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中国背景下老年群体体能训练的现实困顿与优化路径

2024-12-31贾浩天关富余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4年14期
关键词:老年群体健康中国体能训练

摘要:研究目的: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健康中国”战略对老年群体的健康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体能训练作为提升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面临着一系列现实困顿与挑战。2016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提到我国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点关注问题,促进老年人体育活动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内容。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系统梳理国内外关于老年群体体能训练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明确当前“健康中国”战略下老年体能训练的基本现状、存在问题及已有解决方案。同时应用实地调查法:通过走访社区、养老机构、体育场所等,对老年群体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了解他们在参与体能训练过程中的实际困难、需求以及对现有训练方式的满意度,收集第一手资料。研究结果: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健康中国”战略对老年群体的健康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体能训练作为提升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面临着一系列现实困顿与挑战。本文探讨了当前我国老年群体体能训练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老年人对体能训练认知存在误区,老年人受运动场地与设施的限制,老年人科技应用与信息获取渠道闭塞等问题构成了现实困顿。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作者提出,增加老年人公共活动场地,对老年人身体机能指标进行全程动态监控,完善相关产业人才培养体系,优化老年人体能训练理论,设计符合老年人身心特点的训练计划,加强老年人体能训练与健康知识的宣传等优化路径。研究结论:老年人作为“健康中国”战略中重点关注的群体,对全民健身和健康问题解决至关重要。体能训练作为一种关键的健身医疗方式,对提升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作用重大,有助于提高我国老年人口的整体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有力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在老年健康板块的具体实施,并展现我国在应对全球老龄化挑战中的独特健康管理实践。未来将持续聚焦老年体能训练新课题和挑战,不断改进方法,以全方位、全生命周期视角深化健康中国建设。

关键词:健康中国 "老年群体 "体能训练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02-(2024)-07-013-3-ZL

1、相关概念解析

1.1、体能的概念

体能这一概念是指人体在运动中所展现的各项基本运动能力和功能状态,它是衡量一个人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对于运动员而言,良好的体能是其竞技能力的基础,而对于普通人群来说,提升体能则有助于增强健康、预防疾病、改善生活质量,并且能够在日常活动和休闲活动中表现出更高的效能。为了提升体能,需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目标和需求,制定并执行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包括有氧运动、无氧运动、力量训练、柔韧性练习等多种训练方式的结合使用。

1.2、体能训练的概念

体能训练(Physical Fitness Training或Physical Conditioning)是一种系统性的体育锻炼方法,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手段,全面提高人体各方面的运动素质,以达到增强体质、改善健康状况、提高运动能力和竞技水平的目的。它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内容,体能训练应当根据个体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运动目标和专项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并注重训练的渐进性和周期性变化,确保安全有效的同时避免过度训练和伤害。对于专业运动员而言,体能训练还要紧密围绕其竞技项目的特性和比赛需求来实施,以最大限度提高专项竞技成绩。而对于非专业人群,体能训练则更多关注促进健康、改善体质以及提升生活质量。

2、老年人体能训练的意义

老年人作为一类特殊群体,随着其年龄的不断增长,身体机能也日趋下降。充分了解老年人的体能特点,选用适合老年人的训练手段可以减缓老年人各项身体素质的下降,提高身体机能,以及增强机体免疫力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本文采用多种研究方法深入了解老年人的体能特点,为不同身体状况的老年人提出适合的体能训练方式,切实提高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水平,从而使老年人远离疾病的困扰,安享晚年。

3、老年人体能训练的现实困顿

3.1、老年人对体能训练认知存在误区

(1)体能训练等于高强度运动。

很多老年人由于缺少对于体能训练的正确认知,错误地将体能训练等同于高强度运动,认为体能训练就是负重训练、爬山、冲刺等,这样的观点容易让老年人对体能训练产生抵触心理,担心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必要的危害,放弃必要的体能锻炼。

(2)老年人过分依赖药物而不愿意运动。

一方面,药物在治疗疾病、缓解症状、控制病情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使得一些老年人在面对健康问题时,自然倾向于寻求药物解决方案,认为只要服药就能解决问题,而忽视了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调整,尤其是身体活动的重要性。

(3)老年人科技应用与信息获取渠道闭塞。

互联网上的健康与体能训练信息庞杂,老年人在筛选信息时可能会遇到困难,不知道哪些内容是权威可靠的,从而难以制定科学合理的锻炼计划。老年人在学习和掌握新的信息获取途径上可能落后于年轻一代,如通过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获取最新健康资讯的能力较弱。

