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视域下黄炎培美育思想对美好生活建设的启示研究
2024-12-31刘申忠
摘"要:黄炎培美育思想是其职业教育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美好生活建设具有极大的价值。该思想强调职业教育的全面性和人文性,不仅关注学生的艺术和审美能力,更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人文素养。因此,职业院校可以从学生的审美能力、美育融入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及运行机制、多元化社会实践等方面入手来有效提升学生的美育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构建与美好生活建设相协调的联动机制,更好地服务于美好生活建设。
关键词:黄炎培美育思想;美好生活;职业素质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17.050
0"引言
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我们应该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的美育教育,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原则为指引,着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和人文素养。这一教育理念反映了对美育教育的重视和美育教育的目标,更是顺应“美好生活”建设的热切需求。要塑造一个美好的中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需要以“美育”为手段。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创造一个“美好生活”,还是享受一个“美好生活”,人民群众作为审美和创造美的主体,其审美教育无疑是核心问题之一。美育不仅能够滋润人的心灵,更可以陶冶情操、启迪心智。通过美育,不仅可以提升人的文化素养,拓展人的精神境界,以塑造人的审美情趣,丰富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培养出有着高雅“情趣”的人生。
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为国家和社会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建设生力军,同时也是主要的消费群体。因此,我们更需要在教育中重视美育教育,培养出完整的人。黄炎培美育思想作为中国职业教育的重要思想之一,对于职业学校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强调了美育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主张通过美育培养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思想对于职业学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为职业学校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1"黄炎培美育思想探源
黄炎培美育思想是一种独特的教育理念,它强调了美育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这种思想的形成背景是复杂的,既包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也包括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在黄炎培看来,美育是一种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教育方式,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和创造力。
1.1"黄炎培美育思想的形成背景
黄炎培美育思想的形成,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美育思想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儒家经典《礼记》中就有“礼之用,和为贵”的论述,强调了美育在教育中的作用。同时,道家思想也对黄炎培的美育思想产生了影响,道家强调自然之美、简约之美,这些思想在黄炎培的美育思想中得到了体现。西方文化也对黄炎培的美育思想产生了影响,尤其是西方艺术和美学思想,对黄炎培的美育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黄炎培美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1)强调美育在教育中的重要性。黄炎培认为,美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和创造力。他主张在学校教育中加入美育课程,让学生能够接触到各种艺术形式和美学思想。他认为职业教育的目的不应该是“仅教育学生职业,而于精神的陶冶全不注意,把一种很好的教育变成器械的教育,一些儿没有自动的习惯和共同生活的修养,这种教育,顶好的结果,不过造成一种改良的艺徒,决不能造成良善的公民。”可见,黄炎培强调职业教育不应仅仅关注学生的技能训练,更要注重他们的精神陶冶,塑造良好的职业观、学习观和生活观。
(2)提倡自然之美和简约之美。黄炎培认为,自然之美和简约之美是美学的重要特征,他主张在教育中加入对这些美的欣赏和理解,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美学的内涵。他主张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融入艺术、文化等元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对美的热爱与追求。1922年,黄炎培就在《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五周年间之感想》中态度鲜明地指出职业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健全优良之分子”。
(3)强调实践的重要性。黄炎培认为,实践是美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美学的内涵。因此,他主张在学校中开展各种艺术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和感受艺术的魅力。
(4)认为教育原则是塑造健全人格。黄炎培认为,通过德智体美劳全面系统的职业教育塑造,可以铸就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达到真、善、美的统一。他认为只有通过教育形成“真、善、美”,才是完整健全的人格,是学校教育应该遵循的培养原则。因此,他指出“人有知,乃求真。有为,乃求善。有感,乃求美。”
(5)强调教育目标在于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之人才。黄炎培在《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五年间之感想》中进一步指出,职业教育的“共同之大目标”是“养成青年自求知识之能力、巩固之意志、优美之感情,不惟以之应用于职业,且能进而协助社会、国家”。其中提到的“知识之能力,巩固之意志,优美之感情”,表明职业教育不仅在于传授专业知识,还要塑造学生的精神品质,培养美的能力。
2"美好生活建设中美育教育的价值探究
在美好生活建设的背景下,美育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美育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艺术和审美能力,更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人文素养。美育教育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个人层面,还对整个社会和国家层面具有深远的影响。
2.1"美好生活蕴含着对美的追求
美好生活,不只是物质文明的充分发展,还应包括精神文明在内的全面和谐发展。在向往的美好生活之中,人民美的能力不是先天自行产生的,是需要后天的审美教育对之塑造、培养和完善,产生审美力量,浸润和提升自我。在建设美好生活的征途中,我们需要兼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不能忽视精神文明的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和谐共生是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我们不能仅仅追求物质生活的富足,要更加注重培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眼光和能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奋斗目标的实现中,自然离不开美育。幸福感的提升,不止于物质生活的丰富,还有发现美、感受美、体悟美、把握美的能力和素养。人民对“美好社会”“美好生活”的期盼,就是党和国家奋斗目标和动力,要我们在学校教育中要重视美育教育,培养学生美的能力。
2.2"美育教育对美好生活建设的价值反促
在美好生活建设中,美育教育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广义的审美教育指的是对人性的养成和人格的培养,以健全的人从而造就健全的社会。它不仅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赋予了我们创造美的能力。通过培养美的能力,我们能够感受生活的美好与意义,同时也能提升自己的素质,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更具魅力。美育教育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个人层面,还对整个社会和国家层面具有深远影响。
首先,从个人层面来看,美育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正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所示,美育与其他“四育”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我们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支撑体系。美育教育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参与艺术创作和文化活动,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使他们面对问题能够提出独特的解决方案。
