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务走出去企业“中文+职业技能”双语教材开发研究

2024-12-31张志朋刘冬霞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17期
关键词:中文职业技能服务

摘"要:随着职业教育深度参与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确定了“中文+职业”教育模式在职业教育国际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价值。在众多研究、实践领域中,教材开发是重要环节。下面将回顾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服务业蓬勃发展的背景,阐述企业面临的国际化挑战以及对人才素养的新要求。随后,探讨当前中文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领域存在的问题,着重指出市场上现有教材的不足之处。最后,提出本研究的目标和意义,以及后续章节将涵盖的内容,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研究框架。希望通过此研究奠定对服务走出去企业“中文+职业技能”双语教材开发研究的整体认识和理解基础。

关键词:服务;中文+职业技能;双语教材;研究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17.025

1"服务走出去企业“中文+职业技能”双语教材开发的背景

1.1"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加速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企业日益积极融入全球市场。服务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之一,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的企业对员工具备优秀的中文沟通和相关职业技能的要求日益增长,促使了对“中文+职业技能”双语教材的迫切需求。

1.2"“中文+职业技能”教育需求不断增长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国际人才需要掌握中文,并在业务中融入相应的职业技能。跨国企业和专业人才对于具备良好中文表达能力以及相关行业职业技能的员工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动了“中文+职业技能”双语教育的不断兴起。

1.3"缺乏适应性强、实用性强的双语教材

目前市场上存在的中文教材多侧重语言基础,而在职业技能方面显得相对薄弱。企业服务走出去需要员工具备更全面的双语能力,包括在商务、法律、跨文化交流等方面的职业技能。现有教材普遍缺乏对这些实际需求的深度覆盖,急需开发适应性强且实用性高的“中文+职业技能”双语教材。

2"服务走出去企业“中文+职业技能”双语教材开发现状分析

2.1"现有中文教材偏重语言基础

目前市场上的中文教材主要注重拼音、词汇和语法的基础训练,侧重培养学习者对中文语言结构和基本表达能力的熟练掌握。这种教学重点对于建立语言基础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在企业服务走出去的背景下,这一偏向也带来了一些不足。在实际的商务环境中,员工需要更具体、更专业的语言技能。例如,熟悉商务用语、具备处理专业词汇的能力以及了解跨文化沟通的技巧至关重要。然而,现有教材未能深入探讨这些实际应用场景,未能提供在商务领域所需的具体、实用的语言技能。因此,有必要调整教学重心,以更全面、更切实地满足员工在服务走出去过程中的实际需求。

2.2"职业技能培养相对薄弱

尽管当前的中文教材包含一些商务课程,但在深层次的职业技能培养方面显著不足。在企业服务走出去环境下,员工不仅需要具备流利的语言能力,还必须在国际业务中展现更多维度的专业素养。现有教材未能提供足够系统的指导,缺乏对企业服务走出去所需专业技能的全面培养。在国际业务中,跨文化沟通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员工需要了解并适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务惯例,避免文化差异带来的沟通障碍。此外,对于国际法规的认知和理解,以及谈判技巧的掌握,也是成功开展跨国业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现有教材未能系统性地引导学习者培养这些关键职业技能,因此有必要在教材设计中强调这些方面,以更全面地支持员工在国际业务中的成功发展。

3"服务走出去企业“中文+职业技能”双语教材开发的原则

3.1"定制化需求

确保教材的内容与企业服务走出去的实际需求紧密契合。通过深入的需求调研,了解员工在国际业务中所面临的具体挑战。例如,根据不同行业的特殊需求,调整教材内容,使之更贴近实际工作场景,提升学员的实际应用能力。

3.2"综合性培养

教材应全面培养学员的中文语言能力和职业技能。不仅要涵盖语言基础,还要强调商务、法律、跨文化沟通等方面的专业技能。例如,商务场景模拟、法规解读、跨文化案例分析等,使学员能够全方位适应国际商务环境,提高工作效能。

3.3"案例导向

教材设计应以实际业务案例为基础,通过案例学习帮助学员更深刻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案例应涵盖不同行业和真实业务场景,从而让学员在学习中更容易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4"互动性强

教材设计应注重互动性,包括在线讨论、模拟商务沟通、团队合作等活动。通过互动,学员可以与同学和教师进行实时互动,分享经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员的学习参与度和实际运用能力。这种互动性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员更好地应对工作挑战的能力。