3.2、老年人缺乏专业体能训练指导

(1)专业指导资源不足。

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的体能训练群众基础不高、推广历史不长,因此在很多地区,都缺少专门为老年人设计和提供的体能训练课程及指导员,社区、公园等公共场所虽有相应的活动空间,但常缺乏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社会指导员或健身教练,由于缺乏专业指导,老年人自行选择的运动形式可能并不完全符合其身体状况和健康需求,训练内容单一,可能导致某些重要体能素质如柔韧性、平衡性和核心稳定性被忽视,而过度重视某一方面,如过度行走或单一的关节活动,反而增加受伤风险。

(2)效果评价缺失。

缺乏科学的评估体系和定期的身体机能检测,导致老年人无法得知自己的体能是否真正得到了提升,也难以及时调整训练计划以应对身体机能的变化。

3.3、老年人受运动场地与设施的限制

(1)基础设施不足。

许多社区和公共区域可能缺乏专为老年人设计和建造的运动设施,如无障碍通道、防滑地面、适合老年人使用的健身器械等。这些设施的缺乏使得老年人在户外或公共场合进行体能训练时面临一定的困难和安全隐患。

(2)专业化与个性化设施匮乏。

针对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如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等所需的康复性质训练设施可能不足,比如温水泳池、物理治疗设备、抗阻训练设备等。

3.4、老年人体能训练强度难以把握

(1)老年群体身体机能差异较大。

不同老年人之间存在较大的身体机能差异,即使是同龄人,由于过去的生活习惯、健康状况、疾病史等因素,每个人所能承受的运动强度各不相同。如果没有科学的体能评估和动态监控,很难精确找到适合个体的最佳训练强度。

(2)反馈机制不敏感。

老年人在训练中对疲劳感、呼吸急促等身体反馈的感知可能不如年轻人敏锐,这就加大了自行调节训练强度的难度,容易导致训练强度不当。

(3)运动伤害风险高。

过高的训练强度可能导致老年人心血管负担加重,甚至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同时也可能增加肌肉、骨骼和关节的损伤风险。然而,如果强度过低,则可能达不到锻炼效果。

4、老年人体能训练的优化路径

4.1、加强老年人体能训练与健康知识的宣传

增强国民健康意识是新时代全面推进健康中国的重要路径之一,但意识的缺失和认知的偏差源于知识的匮乏,因此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老年人身体健康的重视,增强老年人健康意识并加强体能训练的宣传与引导工作。健康知识宣传学习的重点领域不应只关注传统领域。在当今时代,日常生活被新型数字化高度渗透,互联网新媒体同样是体能训练知识宣传学习的重点阵营,政府还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制度优势,加强健康网络空间环境建设,并降低国民从互联网获取优质信息资源的门槛。通过各种途径向老年人传授与体能训练相关的健康知识,例如各种种类的体能训练方法、科学营养知识以及制定合理健康的训练计划、评估衡量锻炼效果等,从根本上改变老年人对于体能训练的认知。同时也要拓宽老年人对于体能训练的功能认知,使其正视运动动机,老年人体能训练不该拘泥于对于健康生活的要求,使其上升至对于身心健康的追求。

4.2、构建并实施以老年人身心特点为核心,科学优化的体能训练产业体系

(1)设计符合老年人身心特点的训练计划。

随着全民健身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设计出适合不同情况老年人的体能训练方案显得尤为关键。首先要明确,老年人的体能训练与传统体能训练相比,并不是减少一两片配重或降低几档配速那么简单。从生理方面,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已经不足以接受高强度的身体素质训练,应该设计更符合老年人需求的训练内容,例如身体薄弱肌群的加强、摔倒保护、韧带拉伸等,使老年人能够更好地享受晚年生活。从心理方面看,社会上的多数老年人渴望家人陪伴,因此在设置体能训练计划时也应多关注老年人的家人,如伴侣、孩子,不只是让老年人参与到体能训练中,也应带动家人与朋友一同参加形成多元主体健康状况协调发展,营造良好的运动氛围,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也满足了老年群体的心理需求,健身的同时也能健心。另外还应该向老年人普及更多的营养学常识,更加科学的饮食和摄取方式,能加快其训练恢复以及提高免疫力。

(2)优化老年人体能训练理论。

每位老人的具体情况都是不同的,必须要根据不同老年人的不同情况制定个性化的体能训练计划。进行体能训练应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初始阶段以低强度、短时间为主,随着身体适应逐渐增加训练难度和强度,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切忌急于求成。结合有氧运动(如慢走、慢跑、游泳)、力量训练(如弹力带训练、TRX悬吊训练)、柔韧性训练(如瑜伽、普拉提)以及平衡训练(如太极、八段锦)等多种形式的运动,全方位提升老年人身体素质。做好安全防护,确保动作规范准确,避免因不当训练造成的伤害。与老年人积极沟通,并使用辅助工具和设备,如护膝、防滑鞋、稳定器等,并在必要时配备专业教练现场指导。

