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对转移政策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2024-12-31豆珠
摘"要:农村劳动力闲置现象与日俱增,导致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过大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提出了政府有组织向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政策。但政策有效实施需要政府和农户(政策主体)的共同参与,因此厘清农村劳动力对此政策的满意度影响因素十分重要。通过调查数据、使用访谈、问卷调查、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农村劳动力对“政府有组织向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政策满意度及影响因素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个体、政策优势、薪酬福利待遇、政策宣传力度、政策实施等因素(Plt;0.05)对政府有组织向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政策满意度产生了显著影响。政府有组织向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提升薪酬待遇,加强政策宣传等方法提高“政府有组织向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政策满意度。
关键词:政府有组织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政策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17.00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日益凸显。政府有组织向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政策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旨在通过有序、合理的方式将农村劳动力引导到城市和非农产业就业,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然而,这一政策的实施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政策本身的合理性、执行力度、农民的认知程度和参与意愿等。因此,对政府有组织向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政策满意度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对于完善相关政策、提高政策执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阿克苏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日益突出。政府有组织向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政策在阿克苏市的实施,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如政策宣传不到位、执行力度不够、农民参与意愿不高等。因此,以阿克苏市为例,探究政府有组织向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政策满意度影响因素,对于完善相关政策、提高政策执行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数据来源与处理
1.1"数据来源
本研究与相关政府机构合作收集数据,本文数据来自阿克苏市6个乡镇,根据阿克苏市人社部门提供政府组织转移出阿克苏市的农村劳动力为样本,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代表性,笔者与近3年通过组织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取得联系,对组织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及其他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总共267份,得到有效问卷216份。
1.2"变量选择
通过文献综述法和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从设计问卷中分别从劳动力个人基本信息即劳动力个体特征(年龄、性别、文化水平、家庭月均收入等)、转移后薪酬待遇满意度"、政策宣传力度、政策实施满意度等9个要素作为解释变量,“政府有组织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政策满意度为被解释变量,具体赋值情况如表1。
2"研究模型设计
2.1"模型设计
本文通过SPSS软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政府有组织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政策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根据上述数据,建立如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假设Y与X1、X2、X3、X4、X5、X6、X7、X8、X9有如下关系:
Y=β0+β1χ1+β2χ2+β3χ3+β4χ4+β5χ5+β6χ6+β7χ7+β8χ8+β9χ9+ε(1)
(1)式中,Y为“政府有组织向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政策满意度,X1年龄、X2性别、X3文化水平、X4家庭月均收入、X5薪酬满意度、X6住宿条件满意度、X7节假日福利满意度、X8政策宣传力度满意度、X9政策实施满意度。β1、β2、β3、β4、β5、β6、β7、β8、β9为待定系数,ε为误差(4)。通过统计分析得到表2,因此可得出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Y=5.215+0.49χ1-0.194χ2-0.116χ3+0.046χ4+0.108χ5+0.138χ6+0.137χ7+0.084χ8+0.11χ9(2)
2.2"模型检验
通过上述9个自变量构建的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具体如表3),模型拟合度评价中调整后R2值为0.76,说明该模型对数据的拟合情况好,意味着年龄、性别、文化水平、家庭收入、薪酬、住宿条件、节假日福利、政策宣传力度、政策实施可以解释政府有组织向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政策满意度76%的变化原因;模型中VIF值全部均小于5,意味着不存在共线性问题,且VIF值均小于3,说明数据统计符合事实;模型中D-W值为1.824在2附近,说明样本具有独立性,模型较好;模型中F值为1.419,说明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
2.3"回归结果分析
因此,以上9个因素对于政府有组织向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政策满意度的影响分析如下:
2.3.1"劳动力个体特征
X1年龄:由表2回归结果可知,农村劳动力个体中年龄特征因素的标准化偏回归系数B=0."049,该结果说明年龄因素对政府有组织向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政策政策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X2性别:农村劳动力个体中性别特征因素的标准化偏回归系数B=-0."194,该结果说明性别因素对政府有组织向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政策政策满意度具有负向影响。X3文化水平:文化水平作为个人特征中更具有代表性的指标,特征因素的标准化偏回归系数B=-0.116说明文化水平越高对政府有组织向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政策政策满意度就越低。其原因是文化水平越高对其工作期望越高,且高学历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愿意做体力劳动,而政府有组织向外转移劳动力就业方向以普工等体力劳动岗位为主。X4家庭收入:本次统计的家庭收入是家庭劳动力人口月均收入,家庭收入因素的标准化偏回归系数B=0."046,说明家庭收入越高对政府有组织向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政策政策满意度就越高,家庭收入高则为劳动力提供的保障越多,劳动力的满意度自然会提高。
