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土散文的别样书写

2024-12-31张永权

大理文化 2024年8期
关键词:剑川云水滇西

收到白族女作家李丽琴惠赠的由三部作品组成的《滇西集》,感到格外亲切。便把它放在书柜中特别显眼的地方。今天因为各种赠书实在太多了,根本读不过来。这样好让它随时提醒我,这是我还未读,又一定要读的书。

滇西剑川,是让我刻骨铭心的地方。20世纪80年代初,我作为省委下派的扶贫工作队员,曾经步行三天,深入到当时从未有省上干部去过的最贫困地区象图乡,直接体验到灼痛心灵的贫困景况,便萌生了一定要让州、省领导尽快知道象图人民贫困的真相,听到贫困地区群众的呼声,便写下了《云南,有这样一个贫困的山区》纪实文章。想不到这篇文章还真的如我所愿,传到了省上领导同志的办公桌上。首先就作了批示,还有一位领导同志及时步行到象图调研,又很快拨专款修通了到象图的乡村公路,打通了制约象图脱贫的瓶颈。文章通过手抄,在全县广为传诵阅读。更让我想不到的是,剑川的一位作家陆家瑞,还通过《云南日报》发表了致我的公开信,称我是一位“有良心的作家”,甚至到现在,还不断有人提到这件事。

今天的剑川,已通过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早已全面脱贫,正在奔向小康。在文学领域还出现了荣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硕果累累的象图白族作家李达伟。出身在剑川马登乡农民家庭、被誉为农民作家的李丽琴,已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了10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由云南大学出版社推出的56万字的《滇西集》,已在文学界和广大读者中获广泛好评。我的剑川情结,一直惦记着还未能阅读的《滇西集》,促使我在耄耋之年的今天,读完了这三部作品。

《滇西集》是由《古村记》《云水间》《剑川令》三部作品组成。是一位剑川女作家,对生她养她的故土和在乡村土地上成长经历的真实记录,是难忘乡愁,抒写乡愁的真情表达,是女作家对自己滇西剑川故乡的文学致敬。作家怀着“感恩之心”“用脚步丈量一片片山野乡间……到乡野田间和大自然中去考察学习、去感受滇西高原特有的多民族文化、历史、习俗等,去探索滇西大地神秘、纯朴、宁静、醇厚的人文内涵”的散文呈现。作品具有滇西特有的乡土风味,洋溢着作家故乡浓郁的乡土气息。不忘乡愁,就有了生命的根,也就有了文学的根。作家用大散文三部曲的形式,来集中书写滇西大地的古往今来,表现故乡的农耕生活,是一部把作品种在故乡土地上的文学庄稼,是一部名副其实的乡土系列散文集,也是乡土散文创作的重要收获。

滇西,是中国名符其实的边疆大地,但由于滇西大理位于先秦蜀身毒道要冲,是四川成都经云南大理、保山、德宏,出境缅甸,再转印度直到中亚,甚至地中海沿岸各国的交通枢纽。云南大理的开放位置,注定了滇西的古文明史,是和中国同步的。在这个背景下,来看女作家《滇西集》之《古村记》,就更显作者纵深的文化眼光和作品的价值了。作家故乡剑川有文献名邦的美誉。作者从古城入笔,写剑川的古老的建筑文化,古道遗迹、历史文化和文化名人等,古城之古老,古城之神奇、古城之深厚,便跃然而出了。还有古镇,如沙溪、诺邓以及一些古村、古屋、古道、古桥、古井、古碑等,在作家笔下娓娓道来,真让我们感受到了滇西古文明的深厚与独特,从而见证了滇西这片古老土地,在中华多民族共同体中的悠久历史。

《云水间》也是一部很有特色和审美品位的散文集。云水之间的滇西大地,特别是作者故乡的山水风光与历史遗存,和滇西各族人民生生不息,和谐共生,在作者眼中,无不充满生命的活力与生活的烟火气息。炊烟中的年味,年节中独特的祭祀文化,三月街的热闹与浪漫,民族艺林,琳琅满目,鬼斧神工,被作者写得有声有色,生趣盎然。云水之间的故乡,有诗、有画、有歌、有舞……樱花绚烂,蜂蝶交欢;洱海水、大理月;一花一叶,一草一木……美在作家的文字里,留在读者的记忆中。这集的作品,文风清新、优美,可称美文。

《剑川令》是一部从题材到思想内容,都很别致奇特的散文作品。一看书名,我开始不得其解。因为所谓“令”是一个多义词,有命令、酒令、古官名、曲牌名、美好等含义。一看内容,才知道这是一本专写天地节令的书。用散文的笔法,书写中国天地24个节令,但不同于历法,又有一定文学性,依愚阅读范围看,李丽琴的《剑川令》,当属这类题材文学书写的第一部。

中国的24个天地节令,在世界上大概也是唯一。因此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6年11月30日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的24节气,从天文地理气候变化的规律,总结出每一个节气都有自己的物候特征,显示着一年四季不同的气象变化,万物也遵循着自然时序的变化规律,各行其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各得其所。作者用比喻来形容一年的24个节气,“24节气犹如24个性格明显的人物,每一个都有着与自己性格相符的表情。”24节气,和中国农耕播种栽插、管理施肥、收割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是中国农耕文化的形象总结。李丽琴书写的24节气的24篇散文,立足于每个节令在她故乡剑川农村的征候特点,选择2018年2月4日立春到2019年1月20日大寒,书写这一年中每个节气在故乡的农耕生活与自然界的千变万化。这当中有她父亲与24个节气中的农耕故事和风俗习惯,有作者眼中的旱涝和雨雪带来的影响,也有随着时代进程她的家庭和农村的发展变化。民以食为天,无论何时何地,都让我们看到父母亲为衣食的勤劳与善良的品性。自然也有孩子们天真的玩乐打闹。《剑川令》真是本奇特的书。

李丽琴的《滇西集》之《古村记》《云水间》《剑川令》,每一本都以各自不同的题材和思想内容而独立成书。但又从滇西农耕文化的主题与乡土文学的内容、作家心中的乡愁情怀,把它们紧紧相连,组成了一部书写作家三部曲的乡土散文《滇西集》。

在写作上,作家遵循散文文体真实、真情、自然、自由、活泼的特点,充分调动她的乡村生活和农耕文化知识,运用朴实简洁生动的文字,时而记事如叙如诉,时而描写如诗如画,时而娓娓道来,讲着充满泥土气息的乡村故事,时而抒情情满山川大地,引人共鸣。总之,这部《滇西集》内容丰富多彩,地域特色鲜明,乡村生活气息扑面而来,艺术风格清新活泼,是一部书写乡土生活的散文佳作。看多了华丽浓艳辞藻都市生活的时尚文章,读读李丽琴三部曲的《滇西集》,也许会给你带来新的惊喜。

猜你喜欢

剑川云水滇西
云水禅心
走进大美滇西·探寻红色印迹
千年繁华后的平淡剑川弥井村
腾冲 打造大滇西旅游环线上的璀璨明珠
大滇西旅游一线6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德宏
剑川娃
云水谣
剑川花椒的主要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悠然云水(七绝)
助推滇西乡村幼儿教育事业更上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