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档案文化建设方法分析

2024-12-31姜荣利

兰台内外 2024年22期
关键词:问题分析

摘 要:文章旨在分析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档案文化建设的意义、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升方法。首先,通过考察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历史渊源和公益性职能,明确疾病预防控制档案工作的双重价值,阐述了档案文化在该领域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其次,深入探讨了当前疾病预防控制档案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最后,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树立档案文化意识、加强业务档案建设、挖掘疾控文化内涵、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档案开发利用和人才队伍建设等一系列方法,为构建卫生健康事业现代化体系提供助力。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档案文化建设;问题分析;卫生健康事业

中图分类号:R197.21;G271 文献标识码:A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作为维护公共健康的重要部门,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自卫生防疫站时代起,这些机构一直在为预防与控制疾病、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以及在健康监测与干预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档案文化建设亟待加快步伐,以更好地适应现代化要求。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档案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是对过去几十年来疾控机构艰苦创业的尊重,还是对其在新时代更好履行公共卫生职责的必然要求。通过充分挖掘档案文化的内涵,弘扬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可以提升档案文化的引领力,使之在公共卫生事业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此举不仅有助于实现档案的文化价值,还能够为构建卫生健康事业现代化体系提供坚实支撑。因此,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当前形势下亟须深入思考和探索,以加速档案文化建设步伐,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档案文化建设的意义

1.档案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公益性职能

档案文化的历史渊源自古有之,当时人们就已经意识到记录和保存信息的重要性。在疾病预防控制领域,档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医学文献和记录。随着社会的发展,档案的保存和管理逐渐成为一项专门工作,尤其是19世纪以来医学和卫生领域的迅速发展,档案管理变得更加系统化和重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自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公益性的职责,致力于保障公众健康和防范传染病。这些机构不仅负责实施预防控制措施,还要积极记录和分析疾病的传播情况、防治效果等信息。这种长期的公益性工作使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形成了独特的疾病预防控制文化。在履行职责的同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也在不断积累、整理和保存自身的发展历程信息,形成了丰富的档案资源。经过多年的发展,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已经建立起完善的档案管理体系,并将档案文化融入其工作中。这些档案记录了疾病的流行情况、防控措施及医疗救治经验等重要信息,对于未来的疾病预防和医疗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这些档案也为档案文化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历史支持,丰富了社会文化遗产,促进了文明的传承与发展。

2.疾病预防控制档案工作的双重价值

疾病预防控制档案工作具有双重价值,既能有效预防疾病的传播,又能为医疗保健提供重要支持。首先,通过建立和维护疾病预防控制档案,可以跟踪和监测疾病的流行情况,及时发现爆发迹象,并采取针对性措施阻止疾病的传播。档案记录了疾病的发病率、传播途径以及患者信息等数据,有助于制定科学的防控策略,提高应对效率和准确性,保护公众健康安全;其次,疾病预防控制档案也为医疗保健系统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医务人员可以利用这些档案开展疾病诊断、治疗和疫苗接种等工作。同时,这些档案也有助于医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提高医疗水平和科学认识。最后,档案中的数据还能为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指导政府决策,优化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疾病预防控制档案工作既是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又是医疗保健系统的重要支撑,具有不可替代的双重价值。通过不断完善和利用这些档案,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传染病和慢性疾病的挑战,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3.实现档案文化和疾控文化的双提升

实现档案文化和疾控文化的双提升是为了在卫生服务中实现更高水平的目标。这意味着通过促进档案文化和疾控文化的交融,建立更具创新性和协同性的工作机制。这种机制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疾病预防控制档案,推动信息传承、规范管理和科学研究,进而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档案文化的自信体现在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保护以及对信息管理的重视。通过加强档案文化建设,可以提高对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的价值认知,推动其更好地服务于公众健康。疾控文化的自信则源于对疾病防控工作的信心和专业素养。加强疾控文化建设,能够培养更具创新精神和协作能力的专业团队,使其能够更加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传染病挑战。通过双方的提升,可以实现更高水平的卫生服务。档案文化的优势在于提供历史经验和数据支持,而疾控文化则注重专业技术和应对危机的能力,二者结合,可以建立更加完善和灵活的预防控制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最终,这种双提升将为构建现代化卫生健康事业体系提供坚实的支撑,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

