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证书下中高职旅游专业导游业务课程衔接路径

2024-12-31刘安乐黎凤杨承玥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17期
关键词:培养目标导游证书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中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导游业务课程设置及其衔接进行探索。(1)发现中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1+X”证书制度了解不全面、课程衔接存在着培养目标衔接性不足的问题、课程内容存在重复,以及与“1+X”证书制度的融合不够等问题。(2)从教学规范与“1+X”证书技能规范实现融合、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实现对接、清晰定位培养目标,实现培养目标相衔接;优化导游业务课程内容的设置,实现课程内容的衔接等。(3)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等方面设计了中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导游业务课程衔接方案,实现导游业务课程衔接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标准与“1+X”证书培训内容实现融合。

关键词:“1+X”证书制度;中高职;旅游管理;课程教育衔接;导游业务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17.044

1"绪论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出台,职业教育地位的提升,特别是“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将在职业院校正式启动,有关职业教育的中高衔接发展问题引起各界高度关注。当前我国中高职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上还存在着一些衔接不畅、课程设置层次不够清晰、学生的核心能力较弱等问题。为此,选择旅游人才的核心课程导游业务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中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导游业务课程衔接现状,基于“1+X”证书背景,提出中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导游业务课程教育衔接发展路径。

在“1+X”证书制度相关研究上,徐国庆等认为实施好1+X证书制度,需要健全技能等级证书体系,重构学历职业教育的内容,构建专业水平的X选择指导体系。王雪琴等提出落实“1+X”证书制度。毛美娟等参考美国实践经验,提出职业证书制度顶层设计要实行学习成果认定和衔接,拓宽证书制度化实施范围,推行“1+X”证书制度。从研究趋势上分析,国内学者在2019—2022年间出现了发文量激增的情况,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但对“1+X”证书体系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大部分“1+X”证书体系的试点工作都在高职高专开展。中职提档还需进一步加大力度,因此“1+X”证书制度的衔接也必不可少,要做好中高职衔接工作。

在中职与高职课程衔接研究上,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了全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周仕德指出加强课程衔接研究是我国课程改革健康发展和有效教学的内在要求,是我国课程理论由宏观阐述向微观研究转变的逻辑必然。陈忠仁等发现“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出现的课程重合、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等问题,并介绍相关衔接细节。范爱民等提出了采用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教学的解决措施与衔接方法。任平等借鉴澳大利亚培训包体系的经验,提出采取课程开发打破“三段式”课程模式,构建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由此看出,学者认为,课程衔接一般包括课程目标、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2"中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导游业务课程衔接问题及内因探析

2.1"存在的问题

2.1.1"学生对“1+X”证书制度和自身专业的了解不全面

调查发现,目前中职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仍有部分学生对“1+X”证书制度认知不足,对自己的职业意识模糊的情况出现,很多学生对“1+X”证书制度的了解只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去了解。“1+X”证书制度关乎学生未来发展,如果对“1+X”证书体系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影响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提高。

2.1.2"中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衔接不畅

目前中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和方式上存在着衔接不畅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中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侧重于培养实用型高技能人才以及采取校企合作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高职则侧重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的人才,所以在人才培养方面衔接不顺畅。

2.1.3"课程教学缺乏衔接以及课程内容交叉重复

导游业务授课应全面、实用、灵活。由于中高职课程衔接不畅,课程教学目标不明确,造成中高职在教学中与导游业务脱节。目前中职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和培养目标都是围绕考取导游资格证进行的,而在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中,导游业务是必考科目。大部分学生很难认识到导游业务课程是对自身专业实践技能的提升。然而导游业务教学缺乏明确的定位和衔接,导致衔接不够科学合理、教学内容重复等问题,不仅占用了教师和学生宝贵时间,也降低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中高职导游业务课程教学内容有雷同,如一些导游基础技能,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

