泛发展,讲中国故事的渠道也越发丰富,以影视化视频的形式讲中国故事最为学生喜爱。在影视类专业理论课结束后,教师可以带学生走出课堂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知识,讲好中国故事。教师可以带学生参观伪满皇宫博物馆,让学生通过滑雪等体验冰雪文化,参观一汽老工业基地,让学生零距离观摩吉林地方文化的展示形式。在实际操作时,教师可以让学生5人左右为一组进行吉林地方文化资料的收集,之后将文化的发展历程以视频、微短片、纪录片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要完成一个短视频,就要依托吉林地方文化的调研、文案撰写、分镜头脚本撰写、采访、拍摄、剪辑等多个环节奠定基础。这样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独立策划能力、视听语言应用选择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使学生在早期实训阶段将吉林地方文化以视频故事的形式讲出来。

3.3"依托模块化融入影视类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中

吉林地方文化融入高校影视类专业教学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前已对地方文化有一定了解。但在课堂学习后会形成新的经验,自主了解和学习经验的同化,能帮助学生在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进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吉林地方文化融入影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能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及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交互,将吉林地方文化内化为学生的经验,提升学生的创作力和竞争力。在大一阶段,影视类专业实践课程可融入吉林发展史及吉林民俗工艺文化等内容,基地影视制作的视角鼓励学生探究、开发与应用。大一阶段的吉林地方文化的融入主要是引导学生从影视制作的视角,在了解的吉林文化的基础上学会梳理吉林地方文化资源,为后续的实践奠定基础。大二阶段,基于影视制作产业的发展趋势,结合吉林地方文化发展政策,进行课堂实践演练。可依托吉林冰雪文化的文旅资源,在课堂上植入与冰雪文化相关的元素,通过学生参加冰雪短视频大赛等强化吉林地方文化的开发演练。大三阶段,基于人们对精神需求的提升,可以让学生基于吉林地方文化做项目,同时创作影视视频,从而传播吉林文化,建设吉林文化品牌形象。

3.4"依托项目制融入影视类专业课程的实践创作教学中

吉林地方文化融入高校影视类专业教学可以依托产教融合进行,通过政府、企业、学校的合作或企业、学校的合作,以双方互赢为目的,合作开发项目,培养人才。企业走进学校,依托吉林地方文化元素开发项目,在学科交叉的基础上提升吉林地方文化的融入效果。为精准培养人才,吉林地方文化的项目制要贯穿学生实践全过程。学生在大三时可进入学校的实践工作室,依托“双师型”教师的指导参与项目研发,通过观摩、研究和探讨等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在大三阶段参与的吉林地方文化项目能提升学生的地方文化内涵的挖掘、影视作品制作策划等能力,进而为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在大四阶段进入校企合作实训基地,能依托轮岗等提升吉林地方文化创造力。政府、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到影视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依托企业的文化实训基地能实现学生毕业与就业的零对接。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不再是学习的旁观者,而是学习的体验者,同时通过实践、创新等实现对吉林地方文化的传播,促进影视制作产业的发展。

3.5"依托讲座等融入影视类专业课程的专题研讨中

吉林地方文化融入高校影视类专业教学可以依托专家讲座等融入研讨中,帮助学生了解吉林地方文化。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邀请相关的吉林地方文化研究专家进校作讲座,提升学生对吉林地方文化的了解,为后续的实践践行奠定基础。在讲座中,学生可以与专家交流,在内化吉林地方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进而将吉林地方文化与影视制作知识紧密联系起来。依托讲座,学生可以了解吉林地方文化对打造特色影视专业,对影视作品创作的意义。专家向学生展示极具吉林地方文化特色的影视制作作品,让学生分析吉林地方文化元素,提高学生地方文化融入影视作品创作的水平。除此之外,教师要建立吉林地方文化资源库,利用虚拟技术或现场参观等,让学生实现沉浸式体验。在数字化时代,在数字文化发展大背景下,学生可以依托信息化平台进行吉林地方文化的学习、体验和分享。在国家双创支持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比赛,通过吉林地方文化影视视频的创作等,实现影视类课程与吉林地方文化的紧密结合,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吉林地方文化融入高校影视类专业教学是保护吉林地方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在数字化时代,从影视制作的角度将吉林地方文化与高校影视类专业课程结合,能有效弥补地方文化传承的不足,进而在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提升大学生用吉林地方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吉林地方文化融入高校影视类专业教学能在挖掘吉林地方文化与高校影视类专业知识内在关联的基础上强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当代影视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玉珏,周燕双.新媒体语境下高校影视类专业服务地方文化路径探究[J].采写编,2022,(3):171172.

[2]张玉国,李笑晗.地方文化符号在动画影视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大观,2023,(2):7072.

[3]徐党卿.影视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4,(1):185188.

[4]赵艳.高校影视创作类课程的探索与实践——以地方非遗类项目融入《影视后期制作》课程为例[J].中国报业,2023,(2):8687.

[5]贡其力.后媒介时代数字视觉文化对高校影视教育的启示[J].传媒论坛,2023,6(5):8082.

[6]杨清健,卢伟.高校影视类专业教学中“饭圈文化”纠偏教育的策略及路径研究[J].传媒论坛,2023,6(9):1416,38.

[7]赵洁.课程思政背景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高校影视人才培养的价值研究[J].大学教育,2023,(18):8487.

[8]杨勤,高贺胜.影视类高校与影视文化产业合作发展模式研究[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8,(9):106.

[9]杨恩东.“非遗”融入高校影视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23,25(1):126129.

猜你喜欢

吉林影视专业
影视展
13.吉林卷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吉林卷
吉林卷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影视风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