二、疾病预防控制档案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对档案的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档案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对档案的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主要体现在机构对档案的文化属性认识不足,档案工作的软硬件环境不理想以及系统学习档案知识的意识不强。档案不仅是简单的业务数据和记录,还承载着机构发展的历程、人员的付出和努力,具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然而,由于对档案文化的认知不足,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档案保管和利用方面存在盲区,未能全面挖掘档案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其次,档案工作的软硬件环境存在不理想的状况,导致档案管理效率低下,不仅影响了档案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还制约了档案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另外,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系统学习档案知识方面存在的意识不强。由于档案管理要求综合性的知识体系,机构内部对档案知识的学习培训普遍滞后,导致档案管理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的盲点,影响了档案工作的规范性和专业性。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档案的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直接导致档案文化在机构中的作用发挥受限,无法充分展现档案的文化作用,甚至导致档案的管理和利用效果不明显。

2.信息化水平较低

主要表现在服务能力与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趋势不相适应,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这方面的投入和实践相对较少,档案管理手段相对滞后,整体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虽然在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方面有所努力,但管理手段相对陈旧,数字化程度不够高,无法满足大数据时代对信息处理和分析的要求,导致档案管理效率不高。另外,档案的开发利用不够也是信息化水平低的表现之一。信息化时代注重信息的共享和利用,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档案开发利用程度较低,未能发挥档案在科研、决策和服务中的更大作用,导致档案文化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展现。

3.队伍素质与服务能力欠缺

首先,由于专业人员的不足,难以实现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档案管理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而由于相关专业人员的匮乏,档案工作的专业性和标准性无法得到充分保障,导致档案的整理、归档、检索等环节存在较大的困难,影响了档案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其次,对于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而言,专职档案工作人员更加稀缺,在档案管理方面的服务能力相对薄弱。基层机构是疾病防控的第一线,其档案工作关系到对突发事件的迅速响应和准确处置。最后,由于专业人员的不足,这些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档案管理方面的表现较为欠缺,影响了其整体的服务水平。

三、疾病预防控制加强档案文化建设方法分析

1.树立档案文化意识

首先,普及档案知识是增强档案文化意识的前提。通过开展培训、宣传和教育活动,使疾控从业人员深入了解档案工作的历史渊源、技术要求以及文化价值,使其从业务和文化的双重角度认同档案的重要性,以激发广大从业人员对档案工作的热情,形成自觉参与档案文化建设的意愿;其次,树立创新意识对于推动档案文化建设至关重要。要在领导层的高度重视下建立工作团队,并提供足够的经费和完善的制度体系支持。领导的引领作用对于树立整体档案文化意识至关重要,有了完善的组织保障,包括充足的资金投入和科学的制度建设,档案文化建设才能够在实践中取得可持续的发展。最后,通过以上方式可以有效激发疾病预防控制从业人员参与档案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形成更为浓厚的档案文化氛围,为提高整体档案文化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2.加强业务档案建设

加强业务档案建设是促进疾病预防控制档案文化建设的关键措施,要加强档案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通过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和标准,确保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能够按照规范要求开展工作,包括档案的采集、整理、分类以及归档等方面,并能够方便地被检索和利用。还要积极创建数字档案室,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数字化是推动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有效手段,通过数字化技术可以更好地管理和利用档案信息。建立数字档案室,实现档案的电子化管理,有助于提高档案信息的存储效率、检索速度的同时,也使得档案管理更具灵活性和便捷性,有助于更好地管理和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总体而言,强化业务档案建设是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档案文化水平的关键步骤,通过现代化和信息化的手段,使档案文化更好地服务于疾病预防控制的实践需求。