其次,从社会层面来看,美育教育有助于促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美好生活建设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美育教育通过引导学生参与传统文化的体验和创作,使他们更好地了解和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为国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出贡献。此外,美育教育还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通过参与艺术创作和文化活动,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从而更加尊重和理解其他文化和民族,为建设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最后,从国家层面来看,美育教育对于推动经济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作用。在美好生活建设中,需要大量具备创新思维和人文素养的人才来推动国家的经济发展、文化进步和社会和谐。美育教育通过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人文素养的人才,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同时,美育教育还可以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是其国际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艺术和文化产业是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发展美育教育,可以培养更多具备创新思维和人文素养的艺术人才,推动国家艺术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国家的国际影响力。
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应该充分认识到美育教育对美好生活建设的重要性和价值,注重美育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好内涵式发展,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美的力量和魅力,形成美的能力。
3"职业教育中融入黄炎培美育思想的策略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将美育全面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贯穿学校教育的各个学段。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美育教育的重视,也是对完善学校教育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在建设美好生活的进程中,美好生活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富足,更包括了心灵的满足与人文情怀的培养。黄炎培先生提倡以人文精神为核心,让学生具备广阔的视野和深厚的人文素养。这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批判思维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更需要他们具备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这样学生才能在职业发展中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高的职业素质。
3.1"构建职业院校美育融入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美育具有思想引领、道德塑造、人格健全的育人功能,将其融入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既符合教育的需求,也符合时代的发展。通过美育的融入,可以丰富教学手段、创新教学形式,同时也能改变传统课堂的刻板授课方式,提升课堂教学的亲和力和感染力,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在实施过程中,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一是要追求内外兼修的课程设置。将美育元素融入职业教育的核心课程中,使学生不仅学习专业知识,同时也能培养审美能力、艺术表达能力和创造力。通过艺术、设计、音乐等专业课程,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和创新思维,使他们在职业中展现出卓越的视觉表现力和艺术修养。
二是要注重跨学科融合的课程设计。将美育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通过跨学科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造性思维。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不仅能够掌握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还能拓宽视野、培养跨领域的能力。
三是要注重实践与实习的结合。将美育融入职业教育的实践环节中,使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实际工作中的美学实践,并通过实习获得实际工作经验。通过实践与实习的机会,学生不仅能够将所学的美育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还能理解美育与职业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美学水平。
四是要注重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支具有美育背景和职业经验的教师队伍,他们具备艺术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能够将美育融入职业教育的课程中,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和实践。同时,建立艺术教育资源库和合作机制,促进各领域的专业教师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提供更丰富多样的美育教学资源。
3.2"健全美育融入职业教育的运行机制
为了确保美育能够与职业教育完美融合,形成高效、有力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其教育功效,这就需要在学校层面设立专门的部门或机构,全面统筹和协调美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工作,确保两者能够相互促进、有机融合。需要从顶层进行设计,成立一个专门的责任部门或机构来负责协调和推进落实工作;构建顺畅的沟通与合作机制,促进美育教师与职业教育教师之间的密切交流与深度合作,推动跨学科的教学设计和项目开展。通过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我们可以更好地将美育元素融入职业教育课程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推动校本教材或活页资源的整合与更新,将美育元素有机融入职业教育课程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我们需要不断更新教材和资源,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加强师资的美育培训,提高教师的美育教育素养和教学能力,使其能够有效地将美育内容和方法融入职业教育实践中。通过培训和教育,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美育内容和方法,将其融入职业教育实践中;加强学校与艺术机构、文化企业等美育资源的合作,搭建协同育人的平台,为师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艺术创作空间,拓展学生的美育体验和实际操作能力。通过与艺术机构和文化企业的合作,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艺术创作空间,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美育内容和方法;完善评估和考核机制,将美育纳入职业教育的综合评价体系,不断完善融入方案,确保其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得到体现。通过评估和考核机制的完善,可以更好地衡量美育融入职业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3.3"开展多元化社会实践,增强美育体验
职业学校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各类充满活力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热心的志愿服务、丰富的文化交流活动、环保行动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美的力量,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意识。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关心他人,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磨炼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学生可以更好地认知自我、关爱他人,激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意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种美的体验,更是一种深刻的教育。将美学教育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获得深刻的学习体验。
总之,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感受到美的力量,提升自己的社会能力和综合素质;思维将被拓展,视野将被开阔,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生活的多样性;学生将逐渐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为建设更美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4"结语
美好生活蕴含着对美的追求,驱动着审美教育不断深入发展。黄炎培的美育思想,是一种富有远见的教育理念。它强调了美育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主张通过审美教育培养人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种思想对于建设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注重在职业教育中融入黄炎培美育思想,加强学生审美素质和能力培养,同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建设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黄炎培.黄炎培教育文集(第2卷)[M].中华职业教育社,编.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260261,340341.
[2]黄炎培.黄炎培教育文集(第3卷)[M].中华职业教育社,编.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377.
[3]李庚香.以美育美——用“大美育”创造新时代美好生活[J].河南社会科学,20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