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2024-12-31王玉
摘" 要: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乡村文化旅游产业以其独特魅力和巨大潜力,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为推动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该文首先深入剖析目前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提出挖掘乡村特色文化,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多渠道培养专业人才、树立文旅融合理念、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等对策,以期能够带动乡村区域内产业协同发展,实现以文促旅,以旅优产的目标。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乡村文化;专业人才
中图分类号:F590.8" " " 文献标志码:A" " " " " 文章编号:2096-9902(2024)13-0117-04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rural 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engine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In the contex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rural 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is gradually concerned and favored by people because of its unique charm and great potential.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this paper first make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rural 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the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such as tapping the culture with rural characteristics, improving the basic facilities, training professionals through various channels, establishing the concept of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and adjusting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structure, so as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es in rural areas and achieve the goal of promoting tourism with literature and high production.
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rural cultural tourism; industrial development; rural culture; professional talents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发展“七大战略”之一,是我国政府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生态和文化等领域的全面发展而提出的一项重大政策。在这一背景下,乡村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产业有助于提升乡村地区的经济水平,促进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增强乡村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因此,深入研究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对策,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1" 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乡村文化旅游产业作为一种新型产业模式,对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发展的背后不仅反映了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也体现了对传统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1.1" 对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显著作用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政府为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而提出的重要战略,其核心目标在于激发乡村的潜力和活力,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和改革,推动乡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升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首先,通过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乡村地区,从而带动乡村经济的增长。其次,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可以促进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提高乡村地区的整体面貌,进一步吸引更多人才和资金流入,推动乡村振兴的全面实现。总之,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而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则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文化、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和提高服务质量、多渠道培养专业人才等措施,可以推动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全面目标贡献力量。
1.2" 对于增强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具有积极作用
乡村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乡村文化逐渐面临着消失的危险。首先,通过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乡村文化,增强人们对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意识。其次,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可以为乡村文化的传承提供资金支持,促进乡村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企业和个人可以通过投资、捐赠等方式为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也可以通过参与乡村旅游活动,亲身感受乡村文化的魅力,加深对乡村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总之,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对于保护与传承乡村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要求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推动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乡村文化,为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供有力支持[1]。
1.3" 对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背景,自然环境、旅游资源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为了缩小地区间的差距,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产业成为重要途径之一。首先,通过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可以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快城乡融合发展进程。其次,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促进当地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最后,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提高当地居民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水平。近些年,随着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当地居民参与到旅游服务、餐饮、住宿等领域中来,实现就近就业和增加收入来源。因此,加强对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的支持和引导,推动其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2" 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回归自然、体验乡村生活的乐趣。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应运而生,逐渐出现在大众视野,成为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产业的健康发展,也制约了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1" 乡村文化内涵挖掘不足