(3)完善相关产业人才培养体系。

加强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建设、促进科学化体能训练科学化发展是推进我国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的必经之路,因此体能训练方面的专业人员培养刻不容缓。完善老年人体能训练产业人才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思考:

①政府应加大对老年人体能训练相关产业的支持力度,制定有利于该产业的人才培养和引进的优惠政策,并提供专项基金用于人才培养项目。建立健全行业内的优秀人才表彰奖励制度,激发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热情。并加大对体能训练的宣传力度,提高大众对体能训练的认知;

②鼓励各类体育学院关于人才培养的方案,构建涵盖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康复、老年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专业课程体系,确保培养出全面化知识结构和技能储备的专业人才。建立校企合作机制,让学生有机会在养老机构、社区健身中心、康复医院等实际环境中实习实训,积累针对老年人群的体能训练实践经验;

③制定和完善老年人体能训练指导员的职业资格认证标准,明确各类岗位所需的技能要求和职责范围。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定期培训与考核,政府部门还应将运动健身纳入社区服务体系中,为缺乏专业指导与训练时间和场地的老年人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场地。

4.3、增加老年人公共活动场地

(1)加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

当今居民小区用地紧张,小区公共活动质量差、空间小,而良好的训练环境也是影响体能训练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造成我国体育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需要完善体育设施建设,建立社区中的便捷运动场所,将闲置或利用率不高的公共空间改造成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活动场地,并整合现有公共资源,如学校、企事业单位在非高峰时段向老年人开放体育场馆,形成共建共享机制。并配备相应的社区体育指导员,最终为老年人提供便捷化、安全化的体能训练场地,更好地满足老年人体能训练诉求。

(2)提升老年体能训练设施的专业化与个性化水平。

政府应当加大投入力度,推动健身场所增设适用于老年人的专业训练区域;研发设计更适合老年人使用的健身器械,以提供个性化的训练指导和服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破解老年群体体能训练的现实困顿,助力其实现健康老龄化,共享健康中国的发展成果。

(3)对老年人身体机能指标进行全程动态监控。

动态跟踪监测主要是指通过持续收集和分析训练过程中的各项生理、心理和行为数据,来实时了解和评估他们的健康状况和体能水平的变化,及时调整训练方案,以确保训练的安全有效。当今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在体能训练过程中,采用智能化设备实时监测心率、血压等身体机能参数,确保训练过程的安全性。此外,还可以借助可穿戴设备收集日常活动量、睡眠质量等信息,进行长期跟踪,能够随时确认老年人的身体状态以便有更好的训练效果。

5、结论

老年人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必须突出解决健康问题的重点人群,对于落实全民健身战略意义重大。体能训练作为一个健身强心的健康医疗手段,是维护与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能够全面提升我国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有力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在老年健康领域的落地生根,同时也为全球老龄化社会提供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范例。未来,我们需要持续关注和深入研究老年体能训练的新问题、新挑战,不断优化路径,切实服务于我国老龄化进程中的健康事业,从全人群与全生命周期两个立足点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吴禹霖.老年人体能训练的机制与实现路径[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中国班迪协会,广东省体能协会,2022.

[2]王筠婷,柏开祥.功能性体能训练对老年人身体功能和活动参与的影响[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墙报交流(体能训练分会)(二).武汉体育学院,2023.

[3]黄向镤,唐宁潇.后疫情时代老年人体能训练推广的内在逻辑、困境及策略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3,31(09).

[4]王馨竹,孙庆林,李梦圆,等.健康中国视域下体能训练促进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对策研究[C]//中国班迪协会,澳门体能协会,广东省体能协会.第八届中国体能训练科学大会论文集.沈阳体育体育学院,2023.

[5]赵敏.健康中国背景下体能训练对老年人身心健康促进研究[C]//中国班迪协会,澳门体能协会,广东省体能协会.第七届中国体能训练科学大会论文集.河南大学体育学院,2022.

[6]孟素娟.“健康中国”视域下老年人体能训练促进策略研究[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能训练分会.2022年首届“一带一路”国际体能高峰论坛交流大会论文摘要集.河南大学体育学院,2022.

猜你喜欢

老年群体健康中国体能训练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海南社区老年群体需求调查研究
吉林省城镇老年群体心理障碍分析
“健康中国”是对人民福祉的庄严承诺
农村养老模式建构探究
关于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机制研究
新兵体能训练的伤病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