4"服务走出去企业“中文+职业技能”双语教材开发实施的路径

4.1"需求深入调研,目标清晰确立

在需求调研阶段,教材设计团队首先与企业的管理层和员工进行深入的座谈和访谈,以了解服务走出去的具体背景和挑战。通过与企业主要决策者和实际执行人员的沟通,团队深入了解了员工在服务走出去过程中所面临的语言障碍、文化差异、商务谈判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团队详细了解了员工在中文环境中所需的语言能力水平,以及在实际业务中需要具备的职业技能。例如,他们可能需要在商务会议中使用中文进行流利的表达,理解并遵循当地的法规,以及具备跨文化沟通的技巧。这样的需求调研帮助团队明确了培训的具体目标,确保教材开发的方向和内容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紧密契合。

通过对需求的深入了解,教材设计团队能够精准把握服务走出去企业员工的培训需求,确保教材的内容既包含了中文语言基础,又涵盖了实际职业应用场景中的关键技能。这种详尽的需求调研为教材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得最终的培训内容更加贴近企业实际业务,提高了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4.2"实际案例引入,理论知识贯穿

在实际案例引入的设计中,教材会选择那些与服务走出去企业相关、有代表性且具挑战性的业务案例,以使学员能够直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场景。例如,一家企业在扩张至中文市场时可能面临了文化差异、市场竞争和法规遵从等多方面的挑战。教材设计团队会选择这样的实际案例,通过深度解析和分析,使学员更好地理解并运用中文和相关职业技能。具体来说,可以选择一个成功进入中文市场的案例,探讨企业是如何运用中文进行市场调研、制定战略计划,最终实现成功拓展的。通过这个案例,学员可以了解在实际业务中如何运用中文语言能力和商务谈判技巧,以及如何适应当地法规和文化差异。教材设计团队还可以引入跨文化交流中的挑战案例,例如在合作中出现的文化误解、沟通障碍等。通过深入分析这些案例,学员将能够更好地理解中文环境下的跨文化交流技巧,提高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交际能力。

这样的实际案例引入路径旨在通过真实业务场景的学习,帮助学员更深入地理解和应对工作挑战。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学员能够更全面、更灵活地应对服务走出去的企业环境。

4.3"持续评估和更新,效果不断优化

持续评估和更新是教材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以确保教材内容始终符合企业服务走出去的动态需求和国际市场的变化。团队会定期进行教材效果的评估,通过学员的反馈和实际业务表现收集信息。这可以通过定期的问卷调查、学员的参与度分析、模拟实际业务情境等方式进行。学员的反馈将成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包括他们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程度、应用情况以及对课程设计的建议。例如,学员可能提到在模拟商务会议中对特定行业术语的理解需要进一步加强,或者他们希望增加更多实际案例的解析。这些建议将成为更新教材的有益信息。根据评估结果,教材设计团队将对教材进行修订和更新。可能的调整包括添加新的案例,调整语言表达的难度,或者增加更贴近实际业务场景的练习。团队还会关注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势,确保教材内容与国际商务环境的变化相适应。

这种持续的评估和更新机制有助于教材始终保持对学员实际需求的贴合度。通过及时的修订和优化,教材能够更好地适应企业服务走出去的动态需求,为学员提供更具实际应用性的培训内容。这种不断改进的路径有助于保持教材的前沿性和实用性,确保学员在国际业务中具备最新的语言和职业技能。

参考文献

[1]刘聪.“中文+职业技能”教育探索与实践[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3,(5):142144,174.

[2]孙雨桐.“中文+职业技能”文化类教材的研发路径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23,(6):4146.

[3]龙讯.基于“中文+职业技能”的铁道交通运营管理国际课程标准开发[J].现代商贸工业,2023,44(10):236238.

[4]李瑶.贵州高职院校留学生“中文+职业技能”培养探究[J].继续教育研究,2023,(2):6973.

[5]李景成.“双高计划”实施背景下高职院校“中文+职业技能”教育调查研究——以安徽省高职院校为例[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4(3):1721.

猜你喜欢

中文职业技能服务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浅析华文教材《中文》
近年日语外来词对中文的作用及影响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中日五种基本颜色词义项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