首先,文化传承断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乡村地区的年轻人纷纷涌入城市,导致乡村文化传承出现断层。老一辈的文化传承者逐渐减少,而新一代的年轻人对乡村文化的认知与理解相对不足,导致乡村文化内涵难以得到有效传承。其次,文化资源开发不足。许多乡村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如传统手工艺、民间故事、医药文化和农耕文化等多种文化的精髓融合而成,相互影响,各具特色。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开发与利用,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往往被埋没,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最后,文化产品缺乏创新。乡村文化旅游面临的最大障碍是乡村文化旅游产品缺乏创新,缺乏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大多数经营者只进行低成本、低水平的复制,导致这些文化产品难以对消费者产生吸引力,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很难顺利发展[2]。因此,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的核心在于挖掘和传承乡村文化,但很多乡村地区在开发过程中忽视了文化内涵的挖掘和传承。一些乡村景点只是简单地复制城市的旅游项目,缺乏独特的乡村文化元素,导致游客难以体验到真正的乡村风情。
2.2" 乡村文化旅游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乡村文化旅游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主要表现在交通、住宿、餐饮及导览等多个方面,大多缺乏合理的规划。首先,很多乡村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游客前往难度较大,影响游客乡村旅游的体验度。其次,一些乡村地区的住宿条件简陋,卫生条件差,缺乏高品质的接待设施,难以满足游客对舒适住宿的需求。再次,在餐饮方面,尽管乡村美食独具特色,但由于缺乏标准化、规模化的餐饮服务,往往无法给游客带来良好的用餐体验。最后,乡村地区导览服务也相对薄弱,缺乏专业的导游人员和完善的导览设施,导致游客在游览过程中难以深入了解乡村文化内涵。此外,很多乡村景点缺乏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如停车场、旅游厕所、游客中心等,难以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因此,有效改善乡村文化旅游基础设施不足,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和吸引力,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为乡村地区带来更加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3 乡村本地人才流失、专业人才匮乏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乡村本地人才选择离开家乡,前往城市谋求更好的发展机会,而这些人才往往具有较高的学历、技能和经验,他们的流失使得乡村地区的人才储备日益薄弱。同时,乡村地区在吸引和培养专业人才方面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导致专业人才匮乏,无法满足乡村发展的需求。首先,经济发展滞后。乡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就业机会有限,收入水平较低,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其次,教育资源不足。乡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育水平较低,难以培养出高素质专业人才。最后,社会文化环境制约。乡村地区的社会文化环境相对封闭,缺乏对创新、创业的包容和支持,限制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因此,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对专业知识和技能人才需求日益迫切。然而,乡村地区往往面临人才流失和短缺的双重困境,成为制约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瓶颈。此外,许多乡村景点因缺乏专业管理和服务质量,导致游客体验不佳,影响了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2.4" 乡村文化旅游产品缺乏创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个性化、差异化的旅游体验。然而,在我国广大乡村文化旅游地区,对乡村文化旅游产品的创新却显得捉襟见肘,难以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需求。在乡村文化旅游产品方面,主要存在三大影响因素。首先,内容同质化[3]。许多乡村文化旅游产品还停留在传统的农家乐、果园采摘等层面,缺乏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创意元素,导致游客体验单一,缺乏吸引力。其次,缺乏互动体验。很多乡村文化旅游项目缺乏与游客的互动,游客往往只是被动地参观,无法深入体验乡村文化和生活。最后,营销手段落后。在宣传和推广方面,许多乡村文化旅游产品仍采用传统的手段,如发放传单、悬挂横幅等,营销渠道单一,缺少能够带动全产业链的大品种、大品牌。因此,经营者只有加强设备的更新和传统文化的加工,将物质资源、文化资源等多种资源进行整合,不断地推动乡村文化旅游产品的创新与发展,才能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需求,推动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
2.5" 乡村地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许多乡村地区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一方面,农业生产过度开发导致土地资源严重退化。过度耕作、化肥农药滥用导致土壤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另一方面,乡村地区自然资源也遭受着无序开采和破坏。森林被砍伐,河流被污染,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锐减。这些现象不仅破坏了乡村地区的生态平衡,也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首先,城市化进程中的利益驱动使得旅游经营者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尤其是在同行之间的竞争压力下,旅游经营者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谋取最大利益,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其次,乡村地区的管理体制和政策执行力度不够严格,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在旅游管理方面,由于众多旅游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导致一些违规违法行为不断滋生和蔓延,给生态环境带来极大压力。最后,乡村地区居民环保意识相对较弱,也是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不仅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也对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隐患。
3" 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对策
3.1" 挖掘乡村特色文化,传承保护乡村文化
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在于其独特的文化资源。深入挖掘乡村地区的文化资源,包括传统手工艺、民俗风情、历史遗迹等,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首先,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政策支持力度,制定具体政策措施,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其次,增加资金投入。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增加对乡村文化挖掘与传承的资金投入,支持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活动等方面的工作。再次,提高社会认知度。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体加强对乡村文化的宣传与推广,提高社会对乡村文化的认知度与理解度。同时,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参与乡村文化的学习与传承,为乡村文化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最后,创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结合乡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创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旅游产品。例如,可以利用乡村地区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等开发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推动乡村经济的振兴与繁荣。