2.2"原因分析

2.2.1"教学内容形式与“1+X”证书制度衔接不够,普及少

导游业务课程是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必考科目,中高职衔接教学的教学内容应具有全面性、灵活性和实践性,能够帮助学生锻炼自身实践技能。但现阶段中高职导游业务课程衔接教学内容形式创新不够,中职学习过的知识高职也在继续学,导致绝大一部分学生对课程提不起兴趣,同时学校教师尚未将“1+X”证书制度的教学理念融入导游业务课程教学内容中,与“X”证书的培训内容衔接性不强,学生专业实践技能难以得到提升。

2.2.2"能力培养层次不分明导致培养目标缺乏渐进性

根据国家旅游管理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中职和高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应注重层次性和进阶性。中等职业学校培养旅游管理人才的目的是掌握导游的基本技能,而高职学校培养旅游管理人才的目标是掌握中高级导游的技能。事实上,由于对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职业院校关系认识不足,导致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职业院校之间能力水平不明确的现象。中职毕业生不能从事导游行业,往往是因为他们没有考取导游证。高职学生也有无法通过的,这就导致高职毕业生的专业技能不如中职学生的奇怪情况。

2.2.3"缺乏沟通导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重复和脱节

由于中职、高职学校职能管理机构的不同,在管理上一定程度地阻碍了中职、高职学校之间,以及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沟通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中高职课程和教学内容的重复与脱节,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所学内容大致相同,且沟通不足,导致课程衔接不顺畅以及内容的重复和脱节。

3"中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导游业务课程衔接路径及其方案

3.1"中高职导游业务课程衔接教学的路径

要改善目前中职与高职导游业务课程衔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课程衔接教学中推行“1+X”证书制度,提升学生能力,必须明确认识到导游业务课程不仅要符合旅游业的发展需要,而且要符合“1+X”证书制度体系对专业技能的要求,无论中职还是高职,都要明确“1+X”证书制度要求教学开展形式要多样化,在中高职课程衔接上要更加关注。

3.1.1"使学生深入认识“1+X”证书制度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X”证书的培训是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框架下,面向社会需求开展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学生取得“X”证书,不仅可以提高就业竞争力,还可以积累相关工作经验,为以后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学校应充分利用“1+X”证书制度试点契机,积极开展中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构建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为中职与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多元化的发展空间。因此,加强对学生“1+X”证书制度体系的教育,对学生自身发展的重要性非常必要。

3.1.2"课程衔接教学规范与职业技能等级规范的衔接

课程衔接教学标准是确定教学内容的基础,在中职与高职衔接融合“1+X”证书制度,应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将“1+X”证书体系与课程有机融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形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认识“1+X”证书制度的意义和作用,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理论知识与提高实践能力,增强学员的综合能力。

3.1.3"课程教学内容与“1+X”证书培训内容实现融合

在导游业务课程中,要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必须把课程内容与“1+X”证书制度培训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也是校内进行课程衔接的必要环节。当前,高职院校开设的导游业务课程,虽能对学生的专业素质、随机应变能力、导游解说能力有一定的提升作用,但在高职院校开设导游业务过程中,存在着内容重复、脱节等现象。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不能得到很好培养。课程教学内容要与“1+X”证书培训内容融合,切实提高参训人员的学习效率,着重考察导游人员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对导游人员的服务水平,导游的带团技巧,讲解技巧,应变技巧,理解能力,识记能力,背诵能力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参考《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大纲》导游资格证科目二导游业务理论考试。在“1+X”证书制度的指导下,课程的衔接要做到“标准”“考评”“内容”衔接,要实现书证融通。所以,我们更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中高职衔接的“导游业务”课程的教学内容上。

3.1.4"明确定位培养目标,实现环环相扣的培养目标

中职与高职培养目标不同。从中职学校来看,采取校企合作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与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差异过大,不利于课程衔接,高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服务管理类旅游行业实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中职和高职的旅游管理专业除了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明确定位培养目标外,各有发展特色,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首先要衔接起来。中职是对基层旅游服务人员的培养,高职要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