2.3.2"薪酬与福利待遇
X5薪酬满意度:在模型变量中,薪酬是政府有组织向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政策满意度影响因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其因素的标准化偏回归系数B=0."108,说明薪酬因素对政府有组织向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政策满意度为正向影响,且从数值上看影响较大,因此薪资水平越高对此政策满意度越高。X6住宿条件满意度:其因素的标准化偏回归系数B=0."138,说明劳动力对住宿满意度提高也会正向影响政府有组织向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政策满意度。X7节假日福利满意度:其因素的标准化偏回归系数B=0."131,说明薪酬因素对政府有组织向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政策满意度为正向影响。整体来看薪酬与福利待遇满意度高则政府有组织向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政策满意度也高,说明对于向外转移的劳动力较为重视薪酬待遇。
2.3.3"政策宣传力度满意度
政策宣传力度满意度因素的标准化偏回归系数B=0."084,说明政策宣传越到位劳动力对政府有组织向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政策满意度就越高,因此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政府有组织向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政策的宣传。
2.3.4"政策实施满意度
政策实施满意度因素的标准化偏回归系数B=0."110,说明政策实施满意度因素对政府有组织向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政策满意度为正向影响,除去薪酬待遇满意度外,政策实施满意度因素系数最高,说明政策的实施因素对政府有组织向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政策满意度的正向影响仅次于薪酬待遇因素。说明政策实施越规范越合理,农村劳动力对于政策的满意度越高。
3"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劳动力对政府有组织向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政策满意度。可以看出,在政府有组织向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相关因素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以提高满意度。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3.1"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向外转移劳动力会存在异地就医不方便等社会保障问题,政府需要建立全面、可靠的社会保障体系,为政府向外有组织转移劳动力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服务。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对其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提高医疗保障覆盖率和费用报销比例;建立失业保险体系,为政府向外有组织转移劳动力提供就业和再就业的相关服务和资金支持;给予住房保障,为政府向外有组织转移劳动力提供住房保障,提供统一和设施完善的宿舍;落实养老保障,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企业年金制度等,为政府向外有组织转移劳动力提供养老保障服务。
3.2"推行职业技能培训和培训计划
向外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基本上文化水平低且无专业技能,政府需要加强政府向外有组织转移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制定针对不同劳动力类型的培训计划和课程。具体措施包括:加大政府向外有组织转移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推行“工学结合”“产学研用”等新型培训模式,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鼓励政府合作企业参与培训,提供相关岗位和实践机会,加快疆内输入人才的培养过程;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如在职培训、线上培训等,满足政府向外有组织转移劳动力的不同需求。
3.3"发展多元化就业岗位
阿克苏市向外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岗位较为单一,以普工、操作工等体力劳动岗位为主,因此政府需要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村向外转移的富余劳动力就业,发展多元化的就业岗位。具体措施包括:扩大疆外企业合作的广度,吸纳多元性发展的企业与政府促成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合作,从而提升就业岗位广度;加强合作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引进,提高企业科技含量和核心竞争力,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更加优质的工作机会;鼓励向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走向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为自身提供更灵活和自主的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刘宁,祝梅,杨虹,等.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政府角色与职能——对新疆政府组织型劳务转移的调查与分析[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1):8184.
[2]李明,任海琴.河南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情况分析和政策建议[J].河南农业,2009,(15):67.
[3]李冲.郑州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
[4]熊雯雯.农村外出劳动力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以宜春市袁州区为例[D].江西农业大学,2014.
[5]崔守业.催化裂化原料和液相产物中氢含量的回归预测模型[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21,(03):662668.
[6]马亚南.新疆和田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满意度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20.
[7]朱亚东,杨宁生.基于岭回归模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5,(6):251257.
[8]祝梅,杨虹.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政府角色与职能——对新疆政府组织型劳务转移的调查与分析[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1):8184.
[9]肖拥军,万芸,唐嘉耀,等.民族地区农村居民对旅游扶贫政策满意度研究——基于湖北五峰栗子坪村的旅游精准扶贫调[J].湖北农业科学,2018,(19):1418,23.
[10]罗红云,孙军武.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影响及对策[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9,(1):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