3.2" 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提高服务质量
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支撑。首先,加强交通建设,提升乡村地区的交通通达性,例如修建道路、增加公共交通线路等,以便游客更加便捷地前往乡村旅游目的地。其次,改善乡村住宿条件,提升卫生状况和接待设施品质,例如增加高品质民宿、改善现有住宿设施卫生条件等,以满足游客对于舒适住宿的需求。再次,在餐饮方面,可以通过引进标准化、规模化的餐饮服务,提升乡村餐饮的品质和稳定性,为游客提供更加满意的用餐体验。最后,加强导览服务建设也是必要的,可以培养专业的导游队伍,完善导览设施,为游客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乡村文化导览服务。此外,还可以加大政府对乡村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通过政策扶持、资金补贴等方式,推动基础设施改善和升级,提高乡村旅游整体水平。因此,推动乡村文化旅游高品质发展,就要加强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进行规范化管理,提供标准化服务,使广大游客能在游玩中尽享、尽玩、尽用,为游客带来更加丰富、深入的乡村文化旅游体验。
3.3" 多渠道培养专业人才,完善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的人才队伍建设是推动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首先,政府应加大对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的扶持力度,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和提供资金支持,吸引和培养更多的人才。同时,还可以与高校、职业培训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人才培养计划,为乡村地区输送更多的专业人才。其次,乡村地区自身也需要积极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通过举办人才培训班、组织经验交流活动等方式,提升本地人才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设立人才激励机制,鼓励本地人才在乡村文化旅游产业中发挥更大作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为乡村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最后,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应注重引进外部优秀人才。通过招聘、合作等方式,吸引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技能的人才加入到乡村文化旅游产业中,为产业创新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因此,通过政府扶持、本地人才培养和外部人才引进等多方面的努力,一定能够打造一支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队伍,为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的繁荣和发展提供有力保障[4]。
3.4" 树立文旅融合理念,通过创新引领发展
产品创新是推动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首先,要在文化内涵上进行创新。深入挖掘乡村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自然景观等资源,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乡村旅游品牌。通过引入文化创意元素,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开发出丰富多样的乡村文化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例如,可以推出以乡村非遗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旅游产品,让游客在参与制作传统工艺品、体验乡村手工艺等活动中,深入感受乡村文化的魅力。其次,要注重互动体验的创新。通过设计具有参与性和互动性的乡村旅游项目,让游客能够亲身参与、亲身体验,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例如,可以推出农耕体验项目,让游客亲身参与农耕活动,感受乡村生活的乐趣。最后,要在营销手段上进行创新。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移动设备等,将乡村文化旅游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5]。通过建设乡村旅游官方网站、开发乡村旅游APP等方式,提供便捷在线预订、支付、评价等服务,提升游客的购买体验。总之,只有在文化内涵、互动体验和营销手段等多个方面进行创新,才能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需求,推动乡村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乡村经济的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3.5"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生态农业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生态农业是当前乡村地区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首先,要积极推进乡村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优化乡村产业结构,推动农业、林业、畜牧业等产业的绿色发展,降低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其次,要加强乡村地区的生态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同时,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对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地区进行修复和补偿,确保乡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再次,要注重乡村地区的生态文化建设,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引导乡村居民树立绿色生活方式,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通过加强生态环保教育,提高乡村居民的环保意识和素养,使其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总之,在乡村地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问题上,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关系,只有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才能实现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6]。
4" 结束语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乡村文化旅游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也需要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通过挖掘乡村特色文化,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多渠道培养专业人才、树立文旅融合理念、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等对策的实施,为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贡献更大的力量。同时,我们也期待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中来,共同推动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宇京.乡村振兴背景下文旅融合路径分析[J].南方农业,2022,16(12):138-140.
[2] 孙海哨.乡村振兴战略下文旅融合发展策略探析[J].黑龙江粮食,2022(3):68-70.
[3] 苏珊影.洛阳文创产品开发现状、不足及对策研究[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6(2):24-31.
[4] 胡萍.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文旅融合发展路径研究综述[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83-85.
[5] 梁少祯.乡村振兴战略下旅游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J].旅游与摄影,2021(22):65-66.
[6] 刘迎华.乡村振兴战略下山东乡村旅游提质增效路径研究[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8,24(4):7-12.
基金项目:国家民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SZ19020);青海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38M2024002)
作者简介:王玉(1997-),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