3.疾控文化内涵挖掘

在促进疾病预防控制档案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深入挖掘疾控文化内涵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要深入感悟与学习疾病预防控制文化的传承和时代精神,包括对历史上形成的疾控文化的深入理解以及对当代疾病预防控制实践中形成的新文化元素的学习。通过挖掘文化传统,能够汲取宝贵的经验和智慧,为疾病预防控制档案文化的建设提供深刻的文化底蕴。通过深入挖掘文化内涵,能够激发广大从业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领他们更好地履行疾病预防控制的职责。此外,实现档案文化和疾病预防控制文化的贯通与融合是推动建设的关键。两者应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疾病预防控制档案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结合历史传统和当代实践,打破文化壁垒,促使档案文化更好地服务于疾病预防控制的创新和发展。

4.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的开发利用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的开发利用对于提高公共卫生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系统,包括规范的数据采集、记录、存储和检索流程,以确保档案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为后续的分析和利用奠定基础;其次,应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建设智能化的档案管理平台,包括采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等,对档案数据展开深度挖掘和分析,发现疾病的潜在规律和趋势,提前预警和应对可能的风险;再次,要加强档案信息的共享和交流。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档案数据共享机制,促进信息流通和互联互通,提高预防控制的协同效应。此外,还应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共享防控经验,形成全球疾病预防控制的合力;最后,要加强档案信息的应用价值。除了支持疾病监测和预警外,还可以开展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政策评估和医疗资源优化等工作,为疾病预防和医疗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在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档案文化建设中,人才队伍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首先,必须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将人才视为疾病预防控制档案文化建设的核心和关键,并对档案文化人才的培养和资源配置应予以更高度的重视。着重培养具备档案文化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人才,确保他们能够胜任疾病预防控制档案文化建设工作的各项任务。培养方案要包括系统学习档案知识、了解行业前沿动态、提高信息化水平等方面的内容,以适应现代档案工作的需求。同时,人文环境和精神风貌的软配套也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激励机制、培训计划等手段,提升档案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意识,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此外,要注重提炼和培育档案行业的精神,弘扬疾病预防控制档案文化的理念,使档案从业人员充分展示现代档案工作者的品格特质。人才队伍建设的加强涵盖了培养计划、软环境和激励机制等多个方面,以确保档案从业人员在疾病预防控制档案文化建设中具备充分的能力和素养,为推动疾病预防控制档案文化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四、结论

综上所述,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档案文化建设的意义在于充分挖掘并传承疾控机构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强化业务档案建设,树立档案文化意识,挖掘疾控文化内涵,加强档案的开发利用以及人才队伍建设。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对档案文化建设的不重视、信息化水平低、队伍素质不高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应积极倡导档案文化建设,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业务档案建设,培养专业人才,以提升疾病预防控制档案文化的引领作用,推动文化建设和疾控文化的良性互动,最终实现档案文化和疾控文化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代 安.文化自信视域下疾病预防控制档案文化建设[J].山西档案,2020(04):154-156.

[2]陈 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及利用探讨[J].中国地方病防治,2023,38(06):540.

[3]林燕萍.信息技术在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兰台内外,2023(31):13-15.

[4]孟 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与档案利用探究[J].兰台内外,2023(17):34-36.

[5]胡 岩.关于强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的几点思索[J].黑龙江档案,2023(01):252-254.

[6]卢绪菲.浅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与利用[J].黑龙江档案,2022(03):320-322.

作者单位:阜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猜你喜欢

问题分析
高中英语书面表达问题分析及策略研究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浅谈短波同相水平天线幕的维护调整
企业管理体系运行现状与改进分析
谈数学建模时的问题分析步骤
数据通信网络维护分析及网络安全问题探讨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进展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定位中的问题分析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