3.2"中高职导游业务课程衔接教学方案设计

3.2.1"培养目标衔接

要实现中职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导游业务课程的衔接,首先要实现中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明确二者的差异性,并结合技能水平来确定培养目标,同时中职与高职教学都肩负着这一“升学”与“就业”的任务,因此,中职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更好地实现导游业务课程与“1+X”证书体系的“课证合一”,不仅要做到导游业务课程“课证合一”、还要做到“1+X”职业技能标准与培养目标环环相扣。为此本文列出培养目标衔接表,如表1。

衔接关系:中高职培养的人才要形成逐步上升的层次而不是平行进行,中职培养的是基层旅游服务人员,高职高专就应该在此基础上,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中高层旅游服务和管理人才的培养上。高职院校需要培养高素质的旅游服务人才,着重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文化涵养,在与“1+X”制度的融合中产出“X”证书。

3.2.2"课程设置衔接

为了使旅游管理专业的中职与高职导游业务课程的衔接更为科学、合理,才能更好的实现导游业务课程与“1+X”证书制度的“课证融合”。高职的导游业务课程设置要在中职导游业务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提升和拓展,具体衔接设计,如表2。

衔接关系:在课程设置上,从入门到初级再到中级,对学生的技能等级进行了量化,并进行了程度不等的划分。在中职阶段进行导游业务教学时应侧重入门级阶段和初级阶段,在高职时侧重在初级和中级阶段。提高的重点在于学生的专业素养的提高,文化修养的提高。教学目标中的“X”证职业技能标准对接,并以教学内容设置与“X”证书培训内容相融合,用“X”证职业技能标准指导教学内容,以教学评价考核标准检验教学内容设置是否合理。如图1所示。

3.2.3"课程内容衔接

目前中高职课程内容存在交叉重复,为解决这一问题,从导游业务课程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方面,列出课程衔接表,如表3。

衔接关系:与“1+X”证书制度融合时,中高职导游业务课程内容教学的衔接上应体现渐进性和层次性。中职应更注重基础理论的学习,高职应侧重于旅游专业素养的培养。

3.2.4"课程标准衔接

中、高等职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评价标准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要实现课程标准的统一,必须做好衔接,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本文列出导游业务课程标准衔接表,如表4。

衔接关系:中职在“导游业务”课程中,与“1+X”证书体系相衔接,由于培养层次不同,要为取得导游资格证打下基础。而高职在校期间就能考取导游证,因此,在与“1+X”证书制度融合时,应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1]徐国庆,伏梦瑶.“1+X”是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19,39(07):2126.

[2]王雪琴.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的缘起、逻辑及其实施[J].职教论坛,2019,35(07):148151.

[3]毛美娟,汪维富.可堆叠证书实践对“1+X”证书制度实施的启示[J].成人教育,2020,40(11):7680.

[4]李沙沙.我国1+X制度研究的回顾、反思与展望[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2(01):9195.

[5]高彩霞.百万扩招背景下1+X证书制度实施的关键点、难点及着力点[J].教育与职业,2020,104(13):1118.

[6]教育部发布《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4(05):72.

[7]董雪梅.“1+X”证书制度下中职《导游实务》校内实践教学模块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21.

[8]涂运祥.新时期就业导向视域下的高职人才培养[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4,5(02):8285.

[9]张正烨,潘毅.中高职衔接教育体系构建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23,9(01):175178.

[10]周仕德.课程衔接:亟待研究的课程视域[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0(25):5760

[11]陈忠仁,李占琪,张文庆,等.“三二分段”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1(32):2730.

[12]范爱民,张晓雷,覃岭,等.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1(11):5558.

[13]任平,陈文香.中高职课程和谐衔接的问题与建议[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25):5659.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导游证书
寻找火星导游
WJCI 收录证书
Being a Tour Guide in Shuangqing Villa在双清别墅做导游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跟着西安导游吃,准没错
红领巾阵地之小导游
收录证书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